一种适配器设备及相关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6
阅读:91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配器设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在充电时的“快充”应用也越来越普遍,适配器设备作为连接电源和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中间器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3.现有的存在多个输出口的适配器设备,由于总的输出功率存在一定上限而快充时输出口的输出功率较高,在多个输出口输出的功率之和不能超过总的输出功率的限制下,当有多个电子设备接入适配器设备时,不能对每个电子设备都执行“快充”策略,现有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在每个输出口设置协议芯片,并且将协议芯片配置为主协议芯片和从协议芯片,进一步通过制定相应的通信协议来实现主协议芯片和从协议芯片之间的信息同步,以识别对应的输出口是否有电子设备接入,这种方式需要设置严格的通信协议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配器设备及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硬件改进的方式实现适配器设备中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为电子设备提供灵活的充电策略的同时降低成本。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配器设备,包括功率输出模块、n个协议芯片、n个通用串行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
6.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连接所述n个协议芯片,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对应的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所述n个协议芯片之间通过第一节点连接;
7.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接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该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适配器设备。
9.可见,上述适配器设备及电子设备,包括功率输出模块、n个协议芯片、n个通用串行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连接所述n个协议芯片,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对应的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至第一节点;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接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该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可以通过单个引脚连接所有的协议芯片,用硬件改进的方式实现适配器设备中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为电子设备提供灵活的充电策略的同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协议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个协议芯片的连接示意图;
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18.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技术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19.本技术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2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1.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适配器设备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适配器设备100包括功率输出模块110,协议芯片120以及通用串行接口130,其中,存在n个协议芯片120以及与每个协议芯片120一一对应的n个通用串行接口13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22.其中,所述功率输出模块110连接所述n个协议芯片120和n个通用串行接口130,所述n个协议芯片120连接对应的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130,所述n个协议芯片之间通过第一节点121连接。
23.任意一个协议芯片1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121的电压确定接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130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该通用串行接口130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24.具体的,上述功率输出模块110可以为ac-dc电源,其表示了该适配器设备100的最
大功率、最大电流以及最大电压,上述协议芯片120可以控制功率输出模块110从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130输出接入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所需的电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n个协议芯片120与n个通用串行接口是一一对应的,可以对协议芯片120和通用串行接口130进行编号,如协议芯片1连接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1,协议芯片2连接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2,以此类推,协议芯片n连接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n,在此不再赘述。上述n个协议芯片120之间通过第一节点121相互连接,每个协议芯片120可以确定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130是否有充电设备接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测第一节点121的电压来确定当前接入通用串行接口130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如此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25.可见,通过上述适配器设备,可以通过单个引脚连接所有的协议芯片,用硬件改进的方式实现适配器设备中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为电子设备提供灵活的充电策略的同时降低成本。
26.为便于理解,由于每个协议芯片的构造都相同,下面先结合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协议芯片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协议芯片120包括芯片电压端vdd、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电流源端i、处理器cmp、信息同步开关s、信息同步引脚se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输出端put。
27.其中,所述芯片电压端vdd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流源端i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处理器cmp的一端和所述信息同步开关s的一端,所述处理器cmp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信息同步开关s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息同步引脚sel,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输出端put连接对应的一个通用串行接口130。
28.具体的,上述电流源端i为协议芯片120内部产生的恒定电流源,io为经过了电流镜翻转之后的电流源,信息同步开关s为信息同步引脚sel的功能开关。
29.具体的,上述输出端put可以包括vbus引脚、dm引脚、dp引脚和cc引脚等,所述vbus引脚、所述dm引脚、所述dp引脚和所述cc引脚等分别连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130,即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130也包括与vbus引脚、dm引脚、dp引脚和cc引脚等对应的信号线,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输出端put为示例性说明,并不表示对通用串行接口上信号线的限定。
30.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协议芯片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协议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该协议芯片120在图2提供的协议芯片基础上新增了电流检测环路310、第一电流检测引脚csn、第二电流检测引脚csp、接地引脚gnd以及电流检测电阻rn;
31.所述电流检测环路31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检测引脚csn,所述电流检测环路3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检测引脚csp,所述第一电流检测引脚csn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rn的一端,所述电流检测电阻rn的一端还连接接地引脚gnd,所述电流检测电阻rn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检测引脚csp并接地;
32.所述电流检测环路310用于检测与该协议芯片120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130的实时电流。
33.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可以参见图2中所描述的协议芯片,在此不再赘述。
34.在对协议芯片120的构造进行说明之后,可以进一步对协议芯片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所述协议芯片120通过所述信息同步引脚sel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121,所述第一节点121还连接下拉电阻rs的一端,所述下拉电阻rs的另一端接地;
35.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120通过检测所述第一节点121的电压以确定接入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130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所述充电设备的需求确定所述输出端put的输出电压。
36.为便于理解,结合图4对协议芯片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示例性说明,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个协议芯片的连接示意图,可见,协议芯片1的信息同步引脚sel与协议芯片n的信息同步引脚sel都连接至同一个第一节点121,该第一节点的电压为vsel,且该第一节点连接下拉电阻rs的一端,而下拉电阻rs的另一端接地。
37.为便于理解,下面对上述协议芯片的功能和电路流向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38.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无所述充电设备接入该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时,该协议芯片控制自身的信息同步开关断开。
39.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有所述充电设备接入该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时,该协议芯片控制自身的信息同步开关闭合,接着,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包括1个,在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为1个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所述充电需求和所述实时电流控制该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输出第一输出电压和第一输出电流;在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为x个时,x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每个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和实时电流控制该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输出第二输出电压和第二输出电流,由于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是并联的,所以每个通用串行接口输出电压的第二输出电压的数值都是相同的,根据每个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不同为其配置数值不同的第二输出电流,充电时,普通充电默认为5v充电,而快充充电则可申请5v以上高压充电,举例来说,假设电源适配器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w,最大电压为10v,最大电流为5a;当充电设备的数量为1个时,充电设备1的最大充电电压为10v,最大充电电流为5a,充电设备1能请求到电源适配器的最大功率,则此时可以根据充电设备1的实际充电需求为充电设备1提供10v、5a以内(包括10v、5a)的充电策略;而在充电设备为3个时,由于3个充电设备能支持的最大电压不一定是一致的,而功率输出只有一个的前提下,此时由于每个通用串行接口对应的协议芯片都能通过第一节点的电压得知当前充电设备为3个,且该适配器设备在提供普通充电时的默认输出电压为5v,不再支持充电设备请求非5v的快充,此时可以根据充电设备1~3的实际充电需求为充电设备1~3提供5v、5a以内(包括5v、5a)的充电策略,充电电流将根据充电设备1~3的充电需求进行调配,3个充电设备请求的电流总和不超过5a;如果充电设备1请求了1a电流,充电设备2请求了2a电流,充电设备3请求了1a电流,此时合计输出电流为4a,此时合计输出功率为20w,未超过适配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4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示例并不表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限定,本技术的适配器设备可以根据场景需求存在不同的默认输出电压,当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所要求的快充需求对应的快充功率之和未大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适配器设备支持的最大功率时,可以对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提供快充策略以及普通充电策略;当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所要求的快充充电功率大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适配器设备支持的最大功率
时,可以对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提供普通充电策略,即为每个充电设备提供默认输出电压,并根据每个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配置普通充电电流,在此不做赘述。
41.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方面,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获取预设总电压和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并根据所述预设总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的商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
42.为便于理解,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43.当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适配器设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无充电设备接入时,该适配器设备中全部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开关断开,通用串行接口输出默认电压或者不输出电压。
44.当存在一个充电设备接入通用串行接口usbi口时,协议芯片ici控制自身的信息同步开关si闭合,ici的恒定电流源ii经过电流镜翻转后的电流源ioi流经下拉电阻rs产生第一节点的电压vseli,此时vseli=rs*ioi,ici通过usbi的信号线沟通充电设备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控制功率输出模块输出充电设备所需要的电压,此时由于是单个充电设备接入适配器设备,充电设备可以申请到该适配器设备所能输出的最大电压、最大电流及最大功率,例如,适配器设备支持最大功率为40w,最大电压为20v,最大电流为2a,则充电设备可以申请到20v的输出电压、2a的输出电流以及40w的输出功率。可以理解为此时充电设备可以进行快充。
45.当第一个充电设备正在进行快充时,此时有第二个充电设备接入通用串行接口usbj口,则协议芯片icj控制自身的信息同步开关sj闭合,icj的恒定电流源ij经过电流镜翻转后的电流源ioj流经下拉电阻rs产生第一节点的电压vselj,此时,第一节点的总电压vsel=vseli+vselj,由于每一颗协议芯片都是相同的,所以vseli=vselj。这时,两颗协议芯片都可检测到vsel的电压,且可通过vsel的电压知道当前接入了几个充电设备,举例来说,ici可以通过vsel/vseli确定接入的充电设备数量为2,icj可以通过vsel/vselj确定接入的充电设备数量为2,在此不做赘述。
46.当ici检测到有另一台充电设备接入usbj时,立刻关闭usbi的输出电压并等待预设时长,待usbi的输出电压降压到预设电压阈值以内之后,ici再打开usbi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同理,icj此时也同步打开usbj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由于此时存在两个充电设备,而ad-dc电源的总功率是恒定的,协议芯片ici和icj可以通过各自的csp引脚和csn引脚检测各自的电流检测环路上的电流,以对各自的通用串行接口进行功率分配,并实时地灵活调节各自的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功率。可以理解的是,是否可以对两个充电设备执行快充,需要根据ac-dc的总功率以及两个充电设备各自在快充模式下需要的功率而定,当总功率大于两个充电设备在快充模式下所需要的功率之和时,可以对两个充电设备都执行快充策略,当总功率小于两个充电设备在快充模式下所需要的功率之和时,则不能对两个充电设备执行快充策略。
47.当存在第三个充电设备接入usbk时,则协议芯片ick控制自身的信息同步开关sk闭合,ick的恒定电流源ik经过电流镜翻转后的电流源iok流经下拉电阻rs产生第一节点的电压vselk,此时,第一节点的总电压vsel=vseli+vselj+vselk,此时ici、icj、ick都检测到接入适配器设备的充电设备数量为3个,ici、icj、ick都将通过当前接入的设备数量,以及csp和csn电流检测环路上的电流情况,实时调整每一个usb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电压和
充电电流。
48.当第n个充电设备接入通用串行接口时,每颗协议芯片的工作信号流参见上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适配器设备最多能支持接入的充电设备数量由下拉电阻rs以及最大输出电流io和最大的第一节点的电压vsel决定。
49.可见,通过上述适配器设备,每颗协议芯片都可以确定当前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当有充电设备拔出通用串行接口时,每颗协议芯片可以检测到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减少,并同步调整分配给仍然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功率大小,使得每个接入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都可以分配到当前允许的最大功率。
50.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充电设备由多个逐渐拔出,最后只剩下一个充电设备接入通用串行接口时,对应的协议芯片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需求为该充电设备提供最大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以及最大输出功率。
51.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充电设备电铃逐渐充满时,其需要的实时电流会逐渐减小,协议芯片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环路检测到实时电流越来越小,当小于预设电流阈值时,协议芯片可以调节输出环路,降低通用串行接口输出电压的大小,以保护充电设备。
52.可见,通过上述适配器设备,包括功率输出模块、n个协议芯片、n个通用串行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连接所述n个协议芯片,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对应的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至第一节点;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接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该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可以通过单个引脚连接所有的协议芯片,用硬件改进的方式实现适配器设备中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无需设置复杂的通信协议,外围器件少且每颗协议芯片的逻辑都一样,不需要设置主芯片和从芯片,为电子设备提供灵活的充电策略的同时降低成本。
53.下面结合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说明,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上述适配器设备,在此不做赘述。
54.可见,上述适配器设备及电子设备,包括功率输出模块、n个协议芯片、n个通用串行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连接所述n个协议芯片,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对应的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至第一节点;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接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该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可以通过单个引脚连接所有的协议芯片,用硬件改进的方式实现适配器设备中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为电子设备提供灵活的充电策略的同时降低成本。
55.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申请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技术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技术,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
5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7.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
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58.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59.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6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输出模块、n个协议芯片、n个通用串行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连接所述n个协议芯片,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对应的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所述n个协议芯片之间通过第一节点连接;其中,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接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该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包括芯片电压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电流源端、处理器、信息同步开关、信息同步引脚、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输出端;所述芯片电压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电流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一端和所述信息同步开关的一端,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信息同步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信息同步引脚,所述输出端连接对应的一个通用串行接口;每个所述协议芯片通过所述信息同步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还连接下拉电阻的一端,所述下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通过检测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以确定接入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所述充电设备的所述充电需求确定所述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还包括电流检测环路、第一电流检测引脚、第二电流检测引脚、接地引脚以及电流检测电阻;所述电流检测环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检测引脚,所述电流检测环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检测引脚,所述第一电流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还连接所述接地引脚,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检测引脚并接地;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通过所述电流检测环路检测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的实时电流,并通过所述实时电流和所述充电需求确定所述输出端的所述输出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包括vbus引脚、dm引脚、dp引脚和cc引脚,所述vbus引脚、所述dm引脚、所述dp引脚和所述cc引脚分别连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出模块包括ac-dc电源。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在无所述充电设备接入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时,控制该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开关断开。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在有所述充电设备接入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时,控制该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开关闭合;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包括1个;在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为1个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所述充电需求和所述实时电流控制该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输出第一输出电压和第一输出电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包括x个,x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之后,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还用于:在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为x个时,根据每个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和实时电流控制该协议芯片对应的通用串行接口输出第二输出电压和第二输出电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方面,所述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获取预设总电压和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根据所述预设总电压与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的商确定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设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配器设备及电子设备,包括功率输出模块、n个协议芯片、n个通用串行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连接所述n个协议芯片,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对应的所述n个通用串行接口,所述n个协议芯片连接至第一节点;任意一个协议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确定接入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的充电设备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充电设备的数量和充电需求控制该通用串行接口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可以通过单个引脚连接所有的协议芯片,用硬件改进的方式实现适配器设备中协议芯片的信息同步,为电子设备提供灵活的充电策略的同时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莉 陈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3/8/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