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咽取唾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6 阅读:8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咽取唾器。


背景技术:

2.胃蛋白酶在下咽部粘附,造成下咽部粘膜屏障损伤,是咽喉反流性疾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对唾液胃蛋白酶进行检测是诊断咽喉反流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而下咽是胃蛋白酶浓集区域,因此,临床上经常需要提取下咽部唾液进行检测。目前常见的唾液收集方法是吐取法,这种方法吐出的往往是口腔唾液混合食物残渣,无法吐出来自咽喉深部的下咽部位的唾液,其所含胃蛋白酶极其微量,导致检测结果假阴性,从而导向错误诊断。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临床上要求精确提取下咽部唾液进行检测,但目前没有相关的便携式简单设备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精确提取下咽部唾液,有效保证样本可靠性,从而保证检测准确性的下咽取唾器。
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下咽取唾器,包括取液管,所述取液管的前端设有吸液结构,取液管的后端设有驱动结构,所述吸液结构包括设于取液管管壁上的吸液孔,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用于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的负压球,所述取液管的前端套设有用于将吸液孔定位在下咽部的定位球。
5.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定位球不能穿过环咽肌肌槛间隙向上移动,并且,当定位球卡在环咽肌肌槛下方时,吸液孔正好位于下咽部;所述定位球的球径大于环咽肌肌槛间隙的宽度,所述定位球与吸液孔之间的距离与环咽肌肌槛至下咽部的距离相等。
6.进一步的,为了通过负压球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以将唾液吸附进取液管内,完成采样;所述取液管为橡胶软管,取液管的前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取液管的后端为圆滑的闭口结构以保证负压球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
7.进一步的,为了将定位球卡在环咽肌肌槛下方,以将吸液孔定位在下咽部,保证样本的精确,并且通过撑开定位球与食管内壁的软接触,避免吸取过程中,取液管窜动造成食管内壁创伤;所述取液管内还设有用于向定位球内注水或打气以撑开定位球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穿过取液管管壁与定位球连通,所述内管的后端由取液管的后端穿出。
8.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负压球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同时,保证内管向定位球内充气或注水;所述取液管的后端设有呈y形分布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内管由第二支管穿出。
9.进一步的,为了截留唾液;所述驱动结构与取液管可拆装连接,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位于负压球前侧用于潴留唾液的潴唾球,所述潴唾球的球径小于负压球的球径,所述负压球与潴唾球组合形成葫芦形结构。
10.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定位球在插入前收缩起来,不会干涉到取液管的插入,在插入
后膨胀开,卡在环咽肌肌槛下方,从而将吸液孔定位在下咽部;所述定位球为可充气气囊。
11.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将取液管前端经鼻插入至患者喉咙,将定位球插入至位于环咽肌肌槛下方后,通过内管向定位球内充气,使定位球膨胀,而后,向上拉拔取液管,直至定位球卡在环咽肌肌槛下方,无法再向上移动,此时,将取液孔正好位于下咽部,从而有效保证取样的精确性,同时,定位球膨胀与食管内壁接触,取液管位于定位球轴芯,可以防止后续进行提取作业时取液管对食管内壁造成创伤,准备工作做好后,可以开始取液,先按压负压球,而后再松开负压球,负压球吸气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将下咽部的唾液经取液孔吸入取液管内,若获取样本流动至潴唾球,可停止取样,整个操作过程保证取样的精确性,并且,能有效降低取样过程对患者造成创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1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操作示意图。
16.图中:取液管1;吸液孔101;第一支管102;第二支管103;负压球2;定位球3;内管4;潴唾球5;下咽部6;环咽肌肌槛7。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18.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咽取唾器,包括取液管1,所述取液管1的前端设有吸液结构,取液管1的后端设有驱动结构,所述吸液结构包括设于取液管1管壁上的吸液孔101,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用于在取液管1内形成负压的负压球2,所述负压球2为橡胶球,所述取液管1的前端套设有用于将吸液孔101定位在下咽部6的定位球3。
1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定位球3不能穿过环咽肌肌槛7间隙向上移动,并且,当定位球3卡在环咽肌肌槛7下方时,吸液孔101正好位于下咽部6;所述定位球3的球径大于环咽肌肌槛7间隙的宽度,所述定位球3与吸液孔101之间的距离与环咽肌肌槛7至下咽部6的距离相等。
2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通过负压球2在取液管1内形成负压,以将唾液吸附进取液管1内,完成采样;所述取液管1为橡胶软管,取液管1的前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取液管1的后端为圆滑的闭口结构以保证负压球2在取液管1内形成负压。
2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定位球3卡在环咽肌肌槛7下方,以将吸液孔101定位在下咽部6,保证样本的精确,并且通过撑开定位球3与食管内壁的软接触,避免吸取过程中,取液管1窜动造成食管内壁创伤;所述取液管1内还设有用于向定位球3内注水或打气以撑开定位球3的内管4,所述内管4的前端穿过取液管1管壁与定位球3连通,所述内管4的后端由取液管1的后端穿出。
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负压球2在取液管1内形成负压,同时,保证内管4向定位球3内充气或注水;所述取液管1的后端设有呈y形分布的第一支管102和第二支管103,所述
第一支管102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内管4由第二支管103穿出。
2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截留唾液;所述驱动结构与取液管1可拆装连接,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位于负压球2前侧用于潴留唾液的潴唾球5,所述潴唾球5的球径小于负压球2的球径,所述负压球2与潴唾球5组合形成葫芦形结构。
2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定位球3在插入前收缩起来,不会干涉到取液管1的插入,在插入后膨胀开,卡在环咽肌肌槛7下方,从而将吸液孔101定位在下咽部6;所述定位球3为可充气气囊。
25.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将取液管1前端插入至患者喉咙,将定位球3插入至位于环咽肌肌槛7下方后,通过内管4向定位球3内充气,使定位球3膨胀,而后,向上拉拔取液管1,直至定位球3卡在环咽肌肌槛7下方,无法再向上移动,此时,将取液孔正好位于下咽部6,从而有效保证取样的精确性,同时,定位球3膨胀与食管内壁接触,取液管1位于定位球3轴芯,可以防止后续进行提取作业时取液管1对食管内壁造成创伤,准备工作做好后,可以开始取液,先按压负压球2,而后再松开负压球2,负压球2吸气在取液管1内形成负压,将下咽部6的唾液经取液孔吸入取液管1内,若获取样本流动至潴唾球5,可停止取样,整个操作过程保证取样的精确性,并且,能有效降低取样过程对患者造成创伤的风险。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下咽取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液管,所述取液管的前端设有吸液结构,取液管的后端设有驱动结构,所述吸液结构包括设于取液管管壁上的吸液孔,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用于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的负压球,所述取液管的前端套设有用于将吸液孔定位在下咽部的定位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咽取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的球径大于环咽肌肌槛间隙的宽度,所述定位球与吸液孔之间的距离与环咽肌肌槛至下咽部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咽取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管为橡胶软管,取液管的前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取液管的后端为圆滑的闭口结构以保证负压球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咽取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管内还设有用于向定位球内注水或打气以撑开定位球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穿过取液管管壁与定位球连通,所述内管的后端由取液管的后端穿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咽取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管的后端设有呈y形分布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内管由第二支管穿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咽取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与取液管可拆装连接,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位于负压球前侧用于潴留唾液的潴唾球,所述潴唾球的球径小于负压球的球径,所述负压球与潴唾球组合形成葫芦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咽取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为可充气气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咽取唾器,包括取液管,所述取液管的前端设有吸液结构,取液管的后端设有驱动结构,所述吸液结构包括设于取液管管壁上的吸液孔,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用于在取液管内形成负压的负压球,所述取液管的前端套设有用于将吸液孔定位在下咽部的定位球。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将取液管前端插入至患者喉咙,将定位球插入至位于环咽肌肌槛下方后,通过内管向定位球内充气,使定位球膨胀,而后,向上拉拔取液管,直至定位球卡在环咽肌肌槛下方,无法再向上移动,此时,将取液孔正好位于下咽部,从而有效保证取样的精确性。从而有效保证取样的精确性。从而有效保证取样的精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立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8/2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