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签署后 越南的航空产业有机会起飞?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于2020年11月15日在越南正式签署。
十个东盟国家与中国、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等15个国家签署了RCEP的视频会议协议,图为越南总理阮春福与中国总理李克强的视频会议连接。
《自由贸易协定》是由东盟10国发起并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5国签署的,与东盟五国签署的,共15个国家组成的高层次自由贸易协定,其内容涉及消除贸易壁垒、创造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作为2020年东盟轮值国主席和RCEP的积极推动者,越南取消RCEP对关税等贸易壁垒,将大大有利于越南扩大贸易顺差。
为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后起之秀”,越南航空业该做些客观的观察了。
一种装配尝试的“昙花一现”。
70年代,越战结束后,美军从越南撤军,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电器,飞机发动机和其他零部件。
在越南人民军空军博物馆里,展示了越战期间美军丢弃的飞机部件。
越南人民军空军军事技术院在战后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中,依靠这些成就,研制出了越南第一架国产飞机:TL-1侦察机。
TL-1用的是美军在越战中用的L-19“猎鸟犬”侦察联络机的IO-470F活塞引擎,电台用的是美军的Wilcox-807,还有很多其他的机载设备也是美军丢弃的。
TL-1位于越南人民军空军博物馆。
TL-1在1980年8月的首次试飞中,由于这些散件在标准性和适用性方面无法完全保证,即在滑行阶段发生剧烈抖动,导致首飞失败。工程师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最后,TL-1终于在1980年9月25日进行了试飞。
但是,尽管越南当时具备了飞机装配能力,TL-1却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因为缺乏基础制造能力而无法装配越南空军。
此后,在TL-1的基础上,空军军事技术院又成功设计制造了HL-1教练机,这是我国第一台教练机。但是HL-1教练器也有同样的问题——没有基本的制造能力,所有的部件都不能自己生产。
HL-1位于越南人民军空军博物馆。
假如把机型当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来抓航空制造业,也许越南今天的航空产业就是另一番景象。可惜,由于当时越南国内经济极为困难,后续研发的升级、新机等计划都被迫搁置。
制造飞机要从零件开始。
从1986年开始,越南实行“创新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在1988年,越南正式颁布了《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范围进行了规定,当时主要涉及旅游业和服务业。此后,越南的经济开始“起飞”,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长期保持在6%以上。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可以在越南经营和投资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包括飞机零部件制造行业,这一政策反映了越南在飞机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随着越南民航业的崛起,各大航空制造商也加大了在越南的投资和合作。
民用飞机零部件生产。
越南公司MHIAerospe于2009年在河内市升隆工业区投资建设波音737襟翼生产厂,开始为交付在亚洲地区的波音737飞机组装襟翼。之后,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加强:2014年10月,越南MHIAerospe公司启动了波音777客舱门装配工厂,开始为波音777装配客舱门。
事实上,在2014年4月23日,空客公司宣布选择日本日机装株式会社(NikkisoVietnam,Inc.(NVI))为其在越南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合作伙伴。在航空公司和NVI公司达成协议后,从2014年8月起,NikkisoVietnam公司(NVI公司)开始为A320机翼生产复合材料竖杆和小鲨鱼翼。
飞机发动机零件的制造。
韩国韩华集团(Hanwha)于2017年9月在越南河内市举行了韩华发动机工厂动土仪式,这是越南国内第一个专注于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投资项目,根据越南媒体发布的消息,该工厂将为GE航空、普惠航空和罗罗航空等世界知名的航空发动机企业生产发动机零部件。
深度参与产业链
美国的UniversalAlloyCorporationAsiaPte.LTD,一家投资于越南岘港高科技园区的航空零部件工厂,于2019年3月29日正式开工。桑shine将生产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制造的航空零部件,并将出口到北美,欧盟,马来西亚等市场。
很明显,越南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民航供应商将其供应链转移到其国内,以便进行“百家争鸣”。
让人爱不释手的无人飞行器
以RCEP会议主办单位越南方面的名义,于11月10日表示,最近将对MiG-21战机进行改装,以研制大型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曾经给越南留下痛苦的创伤:20世纪60年代,在越南战场上,美军已经出动无人驾驶飞机超过3000架,完成了摄影侦察、战损评估、电子窃听、电子干扰(包括投掷干扰丝)、投掷传单进行心理战等作战任务。
在越南战争期间,经常出现在“虫子”无人驾驶飞机的上空。
近几年来,无人机频繁出现于地方战争和武装冲突中,越南也更期待着这种可能改变未来空中防御态势的装备能够实现“弯道超车”。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越南一方面从德国、瑞典、美国、以色列等多个国家购买无人机系统,安排越南人民军空军执行非杀伤性任务;另一方面,越南也在加快无人机的自研和合作研发工作,例如,越南人民军空军军事技术院已研制出UAV-X系列无人机和AV.UAV.Sx系列无人机。
另外,越南也在积极尝试把载人战斗机变成无人飞机。
米格-21MF位于越南人民军空军博物馆。
现在越南空军的战机主要有苏-30,苏-27,苏-22等。
分布于越南人民军空军战斗机部队。
在这些人中,2010年退役的米格-21也成为他们的翻新对象。现在,越南国防工业总局和军方电信局已经开始研究开发自主的空中降落控制系统。
米格-21已经退役。
但改造米格-21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对越南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从技术上讲,将MiG-21改造成无人驾驶飞机,需要较高的控制系统和数据支持等方面的技术力量,而目前越南的科学研究力量还没有这种能力。举例来说,越南仅有的军机维修厂——越南人民军旗下的A32飞机维修厂,在从乌克兰获得技术支持后,2017年新厂投产,也只有苏-27和苏-30战机的维修和改装能力。
所以,针对MiG-21的改造技术,很可能也需要通过与中国、韩国等国的合作来实现。
而且,在RCEP框架下,韩国是投资越南的第一个国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