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9 阅读:14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
3.我国纤维素纤维多数是普通品种,在满足基本服用性能后,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炎热的夏季,具有长效凉感功能和抗菌抗病毒的面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4.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长效凉感、抗菌抗病毒的要求,添加各种添加剂,造成纤维强度变差、舒适性不足,存在掉粉现象和有异味等问题,而降低添加量又会造成凉感不够,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为了达到长效凉感、抗菌抗病毒的要求,添加各种添加剂,造成纤维强度变差、舒适性不足,存在掉粉现象和有异味等问题,而降低添加量又会造成凉感不够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天然冰莹玉矿石进行初步的粉碎,得到大颗粒冰莹玉矿石;
8.s2、将s1得到的冰莹玉矿石颗粒经高温煅烧,研磨成纳米粉体;
9.s3、将s2研磨得到的纳米粉体加入到纺织纤维中混合,并进行纺丝处理,获得具备凉感、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冰玉纤纤维。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s1中,初步粉碎时间为2-3h,粉碎直径为1-3mm,转速150-300r/min。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s2中,冰莹玉矿石颗粒煅烧温度为200-350℃,研磨时间为24-36h,转速为350-1000r/min。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s3中,纳米粉体与纺织纤维的质量比为4-6:2。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冰玉纤纤维主要规格为1.33dtex*38mm。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纳米粉体、纺织纤维的混合时间为0.5-1h。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冰莹玉石纳米粉体加入到纺织纤维中,获得冰玉纤纤维,使纤维具有凉感舒适、长效清爽、抗菌抗病毒、防紫外等优异功能,能够带来最适宜人体凉爽、舒适自然、安全健康的穿着体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的工艺制备流程图;
18.图2为本发明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热扩散的效果图;
19.图3为本发明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瞬间凉感系数的效果图;
20.图4为本发明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凉感性能检测的效果图;
21.图5为本发明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抑菌性能的效果图;
22.图6为本发明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纳米粉体结构的放大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4.实施例1
25.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将天然冰莹玉矿石进行初步的粉碎,得到大颗粒冰莹玉矿石;
27.s2、将s1得到的冰莹玉矿石颗粒经高温煅烧,研磨成纳米粉体;
28.s3、将s2研磨得到的纳米粉体加入到纺织纤维中混合,并进行纺丝处理,获得具备凉感、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冰玉纤纤维;
29.本实施例公开了,在s1中,初步粉碎时间为2h,粉碎直径为3mm,转速150r/min;
30.本实施例公开了,在s2中,冰莹玉矿石颗粒煅烧温度为200℃,研磨时间为36h,转速为1000r/min;
31.本实施例公开了,在s3中,纳米粉体与纺织纤维的质量比为4:2;
32.本实施例公开了,冰玉纤纤维主要规格为1.33dtex*38mm(短纤);
33.本实施例公开了,纳米粉体、纺织纤维的混合时间为0.5h。
34.实施例2
3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考图1,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s1、将天然冰莹玉矿石进行初步的粉碎,得到大颗粒冰莹玉矿石;
37.s2、将s1得到的冰莹玉矿石颗粒经高温煅烧,研磨成纳米粉体;
38.s3、将s2研磨得到的纳米粉体加入到纺织纤维中混合,并进行纺丝处理,获得具备凉感、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冰玉纤纤维。
39.本实施例公开了,在s1中,初步粉碎时间为3h,粉碎直径为1mm,转速300r/min。
40.本实施例公开了,在s2中,冰莹玉矿石颗粒煅烧温度为350℃,研磨时间为24h,转速为350r/min。
41.本实施例公开了,在s3中,纳米粉体与纺织纤维的质量比为6:2。
42.本实施例公开了,冰玉纤纤维主要规格为1.33dtex*38mm(短纤)。
43.本实施例公开了,纳米粉体、纺织纤维的混合时间为1h。
44.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冰莹玉石具有吸热慢与散热快的特性,即:低热传导系
数与高热扩散,不易吸热,易散热,在制备时,将天然形成的晶莹剔透、如冰一样光亮通明的冰莹玉矿石,冰莹玉触感冰凉,而且质地细密,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凉感材料,将其加入到纺织纤维中,使纤维具有凉感舒适、长效清爽、抗菌抗病毒、防紫外等优异功能,染整工艺简便,能够带来最适宜人体凉爽、舒适自然、安全健康的穿着体验。
45.参考图2和图3,纤维制品即时接触肌肤后,会产生瞬间的接触凉感,不同凉感材料获得的凉爽舒适感是不一样的,有一个qmax(瞬间凉感系数)表征材料的凉感特性,瞬间凉感值越大表示织物散热快且凉爽。经专业机构测定冰玉纤纤维的瞬间凉感系数:qmax≥0.20,比普通凉感纤维的qmax(0.15)高30%以上。
46.参考图4,对于普通的岩石来说,热扩散系数约在10-6m2/s。而冰莹玉粉体热扩散系数约在10-4m2/s,高了两个数量级,冰玉纤纤维内部因为含有可以快速导热的冰莹玉纳米粉体,所以吸热速度会减缓,而散热速度则会加快。纤维的这种吸热慢、散热快的特性,会使其与人体肌肤接触时增加皮肤凉爽感并且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与市场上吸热快、散热快的凉感产品不同,冰玉纤纤维的这种吸热慢、散热快的特性,使其持续凉感效果更好。经权威检测机构对持续凉感效果的测试,冰玉纤纤维面料在30min内保持低于30℃,且最大降温≥3℃。
47.参考图5,优异抑菌功能
48.白色念珠菌:抑菌率≥95%;
49.肺炎克雷伯氏菌:抑菌率≥96%;
5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
51.大肠杆菌:抑菌率≥99%。
52.参考图6,防紫外线功能多层防护呵护无处不在经权威机构测试:“冰玉纤”纤维制成的面料紫外防护系数≥50+;紫外线透过率uva只有0.05%;能有效抵御uva、uvb,保护皮肤不受伤害。
5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天然冰莹玉矿石进行初步的粉碎,得到大颗粒冰莹玉矿石;s2、将s1得到的冰莹玉矿石颗粒经高温煅烧,研磨成纳米粉体;s3、将s2研磨得到的纳米粉体加入到纺织纤维中混合,并进行纺丝处理,获得具备凉感、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冰玉纤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初步粉碎时间为2-3h,粉碎直径为1-3mm,转速150-300r/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冰莹玉矿石颗粒煅烧温度为200-350℃,研磨时间为24-36h,转速为350-1000r/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纳米粉体与纺织纤维的质量比为4-6: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冰玉纤纤维主要规格为1.33dtex*38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体、纺织纤维的混合时间为0.5-1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天然冰莹玉矿石进行初步的粉碎,得到大颗粒冰莹玉矿石;S2、将S1得到的冰莹玉矿石颗粒经高温煅烧,研磨成纳米粉体;S3、将S2研磨得到的纳米粉体加入到纺织纤维中混合,并进行纺丝处理,获得具备凉感、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冰玉纤纤维;通过将冰莹玉石纳米粉体加入到纺织纤维中,获得冰玉纤纤维,使纤维具有凉感舒适、长效清爽、抗菌抗病毒、防紫外等优异功能,能够带来最适宜人体凉爽、舒适自然、安全健康的穿着体验。康的穿着体验。康的穿着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肖家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相好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