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9 阅读:14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是生命之源,良好的水环境是依据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自2015年开始陆续实施了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一系列的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我国的水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后,水体透明度大幅提升,在营养盐普遍较高的情况下,藻类获得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表现为我国富营养化水体的占比依旧高居不下,集中表现为蓝藻水华。藻类增长以后,水体cod持续增高,水体溶解氧不断降低,导致沉水植物及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消亡,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生态系统破坏。而无健全生态系统的水体中情况更为严重。然而,藻类的富营养化问题缺乏快速的、系统的、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的治理技术,限制了沉水植物等生态系统的恢复。
3.藻类属于沉水植物的一种,而沉水植物是整个植物体沉没在水下的植物群落,属于大型草本植物,沉水植物是水中的天然净化器,是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初级生产者。沉水植物通过增加空间生态位、抑制生物性和非生物性悬浮物、改善水下光照和溶解氧条件,为形成复杂的食物链提供了食物、场所和其他必要条件。随着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污水直排,沉水植物逐渐消亡,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引发水质恶化、水华频发、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人工重建沉水植物群落,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已经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和整治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4.公开号为“cn210340481u”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湖库水体的沉水植物种植平台,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支撑钢架、充气浮床、种植土层和沉水植物层;支撑钢架、充气浮床、种植土层和沉水植物层穿设有导向管;导向管侧壁穿设有滑槽;导向管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导向管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套设有滑绳;支撑钢架中间设有供导向管插接的滑动套筒,滑动套筒固定连接有穿过滑槽后与滑绳固定连接的滑板,具有在不同透明度或水深的河湖中让沉水植物正常生长,提高沉水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的作用;
5.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期间,其虽然具有升降功能,方便适配不同深度的水面需求,但是其使用过程中,依然具有一定的不足,首先沉水植物的生长特别是藻类植物,其在生长期间水中的含氧量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在水库或者中心湖中,其水为不流动的死水,水中的含氧量较低,当水中含氧量较低时,极为容易导致沉水植物以及藻类出现大面积死亡,而水内部含氧量较低,也容易导致水体内部益生菌微生物较少,从而导致水体生态环境被破坏,显然单独依靠升降调节沉水植物高度是无法进一步有效提高水体治理效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6.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生态修复装置使用期间缺提高湖含氧量导致湖内生态修复能力较差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顶框,所述顶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浮筒,所述顶框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顶框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体修复机构,所述顶框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干部固定安装有光伏板。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安装于顶框内两侧,所述导轨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辊的外表面绕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底部和水体修复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带轮,所述第一收卷辊前端也固定安装有传动带轮,所述第一收卷辊前端的传动带轮正面和导轨内侧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带轮背面设有曝气组件。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气泵和第二收卷辊,所述气泵固定安装于顶框的顶部远离支撑轴一侧的后端,所述第二收卷辊固定安装于位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传动带轮背面,所述第二收卷辊的后端和气泵正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的内侧开设于圆柱槽体,所述圆柱槽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后侧输入端转动连接于气泵的输出端,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和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贯穿第二收卷辊绕接于收卷辊的外表面,所述软管的外端和水体修复机构相连通。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水体修复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固定安装于连接绳的底部,所述基板的底部前后两端设有修复组件,所述基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曝气管架。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的内侧,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和滑块的仰视形状均设置为凸字型。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架包括顶部管架,所述顶部管架固定安装于基板的顶部前后两端,所述曝气管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的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曝气孔。
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修复组件包括横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固定安装于基板的底部前后两端,所述横向轨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底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挂接钩体,所述挂接钩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膜载体。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轨道的顶部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的顶部内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顶部设有旋钮盖,所述旋钮盖的外表面等间距设有防滑纹,所述固定螺杆的外表面位于旋钮盖的下端套接有防滑垫环。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泵的顶部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斗盖,所述挡雨斗盖设置为圆锥形。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其一,本发明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运行,进而便可带动传动带轮转动,此时传动带轮转动便可通过传动带轮同步带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转动,通过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转动,进而便可同步收卷连接绳和软管,此时通过第一收卷辊转动后,便可带动收卷在其外表面的连接绳脱落,此时滑块在横向轨道的内侧向下滑动,进而便可带动,使得本装置便于同步驱动曝气组件的底部和水体修复机构进行升降。
20.其二,本发明中,采用单组驱动电机即可进行驱动升降调节,整体使用成本较低,并且其转动期间,由于连接管转动连接于气泵和圆柱槽体的内侧,此时在第二收卷辊转动期间,由于连接管在圆柱槽体的内侧转动,进而便可使得软管可被稳定的收卷到第二收卷辊的外表面,方便本设备使用升降。
21.其三,本发明中,通过将本装置底部的水体修复机构上升到最高程度,此时便可调节滑条在横向轨道的内侧滑动,进而便可调整滑条从横向导轨内侧向外侧伸出,此时便可带动挂膜载体的间距,方便适应更加广泛的水体,并且其使用过程中,调节完成后,通过扭动旋钮盖带动固定螺杆下移抵触防滑垫环贴合到横向轨道上,从而便于调节两侧挂膜载体的位置,方便灵活适配水体;
22.其四,本发明中,通过启动气泵运行,气泵通过进气管吸收外界空气通过软管输送到顶部管架内,此时顶部管架通过转接管输送到曝气主管处并通过曝气主管上的曝气孔排出,此时空气形成气泡向上排出,使得本设备可快速的曝气,位于挂膜载体处的气泡增多,一方面可给藻类等等微生物提供氧气,辅助其生长,另一方面可显著的增加水体内部的含氧量,从而促进有益菌和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中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中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中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中水体修复机构结构图;
28.图6为本发明中水体修复机构仰视图;
29.图7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结构图;
30.图8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俯视图;
31.图9为本发明中图7的a处放大图。
32.图中:1、顶框;2、侧板;3、浮筒;4、传动机构;41、驱动电机;42、传动带轮;43、曝气组件;431、气泵;432、第二收卷辊;433、圆柱槽体;434、连接管;435、软管;436、进气管;437、挡雨斗盖;5、升降机构;51、导轨;52、第一收卷辊;53、连接绳;54、连接环;6、水体修复机构;61、基板;62、修复组件;621、横向轨道;622、滑条;623、挂接钩体;624、挂膜载体;625、滑槽;626、固定螺杆;627、旋钮盖;628、防滑垫环;63、曝气管架;631、顶部管架;632、转接管;633、曝气主管;634、曝气孔;64、滑块;7、支撑轴;8、顶板;9、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本设备气泵431的流量为100立方米/小时,本设备气泵431的转速范围为500-100转每秒,本设备的防水等级为ip66,本设备的电机和气泵431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本设备的驱动电机41转速范围为600-5000转每秒,本设备驱动电机41的扭矩范围为10牛米-30牛米,本设备驱动电机41的功率范围为1000-3000瓦,本设备的水体修复机构6可调节范围为1-2米,本设备的深度可调范围为2-6米,包括顶框1,顶框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2,侧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浮筒3,顶框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4,顶框1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体修复机构6,顶框1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轴7,支撑轴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8,顶板8的干部固定安装有光伏板9。
35.请参阅图1,升降机构5包括导轨51,导轨51固定安装于顶框1内两侧,导轨51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52,第一收卷辊52和传动机构4传动连接,第一收卷辊52的外表面绕接有连接绳53,连接绳5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4,连接环54的底部和水体修复机构6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可通过启动传动机构4运行,进而带动第一收卷辊52转动,第一收卷辊52转动,便可辅助带动连接绳53上移,进而百年可带动连接环54抽动底部的水体修复机构6进行高度调节。
36.请参阅图7,传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带轮42,第一收卷辊52前端也固定安装有传动带轮42,第一收卷辊52前端的传动带轮42正面和导轨51内侧前端转动连接,传动带轮42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驱动电机41输出端的传动带轮42背面设有曝气组件43;通过设置传动机构4,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可通过驱动电机41运行,进而百年可带动传动带轮42转动,通过传动带轮42转动,便可辅助调节两组传动带轮42同步转动,方便带动第一收卷辊52转动,进而方便带动连接绳53抽动连接环54升降,便于调节深度。
37.请参阅图7,曝气组件43包括气泵431和第二收卷辊432,气泵431固定安装于顶框1的顶部远离支撑轴7一侧的后端,第二收卷辊432固定安装于位于驱动电机41输出端的传动带轮42背面,第二收卷辊432的后端和气泵431正面转动连接,第二收卷辊432的内侧开设于圆柱槽体433,圆柱槽体43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434,连接管434的后侧输入端转动连接于气泵431的输出端,气泵431的输出端和连接管434相连通,连接管43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软管435,软管435贯穿第二收卷辊432绕接于收卷辊的外表面,软管435的外端和水体修复机构6相连通;通过设置曝气组件43,使得本设备在使用期间,可通过驱动电机41带动传动带轮42转动,通过传动带带动两组传动带轮42均转动,进而便于带动软管435转动收卷到第二收卷辊432的外表面,方便本装置同步收卷升降,由于连接管434转动连接于气泵431和圆柱槽体433的内侧,此时在第二收卷辊432转动期间,由于连接管434在圆柱槽体433的内侧转动,进而便可使得软管435可被稳定的收卷到第二收卷辊432的外表面,方便本设备使用升降。
38.请参阅图6,水体修复机构6包括基板61,基板61固定安装于连接绳53的底部,基板61的底部前后两端设有修复组件62,基板6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曝气管架63;通过设置水体修复机构6,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可通过修复组件62和曝气管架63相配合,辅助高效的改善水体。
39.请参阅图6,基板6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4,滑块64滑动连接于导轨51的内侧,导轨51的横截面形状和滑块64的仰视形状均设置为凸字型;通过设置基板61上的滑块64,可通过滑块64在导轨51内侧滑动并且导轨51内侧和滑块64为凸字型,可提高基板61滑动升降的稳定性
40.请参阅图6,曝气管架63包括顶部管架631,顶部管架631固定安装于基板61的顶部前后两端,曝气管架6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接管632,转接管6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曝气主管633,曝气主管633的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曝气孔634;通过设置曝气管架63,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期间,可通过软管435将气体输送到顶部管架631处,通过顶部管架631输送到转接管632处,通过转接管632转接便可将气体输送到曝气主管633处,通过曝气主管633输送经过曝气孔634将气体排出,达到了较好的曝气效果,提高了水体内部的微生物和藻类生长环境。
41.请参阅图5,修复组件62包括横向轨道621,横向轨道621固定安装于基板61的底部前后两端,横向轨道62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622,滑条622的底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挂接钩体623,挂接钩体6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膜载体624;通过设置挂接钩体623和挂膜载体624,可在使用期间,辅助供给微生物藻类生长繁殖,提高水体内部的环境,提高生态修复效果,而设置横向轨道621内侧的滑条622滑动,可灵活调节挂膜载体624的间距,方便提高适配水面积。
42.请参阅图5,横向轨道62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滑槽625,滑条622的顶部内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626,固定螺杆626的顶部设有旋钮盖627,旋钮盖627的外表面等间距设有防滑纹,固定螺杆626的外表面位于旋钮盖627的下端套接有防滑垫环628;通过设置横向轨道621,使得在使用期间,可通过扭动旋钮盖627下移,便可带动固定螺杆626移动,此时通过调节滑槽625内侧的固定螺杆626移动带动防滑垫环628贴合到横向轨道621上,提高了本装置调节后的稳定性,方便本装置使用。
43.请参阅图1,气泵431的顶部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436,进气管43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斗盖437,挡雨斗盖437设置为圆锥形;通过设置进气管436,可在使用期间,通过进气管436吸入气体,进而便于曝气,设置圆锥形的挡雨斗盖437,可提高防雨效果,可便于雨水进入到进气管436内部,方便本装置使用。
4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期间,可通过侧板2上的浮筒3漂浮在水面上,此时还可通过光伏板9转换光能辅助供给电能,方便本装置续航使用,使用期间可通过启动驱动电机41运行,进而便可带动传动带轮42转动,此时传动带轮42转动便可通过传动带轮42同步带动第一收卷辊52和第二收卷辊432转动,通过第一收卷辊52和第二收卷辊432转动,进而便可同步收卷连接绳53和软管435,此时通过第一收卷辊52转动后,便可带动收卷在其外表面的连接绳53脱落,此时滑块64在横向轨道621的内侧向下滑动,进而便可带动,使得本装置便于同步驱动曝气组件43的底部和水体修复机构6进行升降,采用单组驱动电机41即可进行驱动升降调节,整体使用成本较低,并且其转动期间,由于连接管434转动连接于气泵
431和圆柱槽体433的内侧,此时在第二收卷辊432转动期间,由于连接管434在圆柱槽体433的内侧转动,进而便可使得软管435可被稳定的收卷到第二收卷辊432的外表面,方便本设备使用升降,通过设置水体修复机构6,使得本设备在加工期间,可通过修复组件62内滑条622底部的挂接钩体623和挂膜载体624可在使用期间便于微生物附着,挂膜载体624适宜自养微生物、藻类和异养微生物的生长,水体中的沉水植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而微生物膜本身形成的由外到内的溶解氧逐渐递减,辅助修复水体内部的环境,形成好氧生物膜,在去除水体有机物的同时,强化了对水体氮、磷的去除,通过挂膜载体624和藻类植物生长相互配合能有效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和透明度,降低了水体中tn、tp和cod含量,使得本设备能够较好的对生态进行修复,通过设置修复组件62,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将本装置底部的水体修复机构6上升到最高程度,此时便可调节滑条622在横向轨道621的内侧滑动,进而便可调整滑条622从横向导轨51内侧向外侧伸出,此时便可带动挂膜载体624的间距,方便适应更加广泛的水体,并且其使用过程中,调节完成后,通过扭动旋钮盖627带动固定螺杆626下移抵触防滑垫环628贴合到横向轨道621上,从而便于调节两侧挂膜载体624的位置,方便灵活适配水体,通过设置曝气组件43,使得在使用期间,可通过驱动电机41同步带动第一收卷辊52和第二收卷辊432转动,此时第一收卷辊52和第二收卷辊432同步转动,便可同步收卷或者松脱连接绳53和软管435,当高度调节完毕后,通过启动气泵431运行,气泵431通过进气管436吸收外界空气通过软管435输送到顶部管架631内,此时顶部管架631通过转接管632输送到曝气主管633处并通过曝气主管633上的曝气孔634排出,此时空气形成气泡向上排出,使得本设备可快速的曝气,位于挂膜载体624处的气泡增多,一方面可给藻类等等微生物提供氧气,辅助其生长,另一方面可显著的增加水体内部的含氧量,从而促进有益菌和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效率。
4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框(1),所述顶框(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浮筒(3),所述顶框(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4),所述顶框(1)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体修复机构(6),所述顶框(1)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轴(7),所述支撑轴(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干部固定安装有光伏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导轨(51),所述导轨(51)固定安装于顶框(1)内两侧,所述导轨(51)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52),所述第一收卷辊(52)和传动机构(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辊(52)的外表面绕接有连接绳(53),所述连接绳(5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4),所述连接环(54)的底部和水体修复机构(6)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带轮(42),所述第一收卷辊(52)前端也固定安装有传动带轮(42),所述第一收卷辊(52)前端的传动带轮(42)正面和导轨(51)内侧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轮(42)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1)输出端的传动带轮(42)背面设有曝气组件(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43)包括气泵(431)和第二收卷辊(432),所述气泵(431)固定安装于顶框(1)的顶部远离支撑轴(7)一侧的后端,所述第二收卷辊(432)固定安装于位于驱动电机(41)输出端的传动带轮(42)背面,所述第二收卷辊(432)的后端和气泵(431)正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432)的内侧开设于圆柱槽体(433),所述圆柱槽体(43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434),所述连接管(434)的后侧输入端转动连接于气泵(431)的输出端,所述气泵(431)的输出端和连接管(434)相连通,所述连接管(43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软管(435),所述软管(435)贯穿第二收卷辊(432)绕接于收卷辊的外表面,所述软管(435)的外端和水体修复机构(6)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修复机构(6)包括基板(61),所述基板(61)固定安装于连接绳(53)的底部,所述基板(61)的底部前后两端设有修复组件(62),所述基板(6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曝气管架(6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6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4),所述滑块(64)滑动连接于导轨(51)的内侧,所述导轨(51)的横截面形状和滑块(64)的仰视形状均设置为凸字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架(63)包括顶部管架(631),所述顶部管架(631)固定安装于基板(61)的顶部前后两端,所述曝气管架(6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接管(632),所述转接管(6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曝气主管(633),所述曝气主管(633)的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曝气孔(634)。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组件(62)包括横向轨道(621),所述横向轨道(621)固定安装于基板(61)的底部前后两端,所述横向轨道(62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条(622),所述滑条(622)的底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挂接钩体(623),所述挂接钩体(62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膜载体(6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轨道(62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滑槽(625),所述滑条(622)的顶部内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626),所述固定螺杆(626)的顶部设有旋钮盖(627),所述旋钮盖(627)的外表面等间距设有防滑纹,所述固定螺杆(626)的外表面位于旋钮盖(627)的下端套接有防滑垫环(628)。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31)的顶部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436),所述进气管(43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斗盖(437),所述挡雨斗盖(437)设置为圆锥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水湖库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顶框,所述顶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浮筒,所述顶框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顶框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通过启动气泵运行,气泵通过进气管吸收外界空气通过软管输送到顶部管架内,此时顶部管架通过转接管输送到曝气主管处并通过曝气主管上的曝气孔排出,此时空气形成气泡向上排出,使得本设备可快速的曝气,位于挂膜载体处的气泡增多,一方面可给藻类等等微生物提供氧气,辅助其生长,另一方面可显著的增加水体内部的含氧量,从而促进有益菌和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效率。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效率。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李创 杨洪伟 聂明建 叶科 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德润新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3/8/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