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03
阅读:9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可陶瓷化有机硅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需要对基本生活水平的需求,对医疗卫生、环境质量、安全保护等当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3.硅橡胶是一种具有有机特性和无机特性的高分子弹性体,其主链是重复的-si-o-单元,与硅原子相连的侧基有甲基、乙烯基、苯基等有机基团,使硅橡胶成为一种典型的半有机半无机聚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低温性、电气绝缘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广泛应用于医疗、电气、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4.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防火耐高温材料,不仅具有以往报告的陶瓷化硅橡胶的性能特点,还具有抗菌作用,能够进一步扩展应用场所和应用领域,遗憾的是目前在此方面的报告极少。它是以有机硅材料为基体,通过添加成瓷填料、抗菌(改性)剂、助剂和其他功能填料所制得的。在室温状态下为柔性的普通橡胶状态,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抗菌能力,当处于高温条件下,将由橡胶状态转变为具有致密且坚硬的陶瓷体。陶瓷化有机硅材料的成瓷机理主要包括两个过程:a)在较低温度时,无机成瓷填料均匀分散在硅橡胶基体内部;b)当处于高温环境,伴随着有机硅分解成sio2,成瓷填料中的助熔剂开始融化,在填料边缘形成液相共熔体,使sio2与成瓷填料发生共晶反应,随着烧蚀温度的上升和烧蚀时间的延长,sio2颗粒与填料之间形成“桥接”,从而形成无机陶瓷体。
5.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不仅要满足机械性能的需求,还需要满足良好的抗菌效果的要求。为了同时满足各种需求,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在陶瓷化硅橡胶的研究较多,如可陶瓷化有机硅防火耐高温材料,包括研究不同基体、不同成瓷填料的使用以及强度的提升,但是还没有关于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研究。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不仅能达到现有的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性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陶瓷体性能,而且还具有抗菌效果,能够应用于医院、高洁净场所的防火装修材料,替代传统的防火、耐高温等材料。
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新型改性剂(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硅灰石、硫化剂及其它助剂均匀分散在有机硅橡胶中,制备出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通过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一方面能够改善硅灰石与有机硅基体的界面作用,减少粉体团聚,提高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季铵盐的引入,可以提高材料的抗菌
性能,使其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同时在高温下形成的陶瓷体也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8.本发明的原理是:表面改性剂改性剂(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具有季铵盐结构,能够提高材料和体系的抗菌性能,同时含有一个羧基基团,容易与硅灰石表面羟基进行化学反应形成酯,对硅灰石表面进行有效包覆,改性后的硅灰石可以改善与硅橡胶基体的界面作用,改善粉体的分散性,减少团聚,从而起到补强作用,使最终的可陶瓷化硅橡胶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还具有抗菌效果。
9.用表面改性剂改性剂(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后的硅灰石粉体,不仅明显改善界面作用从而提高有机硅材料力学强度、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能,还能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从而进一步扩展该材料的应用场所和应用领域。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原料包括改性硅灰石、有机硅橡胶、硫化剂、白炭黑、羟基硅油和硼酸锌等助剂;各原料的用量为:有机硅橡胶100g、改性硅灰石150g、白炭黑30g、羟基硅油5g、硼酸锌10g、硫化剂1g;
11.所述改性硅灰石为(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12.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述白炭黑为气相法白炭黑,所述硫化剂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已烷(dbpmh)。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如上所述的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4.1)制备改性硅灰石: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5~15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制成改性硅灰石浆液;将改性硅灰石浆液在加热和搅拌条件下进行改性反应,反应温度30℃~90℃,反应时间1h~3h;将改性后的硅灰石浆液过滤、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15.2)按比例称取步骤1)制得的改性硅灰石150g、有机硅橡胶100g及助剂白炭黑30g、羟基硅油5g、硼酸锌10g,依次加入密炼机中,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有机硅基体充分混合均匀;将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混合均匀,并硫化成型,得到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表面改性剂(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具有季铵盐结构,能够提高材料和体系的抗菌性能,同时含有一个羧基基团,容易与硅灰石表面羟基进行化学反应形成酯,对硅灰石表面进行有效包覆,改性后的硅灰石可以改善与硅橡胶基体的界面作用,改善粉体的分散性,减少团聚,从而起到补强作用,使最终的可陶瓷化硅橡胶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还具有抗菌效果。
18.通过表面改性剂(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后的硅灰石粉体,一方面能够改善硅灰石与有机硅基体的界面作用,减少粉体团聚,提高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另一方面季铵盐结构的引入,可以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使有能够抵抗外界细菌真菌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扩展该材料的应用场所和应用领域,且制备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低、绿色环保,能广泛用于抗菌防火耐高温材料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下列实施例仅用于帮助对本发明技术的理解目的,不得以此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进一步限制。
20.为说明实施例的实施效果,将实施例制备的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以175℃,10mpa热压成型硫化10min,将硫化后的橡胶放入180℃烘箱,二段硫化2h。橡胶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rm、断裂伸长率a、撕裂强度ts)分别根据gb/t 528—2009和根据gb/t529—2008进行测定,样品尺寸为标准哑铃型样品和新月形样品;样品在1000℃,30min下形成陶瓷体,陶瓷体的密度(ρ)、弯曲强度(σ)、吸水率(ω)分别根据gb/t1033.1—2008、gb/t9341—2008和gb/t3299—2011进行测试;抗菌性能测试根据gb/t31402—201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菌性能(rt)检测,样品尺寸2mm
×
40mm
×
40mm,实验前先对样品进行消毒灭菌,然后将样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中(5.0~7.0cfu/cm2)浸泡1h,材料的抗菌性能rt=(ut-at)/ut
×
100%,其中rt为抑菌率(%),ut为未经抗菌处理样品24h后的菌数平均值(cfu/cm2),at为经抗菌处理样品24h后的菌数平均值(cfu/cm2)。
21.具体实施例1
22.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5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30℃搅拌1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23.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1,具体性能如表1所示。
24.具体实施例2
25.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30℃搅拌1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26.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2,具体性能如表1所示。
27.具体实施例3
28.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5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30℃搅拌1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29.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3,具体性能如表1所示。
30.表1不同改性剂含量对有机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0031][0032]
具体实施例1、2、3反映了硅灰石粉体在改性过程中不同改性剂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当改性剂与硅灰石比例为10:100时,此时材料的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和陶瓷体的机械强度最好,力学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达到90%,此时的改性剂含量较为合适。当改性剂含量过低时(100:5),一方面对硅灰石的有机改性效果较弱,不能够很高的改善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同时抗菌性能相对较低。当改性剂过多时(100:15),在体系中已经相对饱和,并有残余未反应的改性剂,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稍有降低,而抗菌性能进一步提升。
[0033]
具体实施例4
[0034]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1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35]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4,具体性能如表2所示。
[0036]
具体实施例5
[0037]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90℃搅拌1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38]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5,具体性能如表2所示。
[0039]
表2不同改性温度对有机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0040][0041]
具体实施例2、4、5反映了硅灰石粉体在改性过程中不同温度30℃、60℃、90℃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温度为6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效果较好,
温度过低会导致基团之间的反应活性下降,温度过高会导致改性剂失活,导致改性效果下降,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降低。
[0042]
具体实施例6
[0043]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2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44]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6,具体性能如表3所示。
[0045]
具体实施例7
[0046]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3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47]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7,具体性能如表3所示。
[0048]
表3不同搅拌时间对有机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0049][0050]
具体实施例2、6、7讨论了改性过程中不同搅拌时间1h、2h、3h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当搅拌时间为2h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异,并且抗菌性能能够达到100%。搅拌时间过短(1h),不能使改性剂和粉体有足够长的时间反应,在过滤洗涤过程中容易过多流失,导致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较差。当改性时间过长,容易使部分硅灰石的针状结构被破坏,不能够在基体中起到提高强度的作用,单材料的抗菌性能同样可以达到100%。
[0051]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势,本文将以对比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0052]
对比实施例1
[0053]
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8,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
[0054]
对比实施例2
[0055]
(1)将100g硅灰石和3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升温至60℃,将10g的十六烷基溴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2h,反应结束后
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56]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9,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
[0057]
对比实施例3
[0058]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2,4,6-三羟基苯甲酸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2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59]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10,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
[0060]
对比实施例4
[0061]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对羟基苯甲酸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2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62]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11,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
[0063]
对比实施例5
[0064]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3,5-二羟基苯甲酸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2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65]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12,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
[0066]
对比实施例6
[0067]
(1)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10g的3,4,5-三羟基苯甲酸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并置于烧瓶60℃搅拌2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
[0068]
(2)将1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投入密炼机,然后依次加入30g白炭黑、150g改性硅灰石、10g硼酸锌和5g羟基硅油,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胶体之间混合均匀,得到密炼胶;将所制得的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dbpmh得到混炼胶并硫化成型。所得样品编号为13,具体性能如表4所示。
[0069]
表4不同类型改性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0070][0071]
通过分析具体实施例6和对比实施例1-6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改性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硅灰石粉体分别不改性以及利用十六烷基溴化铵、2,4,6-三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3,5-二羟基苯甲酸、3,4,5-三羟基苯甲酸改性,其中对比实施例中所用改性剂本身均具有一定抗菌效果,改性后的粉体对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影响也不同。相比未经改性的配方,除了改性剂十六烷基溴化铵以外,其他改性剂都能够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这是因为改性剂能够和硅灰石填料充分结合,在表面形成包覆,改善填料与硅橡胶基体的界面结合作用。在几种改性剂实施例中,抗菌性能相比于未改性的,均有提升,其中编号6(具体实施例6)的相对性能是最好的。
[0072]
具体实施例6的所有性能具体性能参数如表5所示。
[0073]
表5具体实施例6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
[0074][0075]
本专利提供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成瓷填料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在有机硅橡胶内添加改性后的硅灰石、硫化剂及其它助剂,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且制备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低、绿色环保,能广泛用于抗菌防火耐高温材料领域。
[0076]
本发明各原料的上下限、区间取值,以及工艺参数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处不一一列举实例。
[007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改性硅灰石、有机硅橡胶、硫化剂、白炭黑、羟基硅油和硼酸锌等助剂;各原料的用量为:有机硅橡胶100g、改性硅灰石150g、白炭黑30g、羟基硅油5g、硼酸锌10g、硫化剂1g;所述改性硅灰石为(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述白炭黑为气相法白炭黑,所述硫化剂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已烷(dbpmh)。3.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改性硅灰石:将100g硅灰石和200g蒸馏水配制成悬浮液,将5~15g的(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并加入到硅灰石悬浮液中,制成改性硅灰石浆液;将改性硅灰石浆液在加热和搅拌条件下进行改性反应,反应温度30℃~90℃,反应时间1h~3h;将改性后的硅灰石浆液过滤、洗涤,在120℃烘箱中干燥,制备得到改性硅灰石;2)按比例称取步骤1)制得的改性硅灰石150g、有机硅橡胶100g及助剂白炭黑30g、羟基硅油5g、硼酸锌热10g,依次加入密炼机中,在100℃密炼30min后,使填料与有机硅基体充分混合均匀;将密炼胶置于开炼机上,加入1g硫化剂混合均匀,并硫化成型,得到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原料包括改性硅灰石、有机硅橡胶、硫化剂、白炭黑、羟基硅油和硼酸锌等助剂;各原料的用量为:有机硅橡胶100g、改性硅灰石150g、白炭黑30g、羟基硅油5g、硼酸锌10g、硫化剂1g;其中改性硅灰石为(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不具有抗菌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利用(3-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成瓷填料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在有机硅橡胶内添加改性后的硅灰石、硫化剂及其它助剂,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可陶瓷化硅橡胶材料,且制备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低、绿色环保,能广泛用于抗菌防火耐高温材料领域。广泛用于抗菌防火耐高温材料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詹陶 阮康杰 龚敏 张亚 杨海艳 刘世力 程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3/8/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