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11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的转角防护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建施工即土木建筑工程的建造,涵盖了地上、地下、陆地、水上、水下等各范畴内的房屋、道路、铁路、机场、桥梁、水利、港口、隧道、给排水、防护等诸工程范围内的设施与场所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物的建设,其既包括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项技术活动,目前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楼梯一般通过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楼梯自身具有特殊结构,有阳角转角面和阴角转角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转角面进行防护,但是现有的转角防护装置在楼梯浇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3.如现有的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的转角防护装置存在对楼梯阳角转角面进行浇注时,阳角顶面容易凹凸不平,不能有效的对阳角顶面进行抹平操作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的转角防护模板装置,以解决阳角顶面浇筑后容易凹凸不平,不能有效的对阳角顶面进行抹平操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包括用于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组合模的面板,和与面板垂直联接形成楼梯转角的侧板;其特征在于:在面板与侧板的转角联接端的上方顶面还设置有顶板组合;顶板组合由固定于面板与侧板上端、并至少覆盖楼梯转角联接端侧板端部分上平面的顶板,和与嵌入顶板的推平机构构成;
7.顶板为一平面顶板;平面顶板相邻两边分别与面板、侧板上端固定构成楼梯转角浇筑合模;顶板表面平行设置两条凹槽结构的滑槽,滑槽远离侧板端开口,靠侧板端各滑槽外侧设置相对横置的u形结构的联接槽,顶板表面中部设置与滑槽平行的滑轨;
8.推平机构,包括:推平横梁,滑块,连接块,连接板和推平板;推平横梁长度可嵌入相对横置的u形结构的联接槽中固定,推平横梁底面两侧通过连接块联接两平行布置的连接板,两连接板分别于顶板平行设置的两条滑槽中移动并延伸至滑槽开口端,两连接板末端下侧连接固定横置的推平板,推平横梁中部下表面设置两平行的滑块,两滑块位于顶板的滑轨两侧并与滑轨限位滑动配合。
9.本实用新型所述顶板底面、推平机构推平板的底面位于共同的楼梯转角上平面上。
10.进一步两相对横置的u形结构的联接槽上边中心设置螺孔,螺孔中旋接设置螺杆;推平横梁两端相应位置设置螺纹孔,推平横梁两端可分离位于两相对横置的u形联接槽中并通过各螺杆与螺纹孔锁定或释放。
11.进一步所述滑轨末端设置有用于限位滑出的限位块。
12.进一步所述推平横梁表面中部设置用于手动推板的握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固定块、螺杆、安装杆、握把、螺纹槽、滑块、连接块、连接板和推平板等构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的转角防护装置对楼梯阳角转角面进行浇注时,阳角顶面容易凹凸不平,不能有效的对阳角顶面进行抹平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角模板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平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是面板,11是把手,2是侧板,3是顶板组合,30是顶板,31是滑槽,32是滑轨,33是限位块,34是联接槽,35是螺杆,4是推平机构,40是推平横梁,41是握把,42是螺纹孔,43是滑块,44是连接块,45是连接板,46是推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结合附图。
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的转角防护模板装置,包括面板1、侧板2、顶板组合3构成的转角浇筑防护模板装置。
23.面板1外侧安装有把手11,面板1的内侧一端安装联接有侧板2构成直角转角围挡结构。面板1与侧板2联接端构成转角的顶端上方固定安装有顶板组合3,且顶板组合3的顶板30两侧平行开设有滑槽31,顶板组合3的中间纵向安装与滑槽31平行的滑轨32,滑轨32远端安装凸起的限位块33,顶板30板面滑槽31的顶端外侧安装横卧设置的u形联接槽34,两组联接槽34的u形边的上边设置螺孔,螺孔中通过螺纹联接螺杆35,两组螺杆35的外径大小分别与对应推平机构4推平横梁40上的螺纹孔42的内径大小相适配,且两组螺杆35的对应一端分别伸入对应螺纹孔42的内部并与其呈可分离活动螺接关系。
24.如图1和图3所示,与顶板30配合设置有推平机构4,推平机构4包括:推平横梁40,握把41,螺纹孔42,滑块43,连接块44,连接板45,推平板46。推平横梁40底面两侧通过连接块44联接两平行布置的连接板45,两连接板45末端下侧连接固定有推平板46;推平横梁40表面中部设置用于手动推板的握把41,表面两侧设置与顶板组合3的螺杆35可分离锁定连接的螺纹孔42;推平横梁40下表面中部设置两平行的滑块43。
25.推平机构4的连接块44及其联接的连接板45嵌入顶板3表面的两凹槽结构的滑槽31中并在推板横梁40驱动下沿滑槽31滑动,驱动推平板36沿楼梯转角的表面进行抹平滑动。如图所示,连接块44的顶端与推平横梁40的底面联接固定,推平横梁40的顶面中间的位
置安装有握把41,推平横梁40的两端位置均开设有螺纹槽42,且推平横梁40的底端靠中间的位置安装有滑块43,两平行的滑块43在推平机构4与顶板30结合状态时,滑块43位于滑轨32的正上方两侧设置,滑块43与滑轨32呈滑动配合,并限位推平横梁40沿滑轨32移动。两组连接块44的底端位置均安装有连接板45,两组连接板45的远端下侧面分别与推平板46的上平面联接固定,两组连接板45的宽度大小分别与对应滑槽31的对应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小相适配,且两组连接板45分别位于对应滑槽31的内部,推平板46的宽度大小与顶板30的宽度大小相适配,且推平板46的底面与顶板30的底面相持平设置。
26.在使用时,通过把手11将面板1的对应一侧对准墙面对应位置,再将侧板2的对应一侧对准已浇注好的楼梯台阶的对应一侧,从而使得面板1和侧板2能够与墙面和已浇注好的楼梯台阶的对应一侧形成四侧封闭且顶面镂空的空间,此时,使用人员便可通过面板1的顶端,顶板组合3外侧的镂空部分,向内部进行浇注,浇注完毕后,可转动两组螺杆35,从而使得对应两组螺杆35的底端能够分别从对应螺纹孔42的内部进行转动分离,从而使得推平横梁40的分离释放,然后可通过握把41将推平横梁40向外一侧移动,移动的同时,推平横梁40驱动滑块43沿滑轨32移动,保证推平横梁40移动时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晃动,并且在限位块33的设置作用下,防止滑块43从滑轨32的外表面滑出,同时,推平横梁40驱动两组连接块44和两组连接板45分别在对应滑槽31的内向一侧进行移动,使得推平板46的底面能够贴合与浇筑后的混凝土顶面进行向一侧移动,将浇筑后的混凝土顶面进行抹平操作,使得混凝土顶面始终保持光滑,有效的解决对楼梯阳角转角面进行浇注时,阳角顶面容易凹凸不平,不能有效的对阳角顶面进行抹平操作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包括用于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组合模的面板,和与面板垂直联接形成楼梯转角的侧板;其特征在于:在面板与侧板的转角联接端的上方顶面还设置有顶板组合;顶板组合由固定于面板与侧板上端、并至少覆盖楼梯转角联接端侧板端部分上平面的顶板,和与嵌入顶板的推平机构构成;顶板为一平面顶板;平面顶板相邻两边分别与面板、侧板上端固定构成楼梯转角浇筑合模;顶板表面平行设置两条凹槽结构的滑槽,滑槽远离侧板端开口,靠侧板端各滑槽外侧设置相对横置的u形结构的联接槽,顶板表面中部设置与滑槽平行的滑轨;推平机构,包括:推平横梁,滑块,连接块,连接板和推平板;推平横梁长度可嵌入相对横置的u形结构的联接槽中固定,推平横梁底面两侧通过连接块联接两平行布置的连接板,两连接板分别于顶板平行设置的两条滑槽中移动并延伸至滑槽开口端,两连接板末端下侧连接固定横置的推平板,推平横梁中部下表面设置两平行的滑块,两滑块位于顶板的滑轨两侧并与滑轨限位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面、推平机构推平板的底面位于共同的楼梯转角上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对横置的u形结构的联接槽上边中心设置螺孔,螺孔中旋接设置螺杆;推平横梁两端相应位置设置螺纹孔,推平横梁两端可分离位于两相对横置的u形联接槽中并通过各螺杆与螺纹孔锁定或释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末端设置有用于限位滑出的限位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平横梁表面中部设置用于手动推板的握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装置,包括用于楼梯转角混凝土浇筑组合模的面板,和与面板垂直联接形成楼梯转角的侧板;在面板与侧板的转角联接端的上方顶面还设置有顶板组合;顶板组合由固定于面板与侧板上端、并至少覆盖楼梯转角联接端侧板端部分上平面的顶板,和与嵌入顶板的推平机构构成;顶板为一平面顶板相邻两边分别与面板、侧板上端固定构成楼梯转角浇筑合模。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固定块、螺杆、安装杆、握把、螺纹槽、滑块、连接块、连接板和推平板等构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的转角防护装置对楼梯阳角转角面进行浇注时,阳角顶面容易凹凸不平,不能有效的对阳角顶面进行抹平操作的问题。作的问题。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付祖俊 李春雷 汪金 冯均才 徐谦 邓成冬 何彪 邱涛 王磊 朱荀 何林 曹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镀锌硅烷无铬钝化的镀层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