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8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2.车辆360
°
动态图像在线检测系统定点安装在地铁车辆出入段线或其他线路上,通常采用高清线扫描二维或三维成像技术手段以自动不停车的方式实现对城轨车辆日常检修中的车底、车侧、车体、车顶的关键部件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和智能检测,对关键部件缺失、变形、异物等异常情况实现自动预警,常规的线阵成像检测手段对车底关键部件视野覆盖率约为80%,存在较大的视野盲区。
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278453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09月24日的中国使实用新型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底检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速度检测器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速度检测器包括面阵图像采集设备及处理芯片,面阵图像采集设备的视场范围覆盖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线;速度检测器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设备主体;面阵图像采集设备及线阵图像采集设备平行于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的扫描方向并排设置;面阵图像采集设备与处理芯片电连接,处理芯片与线阵图像采集设备电连接。
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5.(1)无法对车底关键部件进行温度检测。
6.(2)由于该车底检测设备安装在检测位置的路面上,有很多灰尘,长时间会造成镜头前方积灰,会影响成像清晰度,并且路面飞溅的石头之类的物体也容易刮花镜头或者损坏各元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能有效解决无法对车底关键部件进行温度检测和检测设备的性能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9.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包括外壳、面阵成像组件以及综合处理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控制组件以及用于测温的红外成像组件;所述防护罩控制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用于限制防护罩位置的限位开关,所述驱动件带动防护罩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面阵成像组件和红外成像组件。
10.所述驱动件包括传动电机、传动带和滑槽移动件,所述滑槽移动件分别与传动带和防护罩相连,所述传动电机用于带动传动带运动,进一步带动滑槽移动件和防护罩来回移动。
11.所述面阵成像组件以斜向上的角度拍摄。
12.还包括外部检测系统,所述成像设备通过一组集成的harting连接器与外部检测系统相连。
13.所述外壳呈密封状,外壳上分别设有与面阵成像组件和红外成像组件相对应的透明视窗,所述防护罩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该透明视窗。
14.所述外壳上设有与面阵成像组件和红外成像组件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防护罩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该通孔。
15.还包括led频闪光源和光源驱动控制板卡。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中,红外成像组件的设置,使得车底各部件被红外成像全覆盖,满足轴箱等关键部件温度超限检测。红外及面阵数据融合处理,可对温度超限、车底部件表面异常自动识别并上传,最大支持45km/h过车数据实时分析。
18.外壳、防护罩以及防护罩控制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对面阵成像组件和红外成像组件形成良好的保护,能避免镜头前方积灰,进而影响成像清晰度,也能避免飞溅的石头刮花镜头或者损坏成像设备中的各元器件。
19.进一步的,限位开关的设置使得防护罩启停位置控制准确。
20.2、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包括传动电机、传动带和滑槽移动件,使得防护罩的开启关闭运动平稳无卡顿。
21.3、所述面阵成像组件以斜向上的角度拍摄,使得所述面阵成像组件与待检测对象的拍摄面存在斜角,能有效解决部分车底螺栓等部件被遮挡的情况下,线阵相机无法拍到的问题,相比传统线阵成像检测方案,增加8%视野覆盖率。
22.4、所述成像设备通过一组集成的harting连接器与外部检测系统相连,使得一组连接器即可完成实现多路信号及电源线缆的集成连接,提高了模块的集成度。
23.5、通过在外壳设置透明视窗,即便在成像时,灰尘也不会对外壳内各元器件造成影响。
24.6、所述外壳上设有通孔,通过防护罩移动,能减少外部环境对外壳内各元器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成像时,通孔的设置,也会提高散热效率。
25.7、还包括led频闪光源和光源驱动控制板卡,便于提高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26.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0.图中标记:
31.1、外壳,2、面阵成像组件,3、综合处理板,4、防护罩,5、红外成像组件,6、传动电机,7、传动带,8、滑槽移动件,9、harting连接器,10、外部检测系统,11、限位开关,12、led频闪光源,13、光源驱动控制板卡,14、防护罩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1
33.作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包括外壳1、面阵成像组件2、综合处理板3、防护罩4、防护罩控制组件14以及用于测温的红外成像组件5。其中,所述面阵成像组件2、综合处理板3和红外成像组件5都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所述防护罩控制组件14包括驱动件和用于限制防护罩4位置的限位开关11。
34.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外壳1以及防护罩4的形状,也不限制驱动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驱动件能带动防护罩4移动,能遮挡或露出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可以为气缸或者液压缸,固定在地面或者外壳1上,所述气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该防护罩4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4上可以设有第一滑槽或者第一滑块,在地面或者外壳1上设有与该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或者设有与该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35.实施例2
3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包括外壳1、面阵成像组件2、综合处理板3、防护罩4、防护罩控制组件14以及用于测温的红外成像组件5。所述防护罩控制组件14包括驱动件和用于限制防护罩4位置的限位开关11,所述驱动件带动防护罩4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
37.所述驱动件包括传动电机6、传动带7和滑槽移动件8,所述滑槽移动件8分别与传动带7和防护罩4相连,所述传动电机6用于带动传动带7运动,进一步带动滑槽移动件8和防护罩4来回移动。
38.实施例3
39.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包括外壳1、面阵成像组件2、综合处理板3、防护罩4、防护罩控制组件14以及用于测温的红外成像组件5。所述面阵成像组件2以斜向上的角度拍摄。
40.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防护罩控制组件14包括驱动件和用于限制防护罩4位置的限位开关11。所述驱动件带动防护罩4移动,遮挡或露出该通孔。
41.实施例4
42.作为本实用新型最较佳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包括外壳1、面阵成像组件2、综合处理板3、防护罩4、防护罩控制组件14以及用于测温的红外成像组件5。所述综合处理板3的型号可以为rtri-zjbmzhdwxtv1.1。
43.所述防护罩控制组件14包括驱动件和用于限制防护罩4位置的限位开关11。所述驱动件用于给防护罩4的开启和闭合提供推力和拉力,用于遮挡或露出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限位开关11则提供防护罩4开启或关闭时是否控制到位的触发信号,以便实现防护罩4开启和闭合的精确控制。
4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呈密封状,外壳1上分别设有与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相对应的透明视窗。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2,所述驱动件包括传动电机6、传动带7
和滑槽移动件8,所述滑槽移动件8分别与传动带7和防护罩4相连,所述传动电机6带动传动带7运动,进一步带动滑槽移动件8和防护罩4来回移动,使得防护罩4能遮挡或露出该透明视窗。
45.所述面阵成像组件2以斜向上的角度拍摄,即该面阵成像组件2可以与待检测对象的拍摄面存在斜角,这样可有效解决部分车底螺栓等部件被遮挡的情况下,线阵相机无法拍到的问题。
46.为了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所述外壳1内还可以设有led频闪光源12和光源驱动控制板卡13。
47.所述成像设备通过一组集成的harting连接器9与外部检测系统10相连,以获取供电及进行数据交互。本成像设备可以从外部检测系统10获取速度脉冲信号及供电电源,供电电压为24v,数据传输主要通过千兆以太网通道。当成像设备待机时,防护罩4处于关闭状态,当成像设备即将开始进行检测任务时,首先开启防护罩4,露出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防护罩4可起到阻隔灰尘的作用。
48.成像设备正常工作时,将获取的速度脉冲信息转换为红外成像组件5、面阵成像组件2以及led频闪光源12的同步触发信号,当成像设备完成1张图像拍摄后,将由综合处理板3卡对图片数据进行压缩存储,与此同时,综合处理板3板可以调用本领域常规的智能识别算法对图像进行运算识别,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超限,如有识别缺陷,缺陷信息将通过千兆以太网上传至接收终端。
49.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包括外壳(1)、面阵成像组件(2)以及综合处理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4)、防护罩控制组件(14)以及用于测温的红外成像组件(5);所述防护罩控制组件(14)包括驱动件和用于限制防护罩(4)位置的限位开关(11),所述驱动件带动防护罩(4)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传动电机(6)、传动带(7)和滑槽移动件(8),所述滑槽移动件(8)分别与传动带(7)和防护罩(4)相连,所述传动电机(6)用于带动传动带(7)运动,进一步带动滑槽移动件(8)和防护罩(4)来回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阵成像组件(2)以斜向上的角度拍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检测系统(10),所述成像设备通过一组集成的harting连接器(9)与外部检测系统(10)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呈密封状,外壳(1)上分别设有与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相对应的透明视窗,所述防护罩(4)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该透明视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面阵成像组件(2)和红外成像组件(5)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防护罩(4)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该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频闪光源(12)和光源驱动控制板卡(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底红外面阵一体化成像设备,包括外壳、面阵成像组件、综合处理板、防护罩、防护罩控制组件以及用于测温的红外成像组件;所述防护罩控制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用于限制防护罩位置的限位开关,所述驱动件带动防护罩移动,用于遮挡或露出面阵成像组件和红外成像组件。通过本成像设备,能有效解决无法对车底关键部件进行温度检测和检测设备的性能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问题。境影响的问题。境影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 李文宝 张乃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