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11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2.水产品加工包括以鱼、虾、蟹、贝、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冷冻品、腌制品、干制品、罐头制品和熟食品等的食品加工业和以食用价值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产动植物以及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成鱼粉、鱼油、鱼肝油、水解蛋白、鱼胶、藻胶、碘、甲壳质等的非食品加工业。
3.传统的鱼类加工是采用人工进行去鳞、剖腹、掏出内脏以及切块,每完成一道工序,工人就需要把半成品堆放在收集框里,待下一工序的工人进行搬运再进行后续加工,搬运过程费时费力,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加工时鱼类内脏、污物无法统一收集,影响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包括:机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机架横向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工位上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与排污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排污通道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上方。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传送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污通道倾斜设置。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的表面均覆盖有防滑垫。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污水槽,所述污水槽的两侧具有斜面。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成品导出口,所述成品导出口的下方设置有成品收集箱。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内脏收集箱。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位设置有万向水管,所述万向水管与自来水体连通,所述万向水管上设置有开关。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电箱,所述控制电箱与所述驱动装置信号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的宽度。
15.与现有技术对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6.本申请将待加工的鱼类产品放置于第二输送带上,通过驱动装置传送将鱼类送往每一工位,工人对鱼类进行去鳞、剖腹、掏出内脏以及切块后,将鱼块放置于处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第一输送带上,由第一输送带集中送出加工线,加工时产生的内脏以及污物从排污通道流入到第三输送带,经第三输送带集中送出加工线,加工过程无需人工搬运鱼类半成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内脏、污物能统一收集,确保了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不被影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参考图1至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包括:机架1以及驱动装置,机架1横向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以及第三输送带4,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以及第三输送带4传动连接,第二输送带3的两侧设置有工作台5,工作台5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工位上设置有排污孔6,排污孔6与排污通道7的上端连通,排污通道7的下端设置于第三输送带4的上方。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输送带2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输送带3传动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三输送带4传送连接。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污通道7倾斜设置,方便内脏以及污物流入到第三输送带4,防止排污通道7被堵塞。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以及第三输送带4的表面均覆盖有防滑垫,防止鱼类产品在输送带运输时滑出。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输送带4的下方设置有污水槽8,污水槽8的两侧具有斜面,鱼类加工时产生的血水、污水能流入到污水槽8,并通过污水槽8导出。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带2的末端设置有成品导出口,成品导出口的下方设置有成品收集箱,工人将加工好的鱼类成品放入到第一输送带2后,鱼类成品经过第一输送带2送出到成品收集箱。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输送带4的末端设置有内脏收集箱。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位设置有万向水管,万向水管与自来水体连通,万向水管上设置有开关,设置万向水管能方便工人对鱼块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经排污通道7流入到污水槽8。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电箱,控制电箱与驱动装置信号连接,通过控制电
箱来调控各电机的运行速度。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污水槽8的宽度大于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以及第三输送带4的宽度,确保各输送带上滴落的污水不会溅出到加工场所,保证加工场所的卫生安全。
30.本申请的工作流程:将待加工的水产品放置于第二输送带3的始端,第二输送带3在第二电机的传动下将水产品输送至各工位,工人对水产品进行去鳞、剖腹、掏出内脏以及切块后,将成品放入到第二输送带3上方的第一输送带2上,由第一输送带2集中送出加工线,加工时产生的内脏以及污物从排污通道7流入到第三输送带4,经第三输送带4集中送出加工线,加工过程无需人工搬运鱼类半成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内脏、污物能统一收集,确保了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不被影响。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机架横向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工位,所述工位上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与排污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排污通道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传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的表面均覆盖有防滑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污水槽,所述污水槽的两侧具有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成品导出口,所述成品导出口的下方设置有成品收集箱。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内脏收集箱。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设置有万向水管,所述万向水管与自来水体连通,所述万向水管上设置有开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箱,所述控制电箱与所述驱动装置信号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包括:机架以及驱动装置,机架横向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驱动装置分别与输送带传动连接,第二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工位上设置有排污孔,排污孔与排污通道的上端连通,排污通道的下端设置于第三输送带的上方。通过驱动装置传送将鱼类送往每一工位,工人对鱼类进行去鳞、剖腹、掏出内脏以及切块后,由第一输送带集中送出加工线,加工时产生的内脏以及污物从排污通道流入到第三输送带,经第三输送带集中送出加工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内脏、污物能统一收集,确保了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不被影响。确保了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不被影响。确保了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不被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荣 张泽振 郭广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壹条鱼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