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8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张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预张拉是指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 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0003]
目前市面上预张拉使用较为广泛,使用时先将锚具安装,然后再安装千斤顶,随后安装夹片,然后开始张拉施工,安装千斤顶时,工作人员将带有钩子的链条一端挂在千斤顶表面,后通过吊机将千斤顶悬吊至需要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将千斤顶安装,且千斤顶工作时是处于悬空状态,这就导致在悬吊千斤顶以及千斤顶工作时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导致千斤顶的坠落,进而会砸伤地面的工作人员,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千斤顶工作时是处于悬空状态,这就导致在悬吊千斤顶以及千斤顶工作时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导致千斤顶的坠落,进而会砸伤地面的工作人员,十分危险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包括底座、防坠落机构、顶壳和防滑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顶壳,且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光杆,且光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右端链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的外端焊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末端铰接有支撑块。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一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底座通过滑槽形成滑动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端焊接有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滑块共设置有两块,且两块第一滑块关于操作平台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0008]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焊接有千斤顶。
[0009]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操作平台通过第二滑块形成滑动结构,且千斤顶的中心线与支撑柱的中心线重合。
[0010]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焊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开设有卡口,且伸缩杆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焊接有防滑板。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底座通过伸缩杆形成升降结构,且第二支撑杆与伸缩杆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形成弹性结构。
[0012]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焊接有内壳,且内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前端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内部贯穿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端焊接有按压块。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
[0014]
1、通过设置有防坠落机构,电机驱动输出端的光杆以及光杆顶端的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使得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以及第二锥形齿轮末端的丝杆转动,丝杆表面为双反向螺纹,当丝杆转动时,使得与丝杆螺纹连接的两块第一滑块向丝杆两端平移,使得第一滑块对与第一滑块铰接的第一支撑杆施加一个推力,使得第一支撑杆对第一支撑杆末端铰接的支撑块以及焊接在支撑块顶端的操作平台施加一个推力,使得操作平台上升,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推动与操作平台滑动连接的支撑柱使得支撑柱顶端的千斤顶平移并到达指定位置,工作人员将千斤顶安装后开始张拉施工,整个过程在操作平台内部完成,避免了千斤顶工作时是处于悬空状态,这就导致在悬吊千斤顶以及千斤顶工作时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导致千斤顶的坠落,进而会砸伤地面的工作人员,十分危险的问题;
[0015]
2、通过设置有防滑机构,将整个装置通过万向轮推动至指定位置后,踩压脚踏板,使得脚踏板末端的连杆以及连杆末端的伸缩杆一同向下延伸,使得伸缩杆底端的防滑板接触地面,伸缩杆下移时,伸缩杆对右侧的插销形成一个推力,使得插销通过限位板以及第二复位弹簧在内壳内部收缩,并使得第二复位弹簧形成收缩弹性,当插销触碰到伸缩杆表面的卡口时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复位,并与卡口卡合,使得防滑板被限位,避免了因为外力因素而导致装置发生位移,使得装置发生晃动,进而使得操作平台表面的工作人员站立不稳而发生摔落的危险,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固度。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9]
图中:1、底座;2、防坠落机构;201、电机;202、光杆;203、第一锥形齿轮;204、第二锥形齿轮;205、丝杆;206、第一滑块;207、第一支撑杆;208、支撑块;209、操作平台;2010、滑槽;2011、支撑柱;2012、第二滑块;2013、千斤顶;3、顶壳;4、防滑机构;401、内壳;402、伸缩杆;403、第一复位弹簧;404、限位块;405、第二复位弹簧;406、插销;407、按压块;408、第二支撑杆;409、防滑板;4010、连杆;4011、脚踏板;4012、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包括底座1、防坠落机构2、电机201、光杆202、第一锥形齿轮203、第二锥形齿轮204、丝杆205、第一滑块206、第一支撑杆207、支撑块208、操作平台209、滑槽2010、支撑柱2011、第二滑块2012、千斤顶2013、顶壳3、防滑机构4、内壳401、伸缩杆402、第一复位弹簧403、限位块404、第二复位弹簧405、插销406、按压块407、第二支撑杆408、防滑板409、连杆4010、脚踏板4011和卡口4012,底座1的顶端焊接有顶壳3,且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01,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光杆202,且光杆202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03,第一锥形齿轮203与第二锥形齿轮204啮合连接,通过电机201驱动光杆202,使得光杆202顶端的一锥形齿轮203转动,进而驱动丝杆205转动。
[0022]
请参阅图1,第一滑块206与丝杆205螺纹连接,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滑槽2010,第一滑块206与底座1通过滑槽2010形成滑动结构,通过第一滑块206与滑槽2010的滑动连接,使得第一滑块206在平移时被滑槽2010限位,防止第一滑块206发生错位。
[0023]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锥形齿轮203的右端链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04,且第二锥形齿轮204的外端焊接有丝杆205,丝杆205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滑块206,且第一滑块206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支撑杆207,第一支撑杆207的末端铰接有支撑块208,支撑块208的顶端焊接有操作平台209,通过丝杆205带动两块第一滑块206往中间平移,使得第一支撑杆207可以通过支撑块208进而将操作平台推起。
[0024]
请参阅图1和图3,第一滑块206共设置有两块,且两块第一滑块206关于操作平台209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操作平台209的表面开设有滑槽2010,且滑槽20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12,第二滑块2012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柱2011,通过第二滑块2012与滑槽2010的滑动连接,使得支撑柱2011便于被推动,便于千斤顶2013适用于不同位置。
[0025]
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柱2011的顶端焊接有千斤顶2013,支撑柱2011与操作平台209通过第二滑块2012形成滑动结构,且千斤顶2013的中心线与支撑柱2011的中心线重合,这种设置电机201驱动输出端的光杆202以及光杆202顶端的第一锥形齿轮203转动,使得与第一锥形齿轮203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04以及第二锥形齿轮204末端的丝杆205转动,丝杆205表面为双反向螺纹,当丝杆205转动时,使得与丝杆205螺纹连接的两块第一滑块206向丝杆205两端平移,使得第一滑块206对与第一滑块206铰接的第一支撑杆207施加一个推力。
[0026]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支撑杆207对第一支撑杆207末端铰接的支撑块208以及焊接在支撑块208顶端的操作平台209施加一个推力,使得操作平台209上升,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推动与操作平台209滑动连接的支撑柱2011使得支撑柱2011顶端的千斤顶2013平移并到达指定位置,工作人员将千斤顶2013安装后开始张拉施工,整个过程在操作平台209内部完成,避免了千斤顶2013工作时是处于悬空状态,这就导致在悬吊千斤顶2013以及千斤顶2013工作时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导致千斤顶2013的坠落,进而会砸伤地面的工作人员,十分危险的问题。
[0027]
请参阅图1,底座1的内部焊接有伸缩杆402,且伸缩杆4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03,伸缩杆402的表面开设有卡口4012,且伸缩杆402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杆408,第
二支撑杆408的底端焊接有防滑板409,第二支撑杆408与底座1通过伸缩杆402形成升降结构,通过伸缩杆402使得防滑板409可以升降。
[0028]
请参阅图1,第二支撑杆408与伸缩杆402通过第一复位弹簧403形成弹性结构,底座1的内部焊接有内壳401,且内壳4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05,插销406通过第二复位弹簧405实现复位,并于卡口4012形成卡合,通过插销406与卡口4012的卡合,使得防滑板409被限位。
[0029]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复位弹簧405的前端焊接有限位块404,且限位块404的内部贯穿有插销406,插销406的外端焊接有按压块407,这种设置将整个装置通过万向轮推动至指定位置后,踩压脚踏板4011,使得脚踏板4011末端的连杆4010以及连杆4010末端的伸缩杆402一同向下延伸,使得伸缩杆402底端的防滑板409接触地面,通过防滑板409接触地面来增大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
[0030]
请参阅图1和图2,伸缩杆402对右侧的插销406形成一个推力,使得插销406通过限位块404以及第二复位弹簧405在内壳401的内部收缩,并使得第二复位弹簧405形成收缩弹性,当插销406触碰到伸缩杆402表面的卡口4012时通过第二复位弹簧405复位,并与卡口4012卡合,使得防滑板409被限位,避免了因为外力因素而导致装置发生位移,使得装置发生晃动,进而使得操作平台表面的工作人员站立不稳而发生摔落的危险,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固度。
[0031]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时,首先,工作人员踩压脚踏板4011,使得脚踏板4011末端的连杆4010以及连杆4010末端的伸缩杆402一同向下延伸,使得防滑板409接触地面,伸缩杆402向下延伸时通过插销406与卡口4012卡合,使得防滑板409被限位,加大整个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然后,工作人员进入至操作平台209的表面,启动电机201,电机201驱动输出端的光杆202以及焊接在光杆202顶端的第一锥形齿轮203转动,使得与第一锥形齿轮203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04以及第二锥形齿轮204末端的丝杆205转动,使得与丝杆205螺纹连接的两块第一滑块206向丝杆两端平移,使得第一滑块206对与第一滑块206铰接的第一支撑杆207施加一个推理,从而使得操作平台209上升,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推动与操作平台209滑动连接的支撑柱2011使得支撑柱2011顶端的千斤顶2013平移并到达指定位置,工作人员将千斤顶2013安装后开始张拉施工,这就是该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的使用流程,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2]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包括底座(1)、防坠落机构(2)、顶壳(3)和防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焊接有顶壳(3),且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光杆(202),且光杆(202)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0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0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04),且第二锥形齿轮(204)的外端焊接有丝杆(205),所述丝杆(205)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滑块(206),且第一滑块(206)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支撑杆(207),所述第一支撑杆(207)的末端铰接有支撑块(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03)与第二锥形齿轮(204)啮合连接,且第一滑块(206)与丝杆(205)螺纹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滑槽(2010),所述第一滑块(206)与底座(1)通过滑槽(2010)形成滑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08)的顶端焊接有操作平台(209),所述第一滑块(206)共设置有两块,且两块第一滑块(206)关于操作平台(209)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209)的表面开设有滑槽(2010),且滑槽(20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012),所述第二滑块(2012)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柱(2011),且支撑柱(2011)的顶端焊接有千斤顶(20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011)与操作平台(209)通过第二滑块(2012)形成滑动结构,且千斤顶(2013)的中心线与支撑柱(2011)的中心线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焊接有伸缩杆(402),且伸缩杆(4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03),所述伸缩杆(402)的表面开设有卡口(4012),且伸缩杆(402)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杆(408),所述第二支撑杆(408)的底端焊接有防滑板(40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08)与底座(1)通过伸缩杆(402)形成升降结构,且第二支撑杆(408)与伸缩杆(402)通过第一复位弹簧(403)形成弹性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焊接有内壳(401),且内壳(4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05),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05)的前端焊接有限位块(404),且限位块(404)的内部贯穿有插销(406),所述插销(406)的外端焊接有按压块(40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包括底座、防坠落机构、顶壳和防滑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顶壳,且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光杆,且光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右端链接有第二锥形齿轮。该过顶石预张拉防坠落装置通过设置防坠落机构,电机驱动输出端的光杆转动,从而使得丝杆转动,进而使得两块第一滑块向丝杆两端平移,使得操作平台上升,工作人员将千斤顶安装后开始张拉施工,避免了千斤顶工作时是处于悬空状态,这就导致在悬吊千斤顶以及千斤顶工作时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导致千斤顶的坠落,进而会砸伤地面的工作人员,十分危险的问题。十分危险的问题。十分危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娜 陈镇 刘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林坔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具有尾氨吸收功能的胺化釜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瓦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