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19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头,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光伏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对连接器和转接头的要求很高,需要很好的电连接紧密性、密封性和牢固性,而常见的转接头仅仅是公端和母端之间的转换,无法实现实时监测。
3.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851127u公开的一种光伏转接头连接缓冲装置,该设备包括前安装座、后安装座、固定座和导电连接头和尾部固定座,通过简单的结构组合,提高了连接头的连接效果和缓冲效果,但这样的结构没有分出网线把采集的信息传输出去,不能实时监控外部设备运行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包括母端组件和设置在母端组件一侧的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壳体和设置于母端壳体并突伸至母端壳体外的母端接头,所述母端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传输孔,公端组件包括公端壳体和设置于公端壳体并突伸至公端壳体外的公端接头,所述母端壳体和公端壳体配合连接形成壳体内腔,壳体内腔容设有电路板,所述母端组件还包括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从传输孔穿出,所述传输线、母端接头和公端接头均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公端壳体内部环设有密封凸边,所述母端壳体内部环设有与密封凸边凹凸适配的密封凹槽。
8.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孔处设置有保护尾卡,所述保护尾卡套设于传输线,所述保护尾卡呈折弯状。
9.进一步地,所述母端接头和公端接头均为usb接头。
10.进一步地,所述母端壳体和公端壳体上均设置有与外部接头紧固接合的连接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母端壳体和公端壳体的外侧壁的横截面呈凹口的凹陷部、环设在公端接头外侧的侧壁和设置在凹陷部的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连接于母端壳体或公端壳体的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上侧的卡扣件,所述支撑部支撑于卡扣件的中间位置,所述卡扣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勾和按压部,所述卡勾设于外端用于卡合外部接头,所述侧壁的端口处开设有两个凹口。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环设在母端接头的侧壁的凹槽、装设在凹槽内防水圈和设置在母端接头靠母端壳体一侧的两个定位凸块。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母端接头侧壁的螺纹和设置在母端接头的端
口处的一凸起的定位圈。
14.进一步地,所述母端接头的侧壁开设有螺纹,所述母端接头的端口处设置一凸起的定位圈。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公端接头的紧固螺母、套设在公端接头的端口处的密封垫和位于公端接头周壁的限位环,所述紧固螺母的中心孔贯穿公端接头并用于套设于限位环外。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体结构简洁、紧凑,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采用转接头分出网络传输线的方式,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设置有连接结构,有效提高了配合的稳定性,不易松动,可以实现无需工具快速拆装,确保连接稳定要求,在制造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母端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母端组件;2、公端组件;3、母端壳体;4、母端接头;5、传输孔;6、公端壳体;7、公端接头;8、电路板;9、传输线;10、凹槽;11、定位凸块;12、凹孔;13、凹陷部;14、卡合机构;15、支撑部;16、卡扣件;17、卡勾;18、按压部;19、密封凸边;20、密封凹槽;21、侧壁;22、凹口;23、保护尾卡;24、防水圈;25、壳体内腔;26、螺纹;27、定位圈;28、紧固螺母;29、限位环;30、密封垫;31、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包括母端组件1和设置在母端组件1一侧的公端组件2,母端组件1包括母端壳体3和设置于母端壳体3并突伸至母端壳体3外的母端接头4,母端壳体3的侧壁开设有传输孔5,传输孔5处设置有保护尾卡23,保护尾卡23套设于传输线9,保护尾卡23呈折弯状,可防止传输线9被意外折伤,很好地保护传输线9,同时设置成折弯型可以在连接时避免碰到其它元器件,公端组件2包括公端壳体6和设置于公端壳体6并突伸至公端壳体6外的公端接头7,母端壳体3和公端壳体6均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母端壳体3和公端壳体6配合连接形成壳体内腔25,壳体内腔25容设有电路板8,母端组件1还包括传输线9,传输线9从传输孔5穿出,传输线9、母端接头4和公端接头7均与电路板8电连接,母端接头4和公端接
头7均为usb接头,采用usb对接方便,可以实现电流的合理分配,在速度、安全防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母端壳体3和公端壳体6上均设置有与外部接头紧固接合的连接结构31,连接结构31包括开设在母端壳体3和公端壳体6的外侧壁的横截面呈凹口的凹陷部13、环设在公端接头7外侧的侧壁21和设置在凹陷部13的卡合机构14,卡合机构14包括连接于母端壳体3或公端壳体6的支撑部15和设置在支撑部15上侧的卡扣件16,支撑部15支撑于卡扣件16的中间位置,卡扣件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勾17和按压部18,卡勾17设于外端用于卡合外部接头,卡扣件16的卡勾17用于与外部卡槽卡接,实现手动按压卡扣件16的按压部18,卡扣件16由于支撑部15支撑卡扣件16中间而使得另一端卡勾17上翘脱离外部对应卡槽,实现手动拆装,无需借助工具;侧壁21的端口处开设有两个凹口22,凹口22适配于光伏逆变器,具有限位作用。连接结构31还包括环设在母端接头4的侧壁21的凹槽10、装设在凹槽10内防水圈24和设置在母端接头4靠母端壳体3一侧的两个定位凸块11,定位凸块11与外部对接时适配,有定位防呆作用,母端接头4的接口表面开设有两个凹孔12,凹孔12在接口处呈对称设置,由于产品过大,凹孔12为使得塑胶件厚薄均匀,防止塑胶缩水变形,且凹孔12对称设置具有一定的美观作用。公端壳体6内部环设有密封凸边19,母端壳体3内部环设有与密封凸边19凹凸适配的密封凹槽20,公端壳体6与母端壳体3组装在一起后,密封凸起19突伸至密封凹槽20内,以密封公端壳体6与母端壳体3之间的间隙,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效果。
29.在实际使用中,母端组件1连接外部的光伏逆变器,母端组件1与公端组件2对接后通过卡合机构14卡住,形成紧固连接,公端组件2接数据采集器,采集外部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数据,通过传输线9把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出去,当需要拆卸转接头时,即可拔出转接头,实现拆分转接头与外部光伏逆变器、外部数据采集器的连接。
30.实施例二。
31.如图6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连接结构31包括开设在母端接头4侧壁的螺纹26和设置在母端接头4的端口处的一凸起的定位圈27,该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定位圈27与外部接头凹凸适配,有定位作用,连接结构31还包括设置在公端接头7的紧固螺母28、套设在公端接头7的端口处的密封垫30和位于公端接头7周壁的限位环29,紧固螺母28的中心孔贯穿公端接头7并用于套设于限位环29外;限位环29对紧固螺母28有限位作用,紧固螺母28在旋拧至外部数据采集器时,由于限位环29的存在使得紧固螺母28对公端接头7有一个拉力,使得接口处不易松动,公端接头7的端口处套设有密封垫30,密封垫30用于公端接头7与外部数据采集器螺接时形成密封,有防水防尘效果。
32.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其余结构相同,相同结构可以采用实施例一的解析,在此不一一赘述。
33.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34.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端组件和设置在母端组件一侧的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壳体和设置于母端壳体并突伸至母端壳体外的母端接头,所述母端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传输孔,公端组件包括公端壳体和设置于公端壳体并突伸至公端壳体外的公端接头,所述母端壳体和公端壳体配合连接形成壳体内腔,壳体内腔容设有电路板,所述母端组件还包括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从传输孔穿出,所述传输线、母端接头和公端接头均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壳体内部环设有密封凸边,所述母端壳体内部环设有与密封凸边凹凸适配的密封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孔处设置有保护尾卡,所述保护尾卡套设于传输线,所述保护尾卡呈折弯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接头和公端接头均为usb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壳体和公端壳体上均设置有与外部接头紧固接合的连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母端壳体和公端壳体的外侧壁的横截面呈凹口的凹陷部、环设在公端接头外侧的侧壁和设置在凹陷部的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连接于母端壳体或公端壳体的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上侧的卡扣件,所述支撑部支撑于卡扣件的中间位置,所述卡扣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勾和按压部,所述卡勾设于外端用于卡合外部接头,所述侧壁的端口处开设有两个凹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环设在母端接头的侧壁的凹槽、装设在凹槽内防水圈和设置在母端接头靠母端壳体一侧的两个定位凸块。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母端接头侧壁的螺纹和设置在母端接头的端口处的一凸起的定位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公端接头的紧固螺母、套设在公端接头的端口处的密封垫和位于公端接头周壁的限位环,所述紧固螺母的中心孔贯穿公端接头并用于套设于限位环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头,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连接器的转接头,其包括母端组件和设置在母端组件一侧的公端组件,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壳体和设置于母端壳体并突伸至母端壳体外的母端接头,母端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传输孔,公端组件包括公端壳体和设置于公端壳体并突伸至公端壳体外的公端接头,母端壳体和公端壳体配合连接形成壳体内腔,壳体内腔容设有电路板,母端组件还包括传输线,传输线从传输孔穿出,传输线、母端接头和公端接头均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洁、紧凑,成本低,采用转接头分出网络传输线的方式,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设置有连接结构,不易松动,可以实现无需工具快速拆装。实现无需工具快速拆装。实现无需工具快速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余张清 翁宝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澳迪亚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