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14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术后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


背景技术:

2.玻璃体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等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不同的病情,主刀医生会选择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复位脱离的视网膜,包括术中注入惰性气体、硅油等。而惰性气体与硅油都比水轻,这好比碗中的油总是浮在上层。眼底疾病患者在玻璃体手术后采用面朝下的体位刚好可以使硅油或惰性气体浮起来,顶住眼后方视网膜的裂孔及脱离的部分,帮助复位破损或脱离的视网膜,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
3.针对眼底疾病患者在玻璃体手术后需采用朝下体位(俯卧位)的需求,相关行业人员设计了若干款能保证俯卧位顺畅通气的枕头。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814605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眼科手术后俯卧位顺畅呼吸枕头”,授权公告号为cn218390610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俯卧位可透气枕头”。
4.上述两种俯卧位枕头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5] 1、虽然眼底疾病患者在玻璃体手术后都需要采用朝下体位(俯卧位),但是不同患者的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的具体位置不同,采用俯卧位时头部较适宜的倾斜角度也不同(例如:处于水平状态、相对于水平面略微上抬或相对于水平面略微下倾),在适宜的倾斜角度下,视网膜脱离位置或裂孔位置处于最高位,才能利用注入的硅油或惰性气体复位脱离的视网膜或裂孔。上述两种俯卧位枕头均不能满足俯卧位的头部角度调节的需求,适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0006]
2、枕头平放在床面上大约有5-8cm的高度,患者采用俯卧位枕在枕头上时,上胸部、脖子、肩膀都处于一个略微向上翘起的姿态(相当于悬空),下腹部紧贴床面,上半身的重量大部分由下腹部来承担,时间稍长患者就容易产生疲劳和不适(腰背酸疼)。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它解决了现有的俯卧位枕头适用范围存在局限性,以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疲劳和不适的问题。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包括枕头和胸垫;
[0009]
枕头相对的两侧分别为近颈侧和近颅侧,枕头在近颈侧的边沿处设有两个肩部避让缺口;枕头在近颈侧与近颅侧之间的中心处设有镂空孔,镂空孔贯通枕头的上下端面;枕头上表面在近颈侧设有用于承托颈部的弧形拱起带a,枕头上表面在近颅侧设有用于承托额头的弧形拱起带b,枕头在弧形拱起带a与弧形拱起带b之间设有弧形凹陷带;枕头在近颈侧的边沿两端设有活动连接部a;
[0010]
胸垫相对的两侧分别为近胸侧和近腹侧,胸垫包括下部充气垫体和上部充气垫
体,上部充气垫体固定连接在下部充气垫体的上端,下部充气垫体在侧边设有充气口a和放气口a,上部充气垫体在侧边设有充气口b和放气口b,下部充气垫体的内腔与上部充气垫体的内腔互不连通;胸垫在近胸侧的边沿两端设有用于对接活动连接部a的活动连接部b。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枕头上表面在镂空孔a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吸氧管的凹槽,凹槽两端分别连通至镂空孔a和枕头边沿处,凹槽在靠近镂空孔的一端设有喇叭形扩口,喇叭形扩口的大口径端连通至镂空孔a,喇叭形扩口的小口径端连通至凹槽。
[0012]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枕头的活动连接部a为魔术贴的尼龙钩带,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为魔术贴的尼龙绒带;枕头通过活动连接部a与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相互连接或分离。
[0013]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枕头的活动连接部a为插扣式连接带的公扣部件,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为插扣式连接带的母扣部件;枕头通过活动连接部a与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相互连接或分离。
[0014]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胸垫的下部充气垫体包括胸部段和腹部段,胸部段相对靠近胸垫的近胸侧,腹部段相对靠近胸垫的近腹侧,充气后的下部充气垫体在腹部段呈现斜坡面,斜坡面从靠近胸部段的一侧向远离胸部段的一侧呈5-15
°
下降坡度;上部充气垫体仅覆盖在下部充气垫体的胸部段上方。
[0015]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枕头为长方形枕,其四面侧壁包括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所述弧形拱起带a、弧形凹陷带、弧形拱起带b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枕头的长边;枕头的长边长度为60cm,短边长度为30cm,镂空孔为直径13cm的圆孔。
[0016]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枕头的短边中部设有水平尺。
[001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
其包括枕头和胸垫两个部件,使用时,一方面,对上部充气垫体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即可调节患者采用俯卧位时的头部倾斜角度,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充气的胸垫对患者胸腹部的垫托,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长时间采用俯卧位所产生疲劳和不适。
[0019]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上部胸垫未充气时的状态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上部胸垫已充气时的状态图。
[0022]
图例说明:枕头1;肩部避让缺口11;镂空孔12;弧形拱起带a13;弧形拱起带b14;弧形凹陷带15;凹槽16;喇叭形扩口161;胸垫2;下部充气垫体21;充气口a211;放气口a212;上部充气垫体22;充气口b221;放气口b2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
[0024]
如图1-2所示,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包括枕头1和胸垫2。
[0025]
枕头1相对的两侧分别为近颈侧和近颅侧,枕头1在近颈侧的边沿处设有两个肩部
避让缺口11。枕头1在近颈侧与近颅侧之间的中心处设有镂空孔12,镂空孔12贯通枕头1的上下端面。枕头1上表面在近颈侧设有用于承托颈部的弧形拱起带a13,枕头1上表面在近颅侧设有用于承托额头的弧形拱起带b14,枕头1在弧形拱起带a13与弧形拱起带b14之间设有弧形凹陷带15。枕头1在近颈侧的边沿两端设有活动连接部a。
[0026]
胸垫2相对的两侧分别为近胸侧和近腹侧,胸垫2包括下部充气垫体21和上部充气垫体22,上部充气垫体22固定连接在下部充气垫体21的上端,下部充气垫体21在侧边设有充气口a211和放气口a212,上部充气垫体22在侧边设有充气口b221和放气口b222,下部充气垫体21的内腔与上部充气垫体22的内腔互不连通。胸垫2在近胸侧的边沿两端设有用于对接活动连接部a的活动连接部b。
[0027]
枕头1的活动连接部a为魔术贴的尼龙钩带,胸垫2的活动连接部b为魔术贴的尼龙绒带,枕头1通过活动连接部a与胸垫2的活动连接部b相互连接或分离。从而便于枕垫套件的收纳和使用,也避免了枕垫套件中的单个部件丢失或遗失。
[0028]
优选,枕头1为长方形枕,其四面侧壁包括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所述弧形拱起带a13、弧形凹陷带15、弧形拱起带b14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枕头1的长边,弧形凹陷带15在一侧与弧形拱起带a13平滑过渡,在另一侧与弧形拱起带b14平滑过渡。枕头1的长边长度为60cm,短边长度为30cm,镂空孔12为直径13cm的圆孔。基于该尺寸,当患者面部朝下躺在枕头上时,镂空孔12的大小足够容纳鼻、眼、口,便于患者呼吸。
[0029]
优选,枕头1上表面在镂空孔12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吸氧管的凹槽16,凹槽16两端分别连通至镂空孔12和枕头边沿处,凹槽16在靠近镂空孔12的一端设有喇叭形扩口161,喇叭形扩口161的大口径端连通至镂空孔12,喇叭形扩口161的小口径端连通至凹槽16。基于该设计,患者采用俯卧位趴在枕头上时,吸氧管可被容纳在凹槽16中,避免患者面部形成吸氧管的压痕。
[0030]
优选,胸垫2的下部充气垫体21包括胸部段和腹部段,胸部段相对靠近胸垫2的近胸侧,腹部段相对靠近胸垫2的近腹侧,充气后的下部充气垫体21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时,腹部段呈现斜坡面,斜坡面从靠近胸部段的一侧向远离胸部段的一侧呈5-15
°
的下降坡度,上部充气垫体仅覆盖在下部充气垫体的胸部段上方。基于该结构,避免了在边缘处出现突兀的高台阶导致影响患者的使用体验和使用舒适度。
[0031]
优选,枕头1的短边中部设有水平尺,当枕头1放置在床面上时,水平尺用于验证枕头的水平度,从而为患者调节头部角度提供参考依据。
[0032]
优选,枕头1还包括与镂空孔12形状相适应的填充块(图中未示出)。将填充块装入镂空孔中,即可将枕头1作为常规用途使用,不再局限于俯卧位专用。
[0033]
实施例2:
[0034]
本实施例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枕头1的活动连接部a为插扣式连接带的公扣部件,胸垫2的活动连接部b为插扣式连接带的母扣部件,枕头1通过活动连接部a与胸垫2的活动连接部b相互连接或分离。
[0035]
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0036]
所述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满足了眼底疾病患者在玻璃体手术后需采用朝下体位(俯卧位)睡觉/休息的需求。使用时,将枕头1和胸垫2进行连接(通过魔术贴连接带或插扣式连接带),再放置在平整的床面上,然后观察水平尺以确保枕头1处于水平中
位,接着患者采用俯卧位躺在枕头1和胸垫2上,此时,一方面,患者的眼、口、鼻处在镂空孔12内,以便于呼吸,另一方面,可将吸氧管塞入凹槽16内,以避免患者脸颊出现压痕,再一方面,弧形拱起带a13和弧形拱起带b14可分别承托颈部和额头轮廓,患者使用舒适度较好。
[0037]
一方面,根据医生建议的适宜的头部倾斜角度(例如:处于水平状态或相对于水平面略微下倾),由护理人员对上部充气垫体22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从而调节患者的头部倾斜角度,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充气的胸垫2垫在患者的胸腹部下方,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缓解患者长时间采用俯卧位所产生疲劳和不适。

技术特征:
1.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其特征是:包括枕头和胸垫;枕头相对的两侧分别为近颈侧和近颅侧,枕头在近颈侧的边沿处设有两个肩部避让缺口;枕头在近颈侧与近颅侧之间的中心处设有镂空孔,镂空孔贯通枕头的上下端面;枕头上表面在近颈侧设有用于承托颈部的弧形拱起带a,枕头上表面在近颅侧设有用于承托额头的弧形拱起带b,枕头在弧形拱起带a与弧形拱起带b之间设有弧形凹陷带;枕头在近颈侧的边沿两端设有活动连接部a;胸垫相对的两侧分别为近胸侧和近腹侧,胸垫包括下部充气垫体和上部充气垫体,上部充气垫体固定连接在下部充气垫体的上端,下部充气垫体在侧边设有充气口a和放气口a,上部充气垫体在侧边设有充气口b和放气口b,下部充气垫体的内腔与上部充气垫体的内腔互不连通;胸垫在近胸侧的边沿两端设有用于对接活动连接部a的活动连接部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其特征是:枕头上表面在镂空孔a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吸氧管的凹槽,凹槽两端分别连通至镂空孔a和枕头边沿处,凹槽在靠近镂空孔的一端设有喇叭形扩口,喇叭形扩口的大口径端连通至镂空孔a,喇叭形扩口的小口径端连通至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其特征是:枕头的活动连接部a为魔术贴的尼龙钩带,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为魔术贴的尼龙绒带;枕头通过活动连接部a与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相互连接或分离。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其特征是:枕头的活动连接部a为插扣式连接带的公扣部件,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为插扣式连接带的母扣部件;枕头通过活动连接部a与胸垫的活动连接部b相互连接或分离。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其特征是:胸垫的下部充气垫体包括胸部段和腹部段,胸部段相对靠近胸垫的近胸侧,腹部段相对靠近胸垫的近腹侧,充气后的下部充气垫体在腹部段呈现斜坡面,斜坡面从靠近胸部段的一侧向远离胸部段的一侧呈5-15
°
下降坡度;上部充气垫体仅覆盖在下部充气垫体的胸部段上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其特征是:枕头为长方形枕,其四面侧壁包括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所述弧形拱起带a、弧形凹陷带、弧形拱起带b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枕头的长边;枕头的长边长度为60cm,短边长度为30cm,镂空孔为直径13cm的圆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其特征是:枕头的短边中部设有水平尺。

技术总结
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包括枕头和胸垫;枕头相对的两侧分别为近颈侧和近颅侧,枕头在近颈侧的边沿处设有两个肩部避让缺口;枕头在近颈侧与近颅侧之间的中心处设有镂空孔,枕头上表面在近颈侧设有用于承托颈部的弧形拱起带A,枕头上表面在近颅侧设有用于承托额头的弧形拱起带B;胸垫包括下部充气垫体和上部充气垫体,上部充气垫体固定连接在下部,下部充气垫体的内腔与上部充气垫体的内腔互不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对上部充气垫体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即可调节患者采用俯卧位时的头部倾斜角度,通过内部充气的胸垫对患者胸腹部的垫托,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长时间采用俯卧位所产生疲劳和不适。劳和不适。劳和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刘禹廷 罗毓佳 彭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禹廷
技术研发日:2023.03.11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