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4
阅读:109
评论:0

1.本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2.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其与飞机的稳定装配至关重要。
3.如图1所示为传统小涵道比发动机的装配过程示意图,传统小涵道比发动机装配到飞机上时采用悬臂钻山洞的方法,飞机机身后侧的发动机舱15沿飞机轴向完全敞开形如一个“山洞”,发动机装配时,发动机11首先通过连接在安装架车12上的前托点13和后拽点14,在发动机后方将发动机悬臂支撑托起,保障发动机前方无设备等遮挡,然后将发动机以悬臂方式推入飞机的发动机舱15内,装配到位后,连接相应的主辅安装节、电气设备等完成飞机与发动机连接,并分解撤出发动机安装架车等设备,完成发动机悬臂钻山洞装配飞机。
4.上述装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5.1)装配性差,装配过程无法对正、校准困难,需要多人操作安装架车、多角度查看发动机与飞机相对间隙,频繁调整发动机装入的角度姿态完成装配飞机;
6.2)安全性差,发动机通过安装架车等在后方悬臂支撑,需要安全配重,同时停放姿态和时间都有严格要求,对安装架车等设备和操作人员安全规范等要求较高;
7.3)效率低,装配过程需要多名操作人员,频繁调整和检查,装配过程繁琐、整个装配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以解决或减轻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所述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包括:
10.用于部分承载发动机的发动机安装架车;
11.通过发动机上方的双耳结构形成的发动机吊挂系统;以及
12.安装于飞机的发动机舱内的滑轨,所述滑轨为矩形开口结构,所述开口位于矩形截面的下侧;和
13.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安装座,在所述滑轮安装座两侧分布有若干组滑轮,以及在所述滑轮安装座相对于滑轮的一侧形成单耳结构,所述单耳结构内安装有轴承;
14.发动机安装时,首先通过发动机安装架车在发动机后方将发动机托举,并在前方将发动机吊起,将发动机吊挂系统与滑轮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之后将滑轮组件装入飞机发动机舱内的滑轨中,缓慢移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沿着发动机舱内的滑轨滑入发动机舱内,完成发动机沿滑轨的钻山洞式装配。
15.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轮安装座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滑轮位于所述三
角形的任一边的边缘,所述单耳结构位于所述任一边的对侧。
16.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轮不少于三组。
17.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轮通过自锁螺母压紧垫片完成固定安装。
18.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为关节轴承。
19.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轮组件与滑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满足:
20.l2>l1
21.式中,l1为滑轮组件中滑轮与滑轨内型面之间的间隙;
22.l2为滑轨矩形开口边缘与滑轮组件间的最小间隙,用于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出现接触以免影响滑入。
23.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的长度满足:l4>l3+d
24.式中:l3为飞机发动机舱内滑轨的最小长度;
25.l4为发动机安装架车最前端与飞机最后一个封闭承力框间的间隙;
26.d为经验参数。
27.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经验参数的选取范围75mm≥w≥25mm。
28.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可以减少操作人员数量,装配时无需频繁调整发动机安装姿态,实现发动机自动对正,从而提高发动机装配进飞机发动机内的整个过程的装配性,此外,申请的滑轨装配系统通过飞机上的滑轨将发动机在前端挂起,取消了发动机悬臂装入飞机,实现了前后两点稳定固定发动机,无停放时间、姿态等安全要求,从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最后,申请的滑轨装配系统通过减少操作人员需求、减少检查项目,通过滑轨安装发动机,实现飞机和发动机结构定位和间隙保证,提高了发动机装配飞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30.图1为现有技术的小涵道比发动机装配过程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初始位置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末端位置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的发动机舱与滑轨位置图。
34.图5为本技术的滑轨与滑轮组件装配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的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技术的滑轮组件与滑轨间隙示意图。
37.图8为本技术的滑轨长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39.为了解决发动机装配过程中间隙控制困难、需要频繁调整架车姿态等缺点,提高整个发动机安装过程的装配性,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滑轨装配结构,通过滑轨在发动机
前端将发动机吊起、发动机后端通过安装架车托举,构成两点稳定安装结构,解决了原悬臂装配飞机的安全隐患问题,减少发动机装配飞机过程中的人员、检查、调整等相关操作要求,提高装配效率。
40.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包括:发动机吊挂系统、发动机安装架车22、滑轨23及滑轮组件24。
41.滑轨23固定安装在飞机25的发动机舱251上方,且沿着飞机轴线方向延伸形成贯通的全长通道。滑轨23的截面成矩形开口结构,该开口位于矩形截面的下侧,开口提供滑轮组件24装入飞机的运动通道或引导通道。
42.发动机吊挂系统由发动机21上侧的双耳结构211构成。
43.滑轮组件24包括滑轮安装座241,滑轮安装座241构成滑轮组件24的主体构件,在本技术该实施例中,滑轮安装座241总体上成三角形结构。在滑轮安装座241其一侧的边缘内部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组的滑轮243分布在滑轮安装座241的两侧,每组的滑轮243通过自锁螺母244压紧垫片245完成安装。在本技术图示实施例中,滑轮243共6个形成三组滑轮。滑轮243的滚动面略微高出滑轮安装座241的边缘,从而保证滑轮243可以自由的旋转运动以沿着滑轨23装入发动机舱。滑轮安装座241上若干通孔相对一侧为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形成单耳结构242,在单耳结构242上设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安装有关节轴承246,该单耳结构242插入发动机吊挂系统的双耳结构211中,通过插入定位销钉并使用自锁螺母压紧垫片,完成滑轮组件24与发动机吊挂系统的连接安装。
44.发动机安装时,首先通过发动机安装架车22在发动机12后方将发动机21托举,在前方将发动机21吊起,并将发动机吊挂系统与滑轮组件通过销钉连接固定,从而将滑轮组件23装入飞机发动机舱251内的滑轨23中,形成发动机前端吊起、后端托举支撑的稳定安装系统。之后通过人工或发动机安装架车缓慢推动发动机21,使发动机21沿着飞机发动机舱251内的滑轨23滑入飞机的发动机舱251内,完成发动机沿滑轨的钻山洞式装配。
45.此外,为了实现发动机正常装入发动机,避免滑轨23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涉等问题,滑轨的长度需满足一定要求,同时为了约束滑轮组件与滑轨的运动配合关系,避免接触干涉导致无法装入,滑轮组件与滑轨的间隙计算也需满足一定的要求。
46.为此,本技术中还提供了上述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中滑轮组件与滑轨间隙的确定方法,如图7所示,滑轮组件与滑轨的间隙满足:
47.l2>l1
48.式中,l1为滑轮组件中滑轮与滑轨内型面之间的间隙;
49.l2为滑轨矩形开口边缘与滑轮组件间的最小间隙,用于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出现接触以免影响滑入。
50.本技术中还提供了上述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中滑轨长度的确定方法,如图8所示,滑轨长度满足:l4>l3+d
51.式中:l3为飞机发动机舱内滑轨的最小长度;
52.l4为发动机安装架车22等设备最前端与飞机最后一个封闭承力框252间的间隙,整个装配过程中不能出项间隙过小或者干涉碰撞;
53.d为经验参数,经验参数的选取范围75mm≥w≥25mm。
54.本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可以减少操作人员数量,装配时无需频繁
调整发动机安装姿态,实现发动机自动对正,从而提高发动机装配进飞机发动机内的整个过程的装配性,此外,申请的滑轨装配系统通过飞机上的滑轨将发动机在前端挂起,取消了发动机悬臂装入飞机,实现了前后两点稳定固定发动机,无停放时间、姿态等安全要求,从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最后,申请的滑轨装配系统通过减少操作人员需求、减少检查项目,通过滑轨安装发动机,实现飞机和发动机结构定位和间隙保证,提高了发动机装配飞机的效率。
5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包括:用于部分承载发动机的发动机安装架车;通过发动机上方的双耳结构形成的发动机吊挂系统;以及安装于飞机的发动机舱内的滑轨,所述滑轨为矩形开口结构,所述开口位于矩形截面的下侧;和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安装座,在所述滑轮安装座两侧分布有若干组滑轮,以及在所述滑轮安装座相对于滑轮的一侧形成单耳结构,所述单耳结构内安装有轴承;发动机安装时,首先通过发动机安装架车在发动机后方将发动机托举,并在前方将发动机吊起,将发动机吊挂系统与滑轮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之后将滑轮组件装入飞机发动机舱内的滑轨中,缓慢移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沿着发动机舱内的滑轨滑入发动机舱内,完成发动机沿滑轨的钻山洞式装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安装座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滑轮位于所述三角形的任一边的边缘,所述单耳结构位于所述任一边的对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不少于三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通过自锁螺母压紧垫片完成固定安装。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关节轴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与滑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满足:l2>l1式中,l1为滑轮组件中滑轮与滑轨内型面之间的间隙;l2为滑轨矩形开口边缘与滑轮组件间的最小间隙,用于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出现接触以免影响滑入。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满足:l4>l3+d式中:l3为飞机发动机舱内滑轨的最小长度;l4为发动机安装架车最前端与飞机最后一个封闭承力框间的间隙;d为经验参数。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验参数的选取范围75mm≥w≥25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滑轨装配系统,包括:用于部分承载发动机的发动机安装架车;通过发动机上方的双耳结构形成的发动机吊挂系统;安装于飞机的发动机舱内的滑轨,滑轨为矩形开口结构,该开口位于矩形截面的下侧;滑轮组件,其包括滑轮安装座,在滑轮安装座两侧分布有若干组滑轮,在滑轮安装座相对于滑轮的一侧形成单耳结构,所述单耳结构内安装有轴承;发动机安装时,首先通过发动机安装架车在发动机后方将发动机托举,并在前方将发动机吊起,将发动机吊挂系统与滑轮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之后将滑轮组件装入飞机发动机舱内的滑轨中,缓慢移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沿着发动机舱内的滑轨滑入发动机舱内,完成发动机沿滑轨的钻山洞式装配。钻山洞式装配。钻山洞式装配。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 曹茂国 贾智元 杨冉升 梁晶 孙佳伟 杨永华 路文睿 邓如坦 丁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3/6/2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