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2 阅读:11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润滑、冷却系统中使用的过滤器采用物理分离方式,以机械分离为主,离心分离和磁性吸附予以补充,这些过滤器对颗粒杂质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对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无法有效地拦截或吸附,导致润滑油中水含量增加,加速零件的腐蚀老化,缩短润滑油及过滤器的更换周期,不仅增加维护保养费用,还增加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物处理过程,不利于节约资源和环保趋势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所述的这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润滑、冷却系统中的过滤器对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无法有效地拦截或吸附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包括除水装置和杂质过滤装置,除水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一侧侧壁中设置有除水层进口,另一侧侧壁中设置有除水层出口,第一腔体中设置有除水层,第一壳体的中部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空腔,杂质过滤装置中设置有第二空腔,除水装置设置在杂质过滤装置的第二空腔中,或者杂质过滤装置设置在除水装置的第一空腔中。
5.进一步的,所述的杂质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中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一侧侧壁中设置有过滤层进口,另一侧侧壁中设置有过滤层出口,第二腔体中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的第二空腔设置在第三壳体的中部。
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径向截面均呈圆环状。
7.进一步的,所述的除水层由吸水材料或者斥水材料构成。
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中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的上端盖同轴设置在下端盖的上方,除水装置和杂质过滤装置设置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结构。
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润滑油从除水层进口进入,经过除水层将润滑油中的水分吸附或者排斥,然后从除水层出口流出,再从过滤层进口进入,经过过滤层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过滤层出口流出,从而有效降低润滑油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提升润滑、冷却系统的工作性能,延长系统的保养周期,增加润滑、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1.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12.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13.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14.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中的杂质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15.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中的除水装置的示意图。
16.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中的第一壳体与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的使用仅为了描述方便,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18.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包括除水装置5和杂质过滤装置4,除水装置5包括第一壳体16,第一壳体16中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一侧侧壁中设置有除水层进口12,另一侧侧壁中设置有除水层出口11,第一腔体中设置有除水层13,第一壳体1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4,杂质过滤装置4中设置有第二空腔10,如图3所示,除水装置5设置在杂质过滤装置4的第二空腔10中,或者如图4所示,杂质过滤装置4设置在除水装置5的第一空腔14中。
19.进一步的,所述的杂质过滤装置4包括第二壳体6,第二壳体6中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一侧侧壁中设置有过滤层进口7,另一侧侧壁中设置有过滤层出口8,第二腔体中设置有过滤层9,所述的第二空腔10设置在第三壳体1的中部。
2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的径向截面均呈圆环状。
21.进一步的,所述的除水层13由吸水材料或者斥水材料构成。
22.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壳体1,第三壳体1中设置有上端盖2和下端盖3,所述的上端盖2同轴设置在下端盖3的上方,除水装置5和杂质过滤装置4设置在上端盖2和下端盖3之间,第三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结构15。
2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壳体1、上端盖2、下端盖3、杂质过滤装置4、过滤层9、除水层13、吸水材料、斥水材料、排水结构15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24.本发明可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燃料电池、电池包、空压机等机械动力装置。
2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除水装置5设置在杂质过滤装置4的第二空腔10中,或者如图4所示,杂质过滤装置4设置在除水装置5的第一空腔14中。润滑油从除水层进口12进入,经过除水层13将润滑油中的水分吸附或者排斥,然后从除水层出口11流出,再从过滤层进口7进入,经过过滤层9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过滤层出口8流出,从而有效降低润滑油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提升润滑、冷却系统的工作性能,延长系统的保养周
期,增加润滑、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水装置和杂质过滤装置,除水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一侧侧壁中设置有除水层进口,另一侧侧壁中设置有除水层出口,第一腔体中设置有除水层,第一壳体的中部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空腔,杂质过滤装置中设置有第二空腔,除水装置设置在杂质过滤装置的第二空腔中,或者杂质过滤装置设置在除水装置的第一空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质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中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一侧侧壁中设置有过滤层进口,另一侧侧壁中设置有过滤层出口,第二腔体中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的第二空腔设置在第三壳体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径向截面均呈圆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水层由吸水材料或者斥水材料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中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的上端盖同轴设置在下端盖的上方,除水装置和杂质过滤装置设置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适用于润滑、冷却系统的除水过滤装置,包括除水装置和杂质过滤装置,除水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中设置有除水层,第一壳体的中部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空腔,杂质过滤装置中设置有第二空腔,除水装置设置在杂质过滤装置的第二空腔中,或者杂质过滤装置设置在除水装置的第一空腔中。润滑油从除水层进口进入,经过除水层将润滑油中的水分吸附或者排斥,然后从除水层出口流出,再从过滤层进口进入,经过过滤层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过滤层出口流出,从而有效降低润滑油的含水量和杂质含量,提升润滑冷却系统的工作性能,延长装置的保养周期,增加润滑、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滨 韩旭 侯鹏华 刘东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滨道滤清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