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种植方法

未命名 09-13 阅读:9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苜蓿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苜蓿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分布面积最广的优良牧草,可以与根瘤菌有效共生进行生物固氮,从而为植株提供氮素,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植物蛋白资源,作为一种优良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产草量高,营养价值高、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也是一种优良的改土培肥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解决蛋白质饲料缺乏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气候限制,甘肃引黄灌区苜蓿种植工作开展较为艰难,主要原因有,低温的气候给饲草生长和越冬带来困难,高的水分蒸发率,使得苜蓿种植地缺乏足够的水分来维持苜蓿生长,大多数天然草地开垦为人工饲草田后管理不足,造成土壤养分贫瘠、苜蓿生产力水平及氮素利用效率不高,因此,提出一种使苜蓿产量增加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苜蓿种植方法,以解决甘肃引黄灌区苜蓿生产力水平及水肥利用效率不高和土壤养分贫瘠、苜蓿生产力水平及氮素利用效率不高技术问题。
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在播种前10天深翻并平整田地,并使田地挖沟起垄,肥料在开沟的同时施入沟内,垄沟深25cm,两垄沟的水平距离为60cm;
7.s2、采用地膜幅宽为100cm,厚度为0.008mm对垄进行覆膜;
8.s3、将苜蓿种子植于垄两侧与沟内,其中苜蓿行距为20cm,同时将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在苜蓿种子播种时一次性施入;
9.s4、采用滴灌对苜蓿进行灌水。
10.优选的,所述s1肥料为氮肥,其中氮肥为纯氮,所述氮肥的水平包括0kg/hm2(n0)、80kg/hm2(n1)、160kg/hm2(n2)和240kg/hm2(n3)。
11.优选的,所述s2中地膜为普通地膜或生物降解膜。
12.优选的,所述s3中苜蓿种子的播种量为22.5kg/hm2。
13.优选的,所述s3中磷肥和钾肥各50kg/hm2作为基肥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
14.优选的,所述s4中滴灌输水管上安装有阀门和水表。
15.优选的,所述水表的精度0.001m3。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通过联合运用地膜覆盖与沟垄种植技术,并将普通地膜与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系统比较,以从农艺措施层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集雨、调温、减蒸和保墒等功能,促进水、肥、气、热资源的耦合利用,旨在解决苜蓿生产力水平及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18.2、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的氮肥施用水平,系统分析苜蓿产量、粗蛋白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等关键生产指标对变化施氮模式的响应,以在提升苜蓿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氮素资源利用效率,旨在解决土壤养分贫瘠、苜蓿生产力水平及氮素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覆膜种植对比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施氮后水氮利用效率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施氮后粗蛋白含量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施氮后产量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覆膜种植水分利用效率对比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覆膜种植粗蛋白含量对比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覆膜种植产量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7.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0.s1、在播种前10天深翻并平整田地,并使田地挖沟起垄,垄沟深25cm,两垄沟的水平距离为60cm,同时将氮肥(纯氮)水平包括0kg/hm2(n0)、80kg/hm2(n1)、160kg/hm2(n2)和240kg/hm2(n3)施入沟内,其中氮肥采用尿素(n质量分数46.4%),按施用比例6:2:2分别在播种前、第一茬刈割后和第二茬刈割后施入;
31.s2、采用地膜幅宽为100cm,厚度为0.008mm对垄进行覆膜,其中地膜为普通地膜或生物降解膜;
32.s3、将苜蓿种子植于垄两侧与沟内,其中苜蓿行距为20cm,播种量为22.5kg/hm2,同时将磷肥和钾肥各50kg/hm2作为基肥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其中磷肥为过磷酸钙,p2o5质量分数16%,钾肥为氯化钾,k2o质量分数60%;
33.s4、采用滴灌对苜蓿进行灌水,输水管上安装有阀门和水表,水表的精度0.001m3用于控制灌水量。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播种前10天深翻并平整田地,并使田地挖沟起垄,肥料在开沟的同时施入沟内,垄沟深25cm,两垄沟的水平距离为60cm;s2、采用地膜幅宽为100cm,厚度为0.008mm对垄进行覆膜;s3、将苜蓿种子植于垄两侧与沟内,其中苜蓿行距为20cm,同时将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在苜蓿种子播种时一次性施入;s4、采用滴灌对苜蓿进行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肥料为氮肥,其中氮肥为纯氮,所述氮肥的水平包括0kg/hm2(n0)、80kg/hm2(n1)、160kg/hm2(n2)和240kg/hm2(n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地膜为普通地膜或生物降解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苜蓿种子的播种量为22.5kg/h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磷肥和钾肥各50kg/hm2作为基肥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滴灌输水管上安装有阀门和水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苜蓿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表的精度0.001m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苜蓿种植方法,涉及苜蓿种植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播种前10天深翻并平整田地,并使田地挖沟起垄,肥料在开沟的同时施入沟内,垄沟深25cm,两垄沟的水平距离为60cm,S2、采用地膜幅宽为100cm,厚度为0.008mm对垄进行覆膜,S3、将苜蓿种子植于垄两侧与沟内,其中苜蓿行距为20cm,同时将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在苜蓿种子播种时一次性施入,S4、采用滴灌对苜蓿进行灌水,本发明通过联合运用地膜覆盖与沟垄种植技术,并将普通地膜与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系统比较,以从农艺措施层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集雨、调温、减蒸和保墒等功能,促进水、肥、气、热资源的耦合利用,旨在解决苜蓿生产力水平及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水平及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水平及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银敏华 汪精海 马彦麟 康燕霞 贾琼 齐广平 芦强 陈小龙 王晨 李海燕 姜渊博 段丫丫 郭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3/9/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