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3
阅读:66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通信线缆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计算机线缆作为通讯线缆的一种,适用于额定电流500v及下列抗干扰性规定高的计算机和自动化仪表。目前,用于保护计算机线缆的装置,可以通过设置管套、胶套、卡块、凸扣、子魔术贴、母魔术贴,使得可以通过两个管套、胶套,对计算机电缆进行保护,从而防止计算机线缆受损。
3.然而,作为计算机通信的计算机线缆也免不了会被弯曲,或是长期处于弯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会加速线缆破损甚至内部电线折断的现象,不仅会大大降低了通信线缆的使用寿命,在工作任意没有定期检查的情况下会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缆保护装置,能够避免线缆弯曲范围过大导致线缆表皮受损,并提升线缆的牢固性。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缆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n个节套、套环、弧形环、限位环、限位槽和连接环;n个节套用于穿设线缆;n个节套之间的端面可装卸,n个节套与所述线缆可拆卸;n为大于1的整数;n个节套中的每个节套的上端设有套环,每个节套的下端设有弧形环,套环套设在弧形环外侧,弧形环与套环适配且留有间隙;套环内壁上下侧设有限位环,弧形环内壁的上下侧设有与限位环适配的限位槽;弧形环的上方通过连接环与n个节套的下端装配连接;连接环与弧形环的内部与n个节套的内壁齐平。
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套环与弧形环的卡合适配,实现套环在弧形环上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进而实现对设置在内的线缆的弯曲角度进行限定,避免弯曲范围过大导致线缆表皮受损的情况;并且,通过在节套的端面设置端套,实现将节套放置在线缆上任意位置,即使是在垂直设置的线缆上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移;以及,通过节套与节套之间可拆卸装配,便于人们根据线缆需要弯曲的范围选用不同长度的节套进行装配和替换,有效增加了线缆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
8.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个节套、套环和弧形环连接后的整体由两个半环构成,线缆中需求弯曲的位置放置在两个半环之间。
9.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卡合条、卡合槽、安装卡扣和卡块;其中,两个半环中的一个半环的端面设有卡合条,两个半环中的另一个半环的端面设有与卡合条进行卡合装配的卡合槽,一个半环的拼接面外侧设有安装卡扣,另一个半环的拼接面外侧设有与安装卡扣进行卡合装配的卡块,并通过卡合槽与卡合条的卡合装配。
10.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合页;其中,两个半环的外侧面远离安
装卡扣一面的拼接面上通过合页装配连接。
11.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其中,限位槽的上方或下方均设有第一磁块,限位环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磁块相互吸附的第二磁块,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等距设置;限位槽的宽度值大于或等于限位环。
12.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装配槽;限位环为弧状环结构,限位环设有多个且等距离设置在套环的内侧面,设置在上方的限位环为伸缩结构;套环的上方内侧端面设有装配槽,限位环滑动设在装配槽内,套环的上方外侧设有对套环与弧形环之间拆分的拆卸机构。
13.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调节轴、固定轴和螺纹槽;其中,拆卸机构包括调节轴和固定轴,调节轴垂直设在套环外侧上方,调节轴的一端贯穿调节轴并延伸至装配槽内,固定轴固定装配在限位环的内部,固定轴靠近调节轴的一端设有螺纹槽,调节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调节轴的一端与螺纹槽螺纹装配连接。
14.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固定盘和固定槽;其中,拆卸机构设在套环上方的每个限位环的中心位置处,调节轴设置在是套环内部,且靠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固定盘,套环内设有与固定盘转动装配的固定槽。
15.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端套、通槽、齿轮和限位板;n个节套的端面设有可拆卸端套,端套由两个半套构成,两个半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半环卡合联动设置,两个半套中的一个半套上设有通槽,通槽内转动设有齿轮,齿轮位于两个半套靠内一侧的侧壁,且两个半套靠内一侧的侧壁还设有与齿轮联动的限位板
16.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齿条、条形槽、固定环和弹簧;通槽靠外一侧设有与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条,通槽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纵向设置的条形槽,齿轮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条形槽内,齿轮的两端转动设有固定环,条形槽的下方通过弹簧与齿轮两端的固定环装配连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20.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21.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24.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25.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29.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30.本技术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31.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33.计算机电缆作为通讯电缆的一种,由绝缘电缆构成,好几个绝缘导体或体绞线的电缆芯和维护电缆芯免遭湿气和设备破坏的外护线套构成,电子计算机电缆是电气设备用电缆,适用于额定电流500v及下列抗干扰性规定高的计算机和自动化仪表。
34.例如、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通信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两个管套,两个所述管套右端均固定有胶套,位于下方的所述管套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两个卡块,四个所述卡块均分为两组,本技术通过设置管套、胶套、卡块、凸扣、子魔术贴、母魔术贴,使得可以通过两个管套、胶套将通信线缆保护起来,防止电缆受损,通过设置转块、弹簧、套环、螺栓、螺孔,使得两个管套之间可以放置多条线缆,通过设置卡件与挡片,使得装置放置多条线缆时,也不会出现空隙,可以更好地保护线缆,通过设置金属丝,使得线缆在需要弯折的位置可以通过弯折金属丝将胶套塑形。
35.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作为计算机通信的线缆也免不了会被弯曲,或是长期处于弯曲状态,这种情况下没有保护装置对通信线缆的弯曲角度进行限位,长此以往会加速线缆破损甚至内部电线折断的现象,不仅会大大降低了通信线缆的使用寿命,在工作任意没有定期检查的情况下会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36.首先、本技术通过套环与弧形环的卡合适配,实现套环在弧形环上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但由于套环与弧形环之间虽形状适配,但相互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套环可在弧形环上进行上下角度的转动,进而实现上下相邻节套之间上下角度的转动,实现对整个节套链条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弯曲操作,从而实现对设置在内的线缆的弯曲角度进行限定,避免弯曲范围过大导致线缆表皮受损的情况。
37.其次、本技术通过在节套的端面设置端套,而节套与端套联动设置,且通过齿轮和限位板的配合,可实现将节套放置在线缆上任意位置,即使是在垂直设置的线缆上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移。
38.再次、本技术通过节套与节套之间可拆卸装配,便于人们根据线缆需要弯曲的范围选用不同长度的节套进行装配,且同时当出现单个节套损坏或是转动不灵活等现象时,便于对单个的节套进行拆除并换上新的,有效增加了线缆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便利。
39.最后、本技术线缆上装配节套时,可通过将两个半环分离,将线缆需要经常弯曲的
位置放置在两个半环之间,进而对两个半环之间进行扣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实现对节套的安装操作,通过卡合槽与卡合条的卡合装配,实现半环与半环之间卡合装配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错位导致上下两个节套之间转动不流畅的现象,通过在两个半环的拼接面外侧上设置安装卡扣和卡块,使得安装卡扣可与卡块安装卡合,保证了两个半环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装配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40.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包括:n个节套1、套环2、弧形环3、限位环4、限位槽5和连接环7。
41.其中,n个节套用于穿设线缆;n个节套之间的端面可装卸,n个节套与线缆可拆卸,n为大于1的整数;n个节套中的每个节套的上端设有套环,每个节套的下端设有弧形环,套环套设在弧形环外侧,弧形环与套环适配且留有间隙;套环内壁上下侧设有限位环,弧形环内壁的上下侧设有与限位环适配的限位槽;弧形环的上方通过连接环与n个节套的下端装配连接;连接环与弧形环的内部与n个节套的内壁齐平。
42.根据图1可知,多个节套1的一个节套1的上端设有套环2,节套1的下端设有与套环2转动适配的弧形环3,套环2套设在弧形环3的外侧,套环2的上下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环4,弧形环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与限位环4适配的限位槽5,弧形环3的上方通过连接环7与节套1的下端装配连接,连接环7和弧形环3的内壁均与节套1的内壁齐平。
43.其中,节套1内用于穿设线缆,节套1与设置内的线缆可拆卸装配,多个节套1之间的端面可拆卸装配,每个节套1与每个节套1之间可进行多方位转动连接;弧形环3外侧与套环2内壁形状适配但相互之间留有间隙,限位槽5的宽度宽于限位环4的宽度。
44.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n个节套、套环和弧形环连接后的整体由两个半环构成,线缆中需求弯曲的位置放置在两个半环之间。
45.其中,节套1、套环2和弧形环3的整体由两个半环6构成,两个半环6之间可拆卸卡合装配,在线缆上装配节套1时,可通过将两个半环6分离,将线缆需要经常弯曲的位置放置在两个半环6之间,进而对两个半环6之间进行扣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实现对节套1的安装操作,同时节套1与节套1之间可拆卸装配,便于人们根据线缆需要弯曲的范围选用不同长度的节套1进行装配,且同时当出现单个节套1损坏或是转动不灵活等现象时,便于对单个的节套1进行拆除并换上新的,有效增加了线缆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便利。
46.进一步地,通过套环2与弧形环3的卡合适配,实现套环2在弧形环3上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但由于套环2与弧形环3之间虽形状适配,但相互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套环2可在弧形环3上进行上下角度的转动,进而实现上下相邻节套1之间上下角度的转动,实现对整个节套1链条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弯曲操作,从而实现对设置在内的线缆的弯曲角度进行限定,避免弯曲范围过大导致线缆表皮受损的情况,并且,弧形环3下方与套环2之间的距离与连接环7的高度适配,通过设置的连接环7,使得弧形环3与套环2之间可调节转动的范围更宽泛。
47.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卡合条、卡合槽、安装卡扣和卡块;
48.其中,两个半环中的一个半环的端面设有卡合条,两个半环中的另一个半环的端面设有与卡合条进行卡合装配的卡合槽,一个半环的拼接面外侧设有安装卡扣,另一个半
环的拼接面外侧设有与安装卡扣进行卡合装配的卡块,并通过卡合槽与卡合条的卡合装配。
49.结合图1,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半环立体图,根据图2可知,图1中的节套1、套环2和弧形环3的整体可以由两个半环6构成,其中,一个半环6的端面设有卡合条801,另一个半环6的端面设有与卡合条801卡合装配的卡合槽802,一个半环6的拼接面外侧设有安装卡扣803,另一个半环6的拼接面外侧设有与安装卡扣803卡合装配的卡块804,通过卡合槽802与卡合条801的卡合装配,实现半环6与半环6之间卡合装配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错位导致上下两个节套1之间转动不流畅的现象,通过在两个半环6的拼接面外侧上设置安装卡扣803和卡块804,使得安装卡扣803可与卡块804安装卡合,从而保证了两个半环6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装配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50.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合页。
51.其中,两个半环的外侧面远离安装卡扣一面的拼接面上通过合页装配连接。
52.结合图1和图2,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两个半环6的外侧面远离安装卡扣803一面的拼接面上通过合页806装配连接,卡合槽802靠外的一侧宽度宽于卡合条801的宽度,通过设置的合页806,便于将两个半环6之间进行相互转动设置,从而避免在对线缆安装过程中,半环6出现丢弃的现象。
53.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54.其中,限位槽的上方或下方均设有第一磁块,限位环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磁块相互吸附的第二磁块,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等距设置;限位槽的宽度值大于或等于限位环。
55.结合图2,如图4(a)和图4(b)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设置在上方或下方的限位槽5的上方或是下方均设有第一磁块901,限位环4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磁块901相互吸附设置的第二磁块902,第一磁块901与第二磁块902均等距离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设置,上下设置的第一磁块901的上下位置交错设置,通过第一磁块901与第二磁块902的配合,实现对相邻两个节套1之间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从而实现对设置在内的线缆的弯着角度进行限定,通过将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限位槽5内的第一磁块901的上下位置设置为交错设置,使得当上方的限位环4上的第二磁块902与第一磁块901吸附设置时,下方的限位槽5内的第一磁块901不会对下方设置的第二磁块902造成吸附影响,从而有效保证了相邻节套1在弯曲一定角度后对弯曲角度的限位稳定性。
56.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装配槽。
57.其中,限位环为弧状环结构,限位环设有多个且等距离设置在套环的内侧面,设置在上方的限位环为伸缩结构;
58.套环的上方内侧端面设有装配槽,限位环滑动设在装配槽内,套环的上方外侧设有对套环与弧形环之间拆分的拆卸机构。
59.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调节轴、固定轴和螺纹槽。
60.其中,拆卸机构包括调节轴和固定轴,调节轴垂直设在套环外侧上方,调节轴的一端贯穿调节轴并延伸至装配槽内,固定轴固定装配在限位环的内部,固定轴靠近调节轴的一端设有螺纹槽,调节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调节轴的一端与螺纹槽螺纹装配连接。
61.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固定盘和固定槽。
62.其中,拆卸机构设在套环上方的每个限位环的中心位置处,调节轴设置在是套环内部,且靠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固定盘,套环内设有与固定盘转动装配的固定槽。
63.结合图4(a),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节套立体图;根据图5可知,限位环4为弧状环结构,限位环4设有多个且等距离设置在套环2的内侧面,设置在上方的限位环4为伸缩结构,套环2的上方内侧端面设有装配槽10,限位环4滑动设置在装配槽10内,套环2的上方外侧设有对套环2与弧形环3之间拆分的拆卸机构。
64.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限位环4设置为伸缩环结构,当需要对相邻的节套1进行拆卸分离时,可通过拆卸机构将上方的限位环4向装配槽10内收缩,进而使得设置在上方的限位环4与上方的限位槽5不为相互卡合的结构,从而此时可拉动下方的节套1,使得套环2与弧形环3实现分离操作,便于对单独的节套1进行更换操作,反之对节套1进行安装时,将待安装节套1端面的弧形环3或是套环2卡合装配在相邻的节套1上,此时由于弧形环3和套环2之间简单的卡合装配,容易造成套环2与弧形环3之间造成脱落的现象,通过调节拆卸机构,使得套环2上的限位环4延伸出装配槽10,使得限位环4与相应位置处的限位槽5滑动卡合装配,实现对套环2与弧形环3之间的稳定限位操作。
65.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为图5中的拆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6可知,拆卸机构包括调节轴11和固定轴12,调节轴11垂直设置在套环2外侧上方,调节轴11的一端贯穿调节轴11并延伸至装配槽10内,固定轴12固定装配在限位环4的内部,固定轴12靠近调节轴11的一端设有螺纹槽13,调节轴11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调节轴11的一端与螺纹槽13螺纹装配连接,调节轴11与套环2转动装配;套环2上方的每个限位环4上均设有相应的拆卸机构,调节轴11设置在套环2内部且靠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固定盘14,套环2内设有与固定盘14转动装配的固定槽15。
66.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对限位环4进行伸缩调节时,通过转动设置在套环2外的调节轴11一端,可以带动调节轴11转动,由于调节轴11靠内一端与固定轴12上的螺纹槽13螺纹联动设置,由于调节轴11相对于套环2为不移动状态,因此固定轴12在调节轴11上的螺纹转动,可带动固定轴12相对于调节轴11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于固定轴12联动设置的限位环4进行伸缩操作,当限位环4收缩至装配槽10内后,可实现对套环2于弧形环3的拆卸操作;由于拆卸机构设置在限位环4的中心位置处,通过固定盘14与固定槽15的配合,便于调节轴11在套环2内进行转动,但不会在套环2内进行内外移动,从而通过对调节轴11的原地转动,带动固定轴12在调节轴11上进行螺纹移动,进而带动限位环4在套环2内进行内外移动,实现对限位环4的伸缩效果。
67.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端套、通槽、齿轮和限位板。
68.其中,n个节套的端面设有可拆卸端套,端套由两个半套构成,两个半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半环卡合联动设置,两个半套中的一个半套上设有通槽,通槽内转动设有齿轮,齿轮位于两个半套靠内一侧的侧壁,且两个半套靠内一侧的侧壁还设有与齿轮联动的限位板。
69.结合图1,如图7(a)和图7(b)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端套立体图;根据图7(b)可知,节套1的端面设有可拆卸的端套16,端套16由两个半套17构成,两个半套17的一端分别与两
个半环6卡合联动设置,一个半套17上设有通槽181,通槽181内转动设有齿轮182。
70.结合图7(b),如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半套内侧结构立体图,根据图8可知,齿轮182位于半套17靠内一侧的侧壁上联动设有限位板183。
71.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节套1的端面设置端套16,而节套1与端套16联动设置,且通过齿轮182和限位板183的配合,可实现将节套1放置在线缆上任意位置,即使是在垂直设置的线缆上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移。
72.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还包括:齿条、条形槽、固定环和弹簧。
73.其中,通槽靠外一侧设有与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条,通槽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纵向设置的条形槽,齿轮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条形槽内,齿轮的两端转动设有固定环,条形槽的下方通过弹簧与齿轮两端的固定环装配连接。
74.结合图8,如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中的半套与齿轮拆分状态立体图;根据图9可知,通槽181靠外一侧设有与齿轮182啮合设置的齿条184,通槽181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纵向设置的条形槽185,齿轮182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条形槽185内,齿轮182的两端转动设有固定环187,条形槽185的下方通过弹簧186与齿轮182两端的固定环187装配连接。
75.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对限位板183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向下按压齿轮182,使得齿轮182与设置在通槽181上方的齿条184分离,进而转动齿轮182带动设置在端套16内部的限位板183进行转动,当限位板183与端套16内壁之间的夹角越大时,使得端套16对设置在内部的线缆夹持越紧,从而使得通槽181可对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限位防护操作,保证了线缆在节套1和端套16内的稳定性。
7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线缆上装配节套1时,可通过将两个半环6分离,将线缆需要经常弯曲的位置放置在两个半环6之间,进而对两个半环6之间进行扣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实现对节套1的安装操作,同时节套1与节套1之间可拆卸装配,便于人们根据线缆需要弯曲的范围选用不同长度的节套1进行装配,且同时当出现单个节套1损坏或是转动不灵活等现象时,便于对单个的节套1进行拆除并换上新的,有效增加了线缆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便利。
77.第二、通过套环2与弧形环3的卡合适配,实现套环2在弧形环3上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但由于套环2与弧形环3之间虽形状适配,但相互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套环2可在弧形环3上进行上下角度的转动,进而实现上下相邻节套1之间上下角度的转动,实现对整个节套1链条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弯曲操作,从而实现对设置在内的线缆的弯曲角度进行限定,避免弯曲范围过大导致线缆表皮受损的情况。
78.第三、通过将限位环4设置为伸缩环结构,当需要对相邻的节套1进行拆卸分离时,可通过拆卸机构将上方的限位环4向装配槽10内收缩,进而使得设置在上方的限位环4与上方的限位槽5不为相互卡合的结构,从而此时可拉动下方的节套1,使得套环2与弧形环3实现分离操作,便于对单独的节套1进行更换操作,反之对节套1进行安装时,将待安装节套1端面的弧形环3或是套环2卡合装配在相邻的节套1上,此时由于弧形环3和套环2之间简单的卡合装配,容易造成套环2与弧形环3之间造成脱落的现象,通过调节拆卸机构,使得套环2上的限位环4延伸出装配槽10,使得限位环4与相应位置处的限位槽5滑动卡合装配,实现
对套环2与弧形环3之间的稳定限位操作。
79.第四、通过在节套1的端面设置端套16,而节套1与端套16联动设置,且通过齿轮182和限位板183的配合,可实现将节套1放置在线缆上任意位置,即使是在垂直设置的线缆上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移,对限位板183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向下按压齿轮182,使得齿轮182与设置在通槽181上方的齿条184分离,进而转动齿轮182带动设置在端套16内部的限位板183进行转动,当限位板183与端套16内壁之间的夹角越大时,使得端套16对设置在内部的线缆夹持越紧,从而使得通槽181可对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限位防护操作,保证了线缆在节套1和端套16内的稳定性。
8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保护装置,通过套环与弧形环的卡合适配,实现套环在弧形环上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但由于套环与弧形环之间虽形状适配,但相互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套环可在弧形环上进行上下角度的转动,进而实现上下相邻节套之间上下角度的转动,实现对整个节套链条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弯曲操作,从而实现对设置在内的线缆的弯曲角度进行限定,避免弯曲范围过大导致线缆表皮受损的情况;通过在节套的端面设置端套,而节套与端套联动设置,且通过齿轮和限位板的配合,可实现将节套放置在线缆上任意位置,即使是在垂直设置的线缆上也不会轻易发生位移;通过节套与节套之间可拆卸装配,便于人们根据线缆需要弯曲的范围选用不同长度的节套进行装配,且同时当出现单个节套损坏或是转动不灵活等现象时,便于对单个的节套进行拆除并换上新的,有效增加了线缆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便利;并且,在线缆上装配节套时,可通过将两个半环分离,将线缆需要经常弯曲的位置放置在两个半环之间,进而对两个半环之间进行扣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实现对节套的安装操作,通过卡合槽与卡合条的卡合装配,实现半环与半环之间卡合装配的稳定性,避免发生错位导致上下两个节套之间转动不流畅的现象,通过在两个半环的拼接面外侧上设置安装卡扣和卡块,使得安装卡扣可与卡块安装卡合,保证了两个半环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且装配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8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个节套、套环、弧形环、限位环、限位槽和连接环;其中,所述n个节套用于穿设线缆;所述n个节套之间的端面可装卸,所述n个节套与所述线缆可拆卸;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n个节套中的每个节套的上端设有所述套环,所述每个节套的下端设有所述弧形环,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弧形环外侧,所述弧形环与所述套环适配且留有间隙;所述套环内壁上下侧设有所述限位环,所述弧形环内壁的上下侧设有与所述限位环适配的所述限位槽;所述弧形环的上方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n个节套的下端装配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弧形环的内部与所述n个节套的内壁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节套、所述套环和所述弧形环连接后的整体由两个半环构成,所述线缆中需求弯曲的位置放置在所述两个半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卡合条、卡合槽、安装卡扣和卡块;其中,所述两个半环中的一个半环的端面设有卡合条,所述两个半环中的另一个半环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卡合条进行卡合装配的所述卡合槽,所述一个半环的拼接面外侧设有所述安装卡扣,所述另一个半环的拼接面外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卡扣进行卡合装配的所述卡块,并通过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卡合条的卡合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合页;其中,所述两个半环的外侧面远离所述安装卡扣一面的拼接面上通过所述合页装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其中,所述限位槽的上方或下方均设有所述第一磁块,所述限位环的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块相互吸附的所述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所述第二磁块等距设置;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装配槽;所述限位环为弧状环结构,所述限位环设有多个且等距离设置在所述套环的内侧面,设置在上方的所述限位环为伸缩结构;所述套环的上方内侧端面设有所述装配槽,所述限位环滑动设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套环的上方外侧设有对所述套环与所述弧形环之间拆分的拆卸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轴、固定轴和螺纹槽;其中,所述拆卸机构包括所述调节轴和所述固定轴,所述调节轴垂直设在所述套环外侧上方,所述调节轴的一端贯穿所述调节轴并延伸至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固定轴固定装配在所述限位环的内部,所述固定轴靠近所述调节轴的一端设有所述螺纹槽,所述调节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轴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装配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盘和固定槽;其中,所述拆卸机构设在所述套环上方的每个限位环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调节轴设置
在是所述套环内部,且靠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所述固定盘,所述套环内设有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装配的所述固定槽。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端套、通槽、齿轮和限位板;所述n个节套的端面设有可拆卸所述端套,所述端套由两个半套构成,所述两个半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半环卡合联动设置,所述两个半套中的一个半套上设有所述通槽,所述通槽内转动设有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两个半套靠内一侧的侧壁,且所述两个半套靠内一侧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齿轮联动的所述限位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齿条、条形槽、固定环和弹簧;所述通槽靠外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设置的所述齿条,所述通槽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纵向设置的所述条形槽,所述齿轮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条形槽内,所述齿轮的两端转动设有所述固定环,所述条形槽的下方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齿轮两端的所述固定环装配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缆保护装置,涉及通信线缆防护设备技术领域,能够避免线缆弯曲范围过大导致线缆表皮受损,并提升线缆的牢固性。该装置包括:N个节套、套环、弧形环、限位环、限位槽和连接环;其中,N个节套用于穿设线缆;N个节套之间的端面可装卸,所述N个节套与所述线缆可拆卸;N为大于1的整数;N个节套中的每个节套的上端设有套环,每个节套的下端设有弧形环,套环套设在弧形环外侧,弧形环与套环适配且留有间隙;套环内壁上下侧设有限位环,弧形环内壁的上下侧设有与限位环适配的限位槽;弧形环的上方通过连接环与N个节套的下端装配连接;连接环与弧形环的内部与N个节套的内壁齐平。连接环与弧形环的内部与N个节套的内壁齐平。连接环与弧形环的内部与N个节套的内壁齐平。
技术研发人员:花天玉 杨明 张溯 孙钰 吴国防 孙娟 贾传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3/9/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