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重组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制备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3 阅读:73 评论:0

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重组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制备与应用
1.本技术是基于申请号为cn201610898732.6,申请日为2016年10月14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重组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制备与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血友病b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重组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3.血友病b是由于高活性凝血因子ix缺陷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重型病人的因子ix活性往往低于正常的1%,经常发生自发的出血导致肌肉血肿或者关节畸形。输注因子ix制剂(目前通常是体外重组表达的因子ix蛋白)补充患者体内的因子ix水平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频繁的给药。基因治疗是目前正在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法,通过病毒载体将正常的因子ix基因导入患者体内长期表达,从而达到提高因子ix水平,预防出血的目的。目前进行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共三项。
4.2009年在意大利的padua的一个血栓性疾病的患者中发现一种突变的因子ix蛋白,arg384leu(r384l),它的活性是正常人的7~9倍[x-linked thrombophilia with a mutant factor ix(factor ix padua),paolo simioni,the new england joumal of medicine]。随后的研究就把这种突变基因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aav)用于基因治疗(pct/ep2009/061935),临床试验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病人的因子ix水平达到了正常的20%左右。
[0005]
在专利中(pct/ep2009/061935),共提及了三种突变,均位于384位氨基酸,分别是arg384leu(r3841),arg384asp(r384d)和arg384gln(r384q),其中,除arg384leu为自然发生外,其他两种为人工构建。体外表达的重组r384l的活性比正常的因子ix高7~9倍,r384d高4~5倍,而r384q高13倍以上。因为arg384leu是在意大利的血栓患者中所发现的,除了形成血栓外,没有造成其他疾患,也没产生抗体,没有安全隐患,最终被专利持有人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选择arg384leu而不是活性更好的arg384gln的另外一条理由是担心活性更高导致血栓形成。
[0006]
1999年发表于j.biol.chem的论文[protease and egf1 domains of factor ixa play distinct roles in binding to factor viiia,vol.274,no.26,issue of june 25,pp.18477-18486,1999],也描述了因子ix突变arg384gln,文章作者在体外重组表达了这个蛋白,但是结果并没有显示高活性,仅为正常的(65%)。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重组蛋白与融
合蛋白的制备与应用,该突变体在人体中发现证实了凝血因子ix突变arg384gln确实导致因子ix活性升高,而且没有导致除凝血机制异常之外的其他危害,对人体是安全的,打破了现有研究的技术偏见;经过试验可以发现正进行临床试验的arg384leu活性相仿,具有很好的基因治疗与重组蛋白替代治疗前景。
[00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位置1151位的核苷酸为a而非g。
[0009]
凝血因子ix表达编码优化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位置384的氨基酸为q而非r。
[0011]
具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码突变蛋白的核酸,或与所述编码核酸长度相同且与所述编码核酸完全互补的核酸。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表达突变蛋白(hfixr384q)进行基因治疗的载体raav-hfixcor384q,其制备和检验包括如下步骤:
[0014]
(1)利用三质粒方法制备aav载体:将raav-hfixcor384q载体质粒,包含aav的rep/cap的辅助质粒及包含腺病毒辅助基因的辅助质粒转染293细胞,然后将raav-hfixcor384q载体纯化及检测滴度。其它载体raav-hfixcor384l和raav-hfixco利用同样的方法制备。
[0015]
(2)将纯化的raav-hfixr384q、raav-hfixcor384l和raav-hfixco载体注射b型血友病小鼠。选用4-8周的血友病小鼠,通过尾静脉将三种载体以4x10
11
病毒颗粒/毫升分别注射6-7只小鼠。pbs注射3只小鼠为阴性对照。
[0016]
(3)半凝固法检测ix因子活性。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第2周和第四周通过眼睛取血获得血浆,然后通过半凝固法检测血浆中的ix因子活性。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将人野生型或因子ixarg384gln突变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连入载体中,得到重组载体;(2)将上述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得到重组细胞克隆;
[0019]
(3)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连续灌流培养上述重组细胞克隆,诱导重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表达;
[0020]
(4)分离纯化、过滤,最后灌装、冻干,得到所表达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
[0021]
所述步骤(3)中的无血清培养基为“safc biosciences ex-cell
tm 302”(商品化的试剂)。
[0022]
所述步骤(4)中的纯化包括初纯和精纯。
[002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应用,应用于制备基因治疗药物。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应用,应用于制备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重组蛋白治疗药物。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应用,应用于制备融合蛋白延长凝血因子ix突变体半衰期,正常凝血因子ix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22小时,肝脏蛋白质水解以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也将同样清除外源引入的重组凝血因子ix自然突变体。与凝血因子ix自然突变体融合的蛋白包括但不局限于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fc、转铁蛋白以及
alpha1抗胰蛋白酶等。
[0026]
方案1.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位置1151位的核苷酸为a而非g。
[0027]
方案2.一种如方案1所述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位置384的氨基酸为q而非r。
[0028]
方案3.编码如方案2中所述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核酸,或与所述编码核酸长度相同且与所述编码核酸完全互补的核酸。
[0029]
方案4.一种表达如方案2中所述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载体。
[0030]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
[0031]
方案6.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
(1)将人野生型或凝血因子ixarg384gln突变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连入载体中,得到重组载体;
[0033]
(2)将上述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得到表达重组凝血因子ixarg384gln突变细胞克隆;
[0034]
(3)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连续灌流培养上述重组细胞克隆,诱导重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表达;
[0035]
(4)分离纯化、过滤,最后灌装、冻干,得到所表达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
[0036]
方案7.一种如方案2所述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基因治疗药物。
[0037]
方案8.一种如方案2所述的高活性凝血因了ix的突变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重组蛋白治疗药物。
[0038]
方案9.一种如方案2所述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凝血因子ix自然突变体融合蛋白,并将其施用于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重组蛋白治疗药物。
[0039]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为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fc、转铁蛋白或alpha 1抗胰蛋白酶。
[0040]
有益效果
[0041]
本发明证实了ix突变arg384gln确实导致因子ix活性升高,而且没有导致除凝血机制异常之外的其他危害,对人体是安全的,打破了现有研究的技术偏见;经过试验可以发现正进行临床试验的arg338leu活性相仿,具有很好的基因治疗和重组蛋白替代治疗前景。
附图说明
[0042]
图1为本发明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的示意图;
[0043]
图2为本发明载体结构的示意图;
[0044]
图3为小鼠血浆凝血因子ix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46]
实施例1
[0047]
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48]
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1)将人野生型或因子ixarg384gln突变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连入载体中,得到重组载体;
[0050]
(2)将上述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得到重组菌株;
[0051]
(3)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连续灌流培养上述重组菌株,诱导重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表达;
[0052]
无血清培养基为“safc biosciences ex-cell
tm 302”(商品化的试剂)。为保证产品安全,防止血液来源制剂传播感染性疾病,故应用无血清培养基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蛋白表达,细胞经对数期生长达到稳态后,将细胞密度维持在目标区间内,维持凝血因子ix高表达。
[0053]
(4)分离纯化与冻干,从而得到所表达的凝血因子ix突变蛋白即相关融合蛋白。
[0054]
在培养基收集后,经深层滤器澄清过滤并进一步分离纯化。纯化步骤分为初纯和精纯两个阶段,初纯:将过滤澄清的培养液在10倍超滤浓缩后通过有机溶剂/洗涤剂法灭活脂包膜病毒即hiv1/2、hcv以及hbv等;精纯:以离子交换(阴离子和阳离子)和分子筛等色谱层析方法进一步去除产品中残留以宿主细胞分泌的其他蛋白为主的杂质。纯化蛋白经过超滤换液、调节配方后再进行即20nm纳米膜除病毒过滤并冻干。冻干过程为速冻、淬火、冷冻、真空、主干燥、后干燥。冻干配方以甘氨酸、甘露醇、氯化钠、氯化钙等惰性糖类以及无机盐为主(组成为甘氨酸、甘露醇、氯化钠、氯化钙等;冻干时间为30小时)。
[0055]
实施例2
[0056]
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基因治疗aav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7]
(1)利用三质粒方法制备aav载体。将raav-hfixcor384q载体质粒,包含aav的rep/cap的辅助质粒及包含腺病毒辅助基因的辅助质粒转染293细胞,然后将raav-hfixcor384q载体进行氯化铯超速离心纯化及通过银染和定量pcr检测滴度。其它载体raav-hfixcor384l和raav-hfixco利用同样的方法制备。
[0058]
(2)将纯化的raav-hfixr-384q、raav-hfixco-r384l和raav-hfixco载体注射b型血友病小鼠。选用4-8周的血友病小鼠,通过尾静脉将三种载体以4x10
11
病毒颗粒/毫升分别注射6-7只小鼠。pbs注射3只小鼠为负对照。
[0059]
(3)aptt检测ix因子活性。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第2周和第4周通过眼睛取血获得血浆,然后通过aptt检测血浆中的ix因子活性。小鼠血浆凝血因子ix活性见图3。
[0060]
凝血因子ix活性和抗原检测方法:
[0061]

凝固法检测凝血因子ix活性:
[0062]
正常混合血浆用ov buffer分别进行1∶10,1∶20,1∶40,1∶80,1∶160,1∶320稀释,血
浆待测样本进行1∶10和1∶20稀释,细胞上清液不处理。取50微升稀释的正常混合血浆、待测血浆样本或转染凝血因子ix表达载体的细胞上清液,加入50微升凝血因子ix基质血浆,加入aptt试剂,37℃温育3分钟,再加入50微升氯化钙,st4半自动血凝仪(stago公司,法国)上记录凝固时间。以正常混合血浆1:10稀释的凝血因子ix活性为100%,以不同稀释度对应的凝固时间的log值和对应的活性得log值建立标准曲线,若相关系数r2大于0.95,则将待测样本的值带入计算,得到待测样本的凝血因子ix活性。
[0063]

双抗夹心法检测凝血因子ix的抗原:
[0064]
用包被液(1.59g/l碳酸钠和2.94g/l碳酸氢钠,ph 9.6)将包被抗体(f9 elisa试剂盒,affinity biologicals,eia9-0035r1)1∶100稀释,加入稀释抗体100ul/孔,室温孵育2小时。重复洗涤3次。将正常混合血浆用样品稀释液(23.8g hepes(free acid)/l,5.84g/lnaci,3.72g/l na2edta,10g/l bsa,0.1%吐温-20,ph 7.2)分别1∶100对倍稀释至1∶3200。待测血浆样本以1∶200,1∶400和1∶800稀释,细胞上清液分别为原液、1∶10和1∶100稀释。每孔加入100ul稀释好的正混血浆或待测样品,室温放置90min。重复洗涤3次。将检测抗体用样品稀释液1∶100稀释,每孔加入100ul的稀释完的检测抗体,室温放置90min。重复洗涤3次。每孔加入100ul的opd底物,待出现稳定的黄色之后(约5-10min),每孔加入100ul的终止液。用酶标仪在450nm的波长下读取吸光度。建立标准曲线,并计算待测样本的抗原值。
[0065]

f9基因外显子扩增及测序引物和反应条件
[0066]
1)pcr扩增
[0067]
(1)引物:
[0068]
f9 e1f caaccttaagaarctgacagtaaaaa
[0069]
f9 e1r tgctgtcaaatcatgtaatcaaaa
[0070]
f9 e2_3f gattttggctccatgcccta
[0071]
f9 e2_3r gttcccacactggcataacc
[0072]
f9 e4f cagctggcttccaggtcagt
[0073]
f9 e4r gcttcttgaactcatatcctgaaa
[0074]
f9 e5f aacatgaatgcccccaatgt
[0075]
f9 e5r tgatttcaaaaggaagcagattca
[0076]
f9 e6f aggatgggcctcaatctcaa
[0077]
f9 e6r ggaggccttctcacattggt
[0078]
f9 e7f cattccatttctgccagcac
[0079]
f9 e7r tgacccttctgcctttagcc
[0080]
f9 e8f ggtcagtggtcccaagtagtca
[0081]
f9 e8r ggctgggcccttagaaatg
[0082]
(2)反应体系:包含1μl的10x hotstartaq buffer,0.8μl的2.5mm dntp,0.2μl的25mm mg2+,0.06μl的5u/μl hotstartaq polymerase,2μm的上下游引物各0.5μl,1μl的dna模板,最后用h2o补足至10ul。
[0083]
(3)反应条件:95℃15min;94℃15s,62℃40s(每个循环减0.5℃),72℃1min,11个循环;94℃15s,56℃30s,72℃1min,24个循环;72℃2min。
[0084]
2)测序
[0085]
(1)测序引物
[0086]
f9 e 1r tgctgtcaaatcatgtaatcaaaa
[0087]
f9 e2_3f gattttggctccatgcccta
[0088]
f9 e4f cagctggcttccaggtcagt
[0089]
f9 e5f aacatgaatgcccccaatgt
[0090]
f9 e6r ggaggccttctcacattggt
[0091]
f9 e7r tgacccttctgcctttagcc
[0092]
f9 e8f ggtcagtggtcccaagtagtca
[0093]
f9 e8r ggctgggcccttagaaatg
[0094]
(2)反应体系:3μl bigdye3.1 mix,2μl浓度为1μm的测序引物,1-2μl纯化的pcr产物。
[0095]
(3)反应条件:96℃1min;96℃10s,50℃5s,60℃4min,28个循环。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凝血因子ix活性和抗原水平见表1:
[0096]
表1
[0097][0098]
注:患者服用凝血因子ix合成抑制剂华法林治疗中,pt-inr 2.26。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位置1151位的核苷酸为a而非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在制备用于治疗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中的应用。3.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位置384的氨基酸为q而非r。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5.一种凝血因子ix的重组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因子ix的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位置384的氨基酸为q而非r。6.一种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自然突变体融合蛋白在制备用于治疗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位置384的氨基酸为q而非r。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凝血因子ix的突变蛋白的自然突变体融合的蛋白包括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fc、转铁蛋白或alpha 1抗胰蛋白酶。8.一种凝血因子ix突变体在制备用于治疗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因子ix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9.一种raav-hfixcor384q载体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质粒的目的基因是凝血因子ix突变体,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raav-hfixcor384q载体质粒在制备用于治疗血友病b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体、重组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制备与应用,突变体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凝血因子IX基因连入载体中,得到重组载体;(2)将上述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得到表达突变凝血因子IX蛋白细胞克隆;(3)于无血清培养基中连续灌流培养上述细胞克隆,诱导重组高活性凝血因子IX突变蛋白的表达;(4)分离纯化、过滤,最后灌装、冻干,即得。本发明证实了IX突变Arg384Gln确实导致凝血因子IX活性升高,而且没有导致除凝血机制异常之外的其他危害,对人体是安全的,打破了现有研究的技术偏见,具有很好的基因治疗和替代治疗前景。具有很好的基因治疗和替代治疗前景。具有很好的基因治疗和替代治疗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锋 武文漫 丁秋兰 董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至善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14
技术公布日:2023/9/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