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3
阅读:16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复合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输液已成为疾病患者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方式。因为输液是直接通过静脉血管输入的,药液输入后立即直达心脏及全身。因此,输液的安全性倍受人们关注,而其中的药液包装材料是确保输液安全的最重要的一环。输液药液的包装经历了玻璃瓶包装,pvc(聚氯乙烯)包装到非pvc包装的发展过程。由于玻璃瓶易碎,回流空气易污染、细缝破损难检出等问题,发达国家早已经淘汰多年;pvc因增塑剂所含有的邻苯二甲酸dehp疑有致癌、破坏生殖系统的作用,长期使用可导致有害物质的堆积,发达国家也已经基本淘汰。
3.非pvc的输液软包装袋是国际全新概念的全密闭静脉输液产品,其包装膜是由多种无增塑剂的医用塑料经过多层共挤制成的。他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医药包装安全性、功能性、无菌和易处理的基本条件,而且具有易用性、经济性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克服了玻璃瓶易碎、体积和重量大、回流空气污染、运输和回收费用高等缺点;避免了pvc膜有害成分污染药液,危害人体健康,且深埋和焚烧均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和空气的缺陷;是一种理想的医用包装材料。发达国家已在临床应用20余年。
4.美国希悦尔集团(sealed air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早开发非pvc输液袋包装膜该技术的著名企业,采用五层共挤吹塑法,生产工艺最为先进,质量最好,垄断国际市场。此外还有德国玻利西尼和率格沃,采用三层共挤吹塑;德国的费森尤斯和百特公司采用流延法等。后几家由于质量不够过硬,基本上是自产自用。在欧、美及经济发达的国家中非pvc输液袋普及率已达到95%以上,而我国的使用率尚不足30%。
5.为确保输液的绝对安全性,我国一直致力于鼓励发展先进的非pvc输液软袋包装产品。国家通过在药品生产企业中强制推行gmp认证管理,使用原来使用玻璃瓶的500多家输液产品生产企业必须为环境和生产场地的改造付出相当高的技改费用。而采用非pvc软袋灌装生产线则可以节约大量的环境和场地装修改造费用,且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山东新华和湖南千山、北京双鹤、长沙楚天科技等国内药机生产厂家已经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全自动化输液软袋灌装生产线后,各大药厂均将非pvc软袋(灌装生产线)作为输液产品包装的首选。目前全国已有相关生产企业药业灌装生产线200多条,年生产能力为20亿袋。然而,由于所用复合薄膜大部分依赖进口(基本全部进口美国希悦尔产品m312),价格昂贵,输液袋生产企业严重开工不足。我国潜在的需求量在数十万吨/年。
6.国内虽有安徽双津、宁波华丰、上海双鸽等企业进行了研发,但大部分是三层共挤,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非pvc输液袋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保障。即本发明研发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来满足
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8.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生产出来的复合膜具有高透明、耐高温蒸煮、耐延展等优点。
9.(二)采用的技术方案
10.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内到外依次为:由耐蒸煮且柔软的医用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形成的内层膜,由聚乙烯或其与其它聚烯烃的复合物形成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膜,由极性过渡型柔软聚合物形成的第四层膜,由易于印刷的聚合物或其共混复合物形成的最后一层膜。
11.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计量:将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医用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聚乙烯或其与其它聚烯烃的复合物和极性过渡型柔软聚合物等原辅材料,通过人工手动加入至挤出机的料斗中,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自动计量与混合配比。
13.(2)干燥:在进行加工之前,须要先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在 70-130℃左右,干燥时间约3-8小时。
14.(3)挤出:向料斗加入少量的原辅材料,开始时螺杆以低速转动,当熔融料通过机头并吹胀成管泡后,逐渐提高螺杆转速,同时把料加满,并采用定制的多层挤出设备将上述原料相结合,制备出来多层共挤薄膜,与此同时采用冷却水对挤出机电机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冷却,确保挤出机电机处于安全温度以内。
15.(4)检验:将多层复合膜收卷前、后各裁剪若干个约5m长的样品,进行检验。
16.(5)包装入库:将检验后满足相关要求的与不满足相关要求的多层复合薄膜贴样签,满足相关要求的薄膜包装好进入成品原料区;不满足相关要求的的薄膜贴好标签,放入成品原料区独立保存。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具有高透明、耐高温蒸煮、耐延展等优点,生产工艺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各项性能比肩国外一些知名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优廉,并且本发明制备工艺科学合理、操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0][0021]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
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2]
实施例
[0023]
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内到外依次为:由耐蒸煮且柔软的医用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形成的内层膜,由聚乙烯或其与其它聚烯烃的复合物形成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膜,由极性过渡型柔软聚合物形成的第四层膜,由易于印刷的聚合物或其共混复合物形成的最后一层膜。
[0024]
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1)计量:将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医用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聚乙烯或其与其它聚烯烃的复合物和极性过渡型柔软聚合物等原辅材料,通过人工手动加入至挤出机的料斗中,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自动计量与混合配比。
[0026]
(2)干燥:在进行加工之前,须要先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在 70-130℃左右,干燥时间约3-8小时。
[0027]
(3)挤出:向料斗加入少量的原辅材料,开始时螺杆以低速转动,当熔融料通过机头并吹胀成管泡后,逐渐提高螺杆转速,同时把料加满,并采用定制的多层挤出设备将上述原料相结合,制备出来多层共挤薄膜,与此同时采用冷却水对挤出机电机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冷却,确保挤出机电机处于安全温度以内。
[0028]
(4)检验:将多层复合膜收卷前、后各裁剪若干个约5m长的样品,进行检验。
[0029]
(5)包装入库:将检验后满足相关要求的与不满足相关要求的多层复合薄膜贴样签,满足相关要求的薄膜包装好进入成品原料区;不满足相关要求的的薄膜贴好标签,放入成品原料区独立保存。
[0030]
本发明的基本教导已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许多延伸和变化将是显而易知者。由于说明书揭示的本发明可在未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大体特征的其它特定形式来实施,且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经被指出,所以,说明书揭示的实施例应视为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说明所界定,对于落入申请专利范围的均等意义与范围的所有改变仍将包含在其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由内到外依次为:由耐蒸煮且柔软的医用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形成的内层膜,由聚乙烯或其与其它聚烯烃的复合物形成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膜,由极性过渡型柔软聚合物形成的第四层膜,由易于印刷的聚合物或其共混复合物形成的最后一层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量:将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医用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聚乙烯或其与其它聚烯烃的复合物和极性过渡型柔软聚合物等原辅材料,通过人工手动加入至挤出机的料斗中,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自动计量与混合配比;(2)干燥:在进行加工之前,须要先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在 70-130℃左右,干燥时间约3-8小时;(3)挤出:向料斗加入少量的原辅材料,开始时螺杆以低速转动,当熔融料通过机头并吹胀成管泡后,逐渐提高螺杆转速,同时把料加满,并采用定制的多层挤出设备将上述原料相结合,制备出来多层共挤薄膜,与此同时采用冷却水对挤出机电机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冷却,确保挤出机电机处于安全温度以内;(4)检验:将多层复合膜收卷前、后各裁剪若干个约5m长的样品,进行检验;(5)包装入库:将检验后满足相关要求的与不满足相关要求的多层复合薄膜贴样签,满足相关要求的薄膜包装好进入成品原料区;不满足相关要求的的薄膜贴好标签,放入成品原料区独立保存。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复合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层共挤下吹水冷医用输液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膜由内到外依次为:由耐蒸煮且柔软的医用乙丙共聚物及其改性物形成的内层膜,由聚乙烯或其与其它聚烯烃的复合物形成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膜,由极性过渡型柔软聚合物形成的第四层膜,由易于印刷的聚合物或其共混复合物形成的最后一层膜;通过本发明生产出来的复合膜具有高透明、耐高温蒸煮、耐延展等优点。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市春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5
技术公布日:2023/9/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