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用固体化妆料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3 阅读:97 评论:0

唇用固体化妆料
1.相关申请
2.本技术主张2021年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1-011975号的优先权,并入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唇用固体化妆料,特别是无2次附着的效果和持妆性优异、密合感良好的唇用固体化妆料的改良。


背景技术:

4.以往的唇用化妆料在将口红涂抹于唇后,该口红转印于杯等与唇接触的部位的二次附着性成为问题。对此,开发了不易发生二次附着、具有所谓无二次附着的效果的唇用化妆料。
5.例如,在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使用与唇密合的氢化聚异丁烯、和与该氢化聚异丁烯在常温下相容性低的有机硅油等,在制品中为均匀状态、但通过使用时的剪切而使氢化聚异丁烯与有机硅油分离的唇用固体化妆料。
6.对于具有无二次附着的效果的唇用化妆料,在使用时氢化聚异丁烯与唇密合,有机硅油层在氢化聚异丁烯层上形成被膜。由于该有机硅油为无色透明的,因此即使被转印于杯等,污染也不显眼,发挥无二次附着的效果。
7.然而,如果如上述那样大量混配氢化聚异丁烯、聚异丁烯等高粘性油剂,则具有使用时的铺展变重,或妆面发粘等缺点。因此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通过与特定量的苯基性有机硅一起,组合即使在高温时与该苯基改性有机硅也不显示相容性的高粘度非挥发性酯油、糊精脂肪酸酯、以及进一步的挥发性烃,从而没有发粘、无二次附着的效果优异的油包油型口唇化妆料。
8.然而,即使是它们,也具有根据油分的选择而发粘、无二次附着的效果降低等问题。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757950号
1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5280490号
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82188号公报
14.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6184454号
15.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6050679号


技术实现要素:

1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无二次附
着的效果、持妆性优异、密合感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料。
1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19.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混配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和/或二聚酸酯作为与唇侧密合的油分(密合油分),并且混配在常温下与密合油分分离的苯基改性有机硅作为在涂抹于唇时渗出到表层的油分(渗出油分),从而能够形成密合感变得良好的固体状的口唇化妆料,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2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唇用固体化妆料包含以下5点。
21.(1)包含下述(a)~(c)成分。
22.(a)(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和/或(a2)二聚酸酯15~50质量%
23.(b)在100℃下与(a)相容的苯基改性有机硅20~70质量%
24.(c)蜡5~15质量%
25.此外,优选(a)成分、(b)成分、(c)成分的合计量占化妆料整体的80~100质量%。
26.上述化妆料进一步包含(d)色料是适合的。
27.此外,(b)成分在25℃下与(a)成分分离。
28.(2)在上述化妆料中,(b)成分的粘度在常温下为300mpa
·
s以下。
29.(3)在上述化妆料中,其特征在于,(a)成分与(b)成分的比例为1:0.5~1:4。
30.(4)在上述化妆料中,其特征在于,(a)成分包含选自(聚甘油-2异硬脂酸酯/二聚亚油酸)共聚物、二聚亚油酸二聚亚油醇酯中的1种或2种。
31.(5)在上述化妆料中,其特征在于,(b)包含选自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中的1种或2种。
32.发明的效果
33.本发明涉及的唇用固体化妆料通过特定量混配(a)(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和/或(a2)二聚酸酯、(b)在常温下与(a)分离的苯基改性有机硅、(c)蜡,从而具有无二次附着的效果,获得密合感,持妆性也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发明涉及的唇用固体化妆料由(a)(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和/或(a2)二聚酸酯、(b)在常温下与(a)分离的苯基改性有机硅、(c)蜡构成。
35.以下,对各成分详细地说明。
36.(a)(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a2)二聚酸的酯
37.(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为高粘度非挥发性酯油,为了提高无二次附着的效果而选择与(b)苯基改性有机硅在100℃下相容、在25℃下分离的物质。(a2)二聚酸的酯为以通过以植物系油脂作为原料的c18不饱和脂肪酸的二聚化而生成的c36二羧酸的二元酸作为主成分,并含有一元酸、三元酸的液态脂肪酸的酯。
38.作为(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的市售品,可举出
ハイルーセント
isda(高級
アルコール
社制)。此外,作为(a2)二聚酸的酯的市售品,可举出lusplan dd-da(日本精化社制)。
39.(a)成分的混配量相对于化妆料整体为15~50质量%是适合的。
40.从对唇的密合性、和化妆效果的持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0~40质量%,进一步
优选为25~35质量%。
41.(b)苯基改性有机硅
42.(b)苯基改性有机硅优选粘度为300mpa
·
s以下。
43.进一步优选为200mpa
·
s以下。另外,在本发明中粘度是在25℃下、以spindle no.m1、100rpm用b型粘度计tvb-10(
ヤマト
株式会社制)测定的。
44.此外,在100℃下与(a)(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和/或(a2)二聚酸的酯混合时相容,在25℃下分离。
45.分离的条件
46.在本发明中,“分离”的有无在以下条件下测定。
47.(测定条件)
48.将(a)成分与(b)成分以(a):(b)=1:1(质量比)使用,加温到100℃,搅拌混合,接着静置,在混合物变为25℃时,将边界均匀地分离为2层的情况作为“分离”,将没有边界而为透明的状态作为“不分离”。没有可以目视的边界而为不透明的状态作为白浊。
49.在本发明中,“相容”的有无规定为以下条件。
50.将在100℃下不能目视边界而为透明的状态,即“未分离的状态”规定为相容。
51.作为(b)苯基改性有机硅,可举出例如,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等。
52.作为本发明的(b)苯基改性有机硅,优选为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
53.作为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甲基苯基有机硅ph-1555(東

·
ダウコーニング
社制)。
54.作为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有机硅kf56(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55.(b)成分的混配量相对于化妆料整体为20~70质量%。优选为30~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5~50质量%。
56.如果(b)成分的混配量小于20质量%,则在涂抹时不易分离,无二次附着的效果不易表现。此外,如果超过70质量%,则其它成分的混配量减少,无二次附着的效果不易表现。
57.(b)成分的粘度为300mpa
·
s以下。
58.如果粘度超过300mpa
·
s则在高温下与密合油分不再相容,因此(c)蜡不会均匀地溶解,不能成型。
59.(a)成分与(b)成分之比
60.作为(a)成分与(b)成分的混配比,1:0.5~1:4是适合的。进一步优选为1:0.8~1:3.5。如果为该范围内则(a)成分、(b)成分在100℃下溶解,在25℃下分离。
61.(c)蜡
62.作为被混配于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料的(c)蜡,只要是通常被混配于化妆料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
63.本发明所使用的(c)蜡优选为在高温下与(a)成分、(b)成分具有相容性,在常温下分离的物质。
64.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c)蜡,可举出例如,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聚乙烯蜡、蜂蜡
(
ビースワックス
)、纯地蜡、微晶蜡、固体石蜡、木蜡、蜂蜡(
ミツロウ
)、聚乙烯蜡等。
65.(c)成分的混配量相对于化妆料总量优选为5~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12质量%。如果(c)成分的混配量为5质量%以下则有时难以固化,如果超过15质量%,则有时难以铺展、光泽消失。
66.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料中,除了作为上述必需成分的(a)~(c)成分以外,还可以包含通常唇用固体化妆料所使用的成分作为任意成分。
67.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料中混配(d)也是适合的。作为色料,可以混配通常唇用固体化妆料所使用的物质。
68.作为(d)色料,通常,只要是化妆料所使用的色料即可,可以为粉末状也可以为色淀状(掺入了油的状态)。可以为无机颜料,也可以为有机颜料,也可以为珠光剂。
69.此时,期望色料溶解或分散于与唇密合的(a)成分,不溶解/分散于作为渗出油分的(b)成分。因为如果色料也分散于(b)成分则无二次附着的效果降低。
70.作为色料,可以使用颜料、珠光剂、闪光剂、将它们色淀化了的物质等通常被混配于化妆料的物质。
71.作为色料,可举出例如,无机白色系颜料(二氧化钛、氧化锌)、无机红色系颜料(氧化铁(氧化铁红)、钛酸铁)、无机褐色系颜料(γ-氧化铁)、无机黄色系颜料(氧化铁黄、黄土)、无机黑色系颜料(氧化铁黑、碳、低价氧化钛)、无机紫色系颜料(锰紫、钴紫)、无机绿色系颜料(氧化铬、氢氧化铬、钛酸钴)、无机蓝色系颜料(群青、藏青)、珠光颜料(氧化钛被覆云母、氧化钛被覆氯氧化铋、氧化钛被覆滑石、着色氧化钛被覆云母、氯氧化铋、鱼鳞箔)、金属粉末颜料(铝粉末、铜粉末)、有机颜料(红色202号、红色205号、红色220号、红色228号、红色405号、橙色203号、橙色204号、黄色205号、黄色40号、蓝色404号)、锆、钡、铝色淀的有机颜料(红色3号、红色104号、红色227号、红色401号、橙色205号、黄色4号、黄色20号、绿色3号、蓝色1号)、天然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β-胡萝卜素)、红花素、胭脂虫红、查耳酮、姜黄素、甜菜苷、黄酮醇、黄酮、花色素、蒽醌、萘醌)、功能性颜料(氮化硼、光致变色颜料、合成氟金云母、含有铁的合成氟金云母、微粒复合粉体(hybrid fine powder))等。
72.(d)成分的混配量相对于化妆料整体优选为0.1~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10质量%。如果(d)成分的混配量小于0.1质量%,则有时不易感到无二次附着的效果。此外,如果超过15质量%,则相对地(a)~(c)成分的混配量变少,因此有时使无二次附着的效果降低。
73.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料即使没有所谓的“连接油分”也能够制作。所谓连接油分,是用于使密合油分与渗出油分在高温下相容化的物质。在本发明中可以没有连接油分,也可以包含。
74.作为连接油分,可举出苹果酸二异硬脂基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三异辛酸甘油酯、四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三(辛酸/癸酸)甘油酯等。适合的混配量为0~20质量%。
75.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料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适当混配通常的唇用固体化妆料所使用的除上述以外的油剂、粉末、高分子化合物、保湿剂、香料、抗氧化剂、防腐剂、美容成分等。
76.在本发明中加入的粉末相对于化妆料优选为3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下。如果加入的粉末超过30质量%则相对地(a)~(c)成分的混配量变少,因此有时
无二次附着的效果降低。
77.作为粉末,可举出球状粉末、板状粉末、色料等。
78.作为球状粉末,可举出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聚硅氧烷弹性体、聚苯乙烯、聚酰胺树脂(尼龙)、聚乙烯、苯乙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苯胍胺树脂、聚四氟乙烯、有机硅树脂等球状树脂粉末。
79.作为板状粉末,可举出例如,云母、合成云母、滑石、绢云母、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碳酸镁、碳酸钙、硫酸钙、氧化铬、氢氧化铬、硅酸铝、硅酸镁、硅酸铝镁、高岭土、碳化硅、硫酸钡、膨润土、蒙皂石、氮化硼等无机粉体类、n-酰基赖氨酸等有机粉体类、微粒氧化钛被覆云母钛、微粒氧化锌被覆云母钛、硫酸钡被覆云母钛等复合粉体类等。
80.作为颜料、珠光剂、闪光剂等的粉末,可以使用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粉末。作为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粉末,可以使用在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的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物质。关于亲水化处理,有机处理、无机处理都可以。作为亲水化处理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多元醇、多糖类、水溶性高分子、金属醇盐、水玻璃等。
81.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料优选在其全部制造工序中不分离,成分构成为均匀单相的状态。
82.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料可以应用于口红、唇蜜、打底用的唇底妆、口红外涂层、唇膏等。特别优选为棒固体状的口红。
83.实施例
84.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但本发明不受此任何限定。混配量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以质量%表示。
85.首先,发明者们确认了(a)(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和/或(a2)二聚酸酯与(b)苯基改性有机硅的相容性。将结果示于以下表1中。
86.(混合状态的测定条件)
87.将(a)成分与(b)成分以(a):(b)=1:1(质量比)使用,加温到90℃,搅拌混合,确认了状态。接着静置,在混合物变为25℃时也确认了状态。将边界均匀地分离为2层的情况作为“分离”,将没有边界而为透明的状态作为“相容”。此外,将没有可以目视的边界而为不透明的状态作为“白浊”。
88.表1
[0089][0090]
*1有机硅kf56(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0091]
*2甲基苯基有机硅ph-1555(
ダウコーニング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0092]
*3有机硅kf54(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0093]
*4
ハイルーセント
isda(高級
アルコール
工業株式会社)
[0094]
*5lusplan dd-da7(日本精化)
[0095]
*6
エルデュウ
ps-306(味

素株式会社)
[0096]
由表1的结果可知仅(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a2)二聚酸酯、或将(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与(a2)二聚酸酯以1:1混合了的物质在100℃下与苯基改性有机硅溶解,在25℃下分离了。此外,在(b)苯基改性有机硅中,与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100℃下不相容。
[0097]
本发明者们通过常规方法而制造了由表所记载的混配组成构成的试样(固体口红)。进而,将各试样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
[0098]
(成型性的评价方法)
[0099]
在将口红从用于成型的模取下时通过下述基准进行了判断。
[0100]
a:没有口红的缺失、对模具的附着
[0101]
c:有口红缺失、或对模具的附着
[0102]
(无二次附着的评价方法)
[0103]
由10名专业评审员进行了实际使用性试验。关于在将试样涂抹于唇时的无二次附着的效果,基于下述评分基准而进行了5阶段评价(分数)。通过其分数平均值而以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
[0104]
(分数)
[0105]
5分:非常优异。
[0106]
4分:优异。
[0107]
3分:普通。
[0108]
2分:差。
[0109]
1分:非常差。
[0110]
(评价基准)
[0111]
s:分数平均值4.0分以上
[0112]
a:分数平均值3.5分以上且小于4.0分
[0113]
b:分数平均值2.5分以上且小于3.5分
[0114]
c:分数平均值小于2.5分
[0115]
(光泽感的评价方法)
[0116]
由10名专业评审员进行了实际使用性试验。关于在将试样涂抹于唇时的光泽感,基于下述评分基准而进行了3阶段评价(分数)。通过其分数平均值以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
[0117]
(分数)
[0118]
3分:光泽
[0119]
2分:普通
[0120]
1分:哑光
[0121]
(评价基准)
[0122]
a:分数平均值2.0分以上
[0123]
b:分数平均值1.5分以上且小于2.0分
[0124]
c:分数平均值小于1.5分
[0125]
(持妆性的评价方法)
[0126]
由10名专业评审员进行了实际使用性试验。关于将试样涂抹于唇时的2小时后的持妆性,基于下述评分基准而进行了3阶段评价(分数)。通过其分数平均值以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
[0127]
(分数)
[0128]
3分:与参考处方相比,持妆性优异。
[0129]
2分:与参考处方相比,持妆性稍微优异。
[0130]
1分:与参考处方相比,为同等或其以下的持妆性。
[0131]
(评价基准)
[0132]
a:分数平均值2.0分以上
[0133]
b:分数平均值1.5分以上且小于2.5分
[0134]
c:分数平均值小于1.5分
[0135]
[参考处方]
[0136]
以氢化聚异丁烯作为密合油分的口红
[0137]
成分质量%氢化聚异丁烯20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9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40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9倍半异硬脂酸失水山梨糖醇酯4聚乙烯蜡7色料11
[0138]
发明者们对能够作为渗出油而使用的(b)苯基改性有机硅进行了研究。
[0139]
将结果示于表2中。表2
[0140][0141]
由表1/表2的结果可知,在(b)苯基改性有机硅中,如果使用不满足“在25℃下从(a)成分分离、在100℃下与(a)成分相容”这样的条件的(b)苯基改性有机硅,则成型性不优异。此外,也提示作为(b)成分的苯基改性有机硅的粘度优选为300mpa
·
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mpa
·
s以下。
[0142]
发明者们对(a)成分与(b)成分的混合比例进行了研究。
[0143]
将结果示于表3中。
[0144]
表3
[0145][0146]
由表3的试验例1-2~1-6的结果可知,如果(a)成分与(b)成分的混配比为1:0.5~1:4则发挥无二次附着的效果而获得使用性良好的唇用固体化妆料。
[0147]
进一步发明者们进行了除了(a)(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以外是否没有成为密合油分的物质的研究。将结果示于表4中。
[0148]
表4
[0149][0150]
由试验例2-1~2-3的结果可知,在(a)成分包含(聚甘油-2异硬脂酸酯/二聚亚油酸)共聚物和二聚亚油酸二聚亚油醇酯两者的情况下也获得良好的使用性。此外,由试验例2-4~2-5的结果可知,在仅二聚亚油酸二聚亚油醇酯的情况下也能够成为密合油分。
[0151]
处方例1:口红
[0152][0153]
处方例2:口红
[0154]
处方例3:口红

技术特征:
1.一种唇用固体化妆料,其特征在于,包含:(a)作为密合油的、(a1)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和/或(a2)二聚酸酯15~50质量%;(b)作为渗出油的、在25℃下从(a)分离且在100℃下与(a)相容的苯基改性有机硅20~70质量%;(c)蜡5~15质量%,(a)~(c)的总量占化妆料整体的80~100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用固体化妆料,其特征在于,(b)的粘度为300mpa
·
s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唇用固体化妆料,其特征在于,(a)与(b)的比例为1:0.5~1:4。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唇用固体化妆料,其特征在于,(a)包含选自(聚甘油-2异硬脂酸酯/二聚亚油酸)共聚物、二聚亚油酸二聚亚油醇酯中的1种或2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唇用固体化妆料,其特征在于,(b)包含选自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中的1种或2种。

技术总结
提供具有优异的无二次附着的效果、持妆性和密合感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料。通过混配包含二聚酸酯的共聚物、或/和二聚酸的酯作为与唇侧密合的油分(密合油分),并且混配苯基改性有机硅作为在涂抹于唇时渗出到表层的油分(渗出油分),从而获得具有无二次附着的效果、密合感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料。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料。


技术研发人员:林田启佑 千叶桐子 中野祐辅 冈本宽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资生堂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