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3 阅读:6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鼻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


背景技术:

2.鼻饲装置主要是为昏迷、不能张口或者是张口困难的偏瘫患者提供食物、药物,以满足营养和治疗的需求,主要由鼻饲管,在鼻饲管一侧可拆卸连接一次性使用的针管筒组装而成,广场用于医疗行业。
3.现有的鼻饲装置是经过工作人员将鼻饲管插入从鼻腔内部进入到达患者胃部,随后由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的针筒将患者所需的营养液从鼻饲管中注入,在流至患者的胃中提供营养补充。
4.现有的鼻饲装置使用过程中,由于每个偏瘫患者清醒意识及身体各肢体恢复的情况不同,导致若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要进食时,而此时医护人员正处理手头事务需要耽搁短暂时间,则导致患者不能及时进食,使患者空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现象,
5.因此,需要是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以解决现有鼻饲装置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操作不便,导致偏瘫患者能够做的操作有限,鼻饲过程还是需要依靠陪护人员来完成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包括自助装置,所述自助装置的底部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管道,在两个所述管道其中的一个所述管道底部固定连接储水筒机构,而另一个所述管道的底部可活动拆卸设置有搅拌机构;在所述自助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两个均分别贯穿自助装置的内壁连通储水筒机构及搅拌机构;在所述管体的底部表面可滑动设置有疏通组件;在所述自助装置的背面两侧均固定连接绑扎装置;在所述储水筒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进水管,所述储水筒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杆件,所述支杆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圆环件,所述圆环件的内壁转轴连接第一底筒件,所述第一底筒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一纹杆,所述储水筒机构的底部内壁相对应第一纹杆表面固定连接内纹套,所述内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纹杆,所述第一纹杆的顶部穿过内纹套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推盘,所述第一推盘的外边缘与储水筒机构的内壁滑动相贴。
9.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的顶部螺纹连接顶盖,所述顶盖底部内壁相对于管道外表面固定连接内筒件,所述内筒件的底部内壁滑动贴合有第二推盘,所述第二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纹杆,所述搅拌机构的底部内壁相对应第二纹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纹套件,所述第二纹杆的底部螺纹连接第二底筒件,所述第二底筒件的底部表面呈环形分布连接有圆头
支杆,所述圆头支杆的一侧可滑动连接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内壁相对应圆头支杆的一侧开设有环槽,所述第二底筒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的顶部滑动连接第二转盘。
10.优选地,在位于搅拌机构顶部的管道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圆环件,所述第二圆环件的表面可螺纹拆卸连接第一圆环件,所述第一圆环件的底部呈环形分布连接圆头l杆,所述圆头l杆的底部与顶盖的顶部环槽相互滑动卡接。
11.优选地,所述内筒件的整体设置于搅拌机构的内部,且搅拌机构及内筒件之间设有间隔,在所述搅拌机构及搅杆件之间空旷区域呈环形分布设置有搅杆件,所述搅杆件的顶部通过间隔套转轴连接顶盖。
12.优选地,所述搅杆件的底部穿过搅拌机构底部内壁通过间隔套与第二转盘的顶部转轴连接,在所述搅杆件底部表面固定连接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表面啮合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表面通过弯杆与搅拌机构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
13.优选地,在所述搅杆件的表面从上往下一字固定连接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表面呈环状分布圆孔,且在所述挤压环表面网孔内设置有内齿,在所述搅杆件的表面设置有凸块。
14.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的内壁相对应搅杆件的表面可弹性连接有半圆硅胶罩,在所述搅拌机构及半圆硅胶罩之间安放有回位弹簧。
15.优选地,所述绑扎装置的一侧由长杆转轴连接圆筒件,在所述圆筒件的表面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松紧绑扎带,所述绑扎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转扭件,所述转扭件的底部通过轴杆穿过绑扎装置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圆筒件。
16.优选地,所述疏通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珠体,所述圆珠体的内壁与管体的表面相贴。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在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进食,而医护正在处理手头事务时,此时偏瘫患者可通过拧动第三转盘带动第二底筒件旋转,在第二底筒件旋转的过程中会螺纹旋转推进第二纹杆,使第二纹杆表面沿搅拌机构底部内壁镶嵌的螺纹套旋转推进第二推盘,使第二推盘将内筒件内部营养流失向上推进到达管体的内部再进入患者胃部,有效的减少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需进食时,与工作人员繁忙时间在同一时间段,所导致患者在空腹等待工作人员来操作进食的时间段会引起身体不适的情况,同时还有效的方便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要进食时,可自行随时补充,也便于医护人员节省时间提高其余事情的工作效率。
19.在患者进食完毕之后还可转动第一转盘,实时第一底筒件旋转螺纹推动第一纹杆,使第一纹杆沿储水筒机构底部内壁内纹套上升,同时推动第一推盘上升将储水筒机构内部水体进入管体的内部对刚进食完毕的患者进行水分补充,有效的减少在患者进食完毕后需喝水情况下,还需用新的一次性针筒将水体注入鼻饲管中流入患者胃中补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情况。
附图说明
20.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
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2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自助装置背面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储水筒机构剖面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内纹套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第一圆环件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皮带轮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第二底筒件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搅杆件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第二推盘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半圆硅胶罩内部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挤压环示意图;
32.图12为本发明搅拌机构剖面示意图;
33.图13为本发明松紧绑扎带示意图;
34.图14为本发明疏通组件剖面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0036]
1、自助装置;2、管体;3、疏通组件;301、圆珠体;4、绑扎装置;401、转扭件;5、进水管;6、储水筒机构;7、搅拌机构;8、圆筒件;9、松紧绑扎带;10、内齿;11、第一推盘;12、第一底筒件;13、支杆件;14、圆环件;15、第一转盘;16、第一纹杆;17、内纹套;18、管道;19、圆头l杆;20、顶盖;21、第一圆环件;22、第二圆环件;23、搅杆件;24、皮带轮;25、第二转盘;26、第三转盘;27、齿轮;28、第二纹杆;29、第二底筒件;30、圆头支杆;31、半圆硅胶罩;311、回位弹簧;32、挤压环;33、内筒件;34、第二推盘。
[0037]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aa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限定。
[0039]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0040]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
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0041]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
……
上”、“在
……
之上”和“在
……
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
……
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
……
之上”或“在
……
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0042]
此外,诸如“在

之下”、“在

下方”、“下部”、“在

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0043]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包括自助装置1,自助装置1的底部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管道18,在两个管道18其中的一个管道18底部固定连接储水筒机构6,而另一个管道18的底部可活动拆卸设置有搅拌机构7;在自助装置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体2,管体2的底部两个均分别贯穿自助装置1的内壁连通储水筒机构6及搅拌机构7;在管体2的底部表面可滑动设置有疏通组件3;在自助装置1的背面两侧均固定连接绑扎装置4;在储水筒机构6的一侧固定连接进水管5,储水筒机构6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杆件13,支杆件13的底部固定连接圆环件14,圆环件14的内壁转轴连接第一底筒件12,第一底筒件1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转盘15,第一转盘15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一纹杆16,储水筒机构6的底部内壁相对应第一纹杆16表面固定连接内纹套17,内纹套17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纹杆16,第一纹杆16的顶部穿过内纹套17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推盘11,第一推盘11的外边缘与储水筒机构6的内壁滑动相贴;搅拌机构7的顶部螺纹连接顶盖20,顶盖20底部内壁相对于管道18外表面固定连接内筒件33,内筒件33的底部内壁滑动贴合有第二推盘34,第二推盘34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纹杆28,搅拌机构7的底部内壁相对应第二纹杆28的外表面设置有纹套件,第二纹杆28的底部螺纹连接第二底筒件29,第二底筒件29的底部表面呈环形分布连接有圆头支杆30,圆头支杆30的一侧可滑动连接第二转盘25,第二转盘25的内壁相对应圆头支杆30的一侧开设有环槽,第二底筒件29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转盘26,第三转盘26的顶部滑动连接第二转盘25。
[0044]
使用时,在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进食,而医护正在处理手头事务时,此时偏瘫患者可通过拧动第三转盘26带动第二底筒件29旋转,在第二底筒件29旋转的过程中会螺纹旋转推进第二纹杆28,使第二纹杆28表面沿搅拌机构7底部内壁镶嵌的螺纹套旋转推进第二推盘34,使第二推盘34将内筒件33内部营养流失向上推进到达管体2的内部再进入患者胃部,有效的减少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需进食时,与工作人员繁忙时间在同一时间段,所导致患者在空腹等待工作人员来操作进食的时间段会引起身体不适的情况,同时还有效的方便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要进食时,可自行随时补充,也便于医护人员节省时间提高其余事情的工作效率;
[0045]
在患者进食完毕之后还可转动第一转盘15,实时第一底筒件12旋转螺纹推动第一
纹杆16,使第一纹杆16沿储水筒机构6底部内壁内纹套17上升,同时推动第一推盘11上升将储水筒机构6内部水体进入管体2的内部对刚进食完毕的患者进行水分补充,有效的减少在患者进食完毕后需喝水情况下,还需用新的一次性针筒将水体注入鼻饲管中流入患者胃中补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情况。
[0046]
对于上述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储水筒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5使便于对储水筒机构6内部进行储水,减少患者喝水次数多的情况下需医护人员多次往鼻饲管中注水,所造成医护人员没有大量时间去干其余事务。
[0047]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自助装置1的底部直接安装有搅拌机构7及储水筒机构6可便于直接存储营养液及水源,对于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进食可自行操作,减少空腹等待工作人员来进行操作,同时也为工作人员减少对患者进食时间,提供工作人员解决其余棘手的食物时间。
[0048]
如图5至图12所示,在位于搅拌机构7顶部的管道18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圆环件22,第二圆环件22的表面可螺纹拆卸连接第一圆环件21,第一圆环件21的底部呈环形分布连接圆头l杆19,圆头l杆19的底部与顶盖20的顶部环槽相互滑动卡接;
[0049]
内筒件33的整体设置于搅拌机构7的内部,且搅拌机构7及内筒件33之间设有间隔,在搅拌机构7及搅杆件23之间空旷区域呈环形分布设置有搅杆件23,搅杆件23的顶部通过间隔套转轴连接顶盖20,搅杆件23的底部穿过搅拌机构7底部内壁通过间隔套与第二转盘25的顶部转轴连接,在搅杆件23底部表面固定连接皮带轮24,皮带轮24的表面啮合有皮带轮24,皮带轮24的表面通过弯杆与搅拌机构7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
[0050]
在搅杆件23的表面从上往下一字固定连接挤压环32,挤压环32的表面呈环状分布圆孔,且在挤压环32表面网孔内设置有内齿10,在搅杆件23的表面设置有凸块;
[0051]
搅拌机构7的内壁相对应搅杆件23的表面可弹性连接有半圆硅胶罩31,在搅拌机构7及半圆硅胶罩31之间安放有回位弹簧311。
[0052]
使用时,先由工作人员将冲好的营养液倒入搅拌机构7的内部,随后再将第一圆环件21带动搅拌机构7整体与圆筒件8表面第二圆环件22螺纹连接固定,随后,再由家属通过转动第二转盘25,使搅拌机构7顶部顶盖20表面滑槽沿呈环形分布圆头l杆19底部滑动,从而使搅拌机构7整体旋转,在搅拌机构7旋转过程中,又会使搅拌机构7底部悬吊的皮带轮24传动齿轮27,使齿轮27带动搅杆件23进行自转,通过搅杆件23的自转使表面挤压环32凸块与搅拌机构7内壁相对应的半圆硅胶罩31进行挤压,使搅拌机构7及搅杆件23之间营养液内部未融化的营养块,受挤压分散,减少在患者转第三转盘26使皮带轮24推动内筒件33内部营养液进行补充时,营养液中未融化的营养块堵塞管体2内部造成难以清理的问题,在搅拌机构7及搅杆件23内部搅拌完毕后的营养液会从内筒件33底部圆孔留至内筒件33内部填充;
[0053]
在搅拌机构7的内部营养及搅杆件23内部营养液用完后可直接将第一圆环件21拧动分离第二圆环件22,再将顶盖20转动将搅拌机构7顶部分离,再由家属对搅拌机构7内部冲刷清洗即可,有效的便于使用完毕之后清洗,为后续提供可持续使用,也节省资源浪费现象。
[0054]
对于上述进一步有说明的是在挤压环32转动与半圆硅胶罩31挤压营养液中的未溶解块,具体是通过挤压环32表面凸块将营养液与半圆硅胶罩31相挤压时,半圆硅胶罩31
会受回位弹簧311产生形变下凹,形成挤压环32表面均匀充分对营养液挤压,从而使营养液未溶解小块到半圆硅胶罩31下凹内直接充分被挤压分散,有效进一步对营养液充分搅拌。
[0055]
进一步说明的是储水筒机构6及搅拌机构7、内筒件33整体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是便于工作人员及家属观察内部水及营养液还剩对少,便于对其补充。
[0056]
进一步说明的是挤压环32的表面与搅拌机构7及内筒件33一侧相贴。
[0057]
如图13所示,绑扎装置4的一侧由长杆转轴连接圆筒件8,在圆筒件8的表面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松紧绑扎带9,绑扎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转扭件401,转扭件401的底部通过轴杆穿过绑扎装置4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圆筒件8。
[0058]
使用时,可由家属将自助装置1背面与患者胸部相贴,再将自助装置1两侧绑扎装置4内部松紧绑扎带9向两侧拉开,随后将松紧绑扎带9从患者胸前拉背部通过松紧绑扎带9表面魔术贴相贴,使自助装置1整体安放于患者胸前,便于患者移动随身携带,同时在对于患者需要回家修养时,也可带至回家,减少对于少部分相想回家患者受不易进食条件受限回家困难的现象。
[0059]
如图14所示,疏通组件3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珠体301,圆珠体301的内壁与管体2的表面相贴。
[0060]
使用时,在管体2的内部当还受搅拌后营养液中营养碎渣积累堵塞,可将疏通组件3整体移动至堵塞区域,再将疏通组件3表面下捏,使疏通组件3内部的圆珠体301对管体2内部营养成分碎渣挤压破碎,依次来疏通管体2内部,减少患者受管体2堵塞不易进食的情况。
[0061]
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进食,而医护正在处理手头事务时,此时偏瘫患者可通过拧动第三转盘带动第二底筒件旋转,在第二底筒件旋转的过程中会螺纹旋转推进第二纹杆,使第二纹杆表面沿搅拌机构底部内壁镶嵌的螺纹套旋转推进第二推盘,使第二推盘将内筒件内部营养流失向上推进到达管体的内部再进入患者胃部,有效的减少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需进食时,与工作人员繁忙时间在同一时间段,所导致患者在空腹等待工作人员来操作进食的时间段会引起身体不适的情况,同时还有效的方便意识清醒及手部便于活动的偏瘫患者需要进食时,可自行随时补充,也便于医护人员节省时间提高其余事情的工作效率。
[0062]
在患者进食完毕之后还可转动第一转盘,实时第一底筒件旋转螺纹推动第一纹杆,使第一纹杆沿储水筒机构底部内壁内纹套上升,同时推动第一推盘上升将储水筒机构内部水体进入管体的内部对刚进食完毕的患者进行水分补充,有效的减少在患者进食完毕后需喝水情况下,还需用新的一次性针筒将水体注入鼻饲管中流入患者胃中补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情况。
[0063]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0064]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006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包括自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助装置的底部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管道,在其中的一个所述管道底部固定连接储水筒机构,而另一个所述管道的底部可活动拆卸设置有搅拌机构;在所述自助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两侧均分别贯穿自助装置的内壁连通储水筒机构及搅拌机构;在所述管体的底部表面可滑动设置有疏通组件;在所述自助装置的背面两侧均固定连接绑扎装置;在所述储水筒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进水管,所述储水筒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杆件,所述支杆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圆环件,所述圆环件的内壁转轴连接第一底筒件,所述第一底筒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螺纹连接第一纹杆,所述储水筒机构的底部内壁相对应第一纹杆表面固定连接内纹套,所述内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纹杆,所述第一纹杆的顶部穿过内纹套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推盘,所述第一推盘的外边缘与储水筒机构的内壁滑动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的顶部螺纹连接顶盖,所述顶盖底部内壁相对于管道外表面固定连接内筒件,所述内筒件的底部内壁滑动贴合有第二推盘,所述第二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纹杆,所述搅拌机构的底部内壁相对应第二纹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纹套件,所述第二纹杆的底部螺纹连接第二底筒件,所述第二底筒件的底部表面呈环形分布连接有圆头支杆,所述圆头支杆的一侧可滑动连接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内壁相对应圆头支杆的一侧开设有环槽,所述第二底筒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的顶部滑动连接第二转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搅拌机构顶部的管道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圆环件,所述第二圆环件的表面可螺纹拆卸连接第一圆环件,所述第一圆环件的底部呈环形分布连接圆头l杆,所述圆头l杆的底部与顶盖的顶部环槽相互滑动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件的整体设置于搅拌机构的内部,且搅拌机构及内筒件之间设有间隔,在所述搅拌机构及搅杆件之间空旷区域呈环形分布设置有搅杆件,所述搅杆件的顶部通过间隔套转轴连接顶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杆件的底部穿过搅拌机构底部内壁通过间隔套与第二转盘的顶部转轴连接,在所述搅杆件底部表面固定连接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表面啮合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表面通过弯杆与搅拌机构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杆件的表面从上往下一字固定连接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表面呈环状分布圆孔,且在所述挤压环表面网孔内设置有内齿,在所述搅杆件的表面设置有凸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的内壁相对应搅杆件的表面可弹性连接有半圆硅胶罩,在所述搅拌机构及半圆硅胶罩之间安放有回位弹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装置的一侧由长杆转轴连接圆筒件,在所述圆筒件的表面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松紧绑扎带,所述绑扎装置的顶
部设置有转扭件,所述转扭件的底部通过轴杆穿过绑扎装置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圆筒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鼻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圆珠体,所述圆珠体的内壁与管体的表面相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鼻饲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助式鼻饲装置,包括自助装置,所述自助装置的底部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管道,在患者进食完毕之后还可转动第一转盘,实时第一底筒件旋转螺纹推动第一纹杆,使第一纹杆沿储水筒机构底部内壁内纹套上升,同时推动第一推盘上升将储水筒机构内部水体进入管体的内部对刚进食完毕的患者进行水分补充,有效的减少在患者进食完毕后需喝水情况下,还需用新的一次性针筒将水体注入鼻饲管中流入患者胃中补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情况。带来的资源浪费情况。带来的资源浪费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霍云云 王宁 张小兰 季衍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3/9/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