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6
阅读:9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抑制铂金挥发物混入液态玻璃中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玻璃制造系统所具有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多由铂金制成,因此,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在高温状态下所产生的铂金挥发物,容易混入液态玻璃中,而对玻璃的成分或质量造成影响。有鉴于此,将需要一种可抑制铂金挥发物混入液态玻璃中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铂金挥发物混入液态玻璃中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
4.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包括:一玻璃流通部,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一第一气体传输部,连接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一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一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一外开口部,该第一连通开口部连通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一外开口部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之外;以及一第二气体传输部,连接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二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二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二外开口部,该第二连通开口部连通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二外开口部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之外;其中该第一连通开口部靠近该第一端部,该第二连通开口部靠近该第二端部。
5.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一转向部,该第一转向部延伸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内,且该第一连通开口部设置于该第一转向部的一第一末端;其中该第二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二转向部,该第二转向部延伸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内,且该第二连通开口部设置于该第二转向部的一第二末端;其中该第一转向部朝向该第一端部延伸设置,该第二转向部朝向该第二端部延伸设置。
6.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气体传输部为一进气部,该第二气体传输部为一排气部,该玻璃制造系统经该第一气体传输部将一气体注入至该玻璃流通部内,且该玻璃制造系统经该第二气体传输部将该气体排出至该玻璃流通部外。
7.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气体为氩气。
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气体传输部为一进气部,该第一气体传输部为一排气部,该玻璃制造系统经该第二气体传输部将一气体注入至该玻璃流通部内,且该玻璃制造系统经该第一气体传输部将该气体排出至该玻璃流通部外。
9.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气体为氩气。
10.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还包括:一第三气体传输部,连接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三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三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三外开口部,该第三连通开口部连通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三外开口部设置于该玻璃流通
部之外;其中该第三气体传输部设置于该第一气体传输部与该第二气体传输部之间。
1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一转向部,该第一转向部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内,且该第一连通开口部设置于该第一转向部的一第一末端;其中该第二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二转向部,该第二转向部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内,且该第二连通开口部设置于该第二转向部的一第二末端;其中该第一转向部朝向该第一端部延伸设置,该第二转向部朝向该第二端部延伸设置。
12.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气体传输部为一第一进气部,该第二气体传输部为一第二进气部,该第三气体传输部为一排气部,该玻璃制造系统经该第一气体传输部与该第二气体传输部将一气体注入至该玻璃流通部内,且该玻璃制造系统经该第三气体传输部将该气体排出至该玻璃流通部外。
13.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气体为氩气。
14.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为澄清槽。
15.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为搅拌槽。
16.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且该第二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
17.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且该第二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
1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且该第二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
19.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且该第二连通开口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21.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通过气体传输部向液态玻璃流通装置通入气体,进而抑制铂金挥发物混入液态玻璃中。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的玻璃制造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23.图2为本发明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26.图5为气体传输部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100、熔解装置;101、熔解槽;104、输送管;120、澄清槽;105、输送管;103、搅拌槽;106、输送管;200、成形装置;200、液态玻璃流通装置;210、第一气体传输部;212、第一连通开口部;214、第一外开口部;220、第二气体传输部;222、第二连通开口部:224、第二外开口部;230、玻璃流通部;232、第一端部;234、第二端部;250、炼瓦部;260、炼瓦部;272、阻挡部;274、阻挡部;276、阻挡部;280、气体空间;290、液面;300、液态玻璃流通装置;310、第一气体传输部;312、第一连通开口部;314、第一外开口部;316、第一转向部;320、第二气体传输部;
322、第二连通开口部;324、第二外开口部;326、第二转向部;330、玻璃流通部;332、第一端部;334、第二端部;400、液态玻璃流通装置;410、第一气体传输部;412、第一连通开口部;414、第一外开口部;416、第一转向部;420、第二气体传输部;422、第二连通开口部;424、第二外开口部;426、第二转向部;430、第三气体传输部;432、第三连通开口部;434、第三外开口部;440、玻璃流通部;442、第一端部;444、第二端部;510、气体传输部;512、连通开口部;514、外开口部;516、转向部;518、主体部;530、玻璃流通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请参阅图1,其例示说明了具备本发明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的玻璃制造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玻璃制造系统包括熔解装置100及成型装置200。熔解装置100包括熔解槽101、输送管104、澄清槽120、输送管105、搅拌槽103及输送管106。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为澄清槽120或搅拌槽103。输送管104设置于熔解槽101与澄清槽120之间,且输送管104连通熔解槽101及澄清槽120。输送管105设置于澄清槽120与搅拌槽103之间,且输送管105连通澄清槽120与搅拌槽103。输送管106设置于搅拌槽103与成型装置200之间,且输送管106连通搅拌槽103与成型装置200。
3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熔解槽101可将其内的玻璃原料溶解为液态玻璃,并可经输送管104将液态玻璃传输至澄清槽120。澄清槽120可通过澄清剂去除液态玻璃中的气泡,并可经输送管105将液态玻璃传输至搅拌槽103。搅拌槽103通过其内的搅拌棒将液态玻璃搅拌均匀,并可经输送管106传输至成型装置200。澄清槽120或搅拌槽103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为铂金所制成,或为含有铂金或铂金镀层的混合金属。
31.请参阅图2,其例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实施例,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200包括第一气体传输部210、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以及玻璃流通部230,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第二气体传输部220皆连接玻璃流通部230,玻璃流通部230具有第一端部232以及第二端部234。第一气体传输部210具有第一连通开口部212以及第一外开口部214,第一连通开口部212连通玻璃流通部230,第一外开口部214设置于玻璃流通部230之外。第二气体传输部220具有第二连通开口部222以及第二外开口部224,第二连通开口部222连通玻璃流通部230,第二外开口部224设置于玻璃流通部230之外。液态玻璃流通装置200的外侧可设置炼瓦部250和炼瓦部260,以保护液态玻璃流通装置200,或借以避免热气外流。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玻璃流通部230其内设置有阻挡部272、阻挡部274、以及阻挡部276。
3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液态玻璃(液面290的下方处即为玻璃熔融物)自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流动至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为进气部,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为排气部,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一气体传输部210将气体注入至玻璃流通部230内,且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二气体传输部220将气体排出至玻璃流通部230外(借此可在玻璃流通部230内形成气体空间280)。其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也即,第一气体传输部210设置于靠近第一端部232的位置,或可称第一气体传输部210实际上设置于第一端部232处),第二气体传输部22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也即,第二气体传输部220设置于靠近第二端部234的位置,或可称第二气体传输部220实际上设置于第二端部234处)。如此,即可避免位于第一端部232或第二端部234的液态
玻璃难以接触到气体的情况发生。较佳地,气体为惰性气体、氮气、氢气或其组合。较佳地,惰性气体为氩气。应了解,前述“第一气体传输部21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也包括了“将第一气体传输部210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处(也即,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为0mm)”的实施例,而前述“第二气体传输部22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也包括了“将第二气体传输部220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处(也即,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为0mm)”的实施例。
3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如此,可达到较佳的效果。
3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并大于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并大于0mm。
3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并大于5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并大于5mm。
3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如此,可达到更佳的效果。
3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并大于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并大于0mm。
3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并大于5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并大于5mm。
3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如此,可达到更佳的效果。
4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并大于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并大于0mm。
4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并大于5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并大于5mm。
4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如此,可达到最佳的效果。
4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并大于0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
小于50mm并大于0mm。
4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并大于5mm,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并大于5mm。
4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液态玻璃(液面290的下方处即为玻璃熔融物)自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流动至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第二气体传输部220为进气部,第一气体传输部210为排气部,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二气体传输部220将惰性气体注入至玻璃流通部230内,且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一气体传输部210将惰性气体排出至玻璃流通部230外(借此可在玻璃流通部230内形成气体空间280)。其中,第一气体传输部21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也即,第一气体传输部210设置于靠近第一端部232的位置,或可称第一气体传输部210实际上设置于第一端部232处),第二气体传输部22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也即,第二气体传输部220设置于靠近第二端部234的位置,或可称第二气体传输部220实际上设置于第二端部234处)。如此,即可避免位于第一端部232或第二端部234的液态玻璃难以接触到惰性气体的情况发生。较佳地,惰性气体为氩气。应了解,前述“第一气体传输部21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也包括了“将第一气体传输部210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一端部232处的实施例,而前述“第二气体传输部220靠近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也包括了“将第二气体传输部220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230的第二端部234处”的实施例。
46.请参阅图3,其例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实施例,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300包括第一气体传输部310、第二气体传输部320以及玻璃流通部330,第一气体传输部310与第二气体传输部320皆连接玻璃流通部330,玻璃流通部330具有第一端部332以及第二端部334。第一气体传输部310具有第一连通开口部312、第一外开口部314以及第一转向部316,第一转向部316延伸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内,且第一连通开口部312设置于第一转向部316的末端处。第一连通开口部312连通玻璃流通部330,第一外开口部314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之外。第二气体传输部320具有第二连通开口部322、第二外开口部324以及第二转向部326,第二转向部326延伸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内,且第二连通开口部322设置于第二转向部326的末端处。第二连通开口部322连通玻璃流通部330,第二外开口部324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之外。其中,第一转向部316朝向第一端部332延伸设置,使第一连通开口部312靠近并面向第一端部332。第二转向部326朝向第二端部334延伸设置,使第二连通开口部322靠近并面向第二端部334。借此,即可在将惰性气体从第一连通开口部312或第二连通开口部322注入至玻璃流通部330时,惰性气体可沿着第一转向部316的延伸方向或沿着第二转向部326的延伸方向被喷到第一端部332处或第二端部334处。
47.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310的第一连通开口部312靠近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一端部332(也即,第一气体传输部310设置于靠近第一端部332的位置,或可称第一气体传输部310实际上设置于第一端部332处),而第二气体传输部320的第二连通开口部322靠近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二端部334(也即,第二气体传输部320设置于靠近第二端部334的位置,或可称第二气体传输部320实际上设置于第二端部334处)。借此,即可避免位于第一端部332或第二端部334的液态玻璃难以接触到注入的气体的情况发生。气体为惰性气
体、氮气、氢气或其组合。较佳地,惰性气体为氩气。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310的第一连通开口部312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一端部332处,而第二气体传输部320的第二连通开口部322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二端部334处。应了解,前述“第一气体传输部310的第一连通开口部312靠近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一端部332”,也包括了“将第一气体传输部310的第一连通开口部312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一端部332处”的实施例,而前述“第二气体传输部320的第二连通开口部322靠近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二端部334”,也包括了“将第二气体传输部320的第二连通开口部322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二端部334处”的实施态例。
4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液态玻璃自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一端部332流动至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二端部334,第一气体传输部310为进气部,第二气体传输部320为排气部,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一气体传输部310将气体注入至玻璃流通部330内,且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二气体传输部320将气体排出至玻璃流通部330外。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液态玻璃自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一端部332流动至玻璃流通部330的第二端部334,第二气体传输部320为进气部,第一气体传输部310为排气部,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二气体传输部320将气体注入至玻璃流通部330内,且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一气体传输部310将气体排出至玻璃流通部330外。
49.请参阅图4,其例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实施例,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400包括第一气体传输部410、第二气体传输部420、第三气体传输部430以及玻璃流通部440,第一气体传输部410与第二气体传输部420皆连接玻璃流通部440,第三气体传输部430连接玻璃流通部440,玻璃流通部440具有第一端部442以及第二端部444。第一气体传输部410具有第一连通开口部412、第一外开口部414以及第一转向部416,第一转向部416延伸设置于玻璃流通部440内,且第一连通开口部412设置于第一转向部416的末端处。第一连通开口部412连通玻璃流通部440,第一外开口部414设置于玻璃流通部440之外。第二气体传输部420具有第二连通开口部422、第二外开口部424以及第二转向部426,第二转向部426延伸设置于玻璃流通部440内,且第二连通开口部422设置于第二转向部426的末端处。第二连通开口部422连通玻璃流通部440,第二外开口部424设置于玻璃流通部440之外。第三气体传输部430设置于第一气体传输部410与第二气体传输部420之间,第三气体传输部430具有第三连通开口部432以及第三外开口部434。第三连通开口部432连通玻璃流通部440,第三外开口部434设置于玻璃流通部440之外。其中,第一转向部416朝向第一端部442延伸设置,使第一连通开口部412靠近并面向第一端部442。第二转向部426朝向第二端部444延伸设置,使第二连通开口部422靠近并面向第二端部444。借此,即可在将气体自第一连通开口部412注入至玻璃流通部440时,气体可沿着第一转向部416的延伸方向被喷到第一端部442处。此外,并可在将气体自第二连通开口部422注入至玻璃流通部440时,气体可沿着第二转向部426的延伸方向被喷到第二端部444处。
50.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传输部410为进气部(可视为第一进气部),第二气体传输部420为进气部(可视为第二进气部),第三气体传输部430为排气部,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一气体传输部410与第二气体传输部420将惰性气体注入至玻璃流通部440内,且玻璃制造系统可经第三气体传输部430将气体排出至玻璃流通部440外。第一气体传输部410的第一连通开口部412靠近玻璃流通部440的第一端部442(也即,第一气体传输部410设置
于靠近第一端部442的位置,或可称第一气体传输部410实际上设置于第一端部442处),而第二气体传输部420的第二连通开口部422靠近玻璃流通部440的第二端部444(也即,第二气体传输部420设置于靠近第二端部444的位置,或可称第二气体传输部420实际上设置于第二端部444处)。借此,即可避免位于第一端部442或第二端部444的液态玻璃难以接触到注入的气体的情况发生。气体为惰性气体、氮气、氢气或其组合。较佳地,惰性气体为氩气。应了解,前述“第一气体传输部410的第一连通开口部412靠近玻璃流通部440的第一端部442”,也包括了“将第一气体传输部410的第一连通开口部412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440的第一端部442处”的实施例,而前述“第二气体传输部420的第二连通开口部422靠近玻璃流通部440的第二端部444”,也包括了“将第二气体传输部420的第二连通开口部422直接设置于玻璃流通部440的第二端部444处”的实施例。
51.请参阅图5,其例示说明了根据气体传输部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实施例,气体传输部500具有连通开口部512、外开口部514、转向部516以及主体部518,转向部516连接主体部518,连通开口部512设置于转向部516的末端,外开口部514设置于主体部518的末端。较佳地,主体部518连接液态玻璃流通装置的玻璃流通部530,而转向部516延伸设置于玻璃流通部530内。主体部518可视需求而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玻璃流通部530,转向部516可视需求而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玻璃流通部530。应了解,本发明液态玻璃流通装置400的第一气体传输部与第二气体传输部皆可采用图5所示的气体传输部500的实施方式。
52.至此,本发明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已经由上述说明及附图加以说明。然应了解,本发明的各个具体实施例仅是做为说明之用,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下可进行各种改变,且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玻璃流通部,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一第一气体传输部,连接所述玻璃流通部,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一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一外开口部,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连通所述玻璃流通部,所述第一外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玻璃流通部之外;以及一第二气体传输部,连接所述玻璃流通部,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二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二外开口部,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连通所述玻璃流通部,所述第二外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玻璃流通部之外;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一转向部,所述第一转向部延伸设置于所述玻璃流通部内,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部的一第一末端;其中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二转向部,所述第二转向部延伸设置于所述玻璃流通部内,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向部的一第二末端;其中所述第一转向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转向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为一进气部,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为一排气部,所述玻璃制造系统经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将一气体注入至所述玻璃流通部内,所述玻璃制造系统经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将所述气体排出至所述玻璃流通部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氩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为一进气部,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为一排气部,所述玻璃制造系统经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将一气体注入至所述玻璃流通部内,所述玻璃制造系统经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将所述气体排出至所述玻璃流通部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氩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还包括:一第三气体传输部,连接所述玻璃流通部,所述第三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三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三外开口部,所述第三连通开口部连通所述玻璃流通部,所述第三外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玻璃流通部之外;其中所述第三气体传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与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一转向部,所述第一转向部设置于所述玻璃流通部内,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部的一第一末端;其中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二转向部,所述第二转向部设置于所述玻璃流通部
内,且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向部的一第二末端;其中所述第一转向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转向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为一第一进气部,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为一第二进气部,所述第三气体传输部为一排气部,所述玻璃制造系统经所述第一气体传输部与所述第二气体传输部将一气体注入至所述玻璃流通部内,所述玻璃制造系统经所述第三气体传输部将所述气体排出至所述玻璃流通部外。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氩气。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为澄清槽。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玻璃流通装置为搅拌槽。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200mm。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00mm。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所述第二连通开口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包括:一玻璃流通部,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一第一气体传输部,连接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一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一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一外开口部,该第一连通开口部连通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一外开口部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之外;以及一第二气体传输部,连接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二气体传输部具有一第二连通开口部以及一第二外开口部,该第二连通开口部连通该玻璃流通部,该第二外开口部设置于该玻璃流通部之外;其中该第一连通开口部靠近该第一端部,该第二连通开口部靠近该第二端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的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可抑制铂金挥发物混入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可抑制铂金挥发物混入液态玻璃。流通装置可抑制铂金挥发物混入液态玻璃。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学 陈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电动滑移式安全通风隔声窗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下一篇:升降烟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