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纵向调节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6
阅读:7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纵向调节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这种调节装置包括沿纵向轴线延伸的导轨、能在导轨上沿纵向轴线调节的且与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相配属的调节结构组件、以及缆线结构组件。
3.这样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例如可以是车辆座椅。然而,这样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也可以是其他的功能结构组件,例如尤其是车辆内部空间中的控制台元件。
4.在传统车辆中,例如形式为车辆座椅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可以经由例如从de 10 2015 215 592 a1中已知的纵向调节装置相对于构成地板区段的车辆地板来被调节。在此,导轨在车辆座椅的两侧彼此平行地延伸,以便使车辆中的车辆座椅向前或向后移位并且以这种方式为车辆乘员调整舒适定位。
5.传统的导轨被构造得相对较短,例如短于50cm,以便能够在前部定位与后部定位之间调节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然而,结合新型的车辆技术、尤其是结合自主驾驶,可能希望使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调节范围明显更大,以便能够使车辆中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例如向后移位得远。为此,考虑使用明显更长的导轨,尤其是长度大于50cm的导轨,这些导轨又牢固地布置在车辆中。
6.用于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纵向调节的导轨通常布置在车辆地板上方并且因此从车辆的内部空间可见。此外,驱动设备的驱动马达通常布置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区域中,并且导致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下方的脚部空间方面的结构空间受限。这种驱动马达通常以随行方式被设计并且相应地在使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以沿着导轨进行纵向调节时运动的情况下与该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一起运动。
7.此外,对结构空间具有另外需求的是缆线结构组件,利用缆线结构组件例如对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调节部件供电。尤其是在能够实现使车辆功能结构组件在较长的调节路径上进行调节运动的导轨的情况下,须将缆线结构组件设计成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调节运动时也可以使缆线结构组件一起运动,而在此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例如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下方的结构空间不受到过多的限制。
8.由wo 2020/186259 a1已知一种用于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纵向调节装置,其中,导轨系统被布置在车辆地板上。经由形式为皮带传动机构的调节传动机构,可以使上导轨相对下导轨运动,以便以这种方式对车辆功能结构组件进行纵向调节。
9.由us 5,950,978已知一种车辆座椅,其中,下导轨被容纳在车辆地板的留空部中,从而使得下导轨的上侧与车辆地板的上表面区段平齐。该车辆座椅在导轨中被引导并且可以经由驱动设备来被纵向调节。
10.由us 2012/0024564 a1已知一种车辆座椅,其缆线结构组件被容纳在收纳装置中。当调节结构组件在导轨上被调节时,该缆线结构组件可以从收纳装置中拉出。缆线结构
组件在此利用与调节结构组件相配属的端部与该调节结构组件连接。
11.此外,由wo 2018/207589 a1已知一种具有被容纳在收纳装置中的缆线结构组件的车辆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能够在使用缆线结构组件的情况下实现在结构空间方面有利的布置。
13.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解决。
14.因此,导轨具有沿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一支撑区段和沿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支撑区段,其中,沿横行于纵向轴线的横向方向观察,第一支撑区段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区段的第一侧上,而第二支撑区段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该区段的第二侧上,并且缆线结构组件以第一区段支撑在第一支撑区段上,并以第二区段支撑在第二支撑区段上。
15.缆线结构组件例如可以用于给用于驱动调节结构组件相对于导轨的调节运动的驱动设备供电。附加或替选地,缆线结构组件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为车辆功能结构组件提供电接驳,即,例如使缆线结构组件的端部与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电部件连接,并且因此使这些部件可以经由缆线结构组件例如与车辆的电能供应系统联接。
16.缆线结构组件在调节装置中以相对导轨有经限定的位置关系地布置并被支撑在导轨上。为此,导轨构造有支撑区段,缆线结构组件例如以滑动方式贴靠在这些支撑区段上,从而在调节结构组件的调节运动中,缆线结构组件在导轨上被引导。
17.缆线结构组件的第一区段在此被支撑在导轨的第一支撑区段上。与之对应地,缆线结构组件的第二区段则被支撑在导轨的第二支撑区段上。调节结构组件能在支撑区段之间纵向运动,从而使得缆线结构组件的第一区段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第一侧上,而第二区段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上。
18.由于缆线结构组件被布置在导轨上,使得能够实现在结构空间方面有利的布置。尤其地,导轨上的区域可以被用来存放缆线结构组件,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结构空间并且尤其使得缆线结构组件可以在调节结构组件进行调节运动时能够实现一起运动。
19.沿着横向于纵向轴线的横向方向观察,第一支撑区段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区段的第一侧上,并且第二支撑区段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该区段的第二侧上。因此,这些支撑区段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两侧,例如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的导轨的轨道侧边的两侧。支撑区段在此可以与调节结构组件处于贴靠,例如与调节结构组件的导轨的轨道侧边处于贴靠,并因此可以以滑动方式能沿着调节结构组件运动。然而,支撑区段也可以沿横向方向与调节结构组件间隔开、尤其是与调节结构组件的导轨的轨道侧边间隔开,而不存在贴靠。然而替选地,也可以存在滑动的、引导式的贴靠。
20.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缆线结构组件具有电缆线和沿缆线延伸的能变形的缆线支撑装置。电缆线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芯线,并且可以例如被用于将调节装置的驱动设备或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其他电部件与车辆的供能系统连接起来。例如,缆线支撑装置可以由具有多个能相对彼此运动的链节的链构成,并以如下方式容纳缆线,即,使得缆线得到支撑并且基于缆线支撑装置的经限定的可运动性限制缆线的灵活的可运动性。
21.例如,当缆线支撑装置被设计成链时,缆线支撑装置例如可以仅能在由链节的铰
接式的连接部所限定的运动平面内变形。因此,缆线支撑装置能够实现缆线在该运动平面内的变形,但防止在该平面外发生变形。
22.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缆线支撑装置构造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包围缆线的缆线支撑装置因此以如下方式被支撑在导轨的支撑区段上,即,使得第一区段位于第一支撑区段上,而第二区段位于第二支撑区段上。例如,缆线支撑装置的区段可以在支撑区段上以滑动方式被引导,从而使缆线支撑装置被支撑在支撑区段上。
2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缆线结构组件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经由弯曲区段彼此连接。弯曲区段例如提供180
°
的转向并且在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延伸。第一区段可以在第一支撑区段上直线地延伸。与之对应地,第二区段在第二支撑区段上直线地延伸。例如,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在支撑区段上在此沿纵向轴线基本上相互平行延伸。这些区段经由弯曲区段彼此连接。
24.例如,弯曲区段基本上横向于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在此与和导轨连接的丝杠交错而过。
25.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区段的长度和第二区段的长度在调节结构组件被调节时相对彼此发生变化。例如,第一区段可以利用端部固定在导轨上。与之对应地,第二区段利用端部例如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上。如果调节结构组件相对于导轨移动,则缆线结构组件变形,其中,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在其长度方面分别发生改变并因此在缆线结构组件变形的情况下补偿了调节结构组件的调节运动。然而,在调节结构组件被调节时,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长度之和优选保持不变。
26.例如,第一区段与相对第一支撑区段方位固定地布置的插塞连接器连接。经由插塞连接器例如可以建立与车辆的供能系统的电连接。
27.与之对应地,第二区段有利地与调节结构组件连接,并因此在调节结构组件被调节时与调节结构组件一起运动。该运动导致缆线结构组件的变形,并因此导致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长度相对彼此发生变化。
28.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缆线结构组件具有张紧装置,以用于提供相对于导轨的弹性张力。经由张紧装置例如可以在缆线结构组件与导轨之间提供弹性预紧,该预紧引起缆线结构组件在调节结构组件被调节时以限定的方式相对导轨被调节。尤其地,张紧装置可以作用于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彼此连接起来的弯曲区段上,其中,预紧例如可以沿纵向轴线纵向起作用,从而使弯曲区段在调节结构组件被调节时例如朝导轨的一个端部的方向纵向地受载荷。依赖于调节结构组件的调节运动的方向地,张紧装置在此可以被张紧或消除张力,从而使得缆线结构组件在调节方向上的变形抵抗由张紧装置提供的张力地进行,而在另一调节方向上的变形则沿张力的方向地并因此得到张力的支持地进行。
29.这样的张紧装置例如可以通过弹性弹簧或橡胶拉索或类似物来设计。张紧装置例如可以作用于滑座元件上,该滑座元件例如在导轨上被引导,并且缆线结构组件的弯曲区段以如下方式布置在该滑座元件上,即,使得缆线结构组件在滑座元件上转向并以滑动方式被引导。
30.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导轨具有底座、从底座延伸的第一侧边和从底座延伸的第二侧边。第一支撑区段成形在第一侧边上和/或第二支撑区段构造在第二侧边上。例如,支撑区段可以基本上平行于底座地但沿高度方向与底座间隔开地延伸,并因此成形在分别配属
的侧边的远离底座的棱边上。
31.高度方向垂直于纵向轴线地指向并至少与车辆竖直方向大致相应。支撑区段尤其沿高度方向与底座间隔开,尤其是成形在底座上方。
32.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区段沿高度方向被放置在第一支撑区段上,而第二支撑区段沿高度方向被放置在第二支撑区段上。支撑区段例如分别提供了沿垂直于高度方向指向的平面延伸的滑动面。沿着高度方向,支撑区段为缆线结构组件提供支撑,从而使得缆线结构组件在支撑区段上以滑动方式被引导。
3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装置具有引导装置,引导装置被用于在导轨上侧向引导缆线结构组件。例如,引导装置可以具有与支撑区段相配属的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沿高度方向探伸超出所配属的支撑区段。有利地,在导轨的侧向分别布置有引导元件,从而给每个支撑区段均配属有引导元件,并且在每个支撑区段的区域中提供了经由所配属的引导元件的引导。由于引导元件沿高度方向探伸超出分别配属的支撑区段,使得引导元件沿横向于高度方向且横向于纵向轴线指向的横向方向提供引导和支撑,从而使得缆线结构组件不能尤其是侧向(沿横向方向)地滑出导轨,并且在引导元件之间因此形成用于缆线结构组件的限定的调节运动的引导通道。
34.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沿着高度方向观察,支撑区段相对于底座被布置在相同的高度。因此,支撑区段以如下方式为缆线结构组件提供支撑,即,使得缆线结构组件的区段在同一高度被引导,并且使得缆线结构组件因此在垂直于高度方向指向的平面之内延伸。
35.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支撑区段被布置在相对于底座的第一高度,而第二支撑区段被布置在相对于底座的与第一高度不同的第二高度。因此,这些支撑区段处于不同的高度。这导致,缆线结构组件的区段被支撑在不同的高度,并且缆线结构组件因此在相对于高度方向倾斜指向的平面中延伸。由于缆线结构组件的倾斜布置,使得可以有效地利用可用的结构空间,其中,因此可以依赖于可用的结构空间来调整对缆线结构组件的支撑,使得可以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将缆线结构组件容纳在导轨上。
36.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装置具有驱动设备,驱动设备具有驱动马达、调节传动机构和将驱动马达与调节传动机构连接起来的传递元件。调节传递机构能通过驱动马达驱动,以用于相对于导轨调节调节结构组件,从而使得调节结构组件电动马达式地被调节。传递元件例如可以通过驱动轴,尤其是柔性的驱动轴设计而成。然而,传递元件例如也可以采取小齿轮、螺杆或其他传动元件的形式。
37.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驱动马达与缆线结构组件电连接。因此,经由缆线结构组件可以为驱动马达提供电力供应。
38.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装置的调节传动机构由丝杠传动机构构成。这样的丝杠传动机构具有丝杠并且可以被操纵,以便引起调节结构组件相对于导轨的纵向调节。丝杠传动机构在此经由传递元件与驱动马达作用连接,从而在驱动电马达的驱动下丝杠传动机构可以运动并由此使调节结构组件可以相对于导轨被调节。
39.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传动机构具有与导轨连接的丝杠和与传递元件作用连接的、与调节结构组件相配属的丝杠螺母。通过使丝杠螺母相对于丝杠旋转,使得调节结构组件可以相对于导轨被调节。
40.这种丝杠螺母尤其具有内孔,该内孔具有在其中成形的内螺纹,内螺纹与丝杠的
外螺纹处于螺纹嵌接中。通过使丝杠螺母相对于丝杠旋转,丝杠螺母在丝杠上滚动并且由此相对丝杠纵向运动。例如,经由调节传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壳体,丝杠螺母轴向地被定固在调节结构组件上,从而使得在丝杠螺母相对于方位固定地布置在导轨上的丝杠进行纵向调节时,调节结构组件在导轨上纵向运动。
41.在此,丝杠螺母与传递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中。例如,在(例如形式为驱动轴的)传递元件上可以布置有例如形式为驱动螺杆的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与丝杠螺母处于连接中。例如,丝杠螺母可以具有外齿部,驱动元件的螺杆齿部嵌入到该外齿部中,从而通过驱动元件旋转而使得丝杠螺母旋转并且因此相对丝杠运动。
42.车辆的结构组件具有上述类型的调节装置、方位固定地布置在车辆中的底板结构组件和地板区段。例如由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被地毯覆盖的车辆地板构成的地板区段被布置在底板结构组件上方,其中,导轨和/或缆线结构组件被布置在地板区段的下方。
43.车辆的内部空间通常向下通过车辆地板来限界,该车辆地板例如被地毯覆盖并且用作用户的踩踏面。在此,车辆地板在车辆车身结构上方延伸,该车辆车身结构是车辆的承载性的框架并且具有用于构成车辆的承载结构的翼梁或所谓的槛部。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装置的导轨布置在(由车辆地板构成的)地板区段下方,并且与底板结构组件、例如车身结构连接。因此,导轨在车辆地板的地板区段的下方延伸并且因此无法从车辆的内部空间直接看到。
44.驱动马达在此可以与导轨一起布置在地板区段的下方,并因此能在地板区段的下方与缆线结构组件一起在地板区段与底板结构组件之间的空间中运动。
45.然而,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装置的驱动马达也可以被布置在地板区段的上方,并因此沿着与车辆竖直方向相应的高度方向位于导轨之上。得到了如下布置,在该布置中,导轨被隐藏在车辆地板下方,而驱动马达在车辆地板上方地被布置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区域中。驱动马达可以以节省空间的方式被容纳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区域内,例如被容纳在用于将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与布置在车辆地板下方的导轨连接起来的调节结构组件的区域内,从而使得在调节结构组件被调节时,驱动马达与该调节结构组件一起运动。这例如能够实现尽可能地使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下方的脚部空间保持畅通,其中,驱动马达例如可以被容纳在调节结构组件的饰面的区域中。
46.由于缆线结构组件在地板区段下方延伸,但是应经由缆线结构组件例如向地板区段上方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部件提供电力供应,所以缆线结构组件的第二区段(在一个设计方案中)例如可以与联接元件连接,该联接元件延伸穿过地板区段的开口。调节结构组件在导轨上被引导并且例如延伸穿过地板区段的缝隙状的开口,从而通过调节调节结构组件使与调节结构组件连接的在地板区段上方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可以运动。
47.联接元件也可以延伸穿过缝隙状的开口,以便将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侧上的电部件与地板区段下方的缆线结构组件连接起来。这样的(电)联接元件例如具有插塞连接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侧上的缆线束可以联接到该插塞连接器上,以便以该方式将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电部件与缆线结构组件连接起来。
48.调节装置可以具有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导轨,这两个导轨用于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纵向引导,如通常对于例如形式为车辆座椅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是常见的。在此,给每个导轨都配属有调节结构组件以用于在各自的导轨上对各自的调节结构组件进行纵向调节。
49.在车辆地板中的地板区段的开口尤其可以缝隙状地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地板区段尤其可以通过地毯构成或者被地毯覆盖。在此,该开口可以在地毯中成形出并且例如通过沿着纵向轴线纵向延伸的缝隙来提供。
附图说明
50.下面应依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更详尽地阐述本发明的构思。
51.其中:
52.图1示出在导轨的系统上的形式为车辆座椅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示意性的视图;
53.图2示出具有两个在底板结构组件上纵向延伸的导轨的调节装置的视图;
54.图3示出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该调节装置具有导轨、能相对于导轨调节的调节结构组件和缆线结构组件;
55.图4示出用于调节调节结构组件的形式为丝杠驱动机构的驱动设备的示意性的视图;
56.图5示出根据图3的布置的另一视图;
57.图6示出根据图3的布置的又一另外的透视图;
58.图7示出根据图3的布置的端侧的视图,同时还示出其上布置有导轨的底板结构组件和导轨上方的地板区段;
59.图8示出另一实施例的端侧的视图,其驱动马达的布置方式不同;
60.图9示出调节装置的另外的实施例的视图;
61.图10示出根据图9的调节装置的端侧的视图;
62.图11示出调节装置的又一另外的实施例的视图;
63.图12示出根据图11的布置的端侧的视图;
64.图13示出调节装置的又一另外的实施例的视图;
65.图14示出根据图13的布置的端侧的视图;
66.图15a示出处于调节结构组件相对于导轨的第一位置中的调节装置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并且
67.图15b示出在调节结构组件被从第一位置调节出时的根据图15a的布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68.形式为车辆座椅1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如其在图1中示意性所示那样,具有乘坐部分10和以能枢转的方式布置在乘坐部分10上的靠背11。这种车辆座椅1例如可以实现车辆5中的第一排座椅中的车辆前排座椅,但是也可以被设计成例如在第二排或第三排座椅中的车辆后排座椅。
69.车辆座椅1经由高度调节装置12与(纵向)调节装置2的调节结构组件21连接。在高度调节装置12的范围内,为了车辆座椅1的高度调节的目的,形式为与乘坐部分10以及调节结构组件21以能摆动的方式连接的摇杆的耦接元件120、121能相对于调节结构组件21枢转,从而使得乘坐部分10可以被降低或抬升,以用于为车辆乘员调整舒适的座椅定位。
70.调节装置2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导轨20的系统,这些导轨(如依据图2可见,示出了
这种导轨20的一个实施例)分别沿着纵向轴线l延伸并且与车辆5的底板结构组件4牢固连接,而且分别沿着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调节方向v以滑动方式引导调节结构组件21。经由各一个电动马达式的驱动设备22(其例如被实现为具有丝杠的丝杠驱动机构),调节结构组件21可以在导轨20上被调节,以便以这种方式沿着调节方向v调整车辆座椅1的纵向定位。
71.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底板结构组件4(其例如通过车辆车身的槛部来实现)布置在实际的、从车辆内部可见的、被地毯覆盖的车辆地板3下方。因此,导轨20在正常使用时从车辆内部不可见,而是隐藏在车辆地板3下方。由于导轨20布置在实际的车辆地板3下方并且因此相对于车辆内部被隐藏,使得这些导轨20不会损害车辆内部的美感。
72.在图3至图6所示的调节装置2的实施例中,导轨20沿纵向轴线l纵向延伸,并为调节结构组件21提供引导,该调节结构组件包括调节轨214和布置在调节轨上并从调节轨214的基座210延伸出来的用于将调节结构组件21与形式为位于其上方的车辆座椅1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连接起来的附件213。导轨20类似于图1中所示被布置在车辆地板3下方并与底板结构组件4连接。调节轨214能在地板区段3的下方沿纵向轴线l滑动地相对导轨20移动,其中,附件213延伸穿过车辆地板3中的缝隙开口30并因此提供与地板3上方的车辆座椅1的接驳。
7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具有驱动设备22,该驱动设备(如图4中示意性所示)具有电动马达式的驱动马达226和通过丝杠传动机构构成的调节传动机构227。丝杠220经由丝杠保持元件221方位固定地且抗相对转动地与(所配属的)导轨20的布置在侧边201、202之间的底座200连接,并因此相对于导轨20被定固。调节传动机构227与丝杠220处于作用连接中,其方式是:调节传动机构227的丝杠螺母223经由在丝杠螺母223的内孔中成形的内螺纹与丝杠220的外螺纹处于螺纹嵌接中。丝杠螺母223与布置在驱动轴225上的驱动元件224一起被包围在与调节结构组件21的调节轨214连接的传动机构壳体222(在图4中以虚线示出)中,并且经此相对于调节结构组件21的调节轨214被轴向定固。
74.驱动马达226经由驱动轴225与调节传动机构227耦接。在驱动马达226的驱动下,形式为驱动轴225的、例如由柔性轴构成的传递元件可以被旋转,由此使驱动元件224运动并由此使丝杠螺母223旋转。在旋转时,丝杠螺母223在丝杠220上滚动,并且由于螺纹嵌接,而沿着丝杠220被纵向调节,这导致调节结构组件21在导轨20上被移位。
75.驱动元件224例如通过驱动螺杆来实现,该驱动螺杆具有螺杆齿部并且经由该螺杆齿部与丝杠螺母223的外齿部处于嵌接中,使得驱动元件224的转动运动被转化成丝杠螺母223的转动运动。
7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马达226被布置在车辆地板3的下方,并在此以如下方式被定固在调节结构组件21上,即,使得在调节结构组件21被调节时,驱动马达226与调节结构组件21一起被调节。
77.在图3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缆线结构组件6被布置在导轨20上,并在成形于导轨20的侧边201、202上的支撑区段203、204上延伸。例如从图3中可以看出,支撑区段203、204从侧边201、202以如下方式向内弯转,即,使得支撑区段203、204沿纵向轴线l纵向延伸并在此平行于底座200地取向。支撑区段203、204因此构成撑托面,缆线结构组件6以滑动方式支撑在该撑托面上。
78.调节轨214具有轨道侧边211、212,支撑区段203、204在其两侧纵向延伸。支撑区段
203、204在此可以与其中各一个轨道侧边211、212以滑动方式处于贴靠。然而,也有可能没有直接贴靠并因此支撑区段203、204不在轨道侧边211、212上滑动。
79.与支撑区段203、204联接有通过折边成形的内部面205、206,调节结构组件21的调节轨214被容纳在它们之间并被引导。
8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缆线结构组件6具有电缆线61,该电缆线被容纳在缆线支撑装置62中并引导通过缆线支撑装置62。缆线支撑装置62被构造为链,其具有多个彼此铰接地连接的链节,这些链节(仅)在垂直于相应车辆竖直方向的高度方向h的运动平面中彼此间能运动。
81.缆线结构组件6构造有区段620、622,这些区段沿纵向轴线l纵向延伸,并在此被支撑在导轨20的分别配属的支撑区段203、204上。第一区段620与插塞连接器60连接,该插塞连接器方位固定地被布置在导轨20上并且例如被定固在支撑区段203上。与之对应地,区段622在支撑区段204上延伸并与定固在调节结构组件21上的联接元件63连接。
82.分别沿着所配属的支撑区段203、204直线延伸的区段620、622经由弯曲区段621彼此连接,该弯曲区段在区段620、622之间提供180
°
的转向。
83.现在参考图15a、图15b,在调节结构组件21的调节运动中,缆线结构组件6通过如下方式变形,即,使得区段620、622的沿纵向轴线l测得的长度相对于彼此改变,这从图15a、图15b所示的视图中可以看出。因此,在调节结构组件21被调节时,联接元件63在导轨20上的位置进而是区段622的位置发生变化。与之对应地,由于插塞连接器60被固定保持在导轨20上,并因此区段620的与插塞连接器60相配属的端部保持静止不动,所以缆线结构组件6通过如下方式变形以补偿调节结构组件21的调节运动,即,例如延长区段620的长度和缩短区段622的长度,从图15a到图15b的过渡可以看出这一点。
84.联接元件63利用端部630与区段622连接并被定固在调节轨214上。通过沿高度方向h垂直延伸的区段631,联接元件63延伸穿过车辆地板3中的缝隙状的开口30,如图7可见这一点,从而插塞连接器632位于车辆地板3上方,并且联接元件63因此被引导穿过车辆地板3。缆线结构组件6在此优选与联接元件63的电线路系统电连接,从而使得插塞连接器632被电接驳到缆线结构组件6上,并因此可以例如为车辆地板3上方的车辆座椅1的电部件提供电力供应。
85.在图7所示的布置中,形式为驱动轴225的传递元件在驱动马达226与调节轨214之内的调节传动机构227之间呈直线延伸。与之对应地,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轴225弯曲,并且驱动马达226靠近底板结构组件4。因此,驱动马达226在其高度方面相对驱动元件224(参见图4)错开,这就能够实现结构空间节省。尤其地,可以减少车辆地板3与底板结构组件4之间的竖直的间距,这又在图7和图8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86.在其他方面,根据图8的实施例在功能上与上述参照图3至图6描述的实施例一致。
87.在图9和图10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缆线结构组件6(除了与联接元件63的电连接之外或作为对此的替选)还与驱动马达226连接,该驱动马达随行地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21上。在这种情况下,经由缆线结构组件6因此为驱动设备22的驱动马达226提供电力供应。
88.在其他方面,根据图9和10的实施例与上面参照图3至6描述的实施例一致,从而应参考前面的解释。
89.在图11和图12中描述的实施例中,导轨20构造有相对于底板结构组件4进而相对
于导轨20的基座200布置在不同高度h1、h2的支撑区段203、204。由于支撑区段203、204布置在不同的高度h1、h2,使得支撑区段203、204为相对高度方向h倾斜指向的缆线结构组件6提供了支撑性的引导,如图12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这可以使通过缆线结构组件6的位置匹配实际情况的方式而有效地利用车辆地板3下方的可用的结构空间成为可能。
90.在根据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中,驱动马达226被布置在车辆地板3上方,并且例如与调节结构组件21的附件213连接,如图11和图12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此,驱动马达226例如经由缆线结构组件6与车辆的电能供应系统联接。
91.在其他方面,根据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在功能上与上述参照图3至图6描述的实施例一致,因此也应参考前面的解释。
92.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缆线结构组件6由电缆线61构成,在该实施例中,该电缆线没有被容纳在形式为支撑链的缆线支撑装置中。在此,缆线结构组件6利用区段620与插塞连接器60连接,并通过另一区段622与调节结构组件21连接,这一点与上述类似。
9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将缆线结构组件6的区段620、622彼此连接起来的弯曲区段621被布置在滑座元件64上并在其上转向。滑座元件64在导轨20的侧边201、202的内部面205、206之间以滑动方式被引导,并与例如形式为橡胶拉索或弹性弹簧元件的张紧装置640连接,并经由该张紧装置沿纵向轴线l相对于导轨20被弹性预紧。
94.由于张紧装置640,使得实现了调节结构组件21在调节方向v上抵抗张紧装置640的张力的调节,但是在松开张紧装置640并且因此张紧装置640进行弹性支持的情况下实现了调节结构组件21逆着调节方向v的调节。通过张紧装置640,可以确保弯曲区段621朝导轨20的在图13中位于前面的端部的方向被弹性预紧,并且因此缆线结构组件6在张力的情况下被保持。尤其地,在调节结构组件21被调节时可以引起缆线结构组件6在弯曲区段621的区域内以限定的方式运动,尤其是当调节结构组件21逆着调节方向v运动时,逆着调节方向v复位。
95.在根据图13和图14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引导装置65,引导装置由板状的引导元件650、651形成,这些引导元件侧向地被安置在导轨20上,如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这一点。经由沿高度方向h探伸超出导轨20的支撑区段203、204的引导元件650、651,使得在导轨60的侧向为缆线结构组件6提供了引导,从而使缆线结构组件6尤其不会横向于高度方向h和横向于纵向轴线l侧向偏离,这也在图15a和图15b中示意性地示出。
96.张紧装置640和/或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650、651的引导装置65也可以用于上述的其他实施例,以便提供弹性张力和/或侧向引导。
97.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案,原则上也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98.这里所描述的类型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例如可以是车辆座椅。然而,这样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也可以是其他的功能结构组件,例如尤其是车辆内部空间中的控制台元件。
99.原则上,可以给车辆功能结构组件配属有一个或多个导轨。对于未来的车辆功能结构组件,尤其也能想到的是:将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仅经由唯一的导轨以可纵向调节的方式布置在车辆中,从而使得在该情况下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的一侧或者在车辆功能结构组件下方居中的唯一的导轨就可以是足够的。
100.附图标记列表
101.1车辆功能结构组件(车辆座椅)
102.10乘坐部分
103.11靠背部分
104.12高度调节装置
105.120、121耦接元件
106.2调节装置
107.20导轨
108.200底座
109.201、202侧边
110.203、204支撑区段
111.205、206内部面
112.21调节结构组件
113.210基座
114.211、212侧边
115.213附件
116.214调节轨
117.215开口
118.22驱动设备
119.220丝杠
120.221丝杠保持元件
121.222传动机构壳体
122.223丝杠螺母
123.224驱动元件
124.225驱动轴
125.226驱动马达
126.227调节传动机构
127.23连接元件
128.3地板区段
129.30开口
130.4底板结构组件
131.5车辆
132.6缆线结构组件
133.60插塞连接器
134.61缆线
135.62缆线支撑装置
136.620-622区段
137.63联接元件
138.630端部
139.631连接区段
140.632插塞连接器
141.64滑座元件
142.640张紧装置
143.65引导装置
144.650、651引导元件
145.h高度方向
146.h1、h2高度
147.l纵向轴线
148.q横向方向
149.v调节方向
技术特征:
1.用于纵向调节车辆功能结构组件(1)的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具有: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导轨(20),能在所述导轨(20)上沿纵向轴线(l)调节的且与所述车辆功能结构组件(1)相配属的调节结构组件(21),以及缆线结构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具有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第一支撑区段(203)和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第二支撑区段(204),其中,沿横向于纵向轴线(l)的横向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支撑区段(203)被布置在所述调节结构组件(21)的区段的第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区段(204)被布置在所述调节结构组件(21)的所述区段的第二侧上,并且所述缆线结构组件(6)以第一区段(620)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区段(203)上,并以第二区段(622)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区段(2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结构组件(6)具有电缆线(61)和能沿所述缆线(61)延伸的、能变形的缆线支撑装置(62),其中,优选地,所述缆线支撑装置(62)由具有多个能相对彼此运动的链节的链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支撑装置(62)构造有所述第一区段(620)和所述第二区段(62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620)和所述第二区段(622)经由弯曲区段(621)彼此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区段(621)横向于纵向轴线(l)延伸,和/或所述弯曲区段(621)与和所述导轨(20)连接的丝杠(220)交错。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620)和所述第二区段(622)沿纵向轴线(l)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结构组件(21)被调节时,所述第一区段(620)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区段(622)的长度相对彼此变化,尤其是以如下方式变化,即,在所述调节结构组件(21)被调节时,所述第一区段(620)与所述第二区段(622)的长度之和保持不变。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620)与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区段(205)方位固定地布置的插塞连接器(60)连接。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622)与所述调节结构组件(21)连接。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结构组件(6)具有用于提供相对于所述导轨(20)的弹性张力的张紧装置(640)。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具有底座(200)、从所述底座(200)延伸的第一侧边(201)和从所述底座(200)延伸的第二侧边(20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区段(205)成形在所述第一侧边(201)上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区段(206)成形在所述第二侧边(202)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620)被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区段(205)上,而所述第二区段(622)被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区段(206)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有引导装置(65),所述引导装
置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650、651),所述引导元件沿纵向轴线(l)沿其中一个支撑区段(205、206)延伸,并沿高度方向(h)探伸超出相配属的支撑区段(205、206)。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区段(205)相对于所述底座(200)被布置在第一高度(h1),并且所述第二支撑区段(202)相对于所述底座(200)被布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高度(h1)的第二高度(h2)。15.车辆(5)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2)、方位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车辆(5)中的底板结构组件(4)以及在所述车辆(5)中布置在所述底板结构组件(4)上方的地板区段(3),其中,所述导轨(20)和/或所述缆线结构组件(6)布置在所述地板区段(3)下方。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5)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区段(622)与联接元件(63)、尤其是电联接元件(63)连接,所述联接元件延伸穿过所述地板区段(3)的开口(30)。
技术总结
用于纵向调节车辆功能结构组件(1)的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包括: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导轨(20);能在导轨(20)上沿纵向轴线(L)调节的且与车辆功能结构组件(1)相配属的调节结构组件(21);以及缆线结构组件(6)。在此设置的是,导轨(20)具有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第一支撑区段(203)和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第二支撑区段(204),其中,沿横向于纵向轴线(L)的横向方向观察,第一支撑区段(203)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21)区段的第一侧上,并且第二支撑区段(204)被布置在调节结构组件(21)的该区段的第二侧上,并且缆线结构组件(6)以第一区段(620)支撑在第一支撑区段(203)上,并以第二区段(622)支撑在第二支撑区段(204)上。(622)支撑在第二支撑区段(204)上。(622)支撑在第二支撑区段(204)上。
技术研发人员:约尔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泽科堡汽车零件欧洲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