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未命名 09-17 阅读:11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饮料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如果想在室外喝到热饮,通常需要自己携带保温瓶,尤其是在寒冷的户外,人们都希望既能喝到热饮,手里也能捧着一杯暖手的饮品,然而在无火、电源加热条件下,很难实现对饮料进行加热,这对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而商家出售的瓶装饮料的温度趋于外界环境温度,在寒冷的冬天若饮用该瓶装饮料会对人们的肠胃造成刺激,因此,人们难以在室外随时随地喝到热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室外难以加热饮料、不便携带热饮、难以随时随地喝到热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自热饮料装置的使用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包括具有液体的腔体一、具有发热包的腔体二以及具有水的腔体三,其中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之间邻接,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防水膜且相互邻接,当所述防水膜破裂时,位于所述腔体三中的水能够流入所述腔体二内与所述发热包相互作用。
6.本发明为一种自热饮料装置,该装置的瓶体包括具有液体的腔体一、具有发热包的腔体二以及具有水的腔体三,其中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之间邻接,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防水膜且相互邻接,并且所述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之间相互隔绝。当需要加热饮料时,通过对所述瓶体施加压力,使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的所述防水膜破裂,从而使所述腔体三内的水流动至所述腔体二内,并与所述腔体二内的所述发热包相互混合反应,最终利用反应物水和反应物发热包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对置于所述腔体一内的液体的加热。该自热饮料装置成本较低,装置便于携带,消费者方便饮用,同时能够使饮料的功效达到最大化。
7.优选地,所述腔体一位于所述瓶体的中间设置,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分别围绕所述腔体一的外周设置。其中,所述腔体二相对于所述腔体一的位置关系为所述腔体二位于所述腔体一外周的下部设置,所述腔体三相对于所述腔体一的位置关系为所述腔体三位于所述腔体一外周的上部设置。
8.优选地,所述瓶体通过圆柱状隔板分为瓶体内层、瓶体外层,其中所述瓶体内层即为所述腔体一,所述瓶体外层的上部即为所述腔体三,所述瓶体外层的下部即为所述腔体二。
9.优选地,所述隔板材料为聚丙烯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将反应物水、发热包反应生成的热量传递至瓶体内层中的液体。
10.优选地,所述瓶体外层的壁厚为2-10mm,所述瓶体材料为食品级铝箔材质,该材质制成的瓶体外观挺括、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
11.优选地,所述腔体二内的发热包由生石灰组成,每一个发热包与所述腔体三内的水的质量比为1:3,当需要加热饮料时,反应物水从腔体三流向腔体二,漫过位于腔体二内的发热包,以实现与发热包充分接触反应。
12.优选地,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所述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由外层圆环、内层圆环构成,所述外层圆环与所述内层圆环之间形成的薄膜即为所述防水膜,所述防水膜具有防水能力,用以分隔所述腔体三内的反应物水与所述腔体二内的发热包。
13.优选地,所述防水膜的厚度为3-4mm,所述防水膜能够承载所述腔体三中水的重量,同时在需要加热时,通过挤压腔体三的瓶体外壁能够使防水膜破裂。
14.优选地,所述防水膜的内层圆环与所述隔板垂直粘连,所述防水膜的外层圆环与所述瓶体外层的内壁水平粘连,所述防水膜用于承载所述腔体三中的反应物水,使反应物水无法渗透至所述腔体二内与反应物发热包接触反应。
15.优选地,所述防水膜材料为食品级聚乙烯材质,该材质无臭、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吸水性小。
16.优选地,所述瓶体内层的所述腔体一用于盛装需要加热的液体,所述液体包括但不限于饮用水、饮料等,所述液体盛装后的高度低于防水膜至瓶体底部的高度。
17.优选地,当所述液体为功能性饮料时,如橘皮汤具有温中散寒,行气宽中的效果,在寒冷的冬天饮用加热后的橘皮汤,能够将橘皮汤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使手足容易冰冷的人也可以有一个暖暖的冬天。
18.一种自热饮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通过对所述瓶体施加压力,使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的所述防水膜破裂,从而使所述腔体三内的水流动至所述腔体二内,并与所述腔体二内的所述发热包相互混合反应,最终利用所述水和所述发热包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对置于所述腔体一内的液体的加热。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该装置的瓶体包括具有液体的腔体一、具有发热包的腔体二以及具有水的腔体三,其中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之间邻接,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防水膜且相互邻接,并且所述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之间相互隔绝。当需要加热饮料时,通过对所述瓶体施加压力,使所述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的所述防水膜破裂,从而使所述腔体三内的水流动至所述腔体二内,并与所述腔体二内的所述发热包相互混合反应,最终利用反应物水和反应物发热包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对置于所述腔体一内的液体的加热。该自热饮料装置成本较低,装置便于携带,消费者方便饮用,同时能够使饮料的功效达到最大化。
21.2、本发明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首先打开瓶盖,通过对瓶体施加压力,即挤压腔体三的瓶体外壁,使腔体三内的水压向防水膜,致使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的防水膜破裂,从而使腔体三内的水流动至腔体二内,并与腔体二内的发热包相互混合反应,发热包遇水快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热量通过隔板传递给腔体一内的液体,待反应物水与反应物发热包混合充分且反应完成后,拧紧瓶盖,防止热量消散,以此来实现对置于腔体一内的液体的加热目的。该自热饮料装置的使用方法便
于操作,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在室外享用热饮。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3是图1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的自热饮料装置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27.图中标记:1-瓶盖;2-瓶体;21-腔体一;22-腔体二;23-腔体三;3-发热包;4-水;5-液体;6-隔板;7-防水膜;71-内层圆环;72-外层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如图1所示,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包括瓶体2,瓶体2内包括具有液体5的腔体一21、具有发热包3的腔体二22以及具有水4的腔体三23,其中腔体一21和腔体二22之间邻接,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之间设有防水膜7且相互邻接,当防水膜7破裂时,位于腔体三23中的水4能够流入腔体二22内与发热包3相互作用。
31.其上述腔体一21位于瓶体2的中间设置,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分别围绕腔体一21的外周设置。其中,腔体二22相对于腔体一21的位置关系为腔体二22位于腔体一21外周的下部设置,腔体三23相对于腔体一21的位置关系为腔体三23位于腔体一21外周的上部设置,如图1所示。
32.特别地,瓶体2通过圆柱状隔板6分为瓶体2内层、瓶体2外层,其中瓶体2内层即为腔体一21,瓶体2外层的上部即为腔体三23,瓶体2外层的下部即为腔体二22,其中发热包3设于腔体二22的底部并粘附于瓶体2外层的内壁,防止发热包3在受到撞击后破损,如图1所示。
33.隔板6材料为聚丙烯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将反应物水4、发热包3反应生成的热量传递至瓶体2内层中的液体5,如图3所示。
34.其上述瓶体2外层的壁厚为2-10mm,瓶体2材料为食品级铝箔材质,该材质制成的瓶体2外观挺括、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
35.其中,腔体二22内的发热包3由生石灰组成,每一个发热包3与腔体三23内的水4的质量比为1:3,当需要加热饮料时,反应物水4从腔体三23流向腔体二22,漫过位于腔体二22内的发热包3,以实现与发热包3充分接触反应,如图1所示。
36.特别地,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之间设有防水膜7,防水膜7由外层圆环72、内层圆环71构成,外层圆环72与内层圆环71之间形成的薄膜即为防水膜7,防水膜7具有防水4能力,用以分隔腔体三23内的反应物水4与腔体二22内的发热包3,如图2所示。
37.其上述防水膜7的厚度为3-4mm,防水膜7能够承载腔体三23中水4的重量,同时在
需要加热时,通过挤压腔体三23的瓶体2外壁能够使防水膜7破裂。
38.防水膜7的内层圆环71与隔板6垂直粘连,防水膜7的外层圆环72与瓶体2外层的内壁水平粘连,防水膜7用于承载腔体三23中的反应物水4,使反应物水4无法渗透至腔体二22内与反应物发热包3接触反应。并且防水膜7材料为食品级聚乙烯材质,该材质无臭、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吸水性小,如图1所示。
39.其上述瓶体2内层的腔体一21用于盛装需要加热的液体5,液体5包括但不限于饮用水、饮料等,液体5盛装后的高度低于防水膜7至瓶体2底部的高度,如图1所示。
40.当液体5为功能性饮料时,如橘皮汤具有温中散寒,行气宽中的效果,在寒冷的冬天饮用加热后的橘皮汤,能够将橘皮汤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使手足容易冰冷的人也可以有一个暖暖的冬天。
41.实施例2
42.如图4-5所示,一种自热饮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打开瓶盖1,通过对瓶体2施加压力,即挤压腔体三23的瓶体2外壁,使腔体三23内的水4压向防水膜7,致使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之间设有的防水膜7破裂,从而使腔体三23内的水4流动至腔体二22内,并与腔体二22内的发热包3相互混合反应,发热包3遇水4快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热量通过隔板6传递给腔体一21内的液体5,待反应物水4与反应物发热包3混合充分且反应完成后,拧紧瓶盖1,防止热量消散,以此来实现对置于腔体一21内的液体5的加热目的。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包括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内包括具有液体(5)的腔体一(21)、具有发热包(3)的腔体二(22)以及具有水(4)的腔体三(23),其中所述腔体一(21)和腔体二(22)之间邻接,所述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之间设有防水膜(7)且相互邻接,当所述防水膜(7)破裂时,位于所述腔体三(23)中的水(4)能够流入所述腔体二(22)内与所述发热包(3)相互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一(21)位于所述瓶体(2)的中间设置,所述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分别围绕所述腔体一(21)的外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二(22)相对于所述腔体一(21)的位置关系为所述腔体二(22)位于所述腔体一(21)外周的下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三(23)相对于所述腔体一(21)的位置关系为所述腔体三(23)位于所述腔体一(21)外周的上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通过隔板(6)分为瓶体(2)内层、瓶体(2)外层,其中所述瓶体(2)内层即为所述腔体一(21),所述瓶体(2)外层的上部即为所述腔体三(23),所述瓶体(2)外层的下部即为所述腔体二(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外层的壁厚为2-1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之间设有所述防水膜(7),所述防水膜(7)由外层圆环(72)、内层圆环(71)构成,所述外层圆环(72)与所述内层圆环(71)之间形成的薄膜即为所述防水膜(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7)的厚度为3-4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7)的内层圆环(71)与所述隔板(6)垂直粘连,所述防水膜(7)的外层圆环(72)与所述瓶体(2)外层的内壁水平粘连。10.一种自热饮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热饮料装置,通过对所述瓶体(2)施加压力,使所述腔体二(22)和腔体三(23)之间设有的所述防水膜(7)破裂,从而使所述腔体三(23)内的水(4)流动至所述腔体二(22)内,并与所述腔体二(22)内的所述发热包(3)相互混合反应,最终利用所述水(4)和所述发热包(3)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对置于所述腔体一(21)内的液体(5)的加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饮料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热饮料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自热饮料装置的瓶体包括具有液体的腔体一、具有发热包的腔体二以及具有水的腔体三,其中腔体一和腔体二之间邻接,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防水膜且相互邻接,并且腔体一、腔体二、腔体三之间相互隔绝。当需要加热饮料时,通过对瓶体施加压力,使腔体二和腔体三之间设有的防水膜破裂,从而使腔体三内的水流动至腔体二内,并与腔体二内的发热包相互混合反应,最终利用反应物水和反应物发热包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对置于腔体一内的液体的加热。该自热饮料装置成本较低,装置便于携带,消费者方便饮用,同时能够使饮料的功效达到最大化。料的功效达到最大化。料的功效达到最大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臻 黄友 林夏 杨莎莎 张星 郝怡雯 周航 谢福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3/9/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