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7
阅读:12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蠕变试验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
背景技术:
2.蠕变试验机用于金属、非金属的拉伸、压缩持久、蠕变、松弛试验,蠕变持久试验机,按结构和原理分机械式、电子式两种,机械式为传统的产品;电子式是开发的新产品。由于电子式蠕变持久试验机与机械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市场需求量急增,尤其是蠕变性能试验的场合。
3.如申请号:cn201110459352.x,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头微型试样蠕变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加载系统、装夹系统、加热及温控系统、测量系统和外部支架。加载系统为砝码顶端垂直加载,位于外部支架上部;装夹系统固定在外部支架上位于加载系统下部,置于加热系统内部;加热系统与外部支架底部相连外接温控系统;测量系统与加载系统、外部支架相连,置于支架上部;外部支架将各独立部分连接成一个多头蠕变装置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蠕变试验装置无法进行低载荷下的多头微试样蠕变试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对某一工况下多个相同或不同尺寸微型试样进行蠕变试验的装置及测试方法,还可通过更换夹具实现包括悬臂试样、三点弯、四点弯和小冲杆等不同类型的蠕变试验。
4.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
5.现有装置装配过程繁琐,控制系统复杂,整机集成度低,实验效率低。
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包括主机框架和八头液压作动器,所述主机框架的上端安装有力传感器,且力传感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的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所述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的底端设置有高温环境箱,所述高温环境箱的末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八头液压作动器安装于位移传感器的底端。
9.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包括上连接杆、保温板和高温上压杆,且上连接杆的右端安装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右端安装有高温上压杆。
10.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杆与保温板为一体化结构,且高温上压杆与上连接杆的分布方向一致。
11.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还包括压盘、压缩试样、下压杆和变形测量引出板,所述高温上压杆的右端设置有压盘。
12.进一步的,所述压盘的右端设置有压缩试样,且压缩试样的右端安装有下压杆。
13.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杆的右端安装有变形测量引出板,且下压杆设置有三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八头液压作动器采用液压作动器,8个活塞杆末端相通,当压力一定时各活塞输出力相同,这种相当于一个大活塞的出力方式可以减轻控制成本,节省多个伺服阀,高温环境箱采用两半式结构,下方与滑轨连接,可以横移开关,安装试样较方便。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主要由上连接杆、保温板、高温上压杆、压盘、压缩试样、下压杆和变形测量引出板等组成,上连接杆插入主机框架的上横梁,其横梁上端安装力传感器并通过螺母锁紧,高温上压杆和压盘连接紧固,下压杆与固定到主机台面上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上升对压缩试样进行压缩,从而实现压缩试验的目的,在压盘的中心处引出一个杆件并连接变形测量引出板,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不产生位移,变形测量引出板的个调整螺钉与固定在油缸的活塞杆上的位移传感器配合,实现使用中活塞杆的位移测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置物车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力传感器;2、主机框架;3、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01、上连接杆;302、保温板;303、高温上压杆;304、压盘;305、压缩试样;306、下压杆;307、变形测量引出板;4、高温环境箱;5、位移传感器;6、八头液压作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包括主机框架2和八头液压作动器6,主机框架2的上端安装有力传感器1,且力传感器1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的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的底端设置有高温环境箱4,高温环境箱4的末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5,八头液压作动器6安装于位移传感器5的底端,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包括上连接杆301、保温板302和高温上压杆303,且上连接杆301的右端安装有保温板302,保温板302的右端安装有高温上压杆303,上连接杆301与保温板302为一体化结构,且高温上压杆303与上连接杆301的分布方向一致,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还包括压盘304、压缩试样305、下压杆306和变形测量引出板307,高温上压杆303的右端设置有压盘304,压盘304的右端设置有压缩试样305,且压缩试样305的右端安装有下压杆306,下压杆306的右端安装有变形测量引出板307,且下压杆306设置有三组,通过八头液压作动器6采用液压作动器,8个活塞杆末端相通,当压力一定时各活塞输出力相同,这种相当于一个大活塞的出力方式可以减轻控制成本,节省多个伺服阀,高温环境箱4采用两半式结构,下方与滑轨连接,可以横移开关,安装试样较方便;通过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主要由上连接杆301、保温板302、高温上压杆303、压盘304、压缩试样305、下压杆306和变形测量引出板307等组成,上连接杆301插入主机框架2的上横梁,其横梁上端安装力传感器1并通过螺母锁紧,高温上压杆303和压盘304连接紧固,下压杆306与固定到主机台面上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
上升对压缩试样305进行压缩,从而实现压缩试验的目的,在压盘304的中心处引出一个杆件并连接变形测量引出板307,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不产生位移,变形测量引出板307的8个调整螺钉与固定在油缸的活塞杆上的位移传感器5配合,实现使用中活塞杆的位移测量。
22.工作原理:当该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图2,将上连接杆301插入主机框架2的上横梁,使得上连接杆301可以与主机框架2上端的力传感器1连接通过螺母锁紧,打开高温环境箱4,采用两半式结构,下方与滑轨连接,可以横移开关,安装试样较方便,将压缩试样305安装在压盘304的端部,安装好后,关闭高温环境箱4,高温上压杆303和压盘304连接紧固,下压杆306与固定到主机台面上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上升对压缩试样305进行压缩,从而实现压缩试验的目的,在压盘304的中心处引出一个杆件并连接变形测量引出板307,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不产生位移,变形测量引出板307的8个调整螺钉与固定在油缸的活塞杆上的位移传感器5配合,实现使用中活塞杆的位移测量。
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包括主机框架(2)和八头液压作动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框架(2)的上端安装有力传感器(1),且力传感器(1)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的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所述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的底端设置有高温环境箱(4),所述高温环境箱(4)的末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5),所述八头液压作动器(6)安装于位移传感器(5)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包括上连接杆(301)、保温板(302)和高温上压杆(303),且上连接杆(301)的右端安装有保温板(302),所述保温板(302)的右端安装有高温上压杆(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301)与保温板(302)为一体化结构,且高温上压杆(303)与上连接杆(301)的分布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3)还包括压盘(304)、压缩试样(305)、下压杆(306)和变形测量引出板(307),所述高温上压杆(303)的右端设置有压盘(3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304)的右端设置有压缩试样(305),且压缩试样(305)的右端安装有下压杆(30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306)的右端安装有变形测量引出板(307),且下压杆(306)设置有三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包括主机框架和八头液压作动器,所述主机框架的上端安装有力传感器,且力传感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的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所述高温压缩蠕变夹具组件的底端设置有高温环境箱,所述高温环境箱的末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八头液压作动器安装于位移传感器的底端。该一种八头高温压缩蠕变试验机,通过八头液压作动器采用液压作动器,当压力一定时各活塞输出力相同,这种相当于一个大活塞的出力方式可以减轻控制成本,节省多个伺服阀,高温环境箱采用两半式结构,下方与滑轨连接,可以横移开关,安装试样较方便,在压盘的中心处引出一个杆件并连接变形测量引出板,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不产生位移。整体不产生位移。整体不产生位移。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昌 马双伟 陈云超 王立博 刘彦波 陈庆峰 任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烟火药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磷肥加工自动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