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64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产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加工现有产品时,需要依次执行对产品进行冲孔的工序和对产品进行丝印的工序。常规的方式是工作人员将产品转移到冲孔相关的设备进行加工,在冲孔完成后,再人工转移到丝印相关的设备进行加工。上述的将产品在不同工序设备之间进行人工转移的方式,造成效率低下的缺陷,且在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环境下,上述方式导致生产的收益不断减少,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
4.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包括:机台,所述机台设有控制器、冲孔装置、丝印装置和用于将外界的产品依次输送到所述冲孔装置和所述丝印装置进行加工的输送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包括定位孔、用于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冲针和用于驱动所述冲针执行升降动作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所述定位孔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的输送路径上;所述冲针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上方,且所述冲针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丝印装置包括网板、刮刀、用于驱动所述网板执行升降动作的第二驱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刮刀执行刮墨动作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网板位于所述机台的上方且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刮刀位于所述网板的上方,所述刮刀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台上;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辊组、第二送料辊组和第三送料辊组,所述第一送料辊组设置于所述机台的入料端,所述第二送料辊组设置于所述冲孔装置和所述丝印装置之间,所述第三送料辊组设置于所述机台的出料端,且所述第一送料辊组、所述第二送料辊组和所述第三送料辊组均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送料辊组、所述第二送料辊组和所述第三送料辊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采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件采用x、y双轴驱动模组。
6.可选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相机、纠偏定位针和用于驱动所述纠偏定位针执行动作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纠偏定位针位于所述冲孔装置和所述第二送料辊组之间,所述纠偏定位针位于所述机台的上方,且所述纠偏定位针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纠偏定位针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台,所述纠偏相机设置于所述机台,且所述纠偏相机位于所述纠偏定位针的上方;所述第一送料辊组包括第一下送料辊、用于与所述第一下送料辊配合的第一上送料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送料辊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五驱动件、用于与所述
第一上送料辊转动连接的第一抬杆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抬杆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六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和所述第六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台;所述第二送料辊组包括第二下送料辊、用于与所述第二下送料辊配合的第二上送料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下送料辊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七驱动件、用于与所述第二上送料辊转动连接的第二抬杆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抬杆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八驱动件,所述第七驱动件和所述第八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台;所述第三送料辊组包括第三下送料辊、用于与所述第三下送料辊配合的第三上送料辊、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下送料辊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九驱动件、用于与所述第三上送料辊转动连接的第三抬杆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抬杆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十驱动件,所述第九驱动件和所述第十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台;所述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所述第六驱动件、所述第七驱动件、所述第八驱动件、所述第九驱动件和所述第十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可选的,所述纠偏相机采用ccd工业相机。
8.可选的,所述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六驱动件、所述第八驱动件和所述第十驱动件均采用气缸;所述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七驱动件、所述第九驱动件均采用电机。
9.可选的,所述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放料轴架。
10.可选的,所述放料轴架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收料轴架。
12.综上所述,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装置将产品输送到冲孔装置处,冲孔装置自动地对产品进行冲孔操作,接着,输送装置继续将冲孔后的产品输送到丝印装置处,丝印装置自动地对产品进行丝印操作。这样的方式无需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工序上的转移,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14.本实用新型还在冲孔装置和第二送料辊组之间设有纠偏装置,冲孔后的产品被自动输送到纠偏装置处,通过纠偏相机拍摄产品后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判断产品是否存在偏位:如果存在,则控制器控制第四驱动件,让那个第四驱动件驱动纠偏定位针对产品进行机械导正,确保后续产品被输送到丝印装置上可以顺利地被执行丝印操作,提高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的结构简图。
16.附图标记:1、机台;21、定位孔;22、冲针;23、第一驱动件;31、网板;32、刮刀;33、第二驱动件;34、第三驱动件;411、第一送料辊组;4111、第一下送料辊;4112、第一上送料辊;4113、第一抬杆;4114、第六驱动件;412、第二送料辊组;4121、第二下送料辊;4122、第二上送料辊;4123、第二抬杆;4124、第八驱动件;413、第三送料辊组;4131、第三下送料辊;4132、第三上送料辊;4133、第三抬杆;4134、第十驱动件;51、纠偏相机;52、纠偏定位针;53、第四驱动件;6、放料轴架;61、传感器;7、收料轴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包括:机台1,机台1设有控制器、冲孔装置、丝印装置和用于
将外界的产品依次输送到冲孔装置和丝印装置进行加工的输送装置;冲孔装置包括定位孔21、用于与定位孔21配合的冲针22和用于驱动冲针22执行升降动作的第一驱动件23,定位孔21设置在机台1上,且定位孔21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冲针22位于定位孔21的上方,且冲针22连接于第一驱动件23的输出端,第一驱动件23安装于机台1上;丝印装置包括网板31、刮刀32、用于驱动网板31执行升降动作的第二驱动件33和用于驱动刮刀32执行刮墨动作的第三驱动件34,网板31位于机台1的上方且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网板31设置于第二驱动件33的输出端,第二驱动件33安装于机台1上,刮刀32位于网板31的上方,刮刀32设置于第三驱动件34的输出端,第三驱动件34安装于机台1上;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辊组411、第二送料辊组412和第三送料辊组413,第一送料辊组411设置于机台1的入料端,第二送料辊组412设置于冲孔装置和丝印装置之间,第三送料辊组413设置于机台1的出料端,且第一送料辊组411、第二送料辊组412和第三送料辊组413均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第一驱动件23、第二驱动件33、第三驱动件34、第一送料辊组411、第二送料辊组412和第三送料辊组413均与控制器连接。
19.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对扎带片这类产品进行冲孔和丝印的工序加工。例如外界的扎带片以卷状原材料形式被输送装置依次输送到冲孔装置和丝印装置,其中卷状原材料上的扎带片与片之间的距离满足冲孔前的定位,卷状原材料通过被第一送料辊组411带动,以往冲孔装置输送,当卷状原材料被输送到冲孔装置处,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件23,让第一驱动件23驱动冲针22往靠近定位孔21方向执行下降动作,从而对卷状原材料进行冲孔操作。接着,控制器通过第一驱动件23驱动冲针22往远离定位孔21的方向执行上手动作,从而让冲针22复位。
20.接着,输送装置继续输送冲孔后的卷状原材料到丝印扎装置处,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件33驱动网板31执行下降动作。之后,控制器通过第三驱动件34驱动刮刀32执行下降动作至刮刀32与网板31的上端面抵接,此时网板31的上端面被放置有带色油如蓝色油和/或磨砂油。之后,第三驱动件34驱动刮刀32在网板31的一端水平移动至网板31的另一端,从而将网板31上的油丝印到卷状原材料上的产品处以完成丝印操作,之后,第三驱动件34驱动刮刀32复位,第二驱动件33驱动网板31复位,输送装置继续输送产品至收料处。这样的方式无需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工序上的转移,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21.具体地,第一驱动件23和第二驱动件33均采用气缸,第三驱动件34采用x、y双轴驱动模组。气缸可以提高机械动作的流畅度。x、y双轴驱动模组可以确保刮刀32可以完成升降动作和在网板31上的刮油动作。控制器可以采用计算机、plc或者微型处理器。
22.本实施例中,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纠偏装置,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相机51、纠偏定位针52和用于驱动纠偏定位针52执行动作的第四驱动件53,纠偏定位针52位于冲孔装置和第二送料辊组412之间,纠偏定位针52位于机台1的上方,且纠偏定位针52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纠偏定位针52设置于第四驱动件53的输出端,第四驱动件53设置于机台1,纠偏相机51设置于机台1,且纠偏相机51位于纠偏定位针52的上方;第一送料辊组411包括第一下送料辊4111、用于与第一下送料辊4111配合的第一上送料辊4112、用于驱动第一下送料辊4111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五驱动件、用于与第一上送料辊4112转动连接的第一抬杆4113和用于驱动第一抬杆4113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六驱动件4114,第五驱动件和第六驱动件4114均设置于机台1;第二送料辊组412包括第二下送料辊4121、用于与第二下送料辊
4121配合的第二上送料辊4122、用于驱动第二下送料辊4121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七驱动件、用于与第二上送料辊4122转动连接的第二抬杆4123和用于驱动第二抬杆4123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八驱动件4124,第七驱动件和第八驱动件4124均设置于机台1;第三送料辊组413包括第三下送料辊4131、用于与第三下送料辊4131配合的第三上送料辊4132、用于驱动第三下送料辊4131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九驱动件、用于与第三上送料辊4132转动连接的第三抬杆4133和用于驱动第三抬杆4133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十驱动件4134,第九驱动件和第十驱动件4134均设置于机台1;第四驱动件53、第五驱动件、第六驱动件4114、第七驱动件、第八驱动件4124、第九驱动件和第十驱动件4134均与控制器连接。
23.具体地,被冲孔后的产品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纠偏相机51的下方,纠偏相机51采用ccd工业相机。提高图像检测产品的精度。纠偏相机51拍摄产品的照片后输出图像信息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分析图像信息判断产品是否出现偏位,若存在,则控制器反馈控制第四驱动件53,让第四驱动件53驱动纠偏定位针52下降,从而对产品进行机械导正,在导正的过程中,第六驱动件4114驱动第一抬杆4113执行上升动作,从而让第一上送料辊4112与第一下送料辊4111分离,同时,第八驱动件4124驱动第二抬杆4123执行上升动作,从而让第二上送料辊4122与第二下送料辊4121分离,同时,第十驱动件4134驱动第三抬杆4133执行上升动作,从而让第三上送料辊4132与第三下送料辊4131分离。这样产品所在的卷状原材料不会被压的情况下进行纠偏,实现动作上的配合。
24.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送料辊组411和第二送料辊组412可以为联动机构。
25.具体地,第四驱动件53、第六驱动件4114、第八驱动件4124和第十驱动件4134均采用气缸,这样可以确保动作的流畅。
26.第五驱动件、第七驱动件、第九驱动件均采用电机。采用电机可以让第一上送料辊4112、第一下送料辊4111流畅地输送卷状原材料。让第二上送料辊4122、第二下送料辊4121流畅地输送卷状原材料,以及让第三上送料辊4132、第三下送料辊4131流畅地输送卷状原材料。
27.本实施例中,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放料轴架6。这样方便承载卷状原材料。放料轴架6间隔设置于机台1的入料端。
28.本实施例中,放料轴架6设有传感器61,传感器61与控制器连接。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通过传感器61感应放料轴架6上有无原材料,可以及时补充原材料。
29.本实施例中,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收料轴架7。这样方便承载双工序操作完成后的卷状原材料。收料轴架7间隔设置于机台1的出料端。
3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设有控制器、冲孔装置、丝印装置和用于将外界的产品依次输送到所述冲孔装置和所述丝印装置进行加工的输送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包括定位孔(21)、用于与所述定位孔(21)配合的冲针(22)和用于驱动所述冲针(22)执行升降动作的第一驱动件(23),所述定位孔(21)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且所述定位孔(21)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所述冲针(22)位于所述定位孔(21)的上方,且所述冲针(22)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3)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件(23)安装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丝印装置包括网板(31)、刮刀(32)、用于驱动所述网板(31)执行升降动作的第二驱动件(33)和用于驱动所述刮刀(32)执行刮墨动作的第三驱动件(34),所述网板(31)位于所述机台(1)的上方且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网板(31)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33)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件(33)安装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刮刀(32)位于所述网板(31)的上方,所述刮刀(32)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34)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件(34)安装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辊组(411)、第二送料辊组(412)和第三送料辊组(413),所述第一送料辊组(411)设置于所述机台(1)的入料端,所述第二送料辊组(412)设置于所述冲孔装置和所述丝印装置之间,所述第三送料辊组(413)设置于所述机台(1)的出料端,且所述第一送料辊组(411)、所述第二送料辊组(412)和所述第三送料辊组(413)均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一驱动件(23)、所述第二驱动件(33)、所述第三驱动件(34)、所述第一送料辊组(411)、所述第二送料辊组(412)和所述第三送料辊组(413)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3)和所述第二驱动件(33)均采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件(34)采用x、y双轴驱动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相机(51)、纠偏定位针(52)和用于驱动所述纠偏定位针(52)执行动作的第四驱动件(53),所述纠偏定位针(52)位于所述冲孔装置和所述第二送料辊组(412)之间,所述纠偏定位针(52)位于所述机台(1)的上方,且所述纠偏定位针(52)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所述机台(1)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纠偏定位针(52)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件(53)的输出端,所述第四驱动件(53)安装设置于所述机台(1),所述纠偏相机(51)安装设置于所述机台(1),且所述纠偏相机(51)位于所述纠偏定位针(52)的上方;所述第一送料辊组(411)包括第一下送料辊(4111)、用于与所述第一下送料辊(4111)配合的第一上送料辊(411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下送料辊(4111)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五驱动件、用于与所述第一上送料辊(4112)转动连接的第一抬杆(4113)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抬杆(4113)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六驱动件(4114),所述第五驱动件和所述第六驱动件(4114)均安装设置于所述机台(1);所述第二送料辊组(412)包括第二下送料辊(4121)、用于与所述第二下送料辊(4121)配合的第二上送料辊(412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下送料辊(4121)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七驱动
件、用于与所述第二上送料辊(4122)转动连接的第二抬杆(4123)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抬杆(4123)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八驱动件(4124),所述第七驱动件和所述第八驱动件(4124)均安装设置于所述机台(1);所述第三送料辊组(413)包括第三下送料辊(4131)、用于与所述第三下送料辊(4131)配合的第三上送料辊(4132)、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下送料辊(4131)执行转动动作的第九驱动件、用于与所述第三上送料辊(4132)转动连接的第三抬杆(4133)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抬杆(4133)执行升降动作的第十驱动件(4134),所述第九驱动件和所述第十驱动件(4134)均安装设置于所述机台(1);所述第四驱动件(53)、所述第五驱动件、所述第六驱动件(4114)、所述第七驱动件、所述第八驱动件(4124)、所述第九驱动件和所述第十驱动件(4134)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相机(51)采用ccd工业相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件(53)、所述第六驱动件(4114)、所述第八驱动件(4124)和所述第十驱动件(4134)均采用气缸;所述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七驱动件、所述第九驱动件均采用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放料轴架(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轴架(6)设有传感器(61),所述传感器(6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加工设备还包括:收料轴架(7)。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产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加工设备,包括:机台,机台设有控制器、冲孔装置、丝印装置和输送装置;冲孔装置包括定位孔、冲针和第一驱动件;丝印装置包括网板、刮刀、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送料辊组、第二送料辊组和第三送料辊组,第一送料辊组设置于机台的入料端,第二送料辊组设置于冲孔装置和丝印装置之间,第三送料辊组设置于机台的出料端,且第一送料辊组、第二送料辊组和第三送料辊组均位于外界的产品在机台的输送路径上。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工序上的转移,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省人工成本。省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锋 汪永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众嘉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粉末涂料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