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7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


背景技术:

2.防尘口罩,是从事和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主要用于含有低浓度有害气体和蒸气的作业环境以及会产生粉尘的作业环境。滤毒盒内仅装吸附剂或吸着剂。有的滤毒盒还装有过滤层,可同时防气溶胶。
3.中国实用新型(公告号:cn202184169u)公开的一种缓冲式防压迫防尘口罩,口罩的四周边与脸部接触面垫有缓冲织物,口罩左、右两端的缓冲织物向外翻折构成耳把,一头带从两侧的耳把穿过;口罩自里层向外层的层结构依次是基布、过滤布和面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口罩与脸部接触面之间的缓冲织物,使佩戴者交谈时轻松自如,不产生压迫感,且不移位,提高了口罩的密封性能。
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防尘口罩长时间的佩戴时会发生下塌,并与嘴部接触,从而会造成佩戴的不适,因此,现在提出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当防尘口罩长时间的佩戴时会发生下塌,并与嘴部接触,从而会造成佩戴的不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包括口罩本体、第一弹力筋和第二弹力筋,所述口罩本体的前侧壁上部镶嵌有第一鼻夹,所述口罩本体的后侧壁的两侧分别分布一个弹力杆,所述弹力杆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镶嵌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弹力筋和所述第二弹力筋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前侧壁熔接,并分布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部和下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口罩本体靠近脸部的一侧的两边分别安装一个弹力杆,弹力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片插于口罩本体的内部,进而当口罩戴在口部时,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片之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进而可对弹力杆进行挤压使其弯曲,弯曲状态下的弹力杆则可将口罩本体撑开,避免口罩本体发生下塌压迫嘴部而造成佩戴的不适。
9.可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前侧壁两侧分别镶嵌有一个压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能够对口罩本体的两侧进行按压,使其侧边紧贴脸上。
11.可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内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卡接有呼吸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能够进行口鼻换气,并且对呼吸的空气进行过滤。
13.可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后侧壁镶嵌有第二鼻夹,所述第二鼻夹与鼻部接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鼻部的位置进行再次按压,防止产生缝隙。
15.可选的,所述口罩本体包括无纺布、熔喷布、热风棉和过滤布,所述无纺布、所述熔喷布、所述热风棉和所述过滤布相互叠加,其边沿缝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该口罩本体的在使用时防尘的质量。
17.可选的,所述熔喷布与所述热风棉的中间处镶嵌有海绵环,所述海绵环沿着所述口罩本体的外沿分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口罩本体在弹力筋的作用下紧紧的与脸部贴合。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口罩本体靠近脸部的一侧的两边分别安装一个弹力杆,弹力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片插于口罩本体的内部,进而当口罩戴在口部时,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片之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进而可对弹力杆进行挤压使其弯曲,弯曲状态下的弹力杆则可将口罩本体撑开,避免口罩本体发生下塌压迫嘴部而造成佩戴的不适。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口罩本体分层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口罩本体;11、无纺布;12、熔喷布;13、热风棉;14、过滤布;15、海绵环;2、第一弹力筋;3、第二弹力筋;4、第一鼻夹;5、压杆;6、呼吸阀;7、第二鼻夹;8、弹力杆;9、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请参照图1-3,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口罩本体1的前侧壁上部镶嵌有第一鼻夹4,口罩本体1的后侧壁的两侧分别分布一个弹力杆8,弹力杆8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片9,固定片9镶嵌于口罩本体1的内部,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分别与口罩本体1的前侧壁熔接,并分布于口罩本体1的上部和下部。
28.口罩本体1用于对面部进行遮挡,以减少灰尘吸入到肺中的量,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相互配合使用用于对口罩本体1进行拉紧,使口罩本体1戴在脸部,弹力杆8和固定片9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将口罩本体1撑开,使得口罩本体1与脸部之间存在空间进行呼气交换。
29.参照图1-3,口罩本体1的前侧壁两侧分别镶嵌有一个压杆5,压杆5的使用能够对口罩本体1的侧边进行按压,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进行佩戴时能够对压杆5进行挤压,进而减小口罩本体1的侧边与脸部之间的间隙。口罩本体1的内部开有通孔,通孔中卡接有呼吸阀6,呼吸阀6的使用能够对呼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浮沉颗粒。
30.参照图1-3,口罩本体1的后侧壁镶嵌有第二鼻夹7,第二鼻夹7与鼻部接触,第二鼻夹7的使用能够沿着鼻部进行按压,使得口罩本体1的上部紧贴于鼻部,以避免口罩本体1与鼻部之间产生间隙。口罩本体1包括无纺布11、熔喷布12、热风棉13和过滤布14,无纺布11、
熔喷布12、热风棉13和过滤布14相互叠加,其边沿缝合,能够提高防尘的质量。熔喷布12与热风棉13的中间处镶嵌有海绵环15,海绵环15沿着口罩本体1的外沿分布,当口罩本体1受到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的拉力时对海绵环15进行挤压,由于海绵环15易变形,进而能够提高对口罩本体1与脸部之间的贴合度,同时,减少对脸部的压迫感。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将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绕过头顶置于后脑处,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完成对口罩本体1的拉紧,使得口罩本体1牢牢地与脸部贴合,此时用手分别对第一鼻夹4和第二鼻夹7进行按压,避免鼻部处产生间隙,而口罩本体1使用后,其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片9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可使固定片9发生弯曲,进而可将口罩本体1撑开,避免口罩本体1的内壁贴在嘴部造成佩戴的不适。
32.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第一弹力筋(2)和第二弹力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前侧壁上部镶嵌有第一鼻夹(4),所述口罩本体(1)的后侧壁的两侧分别分布一个弹力杆(8),所述弹力杆(8)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镶嵌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弹力筋(2)和所述第二弹力筋(3)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1)的前侧壁熔接,并分布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部和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前侧壁两侧分别镶嵌有一个压杆(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内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卡接有呼吸阀(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后侧壁镶嵌有第二鼻夹(7),所述第二鼻夹(7)与鼻部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无纺布(11)、熔喷布(12)、热风棉(13)和过滤布(14),所述无纺布(11)、所述熔喷布(12)、所述热风棉(13)和所述过滤布(14)相互叠加,其边沿缝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布(12)与所述热风棉(13)的中间处镶嵌有海绵环(15),所述海绵环(15)沿着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沿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压迫防尘口罩,涉及口罩技术领域,改善当防尘口罩长时间的佩戴时会发生下塌,并与嘴部接触,从而会造成佩戴的不适的问题,包括口罩本体、第一弹力筋和第二弹力筋,所述口罩本体的前侧壁上部镶嵌有第一鼻夹,所述口罩本体的后侧壁的两侧分别分布一个弹力杆,所述弹力杆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口罩本体靠近脸部的一侧的两边分别安装一个弹力杆,弹力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片插于口罩本体的内部,进而当口罩戴在口部时,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片之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进而可对弹力杆进行挤压使其弯曲,弯曲状态下的弹力杆则可将口罩本体撑开,避免口罩本体发生下塌压迫嘴部而造成佩戴的不适。的不适。的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0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