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87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控设备应用越来越普及,用户也越来越注重使用体验。目前,市面上很多的温控设备,都是一体式结构并安装在墙壁上,用户若想控制或修改相关参数,则需到安装位置进行操作,操作不便。因此,如何提高温度控制的便捷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线温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的便捷性。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温控系统,包括:
5.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
6.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设定所述加热模块加热的目标温度;
7.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包括rf射频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wi-fi模块,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rf射频模块和所述温控器通信,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运行;
8.移动端,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wi-fi模块和所述移动端通信,所述移动端用于修改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内所述温控器设定的所述目标温度。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温控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加热模块、温控器、负载控制模块、移动端,且负载控制模块包括rf射频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wi-fi模块,当温控器通过rf射频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交互,设定好加热模块加热的目标温度后,移动端在有需要时,移动端可以通过wi-fi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交互,进而修改负载控制模块内温控器设定的目标温度,无需到温控器所在位置进行重新设置,操作方便快捷。因此,本技术的无线温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的便捷性。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载控制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模块的环境温度,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从所述环境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控器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用于设定所述目标温度,并显示所述移动端修改后的所述目标温度。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操作面板设置有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信息。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lcd显示屏的中间区域为温度显示区,所述温度显示区的左上方为第一时间区,所述第一时间区用于显示星期信息,所述温度显示区的右下方为第二时间区,所述第二时间区用于显示时分秒信息,所述温度显示区的左下方为状态
区,所述状态区用于显示所述温控器的当前工作状态。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mcu、继电器,所述mcu和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mcu用于控制所述继电器吸附导通,以使所述加热模块从所述环境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温控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lcd显示屏的界面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加热模块100;
22.温控器200;
23.负载控制模块300、rf射频模块310、继电器控制模块320、wi-fi模块330;
24.移动端40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8.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下面,根据图1-2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温控系统。
31.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温控系统,包括:
32.加热模块100,加热模块100用于加热;
33.温控器200,温控器200用于设定加热模块100加热的目标温度;
34.负载控制模块300,负载控制模块300包括rf射频模块310、继电器控制模块320、wi-fi模块330,继电器控制模块320通过rf射频模块310和温控器200通信,继电器控制模块320用于通过目标温度控制加热模块100运行;
35.移动端400,继电器控制模块320通过wi-fi模块330和移动端400通信,移动端400用于修改负载控制模块300内温控器200设定的目标温度。
36.通过加热模块100、温控器200、负载控制模块300、移动端400,且负载控制模块300包括rf射频模块310、继电器控制模块320、wi-fi模块330,当温控器200通过rf射频模块310和继电器控制模块320交互,设定好加热模块100加热的目标温度后,移动端400在有需要时,移动端400可以通过wi-fi模块330和继电器控制模块320交互,进而修改负载控制模块300内温控器200设定的目标温度,无需到温控器200所在位置进行重新设置,操作方便快捷。因此,本技术的无线温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的便捷性。
37.可以理解的是,负载控制模块3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模块100的环境温度,继电器控制模块320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320用于控制加热模块100从环境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
38.温度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温度,从而使得继电器控制模块320能够准确控制加热模块100从环境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
39.可以理解的是,温控器200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用于设定目标温度,并显示移动端400修改后的目标温度。
40.通过设置操作面板,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41.可以理解的是,操作面板设置有lcd显示屏,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信息。
42.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lcd显示屏的中间区域为温度显示区,温度显示区的左上方为第一时间区,第一时间区用于显示星期信息,温度显示区的右下方为第二时间区,第二时间区用于显示时分秒信息,温度显示区的左下方为状态区,状态区用于显示温控器200的当前工作状态。
43.lcd显示屏,也就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屏,通过lcd显示屏显示多个不同的信息,能够很方便的了解当前时间温控器200的工作状态。
44.可以理解的是,继电器控制模块320包括mcu、继电器,mcu和继电器电连接,mcu用于控制继电器吸附导通,以使加热模块100从环境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
45.需要说明的是,mcu可以为单片机,例如,hc32l136k8ta-lq64。
46.可以理解的是,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安装方便,造价成本低。
4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无线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设定所述加热模块加热的目标温度;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包括rf射频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wi-fi模块,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rf射频模块和所述温控器通信,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运行;移动端,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wi-fi模块和所述移动端通信,所述移动端用于修改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内所述温控器设定的所述目标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模块的环境温度,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从所述环境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用于设定所述目标温度,并显示所述移动端修改后的所述目标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设置有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显示屏的中间区域为温度显示区,所述温度显示区的左上方为第一时间区,所述第一时间区用于显示星期信息,所述温度显示区的右下方为第二时间区,所述第二时间区用于显示时分秒信息,所述温度显示区的左下方为状态区,所述状态区用于显示所述温控器的当前工作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mcu、继电器,所述mcu和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mcu用于控制所述继电器吸附导通,以使所述加热模块从所述环境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温控系统,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设定所述加热模块加热的目标温度;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包括RF射频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Wi-Fi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RF射频模块和所述温控器通信,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运行;移动端,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Wi-Fi控制模块和所述移动端通信,所述移动端用于修改所述负载控制模块内所述温控器设定的所述目标温度。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的便捷性。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的便捷性。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百尧 利啟焰 石嘉贤 梁颖甄 黄品儒 吴颖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佰特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