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鞋垫制备设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10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鞋垫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轻鞋垫制备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2.鞋垫是用于鞋内鞋底上方与人体足底直接接触的一种部件,鞋垫的基础功能为鞋底的舒适度,常用材质包括硅胶、pu、eva,有些鞋垫还会采用多层织物制成,为起到提高舒适性的作用,鞋垫的回弹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回弹性高的鞋垫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脚部压力,起到压力舒缓的作用;另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鞋垫的保健性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考量,鞋垫的保健性包括其抗菌性,由于脚部长时间被包裹在鞋内,脚部汗液不能及时挥发排出体外时会滋生真菌,引发脚气、脚臭等问题,鞋垫与脚部直接接触,其良好的抗菌型可以有效缓解该类问题;另一方面,脚长期被包裹在鞋内,当天气较热或者运动量较大时,鞋内的温度较高,脚部容易产生闷热感;反之,当天气较冷且较长时间得不到运动时,鞋内的温度较低,脚部容易受冷,这将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舒适感。
3.在申请号为cn202111137946.9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提出一种高回弹超轻鞋垫及其制备方法,面料层采用坑条凹凸结构,其中条状凸起部采用防污纱线织造而成,具有良好的防污效果,减少穿着者的清洗次数,不仅为穿着者提供方便,且延长了鞋垫的使用寿命和功能周期;条状凹陷部采用调温纤维织造而成,具有良好的调温效果,鞋垫的聚氨酯层具有良好的回弹性,且采用超临界法制备,其密度低,质量轻,可进一步降低鞋子的整体重量,提高鞋子的舒适度,在穿着过程中,面料层的条状凸起部与交底接触,其防污效果延长了鞋垫使用周期,减少了清洁难度和清洁次数,调温纤维为纤维素纤维,其同时起到调温和吸水效果,且鞋垫面料层整体的条纹效果、吸水性和防污性通过凹凸条状结构的设置而兼容,提高了鞋垫的使用舒适性,面料层的调温纱线微胶囊壁材采用壳聚糖,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提高了鞋垫的保健性,鞋垫上表面设置的可调式凸起和可调式管路可使得其内置的流动液体随着人体走路不断流动,而对脚底起到按摩作用,且该按摩方式为水流滚动式,可起到舒缓作用。
4.然而,上述对比文件提出的鞋底虽然整体较为轻便,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是抗菌效果不够好,抗菌效果持续时间不够长,使用寿命有限,存在提升空间,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轻鞋垫制备设备及工艺。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原料备选及分类,根据鞋垫的具体层级材质分别选用不同组分的材料,将材料根据具体需要制备的层级结构进行分类存放;
8.s2层级结构制备,分别制备贴身层、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防滑底层和中空气囊;
9.s3层级结构复合,将所述中空气囊分别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两面,再将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连通所述中空气囊一同通过环形魔术贴粘接复合在所述贴身层的底部;
10.s4表面纤维复合,将所述防滑底层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底部,在所述贴身层的顶部也加装一层所述防滑底层的相同面料;
11.s5成品性能检测,将制得的成品鞋垫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弹性、耐磨性和抑菌率,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包装出厂。
12.优选的,鞋垫的层级结构具体包括所述贴身层、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和所述防滑底层,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顶部和底部粘接所述中空气囊。
13.优选的,所述贴身层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20-30份、海藻酸钠3-5份、发泡剂1-2份和石墨粉1-2份,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30-40份、海藻酸钠3-5份、纳米负离子材料2-5份、艾草粉3-5份、发泡剂1-2份和抑菌微胶囊2-4份。
14.优选的,抑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选用壳聚糖为微胶囊囊壁,薄荷、生姜提取液为微胶囊囊芯,以囊芯材料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加入,然后加水进行乳化分散,得到水包油乳液,然后将得到的水包油乳液进行复凝聚反应后,加入固化剂并搅拌,从而制得微胶囊,所述纳米负离子材料为锗石粉、钨酸钠粉、锂电气石粉、凝灰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15.优选的,所述中空气囊的制备原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防滑底层的制备原料为聚酯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
16.优选的,所述贴身层的制备方法为将eva塑胶和海藻酸钠投入温度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混炼温度保持130℃~140℃,持续10-20分钟后加入发泡剂和石墨粉,在混炼5分钟后将原料转入定型模具内冷却定型,即可制得所述贴身层。
17.优选的,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制备方法为将eva塑胶、海藻酸钠和纳米负离子材料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共混,在40-60℃条件下,搅拌5-10分钟,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艾草粉、发泡剂和抑菌微胶囊,在50-60℃条件下搅拌10-15小时,将上述混合液导入超临界发泡机中,在100-160℃,压力4-16mpa下进行发泡,发泡5-15分钟,再将材料挤出至成形模具内进行定型即可得到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
18.优选的,所述防滑底层通过聚酯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中空气囊通过将热塑性聚氨酯熔融后在内部充气,同时加入适量的抑菌微胶囊,再重新定型制备而成。
19.一种超轻鞋垫制备设备,包括超轻鞋垫制备工艺所使用的制备设备。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上下两面均设置有中空气囊,中空气囊和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均包含有抑菌微胶囊,使用过程中可持续作用在鞋垫上,有效提高本发明制备的鞋垫抑菌持久性,同时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上下两面可更换,在顶部靠近脚底一面的中空气囊使用受损出现变形时,则可进行翻面更换,延长本工艺制得的鞋垫使用寿命,中空材质的设置还有效降低了整体重量,穿着轻便。
21.同时,贴身层的顶部复合有与防滑底层相同材质的纤维面料,且贴身层内添加了石墨粉,在使用时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保持与足底的贴合度以及鞋垫与鞋底之间的防滑能力,提高鞋垫的穿着稳定性,舒适度和安全度都较高。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鞋垫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24.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贴身层;2、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01、中空气囊;3、防滑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7.s1原料备选及分类,根据鞋垫的具体层级材质分别选用不同组分的材料,将材料根据具体需要制备的层级结构进行分类存放,鞋垫的层级结构具体包括所述贴身层1、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和所述防滑底层3,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顶部和底部粘接所述中空气囊201;
28.s2层级结构制备,分别制备贴身层1、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防滑底层3和中空气囊201;
29.所述贴身层1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20-30份、海藻酸钠3-5份、发泡剂1-2份和石墨粉1-2份,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30-40份、海藻酸钠3-5份、纳米负离子材料2-5份、艾草粉3-5份、发泡剂1-2份和抑菌微胶囊2-4份。
30.抑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选用壳聚糖为微胶囊囊壁,薄荷、生姜提取液为微胶囊囊芯,以囊芯材料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加入,然后加水进行乳化分散,得到水包油乳液,然后将得到的水包油乳液进行复凝聚反应后,加入固化剂并搅拌,从而制得微胶囊,所述纳米负离子材料为锗石粉、钨酸钠粉、锂电气石粉、凝灰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31.所述中空气囊201的制备原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防滑底层3的制备原料为聚酯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
32.所述贴身层1的制备方法为将eva塑胶和海藻酸钠投入温度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混炼温度保持130℃~140℃,持续10-20分钟后加入发泡剂和石墨粉,在混炼5分钟后将原料转入定型模具内冷却定型,即可制得所述贴身层1。
33.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制备方法为将eva塑胶、海藻酸钠和纳米负离子材料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共混,在40-60℃条件下,搅拌5-10分钟,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艾草粉、发泡剂和抑菌微胶囊,在50-60℃条件下搅拌10-15小时,将上述混合液导入超临界发泡机中,在100-160℃,压力4-16mpa下进行发泡,发泡5-15分钟,再将材料挤出至成形模具内进行定型即可得到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
34.所述防滑底层3通过聚酯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中空气囊201通过将热塑性聚氨酯熔融后在内部充气,同时加入适量的抑菌微胶囊,再重新定型制备而成
35.s3层级结构复合,将所述中空气囊201分别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两面,再将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连通所述中空气囊201一同通过环形魔术贴粘接复合在所述贴身层1的底部;
36.s4表面纤维复合,将所述防滑底层3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底部,
在所述贴身层1的顶部也加装一层所述防滑底层3的相同面料;
37.s5成品性能检测,将制得的成品鞋垫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弹性、耐磨性和抑菌率,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包装出厂。
38.一种超轻鞋垫制备设备,包括超轻鞋垫制备工艺所使用的制备设备。
39.实施例1
40.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1.s1原料备选及分类,根据鞋垫的具体层级材质分别选用不同组分的材料,将材料根据具体需要制备的层级结构进行分类存放,鞋垫的层级结构具体包括所述贴身层1、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和所述防滑底层3,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顶部和底部粘接所述中空气囊201;
42.s2层级结构制备,分别制备贴身层1、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防滑底层3和中空气囊201;
43.所述贴身层1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20份、海藻酸钠3份、发泡剂1份和石墨粉1份,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30份、海藻酸钠3份、纳米负离子材料2份、艾草粉3份、发泡剂1份和抑菌微胶囊2份。
44.抑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选用壳聚糖为微胶囊囊壁,薄荷、生姜提取液为微胶囊囊芯,以囊芯材料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加入,然后加水进行乳化分散,得到水包油乳液,然后将得到的水包油乳液进行复凝聚反应后,加入固化剂并搅拌,从而制得微胶囊,所述纳米负离子材料为锗石粉、钨酸钠粉、锂电气石粉、凝灰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45.所述中空气囊201的制备原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防滑底层3的制备原料为聚酯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
46.s3层级结构复合,将所述中空气囊201分别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两面,再将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连通所述中空气囊201一同通过环形魔术贴粘接复合在所述贴身层1的底部;
47.s4表面纤维复合,将所述防滑底层3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底部,在所述贴身层1的顶部也加装一层所述防滑底层3的相同面料;
48.s5成品性能检测,将制得的成品鞋垫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弹性、耐磨性和抑菌率,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包装出厂。
49.下面对实施例1制得的鞋垫以及市面上随机挑选的一款抑菌型鞋垫作为对比例,对两者性能进行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t3903.11-2005进行耐汗性试验。人工汗液的配方为:一水盐酸羟胺5.00g,氯化钠5.00g,二水磷酸氢二钠2.50g,蒸馏水1l,并用0.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为8.0。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鞋垫放入盛有人工汗液的1000ml烧杯中,通过在鞋垫上添加额外重物使鞋垫完全浸泡在人工汗液中,然后将烧杯放置在35℃恒温箱中静置12h,取出鞋垫用蒸馏水洗涤晾干,进行第一次抑菌率测试,在室温下放置30天,进行第二次抑菌率测试,测试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下。
[0050] 弹性耐磨性12h抑菌率30天抑菌率实施例1优良优良95.8688.65对比例优良优良75.6520.21
[0051]
实施例1
[0052]
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53]
s1原料备选及分类,根据鞋垫的具体层级材质分别选用不同组分的材料,将材料根据具体需要制备的层级结构进行分类存放,鞋垫的层级结构具体包括所述贴身层1、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和所述防滑底层3,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顶部和底部粘接所述中空气囊201;
[0054]
s2层级结构制备,分别制备贴身层1、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防滑底层3和中空气囊201;
[0055]
所述贴身层1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30份、海藻酸钠5份、发泡剂2份和石墨粉2份,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40份、海藻酸钠5份、纳米负离子材料5份、艾草粉5份、发泡剂2份和抑菌微胶囊4份。
[0056]
抑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选用壳聚糖为微胶囊囊壁,薄荷、生姜提取液为微胶囊囊芯,以囊芯材料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加入,然后加水进行乳化分散,得到水包油乳液,然后将得到的水包油乳液进行复凝聚反应后,加入固化剂并搅拌,从而制得微胶囊,所述纳米负离子材料为锗石粉、钨酸钠粉、锂电气石粉、凝灰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0057]
所述中空气囊201的制备原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防滑底层3的制备原料为聚酯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
[0058]
s3层级结构复合,将所述中空气囊201分别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两面,再将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连通所述中空气囊201一同通过环形魔术贴粘接复合在所述贴身层1的底部;
[0059]
s4表面纤维复合,将所述防滑底层3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底部,在所述贴身层1的顶部也加装一层所述防滑底层3的相同面料;
[0060]
s5成品性能检测,将制得的成品鞋垫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弹性、耐磨性和抑菌率,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包装出厂。
[0061]
下面对实施例1制得的鞋垫以及市面上随机挑选的一款抑菌型鞋垫作为对比例,对两者性能进行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t3903.11-2005进行耐汗性试验。人工汗液的配方为:一水盐酸羟胺5.00g,氯化钠5.00g,二水磷酸氢二钠2.50g,蒸馏水1l,并用0.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为8.0。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鞋垫放入盛有人工汗液的1000ml烧杯中,通过在鞋垫上添加额外重物使鞋垫完全浸泡在人工汗液中,然后将烧杯放置在35℃恒温箱中静置12h,取出鞋垫用蒸馏水洗涤晾干,进行第一次抑菌率测试,在室温下放置30天,进行第二次抑菌率测试,测试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下。
[0062] 弹性耐磨性12h抑菌率30天抑菌率实施例1优良优良96.5487.58对比例优良优良75.6520.21
[0063]
实施例1
[0064]
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65]
s1原料备选及分类,根据鞋垫的具体层级材质分别选用不同组分的材料,将材料根据具体需要制备的层级结构进行分类存放,鞋垫的层级结构具体包括所述贴身层1、所述
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和所述防滑底层3,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顶部和底部粘接所述中空气囊201;
[0066]
s2层级结构制备,分别制备贴身层1、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防滑底层3和中空气囊201;
[0067]
所述贴身层1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25份、海藻酸钠4份、发泡剂1份和石墨粉1份,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35份、海藻酸钠4份、纳米负离子材料3份、艾草粉4份、发泡剂1份和抑菌微胶囊3份。
[0068]
抑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选用壳聚糖为微胶囊囊壁,薄荷、生姜提取液为微胶囊囊芯,以囊芯材料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加入,然后加水进行乳化分散,得到水包油乳液,然后将得到的水包油乳液进行复凝聚反应后,加入固化剂并搅拌,从而制得微胶囊,所述纳米负离子材料为锗石粉、钨酸钠粉、锂电气石粉、凝灰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0069]
所述中空气囊201的制备原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防滑底层3的制备原料为聚酯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
[0070]
s3层级结构复合,将所述中空气囊201分别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两面,再将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连通所述中空气囊201一同通过环形魔术贴粘接复合在所述贴身层1的底部;
[0071]
s4表面纤维复合,将所述防滑底层3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底部,在所述贴身层1的顶部也加装一层所述防滑底层3的相同面料;
[0072]
s5成品性能检测,将制得的成品鞋垫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弹性、耐磨性和抑菌率,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包装出厂。
[0073]
下面对实施例1制得的鞋垫以及市面上随机挑选的一款抑菌型鞋垫作为对比例,对两者性能进行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t3903.11-2005进行耐汗性试验。人工汗液的配方为:一水盐酸羟胺5.00g,氯化钠5.00g,二水磷酸氢二钠2.50g,蒸馏水1l,并用0.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为8.0。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鞋垫放入盛有人工汗液的1000ml烧杯中,通过在鞋垫上添加额外重物使鞋垫完全浸泡在人工汗液中,然后将烧杯放置在35℃恒温箱中静置12h,取出鞋垫用蒸馏水洗涤晾干,进行第一次抑菌率测试,在室温下放置30天,进行第二次抑菌率测试,测试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下。
[0074] 弹性耐磨性12h抑菌率30天抑菌率实施例1优良优良94.9889.68对比例优良优良75.6520.21
[0075]
通过对上述三个实施例的测试数据分析可得知,通过本发明工艺制得的鞋垫抑菌效果明显提升,抑菌持久性较强。
[007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备选及分类,根据鞋垫的具体层级材质分别选用不同组分的材料,将材料根据具体需要制备的层级结构进行分类存放;s2层级结构制备,分别制备贴身层(1)、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防滑底层(3)和中空气囊(201);s3层级结构复合,将所述中空气囊(201)分别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两面,再将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连通所述中空气囊(201)一同通过环形魔术贴粘接复合在所述贴身层(1)的底部;s4表面纤维复合,将所述防滑底层(3)粘接在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底部,在所述贴身层(1)的顶部也加装一层所述防滑底层(3)的相同面料;s5成品性能检测,将制得的成品鞋垫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弹性、耐磨性和抑菌率,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包装出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鞋垫的层级结构具体包括所述贴身层(1)、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和所述防滑底层(3),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顶部和底部粘接所述中空气囊(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1)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20-30份、海藻酸钠3-5份、发泡剂1-2份和石墨粉1-2份,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制备原料包括eva塑胶30-40份、海藻酸钠3-5份、纳米负离子材料2-5份、艾草粉3-5份、发泡剂1-2份和抑菌微胶囊2-4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抑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选用壳聚糖为微胶囊囊壁,薄荷、生姜提取液为微胶囊囊芯,以囊芯材料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加入,然后加水进行乳化分散,得到水包油乳液,然后将得到的水包油乳液进行复凝聚反应后,加入固化剂并搅拌,从而制得微胶囊,所述纳米负离子材料为锗石粉、钨酸钠粉、锂电气石粉、凝灰岩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气囊(201)的制备原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防滑底层(3)的制备原料为聚酯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1)的制备方法为将eva塑胶和海藻酸钠投入温度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混炼温度保持130℃~140℃,持续10-20分钟后加入发泡剂和石墨粉,在混炼5分钟后将原料转入定型模具内冷却定型,即可制得所述贴身层(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制备方法为将eva塑胶、海藻酸钠和纳米负离子材料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共混,在40-60℃条件下,搅拌5-10分钟,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艾草粉、发泡剂和抑菌微胶囊,在50-60℃条件下搅拌10-15小时,将上述混合液导入超临界发泡机中,在100-160℃,压力4-16mpa下进行发泡,发泡5-15分钟,再将材料挤出至成形模具内进行定型即可得到所述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鞋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层(3)通过聚酯纤维和锦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中空气囊(201)通过将热塑性聚氨酯熔融后在内部充
气,同时加入适量的抑菌微胶囊,再重新定型制备而成。9.一种超轻鞋垫制备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中超轻鞋垫制备工艺所使用的设备,具体包括制备抑菌微胶囊用的乳化机和混合机,制备贴身层(1)的混炼机和定型模具,制备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2)的反应釜、超临界发泡机和成形模具,用于成品鞋垫检测的检测设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轻鞋垫制备设备及工艺,属于金属罐生产技术,包括原料备选及分类,层级结构制备,层级结构复合,表面纤维复合,成品性能检测,根据鞋垫的具体层级材质分别选用不同组分的材料,将材料根据具体需要制备的层级结构进行分类存放,分别制备贴身层、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防滑底层和中空气囊,将中空气囊分别粘接在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两面,再将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连通中空气囊一同通过环形魔术贴粘接复合在贴身层的底部,将防滑底层粘接在双面可更换中空抑菌层的底部,在贴身层的顶部也加装一层防滑底层的相同面料,本发明抑菌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使用寿命较长,穿着稳定性高,舒适度和安全度都较高。舒适度和安全度都较高。舒适度和安全度都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源利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