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8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到智慧城市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


背景技术:

2.在智慧城市中,多功能智慧杆广泛应用于城建、公安、市政、气象、环保、通信等多个领域,不仅让民众的生活出行更智能化,同时其商业价值也日渐凸显。而现有的智慧杆是从原先的监测杆、灯杆发展开来的。
3.现有的智慧杆通过外挂照明模块、显示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监控模块、微基站模块和执行模块,以实现对应的功能。
4.但现有的智慧杆依然需要针对不同区域、路段进行改进,如:在沿海路段,智慧杆应减少设备外挂安装的数量,主要是缩减显示屏、广告牌,在大风的时候能够避免外挂设备被吹走、杆体被带歪;在带有绿化道的路段,智慧杆需要同时兼顾车道侧和绿化道侧的照明,其上装载的电子设备对于这两侧的功能也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现有的智慧杆或智慧灯杆,通过外挂或内置电子设备,能够适应大部分应用场景,但是对场景的针对性设计相对薄弱。
5.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以上一种或多种问题的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包括:支座,支座固定连接有沿上侧延伸的杆体,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朝两侧或一侧延伸的悬臂,悬臂上可安装有路灯和监控摄像头,所述支座内设置有主控箱和电力箱;支座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为交互面,所述交互面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或展示牌,支座的左右两侧面为功能面,所述功能面提供照明和喷雾降尘功能;
7.支座的上端设置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的空间位置对应于车道侧,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的空间位置对应于绿道侧/围栏侧;
8.所述第一、二监测单元内均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视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与主控箱电连接,主控箱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方式与后台终端通讯;
9.智慧杆的监测方法,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包括:s010,模式切换,将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和所述功能面进入白天模式或夜间模式;
10.s011,遮挡判断,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入的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监测模块是否被遮挡,若所述监测模块被判断为遮挡状态,则将此状态反馈到后台终端;
11.s020,区域检测,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的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人接近时,判断为区域介入状态,反之判断为无人状态,在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启用,在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关闭/待机,在所述区域介入状态切换为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延时关闭/待机;
12.s021,电子围栏,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输出画面上进行区域划分和边界设定,所述边界设定组成电子围栏,在区域划分时至少划分有普通区域和截止区域;
13.s022,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在启用后,对进入到其视野内的人进行追踪,若视野内的人跨越所述电子围栏并进入到所述截止区域内,则执行实时抓拍并将抓拍画面上传到后台终端,同时智慧杆上的声光设备将输出警告信号,若视野内的人自其进入到视野内时就处于所述截止区域内,则执行实时画面录制并将录制的画面上传到后台终端,同时智慧杆上的声光设备将输出警告信号。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23,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视野内的人处于所述普通区域时,执行低帧率追踪模式,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视野内的人处于所述截止区域时,执行高帧率追踪模式,所述低帧率追踪模式的画面帧率在15-30帧,所述高帧率追踪模式的画面帧率在30帧以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s030,功能面照明,在所述功能面切换进入到所述夜间模式时,所述功能面启用照明功能,在所述功能面切换进入到所述白天模式时,所述功能面关闭照明功能;
16.s031,照明亮度,设置若干个亮度梯度阈值,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对应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一个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对应于一个预设输入范围,通过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检测到的数值落在哪一个所述预设输入范围内来启用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包括有一个初始阈值,在所述监测模块处于遮挡状态时,始终启用所述初始阈值来调节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
17.s032,亮度调节,设定亮度缩减值,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当前为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依据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来维持照明,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当前为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依据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和所述亮度缩减值进行减小。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s040,第二区域监测,在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的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辆/人接近时,判断为第一状态,反之判断为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期间,执行预设倒计时,在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后若仍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则进入到第三状态,在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前若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则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
19.s041,在进入到所述第三状态后,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启用,反之其处于关闭/待机状态,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在启用后,对其视野内的物件进行追踪识别,若追踪识别结果为缓慢移动的车辆或停驻的车辆,则智慧杆当前的位置记为停驻位置,并将此信息上传到后台终端;
20.s042,在同一区域路段上,若所述停驻位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并且所述停驻位置之间是连续的,则判断路段为堵塞状态;
21.s050,两端的所述停驻位置沿路段连接起来形成的路线为堵塞路线,将所述堵塞状态和所述堵塞路线上传到后台终端,并可通过所述交互面上的显示屏对此进行展示。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s043,在同一区域路段上,若所述停驻位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并且所述停驻位置之间是不连续的,则获取不连续点的数量,若所述不连续点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点位数量,则判断路段为堵塞状态,反之判断路段为普通状态。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s060,降尘,处于所述堵塞状态时,位于所述堵塞路线上的智慧杆通过所述功能面执行喷雾降尘功能。
2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s061,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为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监测单元一侧的所述功能面停止执行喷雾降尘功能,反之其维持喷雾降尘功能的执行。
2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s062,执行方式,输出所述停驻位置的任意智慧杆,在获得执行喷雾降尘功能的指令后,执行预设时间段的喷雾降尘,在预设时间段到达后,停止执行喷雾降尘并进行预设计时,在预设计时到达后,若当前智慧杆依然输出所述停驻位置,则自动获取执行喷雾降尘功能的指令,若当前智慧杆不再输出所述停驻位置,则结束。
26.本发明取得的有益价值是:本发明通过将支座、杆体、监测模块以及其他结构构件、电器设备连接在一起以组成智慧杆,配合对应的智慧杆监测方法,实现提供照明、监控、降尘、交通监测等功能;在智慧杆的电子设备配合上述监测方法进行使用后,实现对视觉监测模块的控制启用,进而节省硬件资源和电力,针对沿海路段或是设有禁止进入区域的路段,能够设定对应的电子围栏并自动启闭此电子围栏,进而及时将违规进出禁止路段或进入海岸线的行为拍摄下来并上报,加强无人管控的力度;以及实现相应的灯光照明亮度自动调节、交通状况检测和自动喷雾降尘功能。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的监测方法总的示意框图;
28.图2为本发明的智慧杆的侧视图。
29.【附图标记】
[0030]1···
支座
[0031]
10
···
交互面
[0032]
11
···
功能面
[0033]2···
杆体
[0034]3···
监测模块
[0035]
30
···
第一监测单元
[0036]
31
···
第二监测单元
[0037]4···
悬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限制。
[0039]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包括:支座1,支座1固定连接有沿上侧延伸的杆体2,杆体2上固定连接有朝两侧或一侧延伸的悬臂4,悬臂4上可安装有路灯和监控摄像头,所述支座1内设置有主控箱和电力箱;支座1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为交互面10,所述交互面10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或展示牌,支座1的左右两侧面为功能面11,所述功能面11提供照明和喷雾降尘功能,上述电子设备与主控箱、电力箱电连接;
[0040]
支座1的上端设置有监测模块3,所述监测模块3包括:第一监测单元30和第二监测单元31,所述第一监测单元30的空间位置对应于车道侧,所述第二监测单元31的空间位置对应于绿道侧/围栏侧;
[0041]
所述第一、二监测单元内均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视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与主控箱电连接,主控箱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方式与后台终端通讯;
[0042]
结合图2所示,智慧杆的监测方法,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包括:s010,模式切换,将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和所述功能面进入白天模式或夜间模式;通过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的切换进行功能切换和自启,以及电子设备的自动启闭。
[0043]
s011,遮挡判断,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入的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监测模块是否被遮挡,若所述监测模块被判断为遮挡状态,则将此状态反馈到后台终端;进行遮挡状态判断,以避免传感器错误识别并输出数据,导致功能执行异常,同时避免功能执行时因遮挡而受到影响,通过反馈到后台,以提醒服务人员及时进行处理,解除异常情况;
[0044]
s020,区域检测,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的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人接近时,判断为区域介入状态,反之判断为无人状态,在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启用,在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关闭/待机,在所述区域介入状态切换为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延时关闭/待机;
[0045]
本技术的智慧杆通过物联网的方式进行区域内部组网,以共享部分硬件资源、数据资源,通过所述区域检测能够及时自启对应的功能模块,以执行对应的功能,并在不需时关闭/休眠功能模块的硬件,以节省硬件资源和电力,在传感器检测的配合下,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响应效率(行人移速较慢,关闭/待机

启动的切换时间充裕),以保障功能模块及时自启和执行对应的功能;
[0046]
s021,电子围栏,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输出画面上进行区域划分和边界设定,所述边界设定组成电子围栏;
[0047]
在区域划分时至少划分有普通区域和截止区域,如:普通区域为内侧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截止区域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围栏外侧的区域,例如,沿海通道的围栏外侧和山道的围栏外侧等,截止区域指的是道路管理方对此区域采取禁止入内的措施来阻止来访者,避免来访者破坏区域内部或是因进入此区域导致自身进入危困状态,通过设置对应的电子围栏以实现加强管理;
[0048]
s022,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在启用后,对进入到其视野内的人进行追踪,若视野内的人跨越所述电子围栏并进入到所述截止区域内,则执行实时抓拍并将抓拍画面上传到后台终端,同时智慧杆上的声光设备将输出警告信号,若视野内的人自其进入到视野内时就处于所述截止区域内,则执行实时画面录制并将录制的画面上传到后台终端,同时智慧杆上的声光设备将输出警告信号,对进出截止区域的人员进行拍摄记录,以便追溯维权、免责,并通过上报后台来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置;
[0049]
s023,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视野内的人处于所述普通区域时,执行低帧率追踪模式,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视野内的人处于所述截止区域时,执行高帧率追踪模式;
[0050]
所述低帧率追踪模式的画面帧率在15-30帧(一般是30帧),所述高帧率追踪模式的画面帧率在30帧以上(一般是45帧、60帧),低帧率模式下主要是进行行为识别和跟踪,无需进行拍摄记录,因此,其消耗的硬件资源无需过大,而高帧率模式下还需要进行拍摄记录和人脸识别,其消耗的资源和输入数据较大,需要高清、连续的图像,以及较多的硬件资源倾斜,设置两种模式以执行不同的功能,以充分利用硬件资源,避免长时间无意义的高负载运行;
[0051]
s030,功能面照明,在所述功能面切换进入到所述夜间模式时,所述功能面启用照明功能,在所述功能面切换进入到所述白天模式时,所述功能面关闭照明功能;
[0052]
s031,照明亮度,设置若干个亮度梯度阈值,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对应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一个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对应于一个预设输入范围,通过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检测到的数值落在哪一个所述预设输入范围内来启用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包括有一个初始阈值,在所述监测模块处于遮挡状态时,始终启用所述初始阈值来调节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
[0053]
s032,亮度调节,设定亮度缩减值,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当前为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依据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来维持照明,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当前为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依据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和所述亮度缩减值进行减小;
[0054]
目的是:在无人状态时,降低亮度以节省电能,在有人状态时,提高亮度以保障照明,同时,灯光亮度的调节还起到的一个作用是:使得有人区域的灯光亮度和无人区域的灯光亮度不一致,并能形成人员经过时灯光忽亮的效果(功能面的照明设备上一般设置有磨砂出光面,以避免灯光晃眼,同时对灯光发射方向作出调整,避免直射),进而形成亮度对比效果,通过此亮度对比效果以提醒车道上的车辆驾驶者注意行驶;
[0055]
s040,第二区域监测,在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的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辆/人接近时,判断为第一状态,反之判断为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期间,执行预设倒计时,在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后若仍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则进入到第三状态,在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前若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则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
[0056]
s041,在进入到所述第三状态后,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启用,反之其处于关闭/待机状态,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在启用后,对其视野内的物件进行追踪识别,若追踪识别结果为缓慢移动的车辆或停驻的车辆,则智慧杆当前的位置记为停驻位置,并将此信息上传到后台终端;
[0057]
结合s040,判断识别经过的车辆是正常行驶经过还是减速到一定速度缓慢经过,进而识别出道路状态是堵塞还是通畅,而车辆在堵塞通过时,其移速较慢,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来切换关闭/待机状态到启动状态,再进行识别,这样分析得出的结果可靠性较高,并且能够节省硬件资源;
[0058]
s042,在同一区域路段上,若所述停驻位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并且所述停驻位置之间是连续的,则判断路段为堵塞状态,多个智慧杆通过物联网的方式进行组网共享数据、硬件资源,以实现所述停驻位置是否连续的识别,这样既可以提高识别结果的可靠性,也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0059]
s043,在同一区域路段上,若所述停驻位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并且所述停驻位置之间是不连续的,则获取不连续点的数量,若所述不连续点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点位数量,则判断路段为堵塞状态,反之判断路段为普通状态,目的是避免堵塞路段的空位影响到系统对整个路段状态的识别结果,以提高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0060]
s050,两端的所述停驻位置沿路段连接起来形成的路线为堵塞路线,将所述堵塞状态和所述堵塞路线上传到后台终端,并可通过所述交互面上的显示屏对此进行展示;
[0061]
s060,降尘,处于所述堵塞状态时,位于所述堵塞路线上的智慧杆通过所述功能面执行喷雾降尘功能;
[0062]
s061,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为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监测单元一侧的所述功能面停止执行喷雾降尘功能,反之其维持喷雾降尘功能的执行,目的是:避免车道侧的行人受到喷雾的影响;
[0063]
s062,执行方式,输出所述停驻位置的任意智慧杆,在获得执行喷雾降尘功能的指令后,执行预设时间段的喷雾降尘,在预设时间段到达后,停止执行喷雾降尘并进行预设计时,在预设计时到达后,若当前智慧杆依然输出所述停驻位置,则自动获取执行喷雾降尘功能的指令,若当前智慧杆不再输出所述停驻位置,则结束。
[006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座内的主控箱、电力箱与其上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和使用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所述功能面通过安装对应的自动喷雾设备/机构实现喷雾降尘功能,而此自动喷雾设备/机构可为现有设备。所述监控模块内设置有对应的数据处理单元,此数据处理单元通过离线/线上程序对电子设备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输出。所述接近传感器为现有电子设备,其可为:红外、光电和超声波等传感器,或是它们的组合。
[0065]
所述视觉监测模块为摄像头,其可包括:普通彩色摄像头、灰色摄像头和具备红外摄像功能的摄像头,后台终端一般包括了云端服务器和远程处理终端。智慧杆上可加装对应的声光电子设备以便于执行语音、灯光提醒。
[0066]
特别地,同一路段上的智慧杆可通过安装支持紫峰协议的物联网模块,以实现各自之间的通讯,进而便于同一区域/路段上的智慧杆进行内部组网,通过交换数据,以获取更好、更快的数据处理效率、准确率。智慧杆在所述交互面上设置显示屏/展示牌,在所述功能面设置对应于路面两侧近地端的照明模块和喷雾模块,以避免将执行功能的设备外挂安装在高度,提高智慧杆自身的抗风能力。本技术的智慧杆针对于沿海、山路和划有禁止区域的路段使用,同理相应的监测方法也是针对于这些路段使用的。
[0067]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支座、杆体、监测模块以及其他结构构件、电器设备连接在一起以组成智慧杆,配合对应的智慧杆监测方法,实现提供照明、监控、降尘、交通监测等
功能;在智慧杆的电子设备配合上述监测方法进行使用后,实现对视觉监测模块的控制启用,进而节省硬件资源和电力,针对沿海路段或是设有禁止进入区域的路段,能够设定对应的电子围栏并自动启闭此电子围栏,进而及时将违规进出禁止路段或进入海岸线的行为拍摄下来并上报,加强无人管控的力度;以及实现相应的灯光照明亮度自动调节、交通状况检测和自动喷雾降尘功能。
[006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6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70]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007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包括:支座,支座固定连接有沿上侧延伸的杆体,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朝两侧或一侧延伸的悬臂,悬臂上可安装有路灯和监控摄像头,所述支座内设置有主控箱和电力箱,其特征在于,支座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为交互面,所述交互面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或展示牌,支座的左右两侧面为功能面,所述功能面提供照明和喷雾降尘功能;支座的上端设置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的空间位置对应于车道侧,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的空间位置对应于绿道侧/围栏侧;所述第一、二监测单元内均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视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与主控箱电连接,主控箱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方式与后台终端通讯;智慧杆的监测方法,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包括:s010,模式切换,将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和所述功能面进入白天模式或夜间模式;s011,遮挡判断,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入的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监测模块是否被遮挡,若所述监测模块被判断为遮挡状态,则将此状态反馈到后台终端;s020,区域检测,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的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人接近时,判断为区域介入状态,反之判断为无人状态,在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启用,在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关闭/待机,在所述区域介入状态切换为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延时关闭/待机;s021,电子围栏,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输出画面上进行区域划分和边界设定,所述边界设定组成电子围栏,在区域划分时至少划分有普通区域和截止区域;s022,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在启用后,对进入到其视野内的人进行追踪,若视野内的人跨越所述电子围栏并进入到所述截止区域内,则执行实时抓拍并将抓拍画面上传到后台终端,同时智慧杆上的声光设备将输出警告信号,若视野内的人自其进入到视野内时就处于所述截止区域内,则执行实时画面录制并将录制的画面上传到后台终端,同时智慧杆上的声光设备将输出警告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23,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视野内的人处于所述普通区域时,执行低帧率追踪模式,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的视野内的人处于所述截止区域时,执行高帧率追踪模式,所述低帧率追踪模式的画面帧率在15-30帧,所述高帧率追踪模式的画面帧率在30帧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30,功能面照明,在所述功能面切换进入到所述夜间模式时,所述功能面启用照明功能,在所述功能面切换进入到所述白天模式时,所述功能面关闭照明功能;s031,照明亮度,设置若干个亮度梯度阈值,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对应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一个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对应于一个预设输入范围,通过判断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检测
到的数值落在哪一个所述预设输入范围内来启用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包括有一个初始阈值,在所述监测模块处于遮挡状态时,始终启用所述初始阈值来调节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32,亮度调节,设定亮度缩减值,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当前为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依据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来维持照明,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当前为所述无人状态时,所述功能面的照明亮度依据对应的所述亮度梯度阈值和所述亮度缩减值进行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40,第二区域监测,在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的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辆/人接近时,判断为第一状态,反之判断为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期间,执行预设倒计时,在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后若仍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则进入到第三状态,在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前若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则所述预设倒计时结束;s041,在进入到所述第三状态后,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启用,反之其处于关闭/待机状态,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内的所述视觉监测模块在启用后,对其视野内的物件进行追踪识别,若追踪识别结果为缓慢移动的车辆或停驻的车辆,则智慧杆当前的位置记为停驻位置,并将此信息上传到后台终端;s042,在同一区域路段上,若所述停驻位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并且所述停驻位置之间是连续的,则判断路段为堵塞状态;s050,两端的所述停驻位置沿路段连接起来形成的路线为堵塞路线,将所述堵塞状态和所述堵塞路线上传到后台终端,并可通过所述交互面上的显示屏对此进行展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43,在同一区域路段上,若所述停驻位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并且所述停驻位置之间是不连续的,则获取不连续点的数量,若所述不连续点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点位数量,则判断路段为堵塞状态,反之判断路段为普通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60,降尘,处于所述堵塞状态时,位于所述堵塞路线上的智慧杆通过所述功能面执行喷雾降尘功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61,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判断为所述区域介入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监测单元一侧的所述功能面停止执行喷雾降尘功能,反之其维持喷雾降尘功能的执行。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杆的监测方法还包括:s062,执行方式,输出所述停驻位置的任意智慧杆,在获得执行喷雾降尘功能的指令后,执行预设时间段的喷雾降尘,在预设时间段到达后,停止执行喷雾降尘并进行预设计时,在预设计时到达后,若当前智慧杆依然输出所述停驻位置,则自动获取执行喷雾降尘功能的指令,若当前智慧杆不再输出所述停驻位置,则结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智慧杆,包括:支座,支座固定连接有沿上侧延伸的杆体,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朝两侧或一侧延伸的悬臂,所述支座内设置有主控箱和电力箱;支座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为交互面,所述交互面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或展示牌,支座的左右两侧面为功能面;支座的上端设置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单元,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的空间位置对应于车道侧,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的空间位置对应于绿道侧/围栏侧;所述第一、二监测单元内均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视觉监测模块;以及对应的智慧杆的监测方法,通过此方法配合上述形成的智慧杆,以实现对道路进行高效的监测管理,给管理者提供便利。者提供便利。者提供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兵 李超 林金填 周裕强 卢淑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