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中质保温砖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16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强度中质保温砖。
背景技术:
2.保温砖是一种新型建材,使用高分子材料合成,也有用煤渣、矿渣加工成的。主要用于楼房建筑的墙体填充,具有重量轻、施工方便、保暖等优点,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墙体材料,保温砖能够全面取代铝塑板、蜂窝板、幕墙等常用的装饰材料,其集多功能一体化,一次施工即可解决保温装饰两项功能要求。
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保温效果,通常保温砖的内部都是空心结构。保温砖的中部没有支撑部件,不但会使保温砖的强度减弱,载荷减小,在使用时墙体的强度会直接受到影响。单纯利用空气使保温砖保温,还会使保温砖的保温效果不佳,降低了保温砖的性能,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强度要求和保温效果的保温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在保证砖体强度的同时,提高砖体的保温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包括砖体,设置在砖体一侧的容置腔,以及可卡入容置腔内的保温支撑组件,容置腔的两端设置有多个通气槽,保温支撑组件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支撑骨架、第一保温组件、防火保温板、第二保温组件和第二支撑骨架,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的外侧面与容置腔的内侧面抵接,
8.第一保温组件和第二保温组件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柱,多个圆柱在第一保温组件和第二保温组件上组成气路网络通道,第一保温组件和第二保温组件的两端开口,并与通气槽一一对应。
9.进一步的,第一保温组件包括与第一支撑骨架连接的第一侧面,与防火保温板连接的第二侧面,与容置腔连接的第三侧面以及朝向砖体外侧的第四侧面,圆柱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
10.进一步的,第二保温组件包括与第二支撑骨架连接的第五侧面,与防火保温板连接的第六侧面,与容置腔连接的第七侧面以及朝向砖体外侧的第八侧面,圆柱设置在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之间。
11.进一步的,圆柱在第一保温组件和第二保温组件内部等间距排列设置。
12.进一步的,防火保温板为保温泡沫板和防火岩棉板粘接形成的夹心结构,防火岩棉板设置在保温泡沫板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二侧面和第六侧面固定。
13.进一步的,第一支撑骨架朝向第一保温组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保温
组件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嵌入到第一凹槽中形成第一固定组,连接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一保温组件。
14.进一步的,第二支撑骨架朝向第二保温组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保温组件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嵌入到第二凹槽中形成第二固定组,连接第二支撑骨架和第二保温组件。
15.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组与第二固定组分别设置有4组。
16.进一步的,容置腔内部设置有台阶位,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台阶槽,台阶槽与台阶位卡合固定。
17.进一步的,通气槽的长度小于第一保温组件和第二保温组件的宽度。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心对称的保温支撑组件,利用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提高了砖体的强度,同时能够保证砖体各侧面的保温效果均匀,通过在第一保温组件和第二保温组件上组成气路网络通道,延长了气体在砖体内部扩散的路径长度,提高了保温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由于温差较大导致的砖体开裂,同时提升了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强度中质保温砖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强度中质保温砖的爆炸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支撑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支撑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保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保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保温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强度中质保温砖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0、砖体;20、容置腔;21、通气槽;22、台阶位;23、台阶槽;30、保温支撑组件;31、第一支撑骨架;311、第一凹槽;32、第一保温组件;321、圆柱;322、第一侧面;323、第二侧面;324、第三侧面;325、第四侧面;326、第一卡块;33、防火保温板;34、第二保温组件;341、第五侧面;342、第六侧面;343、第七侧面;344、第八侧面;345、第二卡块;35、第二支撑骨架;35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如图1~8所示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包括砖体10,设置在砖体10一侧的容置腔20,以及可卡入容置腔20内的保温支撑组件30,容置腔20的两端设置有多个通气槽21,保温支撑组件30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支撑骨架31、第一保温组件32、防火保温板33、第二保温组件34和第二支撑骨架35,第一支撑骨架31和第二支撑骨架35的外侧面与容置腔20的内侧面抵接,
33.第一保温组件32和第二保温组件34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柱321,多个圆柱321在第一保温组件32和第二保温组件34上组成气路网络通道,第一保温组件32和第二保温组件34的两端开口,并与通气槽21一一对应。
3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心对称的保温支撑组件30,利用第一支撑骨架31和第二支撑骨架35提高了砖体10的强度,同时能够保证砖体10各侧面的保温效果均匀,通过在第一保温组件32和第二保温组件34上组成气路网络通道,延长了气体在砖体10内部扩散的路径长度,提高了保温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由于温差较大导致的砖体10开裂,同时提升了保温效果。
35.如图5所示,第一保温组件32包括与第一支撑骨架31连接的第一侧面322,与防火保温板33连接的第二侧面323,与容置腔20连接的第三侧面324以及朝向砖体10外侧的第四侧面325,圆柱321设置在第一侧面322和第二侧面323之间。本实施例中开口设置在同时与第一侧面322、第二侧面323、第三侧面324和第四侧面325连接的两侧面上,开口的长度小于保温支撑组件30的宽度,提高了保温支撑组件30的强度。
36.如图6所示,第二保温组件34包括与第二支撑骨架35连接的第五侧面341,与防火保温板33连接的第六侧面342,与容置腔20连接的第七侧面343以及朝向砖体10外侧的第八侧面344,圆柱321设置在第五侧面341和第六侧面342之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温组件32与第二保温组件34的结构完全相同,在具体组装过程中两个可以替换。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322即为第四侧面325,第二侧面323即为第五侧面341,第三侧面324即为第七侧面343,第四侧面325即为第八侧面344。
37.如图7所示,圆柱321在第一保温组件32和第二保温组件34内部等间距排列设置。由于砖体10在第一保温组件32和第二保温组件34内部近似全面覆盖,使得砖体10的侧面各个位置降温效果相同,避免由于温差较大导致的砖体10开裂,同时由于砖体10在第一保温组件32内部和第二保温组件34内部形成气路网络通道,相比直通式气体通道,延长了气体在砖体10内部扩散的路径长度,提高了保温效果。
38.具体的为了提高保温效果,防火保温板33为保温泡沫板和防火岩棉板粘接形成的夹心结构,防火岩棉板设置在保温泡沫板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二侧面323和第六侧面342固定。通过保温泡沫板和防火岩棉板的结合提高砖体10的保温效果。
39.如图3~4所示,第一支撑骨架31朝向第一保温组件3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11,第一保温组件32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326,第一卡块326嵌入到第一凹槽311中形成第一固定组,连接第一支撑骨架31和第一保温组件32。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1和第一卡块326相对设置有4组,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骨架31和第一保温组件32的端部,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固。
40.请继续参考图4,第二支撑骨架35朝向第二保温组件34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351,第二保温组件34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块345,第二卡块345嵌入到第二凹槽351中形成第二固定组,连接第二支撑骨架35和第二保温组件3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骨架31与第二支撑骨架35的结构完全相同,在具体组装过程中两个可以替换。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1即为第二凹槽351。
41.如图8所示,容置腔20内部设置有台阶位22,第一支撑骨架31和第二支撑骨架35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台阶槽23,台阶槽23与台阶位22卡合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骨架31、第一保温组件32、防火保温板33、第二保温组件34和第二支撑骨架35的总高度略小于容置腔20的宽度,长度略小于容置腔20的长度,误差不超过0.5mm。因此在将保温支撑组件30插入容置腔20内部,由于其组成的砖体10为完整的矩形,因此保温支撑组件30与容置腔20连接紧密,且不会发生移动。
42.为了提高砖体10的强度,通气槽21的长度小于第一保温组件32和第二保温组件34的宽度。保证整个砖体10外侧面的完整度。
43.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设置在所述砖体一侧的容置腔,以及可卡入所述容置腔内的保温支撑组件,所述容置腔的两端设置有多个通气槽,所述保温支撑组件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支撑骨架、第一保温组件、防火保温板、第二保温组件和第二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和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外侧面与所述容置腔的内侧面抵接,所述第一保温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温组件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柱,多个所述圆柱在所述第一保温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温组件上组成气路网络通道,所述第一保温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温组件的两端开口,并与所述通气槽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连接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防火保温板连接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容置腔连接的第三侧面以及朝向所述砖体外侧的第四侧面,所述圆柱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连接的第五侧面,与所述防火保温板连接的第六侧面,与所述容置腔连接的第七侧面以及朝向所述砖体外侧的第八侧面,所述圆柱设置在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在所述第一保温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温组件内部等间距排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保温板为保温泡沫板和防火岩棉板粘接形成的夹心结构,所述防火岩棉板设置在所述保温泡沫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朝向所述第一保温组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保温组件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嵌入到所述第一凹槽中形成第一固定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和所述第一保温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骨架朝向所述第二保温组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保温组件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嵌入到所述第二凹槽中形成第二固定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和所述第二保温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与所述第二固定组分别设置有4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部设置有台阶位,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和所述第二支撑骨架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与所述台阶位卡合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保温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温组件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强度中质保温砖,包括砖体,设置在砖体一侧的容置腔,以及卡入容置腔内的保温支撑组件,容置腔的两端设置有通气槽,保温支撑组件由左至右依次为支撑骨架、保温组件、防火保温板、保温组件和支撑骨架,支撑骨架的外侧面与容置腔的内侧面抵接,保温组件的内部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圆柱,多个圆柱在保温组件上组成气路网络通道,保温组件的两端开口,并与通气槽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心对称的保温支撑组件,利用支撑骨架提高砖体的强度,保证砖体各侧面的保温效果均匀,避免由于温差导致的砖体开裂。通过在保温组件上组成气路网络通道,延长了气体在砖体内扩散的路径长度,提高了保温效果。提高了保温效果。提高了保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夏锡春 徐祥其 尚育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张泽浇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金属热处理用金属淬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打包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