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11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生产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很多产品对防水防潮和外观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盛放其的编织袋就被要求有更高的防水防潮性能和更美观。目前提高编织袋的防水防潮性能通常采用覆膜操作来实现,将塑料薄膜压在编织袋的端面,压合塑料薄膜后能够增加编织袋的光泽度和美观性;但是现有的用于编织袋覆膜的装置在对编织袋进行覆膜加工时,容易覆膜不平整,褶皱和有灰尘附着在薄膜上的情况,会大大降低编织袋的美观性和防水防潮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包含加热模块和双面覆膜模块的更易覆膜、更美观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下设计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包括支撑台和从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的送料模块、加热模块、覆膜模块和收卷辊。所述送料模块用于盛放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并将所述塑料编织袋输送给所述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塑料编织袋使所述塑料编织袋更易覆膜。所述覆膜模块用于给所述塑料编织袋进行双面覆膜。所述收卷辊用于收卷覆膜后的所述塑料编织袋。
6.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模块包括:用于卷设所述塑料编织袋的送料辊和用于辊压展平所述塑料编织袋的展平辊组。所述送料辊通过第一支撑杆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展平辊组通过第二支撑杆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
7.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用于给所述塑料编织袋加热的上加热片和下加热片;所述上加热片和所述下加热片通过支撑板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
8.进一步地,所述覆膜模块包括两个用于卷设膜的送膜辊和两个挤压辊,所述送膜辊通过第三支撑杆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挤压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塑料编织袋和膜穿过两个所述挤压辊之间的间隙。
9.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覆膜模块之间的喷胶模块,所述喷胶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喷胶模块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塑料编织袋两侧的喷胶杆和多个分别设置在喷胶杆上的喷胶头。喷胶头为现有技术,且喷胶杆有加热效果使得胶水在未喷出时能不凝固。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左上导向辊、左下导向辊、右上导向辊、右下导向辊和多个中间导向辊。所述左上导向辊位于所述送料模块之后,所述塑料编织袋依次穿过所述左上导向辊、多个中间导向辊、所述右上导向辊和所述右下导向辊。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左上导向辊和所述右上导向辊之间,所述所述喷胶模块和所述覆膜模块位于
所述右上导向辊和所述右下导向辊之间,所述收卷辊位于所述右下导向辊之后。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辊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挤压辊转动。
12.进一步地,所述展平辊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编织袋上方的螺纹辊和两个设置在所述塑料编织袋下方的承载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4.本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卷设在送料模块上,当收卷辊收卷时,送料模块同步输送塑料编织袋。然后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经过加热模块加热使其软化更易覆膜。再通过覆膜模块给塑料编织袋进行双面覆膜,最后将覆膜后的塑料编织袋收卷到收卷辊上完成塑料编织袋的双面覆膜。采用本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可以达到双面覆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覆膜更容易。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模块正视图。
19.附图说明:1、送料模块;2、加热模块;3、覆膜模块;4、收卷辊;5、支撑板;6、喷胶模块;8、动力模块;9、支撑台;11、塑料编织袋;12、送料辊;13、展平辊组;131、螺纹辊;132、承载辊;14、第一支撑杆;15、第二支撑杆;21、上加热片;22、下加热片;31、送膜辊;32、挤压辊;33、第三支撑杆;62、喷胶杆;63、喷胶头;71、左上导向辊;72、左下导向辊;73、右上导向辊;74、右下导向辊;75、中间导向辊;81、第一电机;82、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参见图1至图4。
22.本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包括支撑台9和从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支撑台9上的送料模块1、加热模块2、覆膜模块3和收卷辊4。所述送料模块1用于盛放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11并将所述塑料编织袋11输送给所述加热模块2。所述加热模块2用于加热所述塑料编织袋11使所述塑料编织袋11更易覆膜。所述覆膜模块3用于给所述塑料编织袋11进行双面覆膜。所述收卷辊4用于收卷覆膜后的所述塑料编织袋11。
23.本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11卷设在送料模块1上,当收卷辊4收卷时,送料模块1同步输送塑料编织袋11。然后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11经过加热模块2加热使其软化更易覆膜。再通过覆膜模块3给塑料编织袋11进行双面覆膜,最后将覆膜后的塑料编织袋11收卷到收卷辊4上完成塑料编织袋的双面覆膜。采用本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可以达到双面覆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覆膜更容易。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模块1包括:用于卷设所述塑料编织袋11的送料辊12和用于辊压展平所述塑料编织袋11的展平辊组13。所述送料辊12通过第一支撑杆14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所述展平辊组13通过第二支撑杆15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这样设计,送料辊12上的塑料编织袋11在覆膜前可以先通过展平辊组13进行辊压展平减少后续覆膜出现褶皱的可能。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2包括用于给所述塑料编织袋11加热的上加热片21和下加热片22;所述上加热片21和所述下加热片22通过支撑板5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这样设计,塑料编织袋11穿过过上加热片21和下加热片22之间的间隙,双面都被加热,使得后续膜和塑料编织袋11更易粘合。
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覆膜模块3包括两个用于卷设膜的送膜辊31和两个挤压辊32,所述送膜辊31通过第三支撑杆33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所述挤压辊32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塑料编织袋11和膜穿过两个所述挤压辊32之间的间隙。这样设计,膜卷设在送膜辊31上,膜的一端延伸到挤压辊32上,塑料编织袋11和膜穿过两个所述挤压辊32之间的间隙,挤压辊32将膜挤压覆在塑料编织袋11上。
27.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模块2和所述覆膜模块3之间的喷胶模块6,所述喷胶模块6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喷胶模块6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塑料编织袋11两侧的喷胶杆62和多个分别设置在喷胶杆62上的喷胶头63。喷胶头63为现有技术,且喷胶杆62有加热效果使得胶水在未喷出时能不凝固。这样设计,通过喷胶头63对加热后的塑料编织袋11的两侧喷胶,然后通过挤压辊32将将膜挤压覆在塑料编织袋11上,胶水将膜和塑料编织袋11粘合实现最终的覆膜,使得覆膜更牢固。
28.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上的左上导向辊71、左下导向辊72、右上导向辊73、右下导向辊74和多个中间导向辊75。所述左上导向辊7位于所述送料模块1之后,所述塑料编织袋11依次穿过所述左上导向辊71、多个中间导向辊75、所述右上导向辊73和所述右下导向辊74。所述加热模块2位于所述左上导向辊71和所述右上导向辊73之间,所述所述喷胶模块6和所述覆膜模块3位于所述右上导向辊73和所述右下导向辊74之间,所述收卷辊4位于所述右下导向辊74之后。这样设计,塑料编织袋11通过送料模块1水平送出后先经过左下导向辊72转为竖直方向向上,然后经过多个中间导向辊75使其进一步展平和清除其表面杂质,然后经过左上导向辊71将塑料编织袋11从竖直状态转向为水平状态,然后经过加热模块2加热,再经过右上导向辊73将塑料编织袋11从水平状态转向为竖直状态进入覆膜模块3,最后经过右下导向辊74将将塑料编织袋11从竖直状态转向为水平状态后输送给收卷辊4收卷已覆膜的塑料编织袋11。通过一系列的导向辊完成塑料编织袋11的一系列转向,使得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所占用的横向距离变小而提高竖向距离,更好的利用生产空间。
29.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动力模块8,所述动力模块8包括第二电机82,所述第二电机82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辊4转动。这样设计,第二电机82驱动收卷辊4转动,收卷辊4带动塑料编织袋11转动和在各个模块中前进,从而实现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的整体运动。
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模块8还包括第一电机81,所述第一电机81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挤压辊32转动。这样设计,第一电机81带动一个挤压辊32转动,一个挤压辊带动了另一个挤压辊一同转动,两个挤压辊再一同挤压膜使其覆在塑料编织袋11上。
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展平辊组13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编织袋11上方的螺纹辊131和两个设置在所述塑料编织袋11下方的承载辊132。这样设计,承载辊132承载塑料编织袋11底部,螺纹辊131辊压塑料编织袋11上部,双面辊压将将塑料编织袋11辊压展平。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9)和从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支撑台(9)上的送料模块(1)、加热模块(2)、覆膜模块(3)和收卷辊(4);所述送料模块(1)用于盛放塑料编织袋(11)并将所述塑料编织袋(11)输送给所述加热模块(2);所述加热模块(2)用于加热所述塑料编织袋(11)使所述塑料编织袋(11)更易覆膜;所述覆膜模块(3)用于给所述塑料编织袋(11)进行双面覆膜;所述收卷辊(4)用于收卷覆膜后的所述塑料编织袋(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模块(1)包括:用于卷设所述塑料编织袋(11)的送料辊(12)和用于辊压展平所述塑料编织袋(11)的展平辊组(13);所述送料辊(12)通过第一支撑杆(14)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所述展平辊组(13)通过第二支撑杆(15)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2)包括用于给所述塑料编织袋(11)加热的上加热片(21)和下加热片(22);所述上加热片(21)和所述下加热片(22)通过支撑板(5)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模块(3)包括两个用于卷设膜的送膜辊(31)和两个挤压辊(32),所述送膜辊(31)通过第三支撑杆(33)水平架设在所述支撑台(9)上,所述挤压辊(32)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塑料编织袋(11)和膜穿过两个所述挤压辊(32)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模块(2)和所述覆膜模块(3)之间的喷胶模块(6),所述喷胶模块(6)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上;所述喷胶模块(6)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塑料编织袋(11)两侧的喷胶杆(62)和多个分别设置在喷胶杆(62)上的喷胶头(6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5)上的左上导向辊(71)、左下导向辊(72)、右上导向辊(73)、右下导向辊(74)和多个中间导向辊(75);所述左上导向辊(71)位于所述送料模块(1)之后,所述塑料编织袋(11)依次穿过所述左上导向辊(71)、多个中间导向辊(75)、所述右上导向辊(73)和所述右下导向辊(74);所述加热模块(2)位于所述左上导向辊(71)和所述右上导向辊(73)之间,所述喷胶模块(6)和所述覆膜模块(3)位于所述右上导向辊(73)和所述右下导向辊(74)之间,所述收卷辊(4)位于所述右下导向辊(74)之后。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模块(8),所述动力模块(8)包括第二电机(82),所述第二电机(82)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辊(4)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8)还包括第一电机(81),所述第一电机(81)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挤压辊(32)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辊组(13)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编织袋(11)上方的螺纹辊(131)和两个设置在所述塑料编织袋(11)下方的承载辊(1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包括支撑台和从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支撑台上的送料模块、加热模块、覆膜模块和收卷辊。送料模块用于盛放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并将塑料编织袋输送给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用于加热塑料编织袋使塑料编织袋更易覆膜。覆膜模块用于给塑料编织袋进行双面覆膜。收卷辊用于收卷覆膜后的塑料编织袋。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卷设在送料模块上,当收卷辊收卷时,送料模块同步输送塑料编织袋。然后未覆膜的塑料编织袋经过加热模块加热使其软化更易覆膜。再通过覆膜模块给塑料编织袋进行双面覆膜,最后将覆膜后的塑料编织袋收卷到收卷辊上完成塑料编织袋的双面覆膜。达到双面覆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覆膜更容易。达到双面覆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覆膜更容易。达到双面覆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覆膜更容易。
技术研发人员:蒋万禹 林潮东 罗向前 张红伍 朱剑平 唐济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市华港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高效快速泄漏光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体位垫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