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5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2.电动车目前都需要具备一定自动驾驶能力,意味着需要更加智能,这样也就需要诸多传感器例如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加入,同时由于是纯电气架构,导致相应的也需要多种多样的连接线束和电插头来相互连接,这样这些连接线束以及连接线束的电插头的可靠性也特别重要,目前检测连接线束以及连接线束的电插头都靠夹具固定,结构复杂,而且固定效果不好。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的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的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后端设置有纵向贯穿的第一固定通孔,前端上半部分设置有前端开口且向下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基座的前端下半部分设置有横向贯穿的第二固定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通孔的走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的走向。
6.所述定位槽的垂直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定位槽的后端边缘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纵向缓冲槽。
7.所述定位柱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柱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圆角。
8.所述定位柱的顶部与所述基座的顶部平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包括基座,基座的后端设置有纵向贯穿的第一固定通孔,前端上半部分设置有前端开口且向下凹陷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基座的前端下半部分设置有横向贯穿的第二固定通孔,第二固定通孔的走向垂直于第一固定通孔的走向,定位柱和定位槽用于固定电插头,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通孔分别插入相应的螺栓固定在检测设备上,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取代了之前的夹具固定。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
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后端设置有纵向贯穿的第一固定通孔2,前端上半部分设置有前端开口且向下凹陷的定位槽3,所述定位槽3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4,所述基座1的前端下半部分设置有横向贯穿的第二固定通孔5,所述第二固定通孔5的走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2的走向,定位柱4和定位槽3用于固定电插头,第二固定通孔5和第一固定通孔2分别插入相应的螺栓固定在检测设备上,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取代了之前的夹具固定。
13.所述定位槽3的垂直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定位槽3的后端边缘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纵向缓冲槽6,纵向缓冲槽6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方便电插头的插拔;所述定位柱4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柱4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圆角7,确保不会划伤电插头表面;所述定位柱4的顶部与所述基座1的顶部平齐。
14.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其特征是: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后端设置有纵向贯穿的第一固定通孔(2),前端上半部分设置有前端开口且向下凹陷的定位槽(3),所述定位槽(3)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4),所述基座(1)的前端下半部分设置有横向贯穿的第二固定通孔(5),所述第二固定通孔(5)的走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2)的走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槽(3)的垂直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定位槽(3)的后端边缘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纵向缓冲槽(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4)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柱(4)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圆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4)的顶部与所述基座(1)的顶部平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插头定位治具,包括基座,基座的后端设置有纵向贯穿的第一固定通孔,前端上半部分设置有前端开口且向下凹陷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基座的前端下半部分设置有横向贯穿的第二固定通孔,第二固定通孔的走向垂直于第一固定通孔的走向,定位柱和定位槽用于固定电插头,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通孔分别插入相应的螺栓固定在检测设备上,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取代了之前的夹具固定。取代了之前的夹具固定。取代了之前的夹具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龙 任长超 何国彪 向波 欧阳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乐仁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