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4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
背景技术:
2.送纱机是为针织机输送纱线的纺织配套设备,并且在送纱的过程中要保持纱线张力的恒定。高性能的送纱机不仅可以满足各种纺织主机的要求,并且可以适应各种材质的纱线。送纱机对针织机的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得纱线连续均匀地进入编织区域,有效地抑制在输纱过程中由于退绕阻力、气圈生产、惯性、摩擦力等引起的张力波动,如果送纱过程中发现断纱,缠绕和缺纱等故障现象可以迅速停机。送纱机是否稳定同时也影响着纺织工业的生产效率,使用恒张力送纱机可以有效地解决针织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张力控制问题,从而可以避免断纱、脱圈、缠绕等不良现象,提高纺织生产效率,加快纺织工业自动化的进程。
3.目前送纱机用的电机为异步电动机,虽然能正常运转,但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整个系统体积大,异步电机本身体积较大,再加上控制器分开放置,造成整体结构太大,不利于布置。其次调速精度低,系统通过张力传感器测得张力大小的实时信号,之后把测量信息传给控制器,它将以调控电机转动速度的方式来调控纱线的喂入频率,使得张力的大小达到预定的输入值,并以此来恒定运动。由于异步电机参数变化大,调速精度低,速度波动大,不能稳定地调节张力。第三,运行效率低,异步电动机效率低,不同负载时,效率均小,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通过将控制部与电机主体设置为一个整体,使得整体体积变小,并且利用底板将电机主体和控制部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再通过连接部将整体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维护,具有温升低,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调速性能好,响应快,速度稳定,效率高的特点,达到张力便于控制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包括其中一面开口的外壳、电机主体、控制部、底板和连接部;所述电机主体设置在外壳内,底板设置在外壳开口的一面,用于密封并且供电机主体稳定输出,控制部设置在底板远离外壳的一面,用于调控电机主体,连接部设置在外壳上,用于将外壳、控制部和底板香菇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控制部与电机主体设置为一个整体,使得整体体积变小,并且利用底板将电机主体和控制部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再通过连接部将整体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维护,具有温升低,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调速性能好,响应快,速度稳定,效率高的特点,达到张力便于控制的目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转动槽、输出轴、定转子和输出皮带;所述转动槽开设在外壳内,定转子安装在转动槽内,输出轴转动安装在外壳连接,并
与定转子中的转子固定连接,输出轴其中一端位于外壳外侧,并与输出皮带通过皮带轮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部包括壳体、控制器和工作内腔;所述工作内腔开设在壳体内,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工作内腔内,置于永磁同步送纱机壳体腔内的控制器控制器由于壳体的覆盖,进行了整体电磁屏蔽,降低了控制单元的辐射干扰,控制器置于电机内部,电机做防护的同时,对控制器来说也同时进行了防护,无需单独进行二次防护。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通孔、固定环、轴承和连接轴;所述通孔开设在底板本体上,供电线穿过连接控制器和电机主体,固定环固定连接在底板本体中部,轴承与连接轴转动配合,并位于固定环内,连接轴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永磁同步送纱机的转子磁极定位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方式,用软件算法方式精确检测反电势过零点等信号来确定转子位置,省掉了编码器的硬件结构,整体一体机的体积也减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凸出块、螺纹槽、螺钉和凸起环;所述凸出块固定安装在外壳侧面,螺纹槽开设在凸出块内,凸起环设置在底板本体上,凸起环的内环直径与与螺纹槽口直径匹配,壳体上设有与凸起环匹配的凸出口,螺钉与螺纹槽螺纹配合,并穿过凸出口。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兼具送纱机与控制器双重功能,且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整体体积。
13.(2)本实用新型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相对于异步电机具有效率高,温升低,体积小,调速方便,速度稳定等优点。电机三相线伸出很短即可与控制板连接,减小材料浪费。
14.(3)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内置于门电机内部,避免了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的插拔而引起的损坏。电机的外壳即为控制器的散热板,一件两用,进一步减小体积。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永磁同步送纱机的转子磁极定位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方式,用软件算法方式精确检测反电势过零点等信号来确定转子位置,省掉了编码器的硬件结构,整体一体机的体积也减小。
16.(5)本实用新型置于永磁同步送纱机壳体腔内的控制器由于壳体的覆盖,进行了整体电磁屏蔽,降低了控制单元的辐射干扰。
17.(6)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置于电机内部,电机做防护的同时,对控制器来说也同时进行了防护,无需单独进行二次防护。
18.(7)本实用新型样机出厂时对电机进行调试的同时,控制器同时也进行了匹配性调试,现在运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输出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外壳;11、凸出块;12、螺钉;13、凸起环;2、控制部;21、壳体;3、连接
部;4、控制器;5、输出皮带;6、输出轴;7、工作内腔;8、定转子;9、转动槽;10、底板;101、通孔;102、固定环;61、连接轴;6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4.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包括其中一面开口的外壳1、电机主体、控制部2、底板10和连接部3;所述电机主体设置在外壳1内,底板10设置在外壳1开口的一面,用于密封并且供电机主体稳定输出,控制部2设置在底板10远离外壳1的一面,用于调控电机主体,连接部3设置在外壳1上,用于将外壳1、控制部2和底板10香菇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控制部2与电机主体设置为一个整体,使得整体体积变小,并且利用底板10将电机主体和控制部2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再通过连接部3将整体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维护,具有温升低,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调速性能好,响应快,速度稳定,效率高的特点,达到张力便于控制的目的。
25.如图1-3所示,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转动槽9、输出轴6、定转子8和输出皮带5;所述转动槽9开设在外壳1内,定转子8安装在转动槽9内,输出轴6转动安装在外壳1连接,并与定转子8中的转子固定连接,输出轴6其中一端位于外壳1外侧,并与输出皮带5通过皮带轮连接。
26.如图1-3所示,所述控制部2包括壳体21、控制器4和工作内腔7;所述工作内腔7开设在壳体21内,控制器4固定安装在工作内腔7内。
27.如图1-3所示,所述底板10包括底板10本体、通孔101、固定环102、轴承62和连接轴61;所述通孔101开设在底板10本体上,供电线穿过连接控制器4和电机主体,固定环102固定连接在底板10本体中部,轴承62与连接轴61转动配合,并位于固定环102内,连接轴61与输出轴6固定连接。
28.如图1-3所示,所述连接部3包括凸出块11、螺纹槽、螺钉12和凸起环13;所述凸出块11固定安装在外壳1侧面,螺纹槽开设在凸出块11内,凸起环13设置在底板10本体上,凸起环13的内环直径与与螺纹槽口直径匹配,壳体21上设有与凸起环13匹配的凸出口,螺钉12与螺纹槽螺纹配合,并穿过凸出口。
29.工作原理:使用时,如图1-3所示,由控制器4直接控制电机主体,通过轴承62与外壳内部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与外壳1内的转动槽9相配合,确保转动槽9与壳体21内工作内腔7的同轴度,进而确保输出轴6与定转子8的同轴度,保证磁场的均匀性产生稳定的转矩,利用螺钉12更加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与输出皮带5相连接来控制送纱机滚轮运转。
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中一面开口的外壳(1)、电机主体、控制部(2)、底板(10)和连接部(3);所述电机主体设置在外壳(1)内,底板(10)设置在外壳(1)开口的一面,用于密封并且供电机主体稳定输出,控制部(2)设置在底板(10)远离外壳(1)的一面,用于调控电机主体,连接部(3)设置在外壳(1)上,用于将外壳(1)、控制部(2)和底板(10)香菇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转动槽(9)、输出轴(6)、定转子(8)和输出皮带(5);所述转动槽(9)开设在外壳(1)内,定转子(8)安装在转动槽(9)内,输出轴(6)转动安装在外壳(1)连接,并与定转子(8)中的转子固定连接,输出轴(6)其中一端位于外壳(1)外侧,并与输出皮带(5)通过皮带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2)包括壳体(21)、控制器(4)和工作内腔(7);所述工作内腔(7)开设在壳体(21)内,控制器(4)固定安装在工作内腔(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包括底板本体、通孔(101)、固定环(102)、轴承(62)和连接轴(61);所述通孔(101)开设在底板本体上,供电线穿过连接控制器(4)和电机主体,固定环(102)固定连接在底板本体中部,轴承(62)与连接轴(61)转动配合,并位于固定环(102)内,连接轴(61)与输出轴(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包括凸出块(11)、螺纹槽、螺钉(12)和凸起环(13);所述凸出块(11)固定安装在外壳(1)侧面,螺纹槽开设在凸出块(11)内,凸起环(13)设置在底板本体上,凸起环(13)的内环直径与螺纹槽口直径匹配,壳体(21)上设有与凸起环(13)匹配的凸出口,螺钉(12)与螺纹槽螺纹配合,并穿过凸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内置的永磁同步送纱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其中一面开口的外壳、电机主体、控制部、底板和连接部;所述电机主体设置在外壳内,底板设置在外壳开口的一面,用于密封并且供电机主体稳定输出,控制部设置在底板远离外壳的一面,用于调控电机主体,连接部设置在外壳上,用于将外壳、控制部和底板香菇可拆卸连接,通过将控制部与电机主体设置为一个整体,使得整体体积变小,并且利用底板将电机主体和控制部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再通过连接部将整体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维护,具有温升低,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调速性能好,响应快,速度稳定,效率高的特点,达到张力便于控制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辛懋 陈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思博瑞驱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