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9
阅读:6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发泡复合材料制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超临界发泡成型是一种物理发泡成型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微孔发泡成型技术,将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或氮气等其他气体注入到特殊的塑化装置中,使气体与熔融原料充分均匀混合/扩散后,形成单相混合溶胶,然后将该溶胶导入模具型腔或挤出口模,使溶胶产生大的压力降,从而使气体析出形成大量的气泡核;在随后的冷却成型过程中,溶胶内部的气泡核不断长大成型,最终获得微孔发泡的塑料制品。
3.现有的制备设备大多数量较多,较难在单一设备中实现多种发泡工序,从而导致现有的制备设备整体成本较高;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控制泄压与冷却过程,很难保证在极低的时间内达到泄压与控温的同步性,导致泡孔不稳定,而且泡孔的结构难以调节,泡孔密度与泡孔的尺寸都会变得没有规律,难以得到想要的发泡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板螺栓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底部活塞杆螺栓安装在模具的上模顶部,所述模具右端设有控温件,所述安装架底板顶部的左侧螺栓安装有压力釜,所述压力釜顶部管道焊接有用于下料的加料件,所述模具后端气口管道安装有用于导流作用的导气件,所述安装架底板前端左侧螺栓安装有用于控制作用的控制件;其中,所述调节气缸进出气口与外部气动件管道安装,所述控温件和压力釜以及导气件均与控制件电连接;
6.所述控温件包括:热导油箱,所述安装架底板的顶部右侧螺栓安装有热导油箱;控温件,所述热导油箱前端螺栓安装有用于控制油温的控温件;抽吸泵,所述热导油箱左端出油口管道安装有用于导流作用的抽吸泵;导流件,所述抽吸泵左端管道安装有导流件;缓冲箱,所述导流件左端管道安装在缓冲箱的右端面;温度检测器,所述缓冲箱前端左侧螺栓安装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温度检测器;回流件,所述缓冲箱顶部管道安装有回流件;所述控温件、抽吸泵和温度检测器均与控制件电连接。
7.所述泄压件包括:所述导流件包括:分流阀,所述抽吸泵左端出油口管道安装有分流阀;流量调节阀,所述分流阀上下两侧通过连管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调节阀;伸缩管,所述流量调节阀上下两侧出油口分别管道安装有伸缩管,且伸缩管左端与缓冲箱右端进油口管道安装;压力气缸,所述流量调节阀左端阀体与压力气缸右端活塞杆固定连接;泄压件,所述压力气缸上下两侧的出气口分别安装有泄压件。
8.优选的,所述导流件还包括:换向碟阀,所述压力气缸左端进气口通过连管分别与换向碟阀上下两侧出气口管道安装;增压气泵,所述换向碟阀与增压气泵前端出气口管道安装;第一泄压阀,所述增压气泵后端进气口管道安装有第一泄压阀;其中,所述分流阀、流量调节阀、换向碟阀和增压气泵以及第一泄压阀均与控制件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泄压件包括:第二泄压阀,所述压力气缸上下两侧的出气口分别安装有第二泄压阀;集流阀,所述第二泄压阀通过连管分别与集流阀上下两侧进气口管道安装;缓冲管,所述集流阀后端通过连管与缓冲管前端通孔管道安装;弹性件,所述缓冲管内后壁焊接固定有用于缓冲作用的弹性件。
10.优选的,所述所述泄压件还包括:阻流套管,所述弹性件焊接固定在阻流套管的后端,且阻流套管滑动设置在集流阀后端连管外侧处;过滤箱,所述缓冲管后端通过连管与过滤箱左端管道安装;其中,所述第二泄压阀和集流阀均与控制件电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回流件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缓冲箱顶部通孔处插接固定有第一单向阀;增压件,所述第一单向阀顶部通过连管与增压件前端气孔管道安装;回流管,所述增压件后端管道插接固定有回流管;陶瓷管,所述回流管管道套接在陶瓷管后端开口处;第二单向阀,所述陶瓷管管道安装在第二单向阀的后端,且第二单向阀插接固定在缓冲箱后端通孔处;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与控制件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缓冲箱内部插接固定有导热套管,且该导热套管呈左右方向上的蛇形玻璃管分布,所述温度检测器后端的检测线插接固定在导热套管内部。
13.优选的,所述热导油箱内部空间设置成三层,且三层空间自下而上设置为制冷腔、回流腔和制热腔组成,且控温件具体安装在制热腔前端,所述控温件具体可由半导体制热件和控制电路组成。
14.优选的,所述导气件包括:第一快接头,所述模具后端气孔处管道插接固定有第一快接头;比例阀,所述第一快接头固定安装在比例阀左端气孔处;手控件,所述比例阀前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调节作用的手控件;第二快接头,所述比例阀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二快接头。
15.优选的,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一:工作人员先通过加料件将等比例的芳香族聚醚、滑石粉、丁二醇和硬脂酸,再加上适量的异氰酸酯先后加入压力釜内部进行共混动作,此处所述异氰酸酯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并通过压力釜内部增温件进行增温配合共混,此处温度高于材料熔点;
17.步骤二:而后通过压力泵将共混后的材料注入模具内部,此处模具形成一次压合动作,并使其形成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而后通过抽吸泵将热导油箱内部经控温件的加温后的热导油抽出至分流阀,从而使分流阀将热导油分成上下两股,此处因此处由于压力气缸并未对流量调节阀的阀体提供横向挤压力,从而使热导油经分流阀和流量调节阀分别流入模具前端上下两侧的缓冲箱内部,并通过液压使热导油通过缓冲箱顶部的第一单向阀流入增压件内部,流经增压件的热导油受到增压后流入回流管和陶瓷管对模具上下模体进行加热,从而对模具内部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重新加热,以实现对该材料的正火处理而将材料应力消除;
18.步骤三:而后通过第二快接头将外部发泡气体经比例阀和第一快接头输入至模具内部,并静置设置时长后使发泡气体对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渗透;
19.步骤四:待需进行发泡动作时,此处模具内部的气流通过第一泄压阀经增压气泵进行增压后流入换向碟阀,并通过换向碟阀将泄压气流分成上下两股,此处上下两股气流的压力比为3:7,并利用导出的气压推动压力气缸内部的活塞杆位移而推动流量调节阀的阀体位移而控制两组流量调节阀的输出流量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高温热导油通过流量调节阀而进入模具上下模的流量和流速形成一定比例值,从而使模具上下两组模体的温度形成温度梯度,进而实现降压的同时提供升温,使发泡倍率在不同方向上形成不同倍率,以降低因发泡材料厚度而影响发泡效率,而后利用外部气源控制调节气缸而带动模具上下两组模具进行二次压合而对发泡材料进行模压成型。
20.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21.本发明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通过设置了控温件在模具前端,热导油通过抽吸泵和分流阀而分成上下两股,而后通过流量调节阀分别流入模具前端上下两侧的缓冲箱内部,并通过缓冲箱顶部的第一单向阀和回流管以及陶瓷管形成循环回流,从而对模具内部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重新加热,以实现对该材料的正火处理而将材料应力消除;而后通过增压气泵将泄压气流经换向碟阀分成上下两股而推动压力气缸对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高温热导油通过流量调节阀而进入模具上下模的流量和流速形成一定比例值,从而使模具上下两组模体的温度形成温度梯度,进而实现降压的同时提供升温,使发泡倍率在不同方向上形成不同倍率,以降低因发泡材料厚度而影响发泡效率,而后利用外部气源控制调节气缸而带动模具上下两组模具进行二次压合而对发泡材料进行模压成型,通过第二快接头将外部发泡气体经比例阀和第一快接头输入至模具内部,并静置设置时长后使发泡气体对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渗透。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的模具和控温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的导流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发明的回流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的缓冲箱、导热套管和温度检测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的泄压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发明的导气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发明的制备成型方法示意图。
30.其中:安装架-1、调节气缸-2、模具-3、控温件-4、压力釜-5、加料件-6、导气件-7、控制件-8、热导油箱-41、控温件-42、抽吸泵-43、导流件-44、缓冲箱-45、导热套管-451、温度检测器-46、回流件-47、分流阀-441、流量调节阀-442、伸缩管-443、压力气缸-444、泄压件-445、换向碟阀-446、增压气泵-447、第一泄压阀-448、第二泄压阀-4451、集流阀-4452、缓冲管-4453、弹性件-4454、阻流套管-4455、过滤箱-4456、第一单向阀-471、增压件-472、回流管-473、陶瓷管-474、第二单向阀-475、第一快接头-71、比例阀-72、手控件-73、第二快
接头-74。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3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4.实施例一:
35.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的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顶板螺栓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气缸2,调节气缸2底部活塞杆螺栓安装在模具3的上模顶部,模具3右端设有控温件4,安装架1底板顶部的左侧螺栓安装有压力釜5,压力釜5顶部管道焊接有用于下料的加料件6,模具3后端气口管道安装有用于导流作用的导气件7,安装架1底板前端左侧螺栓安装有用于控制作用的控制件8,调节气缸2进出气口与外部气动件管道安装,控温件4和压力釜5以及导气件7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为控温件4和压力釜5以及导气件7提供电能;
36.控温件4包括热导油箱41,安装架1底板的顶部右侧螺栓安装有热导油箱41,热导油箱41前端螺栓安装有用于控制油温的控温件42,热导油箱41左端出油口管道安装有用于导流作用的抽吸泵43,抽吸泵43左端管道安装有导流件44,导流件44左端管道安装在缓冲箱45的右端面,缓冲箱45前端左侧螺栓安装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温度检测器46,缓冲箱45顶部管道安装有回流件47;控温件42、抽吸泵43和温度检测器46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为控温件42、抽吸泵43和温度检测器46提供电能。
37.导流件44包括分流阀441,抽吸泵43左端出油口管道安装有分流阀441,分流阀441上下两侧通过连管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调节阀442,流量调节阀442上下两侧出油口分别管道安装有伸缩管443,且伸缩管443左端与缓冲箱45右端进油口管道安装,流量调节阀442左端阀体与压力气缸444右端活塞杆固定连接;泄压件445,压力气缸444上下两侧的出气口分别安装有泄压件445,压力气缸444左端进气口通过连管分别与换向碟阀446上下两侧出气口管道安装,换向碟阀446与增压气泵447前端出气口管道安装,增压气泵447后端进气口管道安装有第一泄压阀448,分流阀441、流量调节阀442、换向碟阀446和增压气泵447以及第一泄压阀448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为分流阀441、流量调节阀442、换向碟阀446和增压气泵447以及第一泄压阀448提供电能。
38.泄压件445包括第二泄压阀4451,压力气缸444上下两侧的出气口分别安装有第二泄压阀4451,第二泄压阀4451通过连管分别与集流阀4452上下两侧进气口管道安装,集流阀4452后端通过连管与缓冲管4453前端通孔管道安装,缓冲管4453内后壁焊接固定有用于缓冲作用的弹性件4454,弹性件4454焊接固定在阻流套管4455的后端,且阻流套管4455滑动设置在集流阀4452后端连管外侧处,缓冲管4453后端通过连管与过滤箱4456左端管道安装,第二泄压阀4451和集流阀4452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为第二泄压阀4451和集流阀4452提供电能。
39.回流件47包括第一单向阀471,缓冲箱45顶部通孔处插接固定有第一单向阀471,第一单向阀471顶部通过连管与增压件472前端气孔管道安装,增压件472后端管道插接固定有回流管473,回流管473管道套接在陶瓷管474后端开口处,陶瓷管474管道安装在第二单向阀475的后端,且第二单向阀475插接固定在缓冲箱45后端通孔处,第一单向阀471和第二单向阀475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为第一单向阀471和第二单向阀475提供电能。
40.缓冲箱45内部插接固定有导热套管451,且该导热套管451呈左右方向上的蛇形玻璃管分布,温度检测器46后端的检测线插接固定在导热套管451内部。
41.热导油箱41内部空间设置成三层,且三层空间自下而上设置为制冷腔、回流腔和制热腔组成,且控温件42具体安装在制热腔前端,控温件42具体可由半导体制热件和控制电路组成。
42.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的工作原理是:
43.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装置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即可为本设备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
44.第二、工作人员先通过加料件6将称重后的100份芳香族聚醚5039、5份滑石粉、10份1.4丁二醇、4份硬脂酸,再加上适量的异氰酸酯先后加入压力釜5内部进行共混动作,此处所述异氰酸酯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共混温度高于材料熔点并通过压力釜5内部增温件进行增温配合共混,此处温度高于材料熔点;
45.第三、而后通过压力泵将共混后的材料注入模具3内部,此处模具3形成一次压合动作,并使其形成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而后通过抽吸泵43将热导油箱41内部经控温件42的加温后的热导油抽出至分流阀441,从而使分流阀441将热导油分成上下两股,此处因此处由于压力气缸444并未对流量调节阀442的阀体提供横向挤压力,从而使热导油经分流阀441和流量调节阀442分别流入模具3前端上下两侧的缓冲箱45内部,并通过液压使热导油通过缓冲箱45顶部的第一单向阀471流入增压件472内部,流经增压件472的热导油受到增压后流入回流管473和陶瓷管474对模具3上下模体进行加热,从而对模具3内部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重新加热,以实现对该材料的正火处理而将材料应力消除;
46.第四、待需进行发泡动作时,此处模具3内部的气流通过第一泄压阀448经增压气泵447进行增压后流入换向碟阀446,并通过换向碟阀446将泄压气流分成上下两股,此处上下两股气流的压力比为3:7,并利用导出的气压推动压力气缸444内部的活塞杆位移而推动流量调节阀442的阀体位移而控制两组流量调节阀442的输出流量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高温热导油通过流量调节阀442而进入模具3上下模的流量和流速形成一定比例值,从而使模具3上下两组模体的温度形成温度梯度,进而实现降压的同时提供升温,使发泡倍率在不同方向上形成不同倍率,以降低因发泡材料厚度而影响发泡效率,而后利用外部气源控制调节
气缸2而带动模具3上下两组模具进行二次压合而对发泡材料进行模压成型。
47.实施例二:
48.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的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导气件,导气件7包括第一快接头71,模具3后端气孔处管道插接固定有第一快接头71,第一快接头71固定安装在比例阀72左端气孔处,通过比例阀72为第一快接头71和第二快接头74提供压力比例检测,比例阀72前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调节作用的手控件73,比例阀72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二快接头74。
49.本实施例中:
50.在进行发泡工序时,先通过第二快接头74将外部发泡气体经比例阀72和第一快接头71输入至模具3内部,并静置设置时长后使发泡气体对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渗透。
51.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通过设置了控温件4在模具3前端,热导油通过抽吸泵43和分流阀441而分成上下两股,而后通过流量调节阀442分别流入模具3前端上下两侧的缓冲箱45内部,并通过缓冲箱45顶部的第一单向阀471和回流管473以及陶瓷管474形成循环回流,从而对模具3内部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重新加热,以实现对该材料的正火处理而将材料应力消除;而后通过增压气泵447将泄压气流经换向碟阀446分成上下两股而推动压力气缸444对流量调节阀442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高温热导油通过流量调节阀442而进入模具3上下模的流量和流速形成一定比例值,从而使模具3上下两组模体的温度形成温度梯度,进而实现降压的同时提供升温,使发泡倍率在不同方向上形成不同倍率,以降低因发泡材料厚度而影响发泡效率,而后利用外部气源控制调节气缸2而带动模具3上下两组模具进行二次压合而对发泡材料进行模压成型,通过第二快接头74将外部发泡气体经比例阀72和第一快接头71输入至模具3内部,并静置设置时长后使发泡气体对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渗透。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5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顶板螺栓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气缸(2),所述调节气缸(2)底部活塞杆螺栓安装在模具(3)的上模顶部,所述模具(3)右端设有控温件(4),所述安装架(1)底板顶部的左侧螺栓安装有压力釜(5),所述压力釜(5)顶部管道焊接有用于下料的加料件(6),所述模具(3)后端气口管道安装有用于导流作用的导气件(7),所述安装架(1)底板前端左侧螺栓安装有用于控制作用的控制件(8);其中,所述调节气缸(2)进出气口与外部气动件管道安装,所述控温件(4)和压力釜(5)以及导气件(7)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所述控温件(4)包括:热导油箱(41),所述安装架(1)底板的顶部右侧螺栓安装有热导油箱(41);控温件(42),所述热导油箱(41)前端螺栓安装有用于控制油温的控温件(42);抽吸泵(43),所述热导油箱(41)左端出油口管道安装有用于导流作用的抽吸泵(43);导流件(44),所述抽吸泵(43)左端管道安装有导流件(44);缓冲箱(45),所述导流件(44)左端管道安装在缓冲箱(45)的右端面;温度检测器(46),所述缓冲箱(45)前端左侧螺栓安装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温度检测器(46);回流件(47),所述缓冲箱(45)顶部管道安装有回流件(47);所述控温件(42)、抽吸泵(43)和温度检测器(46)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44)包括:分流阀(441),所述抽吸泵(43)左端出油口管道安装有分流阀(441);流量调节阀(442),所述分流阀(441)上下两侧通过连管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调节阀(442);伸缩管(443),所述流量调节阀(442)上下两侧出油口分别管道安装有伸缩管(443),且伸缩管(443)左端与缓冲箱(45)右端进油口管道安装;压力气缸(444),所述流量调节阀(442)左端阀体与压力气缸(444)右端活塞杆固定连接;泄压件(445),所述压力气缸(444)上下两侧的出气口分别安装有泄压件(4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44)还包括:换向碟阀(446),所述压力气缸(444)左端进气口通过连管分别与换向碟阀(446)上下两侧出气口管道安装;增压气泵(447),所述换向碟阀(446)与增压气泵(447)前端出气口管道安装;第一泄压阀(448),所述增压气泵(447)后端进气口管道安装有第一泄压阀(448);其中,所述分流阀(441)、流量调节阀(442)、换向碟阀(446)和增压气泵(447)以及第一泄压阀(448)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445)包括:第二泄压阀(4451),所述压力气缸(444)上下两侧的出气口分别安装有第二泄压阀(4451);集流阀(4452),所述第二泄压阀(4451)通过连管分别与集流阀(4452)上下两侧进气口管道安装;缓冲管(4453),所述集流阀(4452)后端通过连管与缓冲管(4453)前端通孔管道安装;弹性件(4454),所述缓冲管(4453)内后壁焊接固定有用于缓冲作用的弹性件(445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445)还包括:阻流套管(4455),所述弹性件(4454)焊接固定在阻流套管(4455)的后端,且阻流套管(4455)滑动设置在集流阀(4452)后端连管外侧处;过滤箱(4456),所述缓冲管(4453)后端通过连管与过滤箱(4456)左端管道安装;其中,所述第二泄压阀(4451)和集流阀(4452)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
件(47)包括:第一单向阀(471),所述缓冲箱(45)顶部通孔处插接固定有第一单向阀(471);增压件(472),所述第一单向阀(471)顶部通过连管与增压件(472)前端气孔管道安装;回流管(473),所述增压件(472)后端管道插接固定有回流管(473);陶瓷管(474),所述回流管(473)管道套接在陶瓷管(474)后端开口处;第二单向阀(475),所述陶瓷管(474)管道安装在第二单向阀(475)的后端,且第二单向阀(475)插接固定在缓冲箱(45)后端通孔处;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471)和第二单向阀(475)均与控制件(8)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45)内部插接固定有导热套管(451),且该导热套管(451)呈左右方向上的蛇形玻璃管分布,所述温度检测器(46)后端的检测线插接固定在导热套管(451)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油箱(41)内部空间设置成三层,且三层空间自下而上设置为制冷腔、回流腔和制热腔组成,且控温件(42)具体安装在制热腔前端,所述控温件(42)具体可由半导体制热件和控制电路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件(7)包括:第一快接头(71),所述模具(3)后端气孔处管道插接固定有第一快接头(71);比例阀(72),所述第一快接头(71)固定安装在比例阀(72)左端气孔处;手控件(73),所述比例阀(72)前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调节作用的手控件(73);第二快接头(74),所述比例阀(72)右端管道安装有第二快接头(7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作人员先通过加料件(6)将等比例的芳香族聚醚、滑石粉、丁二醇和硬脂酸,再加上适量的异氰酸酯先后加入压力釜(5)内部进行共混动作,此处所述异氰酸酯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并通过压力釜(5)内部增温件进行增温配合共混,此处温度高于材料熔点;步骤二:而后通过压力泵将共混后的材料注入模具(3)内部,此处模具(3)形成一次压合动作,并使其形成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而后通过抽吸泵(43)将热导油箱(41)内部经控温件(42)的加温后的热导油抽出至分流阀(441),从而使分流阀(441)将热导油分成上下两股,此处因此处由于压力气缸(444)并未对流量调节阀(442)的阀体提供横向挤压力,从而使热导油经分流阀(441)和流量调节阀(442)分别流入模具(3)前端上下两侧的缓冲箱(45)内部,并通过液压使热导油通过缓冲箱(45)顶部的第一单向阀(471)流入增压件(472)内部,流经增压件(472)的热导油受到增压后流入回流管(473)和陶瓷管(474)对模具(3)上下模体进行加热,从而对模具(3)内部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重新加热,以实现对该材料的正火处理而将材料应力消除;步骤三:而后通过第二快接头(74)将外部发泡气体经比例阀(72)和第一快接头(71)输入至模具(3)内部,并静置设置时长后使发泡气体对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渗透;步骤四:待需进行发泡动作时,此处模具(3)内部的气流通过第一泄压阀(448)经增压气泵(447)进行增压后流入换向碟阀(446),并通过换向碟阀(446)将泄压气流分成上下两股,此处上下两股气流的压力比为3:7,并利用导出的气压推动压力气缸(444)内部的活塞杆位移而推动流量调节阀(442)的阀体位移而控制两组流量调节阀(442)的输出流量进行
调节,从而使该高温热导油通过流量调节阀(442)而进入模具(3)上下模的流量和流速形成一定比例值,从而使模具(3)上下两组模体的温度形成温度梯度,进而实现降压的同时提供升温,使发泡倍率在不同方向上形成不同倍率,以降低因发泡材料厚度而影响发泡效率,而后利用外部气源控制调节气缸(2)而带动模具(3)上下两组模具进行二次压合而对发泡材料进行模压成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发泡弹性体的制备成型设备及方法,涉及发泡复合材料制备相关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板螺栓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气缸,通过设置了控温件在模具前端,热导油通过抽吸泵和分流阀而分成上下两股,而后通过流量调节阀分别流入模具前端上下两侧的缓冲箱内部,并通过缓冲箱顶部的第一单向阀和回流管以及陶瓷管形成循环回流,从而对模具内部热塑性弹性体异型件或板材进行重新加热,以实现对该材料的正火处理而将材料应力消除;而后通过增压气泵将泄压气流经换向碟阀分成上下两股而推动压力气缸对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高温热导油通过流量调节阀而进入模具上下模的流量和流速形成一定比例值。例值。例值。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军 罗振寰 刘伏奇 刘润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海瑞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3/9/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