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未命名
09-19
阅读:10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荨麻是荨麻科荨麻属植物,作为保健和药用植物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该属植物主要包括喜马拉雅荨麻(urtica ardens)、荨麻(urtica fissa)、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滇藏荨麻(urtica mairei)、膜叶荨麻(urtica membranifolia)、咬人荨麻(urtica thunbergiana)、察隅荨麻(urtica zayuensis)、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高原荨麻(urtica hyperborea)、宽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西藏荨麻(urtica tibetica)、三角叶荨麻(urtica triangularis)、小果荨麻(urtica atrichocaulis)、欧荨麻(urtica urens)、裂叶荨麻(urtica lobatifolia)和台湾荨麻(urtica taiwaniana)等。多以全草或者根入药,味苦、辛,性温。可祛风通络、平肝定惊、消积通便、解毒等。荨麻属植物的全草可作药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类、木脂素类、甾体类、脂类、有机酸、蛋白质、鞣质、生物碱、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等化合物。然而,由于天然多糖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类多糖未见报道,也未见有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的研究与应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外,提供一种一种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具有如下通式i表示的化学结构:
6.7.式(i)中,n和m表示糖重复单元数,n和m为自然数。
8.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由l-鼠李糖(l-rhap)、d-葡萄糖醛酸(d-glcpa)、d-半乳糖醛酸(d-galpa)和d-半乳糖(d-galp)组成。所述单糖组成的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的摩尔比为(1.94
±
0.50):(1.00
±
0.20):(4.17
±
0.50):(1.79
±
0.50)。
9.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以[
→
2)-α-l-rhap-(1
→
4)-α-d-galpa-(1
→
]n为主链,侧链为d-半乳糖(d-galp)和d-葡萄糖醛酸(d-glcpa)以β(1
→
4)糖苷键连接到此主链鼠李糖的4位上。
[0010]
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多分散系数为1~12。
[0011]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提取所述荨麻属植物的叶中的粗多糖,经分级醇沉后,脱色,季铵盐沉淀法除去中性多糖和其他杂质,得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纯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的组分,得到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12]
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荨麻属植物的叶用水提取后,再分别用乙醇分级沉淀荨麻多糖,使乙醇浓度分别达到60%和80%体积比(v/v),然后离心收集乙醇浓度为60%(v/v)的沉淀。沉淀水溶后,加入h2o2进行脱色,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到80%(v/v),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水复溶后,搅拌下加入季铵盐溶液至无沉淀生成,离心除出粗多糖中的中性多糖和其他不与季铵盐形成沉淀类的物质,沉淀水洗后经盐交换后,透析除盐后得到酸性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13]
所述季铵盐溶液选择为苄索氯铵溶液。
[0014]
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纯化所述荨麻多糖中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的组分的方法选自乙醇再醇沉、凝胶排阻层析柱法、透析法和超滤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
所述荨麻属植物包括喜马拉雅荨麻、荨麻、粗根荨麻、滇藏荨麻、膜叶荨麻、咬人荨麻、察隅荨麻、狭叶荨麻、麻叶荨麻、异株荨麻、高原荨麻、宽叶荨麻、西藏荨麻、三角叶荨麻、小果荨麻、欧荨麻、裂叶荨麻和台湾荨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本发明的药理学研究发现,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可以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和tnf-α,一定浓度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能够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6,表明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0017]
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制备增强免疫的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0018]
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增强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的应用。
[0019]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和药用赋型剂或矫味剂或赋型剂或凝胶剂。
[0020]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增强免疫的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0021]
本发明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制备药物或化妆品时,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含量占活性成分质量的0.1~99%,优选为0.5-90%的有效成分,其余为药物学和
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的药用辅料或载体。
[0022]
本发明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时,是每天服用以20mg~800mg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为活性成分的制成的制剂。
[0023]
所述的制剂是临床上能够使用的各种剂型,如胶囊、颗粒剂、丸剂、片剂、注射剂、膏剂、酊剂、口服液等。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冻干粉、口服液和胶囊等。所述化妆品的剂型为膏霜、面膜和水凝胶等。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sephadex g100流出曲线图;
[0025]
图2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hplc图;
[0026]
图3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hplc图,其中图中上半部分为单糖标准品的hplc图,图中下半部分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hplc图;rha表示l-鼠李糖,glca表示d-葡萄糖醛酸,gala表示d-半乳糖醛酸,gal表示d-半乳糖,ara表示l-阿拉伯糖;
[0027]
图4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甲基化gc-ms总离子流图;
[0028]
图5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红外光谱图;
[0029]
图6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核磁共振谱图,其中图a为1h nmr谱、图b为
13
c nmr谱;
[0030]
图7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hsqc nmr图;
[0031]
图8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cosy nmr图;
[0032]
图9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hsqc-tocsy nmr图;
[0033]
图10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hmbc nmr图;
[0034]
图11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对巨噬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
[0035]
图12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对巨噬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其中图a为tnf-α分泌量、图b为il-6分泌量;
[0036]
图13为本发明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化学结构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8]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具有如下通式i表示的结构:
[0040][0041]
式(i)中,n和m表示糖重复单元数,n和m为自然数。
[0042]
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由l-鼠李糖(l-rhap)、d-葡萄糖醛酸(d-glcpa)、d-半乳糖醛酸(d-galpa)和d-半乳糖(d-galp)组成。
[0043]
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组成鼠李糖(l-rhap)、葡萄糖醛酸(d-glcpa)、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的摩尔比为(1.94
±
0.50):(1.00
±
0.20):(4.17
±
0.50):(1.79
±
0.50)。
[0044]
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以[
→
2)-α-l-rhap-(1
→
4)-α-d-galpa-(1
→
]n为主链,侧链为d-半乳糖(d-galp)和d-葡萄糖醛酸(d-glcpa)以β(1
→
4)糖苷键连接到此主链鼠李糖的4位上。
[0045]
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从荨麻属植物中应用创新性方法提取纯化可获得一种结构新颖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中,通过将多糖组分进行季铵盐转化,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可以形成季铵盐化的多糖沉淀,经离心后除去粗多糖中的中性多糖,进一步纯化所述荨麻多糖中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的组分,得到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经系统全面的结构解析发现,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含量、连接方式、分子量等结构特征与发明专利申请cn 202110259961.4报道的荨麻多糖完全不同,也未见有其他文献报道,为本发明首次公开。
[0046]
通过进一步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所述新发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能够显著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免疫活性,因而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具有用于增强免疫的药物制备中的用途。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构新颖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用组合物,以及在制备增强免疫能力的药物和/或功能食品和/或化妆品中的应用,均为首次公开报道。
[0047]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优选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da~800000da。
[0048]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当通式i中的n=1,m=1,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具有如下化学式ii表示的结构:
[0049][0050]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水提取所述荨麻属植物的叶中的粗多糖,经分级醇沉后,脱色,季铵盐沉淀法除去中性多糖和其他杂质,得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纯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的组分,得到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51]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荨麻属植物包括但不限于喜马拉雅荨麻、荨麻、粗根荨麻、滇藏荨麻、膜叶荨麻、咬人荨麻、察隅荨麻、狭叶荨麻、麻叶荨麻、异株荨麻、高原荨麻、宽叶荨麻、西藏荨麻、三角叶荨麻、小果荨麻、欧荨麻、裂叶荨麻和台湾荨麻中的一种和/或多种。
[0052]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提取荨麻多糖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荨麻属植物的叶用水提取后,用乙醇分级沉淀荨麻多糖,使乙醇浓度分别达到60%和80%体积比(v/v),然后离心收集乙醇浓度为60%(v/v)的沉淀。沉淀水溶后,加入h2o2进行脱色,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到80%(v/v),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水复溶后,搅拌下加入季铵盐溶液至无沉淀生成,离心除出粗多糖中的中性多糖和其他不与季铵盐形成沉淀类的物质,沉淀水洗后经盐交换后,透析除盐后得到酸性多糖。所述季铵盐溶液选择为苄索氯铵溶液。
[0053]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纯化荨麻多糖中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的组分的方法选自乙醇再沉淀、凝胶排阻层析柱法、透析法和超滤法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da~800000da。具体地,可将酸性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加去离子水复溶后,离心除去少量不溶物,任选醇沉分级、凝胶排阻层析法、透析法或超滤法等方法进行纯化,收集含有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流份或截留液或透过液,若含有盐需脱盐后,直接真空冷冻干燥或减压浓缩后醇沉减压干燥,即得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54]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对于凝胶排阻层析法,是根据荨麻多糖组分中多糖物质的分子量,合理选择凝胶材料,例如葡聚糖凝胶sephadex系列、琼脂糖凝胶sepharose系列、聚丙烯酰胺bio-gel p系列以及它们相互交联形成的凝胶填料,然后按照各个填料的实际性能进行装柱、上样以及用含盐或不含盐洗脱溶液依次洗脱并收集流份。合并各个流出峰,流出液可浓缩或不需要浓缩,装入透析袋透析或超滤膜包超滤脱盐,收集脱盐后的截留液,经真空冷冻干燥或真空减压干燥,即得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或者采用透析法或超滤法等方法进行纯化荨麻多糖组分时,选择适当分子量的超滤膜包进行切向流超滤截留处理。例如,荨麻多糖组分水溶液先经一个大于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分子量的
透析袋或超滤膜包充分透析或超滤,收集透过液或流出液,除去大分子量的物质,然后再经小于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分子量的透析袋或超滤膜包充分透析或超滤,收集截留液,浓缩后经真空冷冻干燥或真空减压干燥,即得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5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结构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
(1)分子量测定: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示差检测器检测法。
[0057]
或者任选(2)过氧化氢解聚: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经过氧化氢解聚成分子量较小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有利于后续的核磁共振分析。
[0058]
(2)单糖组成分析: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用浓度较低的酸使之完全水解为单糖,经pmp衍生化后,进如c
18
的色谱柱,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组成。
[0059]
(3)甲基化分析: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用碳二亚胺-硼氘化钠(edc-nabd4)法进行羧基还原后,碘甲烷等卤代甲烷试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多糖甲基化,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用硼氘化钠还原,用酸酐对甲基化糖醇进行乙酰化,萃取定容后,进行气相色谱仪联用质谱仪(gc-ms)分析,判断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糖苷键连接方式。
[0060]
(4)红外光谱分析: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充分干燥后,采用固体溴化钾压片法,在红外光谱仪上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
[0061]
(5)核磁共振分析: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溶解于氘代重水中,冷冻真空干燥,重复三次重水交换后,溶解到重水中,检测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包括一维1h和
13
c谱和1h-1
hcosy、1h-1
h tocsy、1h-1
h roesy、1h-13
c hsqc、1h-13
c hmbc二维相关谱。
[0062]
(6)综合数据解析:综合分析上述步骤的分析数据,解析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化学结构。
[0063]
按照上述结构解析方法,对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从荨麻中提取纯化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hpgpc凝胶色谱峰上只显示一个色谱峰,而其重均分子量为~743kda,其多分散指数为11.43;单糖组成显示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由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由l-鼠李糖(l-rhap)、d-葡萄糖醛酸(d-glcpa)、d-半乳糖醛酸(d-galpa)和d-半乳糖(d-galp)组成;甲基化分析显示,该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存在鼠李糖α(1
→
2)和α(2,4
→
1)糖苷键,半乳糖醛酸α(1
→
4)糖苷键,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β(1
→
4)糖苷键;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糖环和环上的羟基吸收峰,以及在指纹图谱区有吡喃糖吸收信号峰都符合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吸收峰;根据核磁共振谱数据,可以归属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1h和
13
c的信号。综合上述数据,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具有如通式i所示的结构特征:以[
→
2)-α-l-rhap-(1
→
4)-α-d-galpa-(1
→
]n为主链,侧链为d-半乳糖(d-galp)和d-葡萄糖醛酸(d-glcpa)以β(1
→
4)糖苷键连接到此主链鼠李糖的4位上。
[0064][0065]
式(i)中,n和m表示糖重复单元数,n和m为自然数。
[0066]
按照本发明上述结构解析方法,荨麻属植物中含有具有化学式ii所示结构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67][0068]
显然,如化学式ii所示结构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是如通式i所示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当n=1,m=1时的结构。
[0069]
本发明经药理学研究发现,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可以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和tnf-α,一定浓度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能够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6,表明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具有增强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
[0070]
为此,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制备增强免疫活性药物和/或食品和/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0071]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合物,和药学上和/或食品上和/或化妆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可选地,上述辅料包括药用赋形剂、载体和/或稀释剂和/或矫味剂和/或凝胶剂等。
[0072]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注射剂或固体制剂,例如水针剂和注射用冻干粉针剂和胶囊剂和泡腾剂等,辅料包括赋型剂和/或矫味剂等。
[0073]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增强免疫活性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0074]
以下结合附图以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但这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0075]
实施例1
[0076]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提取纯化。
[0077]
取喜马拉雅荨麻(urtica ardens)、荨麻(urtica fissa)、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滇藏荨麻(urtica mairei)、膜叶荨麻(urtica membranifolia)、咬人荨麻(urtica thunbergiana)、察隅荨麻(urtica zayuensis)、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高原荨麻(urtica hyperborea)、宽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西藏荨麻(urtica tibetica)、三角叶荨麻(urtica triangularis)、小果荨麻(urtica atrichocaulis)、欧荨麻(urtica urens)、裂叶荨麻(urtica lobatifolia)和台湾荨麻(urtica taiwaniana)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荨麻的叶晾干、粉碎后,称取300g置于提取装置中。加入95%乙醇1.5l,搅拌条件下,70℃提取3h,重复2次,以除去荨麻叶中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收集药渣,室温晾干。将药渣置于提取装置中,加入去离子水3l,搅拌条件下,70℃提取3h,重复提取2次,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搅拌下,依次加入95%乙醇使其终浓度分别为60%、80%(v/v),离心(4000rpm
×
20min),收集沉淀60%醇沉部分,即得荨麻叶粗多糖。
[0078]
粗多糖加入3倍量去离子水溶解,调节ph至9-10,缓慢加入30%h2o2使其终浓度达3%,50℃搅拌反应1.5h。调节ph至中性后,离心(4000rpm
×
20min),上清液中加入终浓度为70%(v/v)的乙醇,离心(4000rpm
×
20min)收集沉淀。上述沉淀溶于去离子水0.82l中,加入95%乙醇0.8l,使乙醇终浓度为40%(v/v),离心(4000rpm
×
20min),收集沉淀。
[0079]
取上述沉淀5g,加入20ml去离子水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20ml 10%苄索氯铵溶液,离心(4000rpm
×
20min),得到上清液,重述上述步骤至无沉淀生成。收集沉淀并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沉淀滴加30ml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213ml 95%乙醇至终浓度达80%(v/v),离心(4000rpm
×
20min),收集沉淀,上述盐交换过程重复3次。沉淀用于20ml去离子水后,装入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透析袋对水透析除去盐,经冷冻减压干燥后,得到类白色海绵状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80]
取上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0.2g溶解于15ml去离子水,上sephadex g100(2.0
×
90cm)凝胶柱,用0.1m nacl洗脱,自动收集器收集,2ml/管,每15min一管。采用硫酸苯酚法,检测流出液480nm的吸光度,绘制洗脱曲线(参见附图1),合并单一峰,装入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透析袋对水透析除去盐,经冷冻减压干燥后,得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umhrg)51.18mg。
[0081]
本发明通过将多糖组分进行季铵盐转化,即是向荨麻粗多糖水溶液中加入如苄索氯铵的季铵盐溶液,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形成季铵盐化的多糖沉淀,而中性多糖因没有羧基而不能与季铵盐形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因此,此过程巧妙地除去了粗多糖中的中性多糖,进一步选用凝胶柱层析的方法进行精制,从而得到一定分子量范围的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82]
实施例2
[0083]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结构解析。
[0084]
1.实验过程
[0085]
1.1.分子量及其分布
[0086]
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示差检测器检测法(hpgpc-ri)分析实施例1制备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0087]
色谱仪器:agilent technologies 1260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
[0088]
色谱条件:shodex ohpak sb-804hq(7.8mm
×
300mm)柱;柱温为35℃;示差检测器;流动相为0.1m nacl,流速0.5ml/min;
[0089]
测定过程:分别取5mg荨麻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或已知分子量的右旋糖酐对照品加流动相配制为5mg/ml的溶液,过0.22μm微孔滤膜,滤过液10μl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记录色谱图。数据采用gpc软件处理,绘制标准曲线,将数据带入方程,计算分子量。
[0090]
1.2过氧化氢解聚
[0091]
称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50mg溶于1.87ml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水cuso
4 0.125mg作为催化剂,在35℃水浴搅拌的条件下,加入0.07ml 30%h2o2,每隔2h取样20μl,加无水乙醇80μl,离心(4000rpm
×
15min)得沉淀,加入500μl去离子水溶解后,离心(12000rpm
×
15min),过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高效凝胶排阻色谱(hpgpc)分析,根据液相保留时间(rt)得umhrg-h,终止反应。加入无水乙醇至终浓度达80%(v/v),离心(4000rpm
×
15min),沉淀溶于去离子水后用500da透析袋透析24h,氯化钡检验无硫酸铜后冷冻干燥。
[0092]
1.3单糖组成分析
[0093]
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1.0mg,加水溶解至1mg/ml,加4m tfa1ml,110℃水解4h;蒸干,加200μl去离子水溶解后,加入200μl 0.6m naoh溶液和400μl 0.5m 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pmp)甲醇溶液,充分混合;70℃衍生化反应1h,hcl溶液中和后,加入chcl3萃取3次,水相经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供液相色谱分析。
[0094]
色谱条件:仪器:agilent technologies 1260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hadesilc
18-bio(250mm
×
4.6mm,5μm);柱温:25℃;流动相:0.1m磷酸盐缓冲液(ph 6.8)-乙腈(82:18);流速:1ml/min;进样体积:3μl;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0nm,进样时间:60min。
[0095]
1.4甲基化分析
[0096]
羧基还原:称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10mg,在冰浴条件下溶于5ml 1m咪唑-hcl中,分3次加入1ml 100mg/ml硼氘化钠溶液,前两次分别反应5min,最后一次室温反应2h,之后缓慢加入500μl冰醋酸终止反应,透析(500da)12h,冷冻干燥。将干燥后的样品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0.2m 2-吗啉乙烷磺酸200μl和500mg/ml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400μl,在25℃条件下,搅拌反应3h。在冰浴中加入1ml4m咪唑,2ml70mg/ml硼氘化钠溶液,室温反应过夜,缓慢加入500μl冰醋酸终止反应,透析冻干,即得还原后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0097]
甲基化反应:称取上述还原后多糖3mg于cod管中,加入1ml甲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重复2次。加入0.5ml dmso密封,超声30min。缓慢加入500μl dmso/naoh溶液,超声30min。向样品中分3次加入碘甲烷溶液,前两次加入200μl分别超声反应10min,最后一次加入400μl,超声反应30min,之后加入1ml水终止反应。使用ch2cl2萃取样品3次,并用等体积的水洗涤二氯甲烷相3次,旋干。
[0098]
酸水解:向甲基化样品中加入2ml 2m三氟乙酸,121℃水解2h,样品冷却至室温后旋干,加入2ml甲醇再次旋干,重复2次。
[0099]
还原:将残余物溶于1ml的2m nh4oh,加入1ml 1m nabd4(以2m nh4oh为溶剂,现配现用),充分溶解后室温反应2.5h,加入400μl乙酸终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1ml含5%乙酸的甲醇溶液旋干,重复2次。最后,加入1ml甲醇旋干,重复2次。
[0100]
乙酰化:向样品中加入1ml乙酸酐和1ml吡啶,涡旋溶解,100℃反应1.5h后,加入1ml水终止反应。加入3ml chcl3萃取3次,氯仿层用等体积的去离子水萃取3次,氯仿相旋干。最后,加入600μl chcl3溶解样品并过滤后,进行gc-ms分析。
[0101]
gc条件:db-5ms石英毛细管柱(30m
×
0.25mm
×
0.25μm);柱温:起始温度80℃,保持1min,程序升温5℃/min升至250℃,保持40min;气体流量为1.5ml/min;进样口温度250℃;柱前压100kpa;分流比10:1;载气为高纯氦气,进样量1μl。
[0102]
ms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传输线温度290℃;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范围50~600。采用ccrc标准谱库检索,对比分析。
[0103]
1.5红外光谱分析
[0104]
按照2020版《中国药典》第四部分采用固体压片法:取2mg样品经40℃真空干燥24h,采用kbr压片法,使用tensor 27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4000~400cm-1
扫描,记录光谱图。
[0105]
1.6核磁共振分析
[0106]
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样品15mg溶于0.5ml d2o中,冷冻干燥,d2o交换三次后,将冷冻干燥样品溶于0.5ml d2o(99.9atom%d,含有内标物0.05wt.%3-(trimethylsilyl)propionic-2,2,3,3-d
4 acid,sodium salt)中。使用bruker 8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1h/
13
c nmr谱图以及二维图谱(1h-1
h cosy、1h-1
h tocsy、1h-1
h roesy、1h-13
chmbc和1h-13
c hsqc),采用mestrenova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0107]
2.实验结果
[0108]
本发明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固体,无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有引湿性。
[0109]
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分析结果表明(附图2),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仅有一个色谱峰,其重均分子量(mw)为743353da,多分散系数为11.43。
[0110]
单糖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附图3),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经pmp柱前衍生后的hplc图显示,其单糖由l-鼠李糖(l-rhap)、d-葡萄糖醛酸(d-glcpa)、d-半乳糖醛酸(d-galpa)和d-半乳糖(d-galp)组成,其4种单糖的摩尔比为(1.94
±
0.50):(1.00
±
0.20):(4.17
±
0.50):(1.79
±
0.50)。
[0111]
甲基化分析结果表明(附图4),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存在α(1
→
2)和α(2,4
→
1)鼠李糖糖苷键,α(1
→
4)半乳糖醛酸糖苷键,β(1
→
4)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糖苷键。
[0112]
红外光谱(cm-1
)数据(附图5)为:3412cm-1
处有较强吸收为多糖中o-h的伸缩振动引起的,2922cm-1
处的吸收是c-h吸收振动峰,1644cm-1
处的吸收峰为羧基的c=o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峰。
[0113]
核磁共振nmr检测分析部分结果见附图6~图10,详细的1h和
13
c nmr信号的归属见表1和2。质子的化学位移5.23ppm和5.24ppm分别为1,2-α-鼠李糖(1,2-α-d-rhap,简写为a)和1,2,4-α-鼠李糖(1,2,4-α-d-rhap,简写为b),δh 4.75、4.91和4.94ppm分别为t-α-葡萄糖醛酸(1-β-d-glcpa,简写为c)、1,4-α-葡萄糖醛酸(1,4-β-d-glcpa,简写为d)和1,4-α-葡
萄糖醛酸(1,4-β-d-glcpa,简写为e),δh 5.07和5.03ppm分别为t-α-半乳糖醛酸(1-α-d-galpa,简写为f)和1,4-α-半乳糖醛酸(1,4-α-d-galpa,简写为g),δh 4.64和4.68ppm分别为t-β-半乳糖(1-β-d-galp,简写为h)和1,4-β-半乳糖(1,4-β-d-galp,简写为i),1,2-α-鼠李糖的h-6和h-2至h-5之间的耦合信号。对于b在hsqc谱中的耦合信号显示高其h-2/c-2(δ4.13/76.02)、h-4/c-4(δ3.70/80.95)证实了上述α-rhap残基取代位置的信号归属;在102.61/3.74ppm处的β-d-glcpa的c-1和1,4-β-d-galp的h-4之间存在相关信号。因此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连接方式为:以[
→
2)-α-l-rhap-(1
→
4)-α-d-galpa-(1
→
]n为主链,侧链为d-半乳糖(d-galp)和d-葡萄糖醛酸(d-glcpa)以β(1
→
4)糖苷键连接到此主链鼠李糖的4位上。
[0114]
综合上述数据可知,这个结构新颖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化学结构式如通式i所示。
[0115][0116]
式(i)中,n和m表示糖重复单元数,n和m为自然数。
[0117]
其结构特征为:(1)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是从荨麻的叶提取的新结构的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2)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连接方式为:以[
→
2)-α-l-rhap-(1
→
4)-α-d-galpa-(1
→
]n为主链,侧链为d-半乳糖(d-galp)和d-葡萄糖醛酸(d-glcpa)以β(1
→
4)糖苷键连接到此主链的鼠李糖的4位上。
[0118]
经系统全面的结构解析发现,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含量、连接方式、分子量等结构特征与发明专利申请cn 202110259961.4报道的荨麻多糖完全不同,也未见有其他文献报道,为本发明首次公开。
[0119]
表1.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1h nmr的归属
[0120]
[0121][0122]
表2.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
13
c nmr的归属
[0123][0124]
1,2-α-d-rhap表示
→
2)-α-rhap-(1
→
;1,2,4-α-d-rhap表示
→
2,4)-α-rhap-(1
→
;t-β-d-glcpa表示β-glcpa-(1
→
;1,4-β-d-glcpa表示
→
4)-β-glcpa-(1
→
;1,4-β-d-glcpa表示
→
4)-β-glcpa-(1
→
;t-β-d-galpa表示α-galpa-(1
→
;1,4-α-d-galpa表示
→
4)-α-galpa-(1
→
;t-d-β-galp表示β-galp-(1
→
;1,4-β-d-galp表示
→
4)-β-galp-(1
→
[0125]
实施例3
[0126]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
[0127]
1.受试品、试剂和细胞
[0128]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简写为umhrg,按照实施例1制备的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dmem培养基和胰蛋白酶,gibco公司;青霉素-链霉素和胎牛血清,bi公司;no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nf-α检测试剂盒,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l-6检测试剂盒,联科生物公司。
[0129]
2.实验方法
[0130]
2.1多糖样品中可能的lps的去除
[0131]
称取50mg umhrg样品溶解在2ml灭菌注射用水中,分2次将样品加到脱lps商品柱上,开始收集样品,加入等分试样的无热原缓冲液或水,停止柱流,孵育1h后收集流动相,再加1ml灭菌注射用水,收集流动相,共收集5ml流动相,冻干。
[0132]
2.2细胞培养
[0133]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在含10%胎牛血清(fbs)、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5%co2,温度为37℃,湿度为95%。
[0134]
2.3griess法检测umhrg对巨噬细胞no释放的影响
[0135]
取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以2
×
105个/孔接种于24孔板中,培养24h。分别加入含有各浓度umhrg的无血清新鲜培养基(低浓度:50μg/ml、中浓度:100μg/ml、高浓度:200
μg/ml),每孔500μl。以1μg/ml lps为阳性对照。继续培养24h后取培养上清,立即检测no含量,具体操作参照no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0136]
2.4elisa法检测umhrg对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0137]
取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以2
×
105个/孔接种于24孔板中,培养24h。分别加入含有各浓度umhrg的无血清新鲜培养基(低浓度:50μg/ml、中浓度:100μg/ml、高浓度:200μg/ml),每孔500μl。以1μg/ml lps为阳性对照。继续培养24h后收集培养上清,-80℃保存备用。分别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培养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
[0138]
3.实验结果
[0139]
3.1griess法检测umhrg对巨噬细胞no释放的影响
[0140]
采用griess法检测了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对巨噬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11所示,与空白组相比,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50~200μg/ml时可以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p《0.001)。
[0141]
3.2elisa法检测umhrg对巨噬细胞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0142]
进一步采用elisa法检测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50、100和200μg/ml浓度下对巨噬细胞tnf-α和il-6的影响,结果见附图12,与空白组相比,各浓度umhrg均能够刺激巨噬细胞释放tnf-α和il-6(p《0.001)。
[0143]
实施例4
[0144]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冻干粉针的制备。
[0145]
1.材料
[0146]
同实施例1方法所得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药用级氯化钠。
[0147]
2.处方
[0148][0149][0150]
3.制备工艺
[0151]
称取处方量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和氯化钠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使溶解完全,间歇式热压法灭菌。加入0.3%的药用活性炭,搅拌20min;使用布氏漏斗及3.0μm微孔滤膜脱炭过滤除去热源。含量合格后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管制西林瓶中,每瓶0.5ml,半压塞,置冷冻干燥箱内,按设定的冻干曲线进行冻干,压塞,出箱,轧盖,目检合格,包装得成品。
[0152]
冻干过程:将样品进箱,降隔板温至-40℃,保持4h;冷阱降至-50℃,开始抽真空至250μbar。开始升华:1h匀速升温至-20℃,保持3h;3h匀速升温至-10℃,保持8h,真空保持100~250μbar;再进行干燥:2h升温至-5℃,保持2h,真空保持150~200μbar;0.5h升温至10℃,保持2h,真空保持80~100μbar;0.5h升温至40℃,保持4h,真空抽至最低。
[0153]
实施例5
[0154]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胶囊剂的制备。
[0155]
1.材料
[0156]
同实施例1方法所得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食品或药用级淀粉。
[0157]
2.处方
[0158][0159]
3.制备工艺
[0160]
称取处方量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和淀粉,搅拌使混合完全。加入适量滑石粉,用乙醇湿法制粒,过筛干燥后,装入2号胶囊壳中,每个胶囊体装填60mg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制得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胶囊。
[0161]
实施例6
[0162]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口服液的制备。
[0163]
1.材料
[0164]
同实施例1方法所得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食品或药品级矫味剂为和焦糖香精。
[0165]
2.处方
[0166][0167]
3.制备工艺
[0168]
称取处方量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蔗糖和焦糖香精,加纯化水完全溶解后,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液按每瓶2ml的量,经口服液罐装机罐装,封口后灭菌,即得。
[0169]
实施例7
[0170]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洁面乳的制备。
[0171]
1.材料
[0172]
同实施例1方法所得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采用化妆品级别或食品级的原料。
[0173]
2.配方
[0174]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7g、甘油2.0g、丁二醇4.0g、丙二醇0.5g、edta钠0.1g、瓜尔胶0.3g、二氧化锌2.0g、c12-15醇苯甲酸酯4.0g、c12-20烷基葡糖苷3.0g、c14-22醇0.5g、
鲸蜡硬脂醇1.2g、尼泊金酯0.2g、硬脂酸钠0.3g、聚二甲基硅氧烷醇0.5g、聚山梨醇酯0.2g、去离子水55g。
[0175]
3.制备工艺
[0176]
称取处方量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加纯化水完全溶解;取甘油、丁二醇、丙二醇、edta钠、瓜尔胶、二氧化锌、硬脂酸钠、c12-15醇苯甲酸酯、c12-20烷基葡糖苷、c14-22醇、鲸蜡硬脂醇,加纯化水完全溶解;取尼泊金酯、聚二甲基硅氧烷醇、聚山梨醇酯,加纯化水完全溶解。将前述准备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均匀,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液按每瓶30ml的量罐装,封口后灭菌,即得。
[0177]
实施例8
[0178]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面膜的制备。
[0179]
1.材料
[0180]
同实施例1方法所得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他材料采用化妆品级别或食品级的原料。
[0181]
2.配方
[0182]
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12g、黄原胶3.5g、水解透明质酸2.0g、透明质酸钠2.0g、丙二醇0.3g、卡波姆0.5g、尼泊金酯0.1、ppg-10甲基葡糖醚0.25g、甘油葡糖苷1.0g、去离子水45g。
[0183]
3.面膜制备工艺
[0184]
步骤1:取去离子水、黄原胶、水解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丙二醇、卡波姆、尼泊金酯加入乳化锅内,一边搅拌一边加热至75℃,达到温度以后保温并继续搅拌直至溶液呈透明均一,然后保温20分钟后,降温至42℃。
[0185]
步骤2:调节ph=7.6
±
0.2。
[0186]
步骤3:继续降温至35℃,加入ppg-10甲基葡糖醚、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甘油葡糖苷,继续搅拌均匀,检验合格后即可出料。以无纺布底材进行涂布,涂布量为2.1g每平方厘米。
[0187]
本技术所引用的各专利、专利申请和出版文的说明全部纳入本技术参考。引用的任何参考文献不应认为是允许这些参考文献可以用来作为本技术的“现有技术”。
[018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8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具有如下通式i所示的结构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式(i)中,n和m表示糖重复单元数,n和m为自然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单糖组成为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和d-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94
±
0.50)︰(1.00
±
0.20)︰(4.17
±
0.50)︰(1.79
±
0.50),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多分散系数为1~12。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提取荨麻属植物叶中的粗多糖,经分级醇沉后,脱色,季铵盐沉淀法除去中性多糖和其他杂质,得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纯化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的组分,得到精制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从荨麻属植物的叶中提取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其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荨麻属植物的叶用水提取后,用乙醇分级沉淀荨麻多糖,使乙醇浓度分别达到60%和80%体积比v/v,然后离心收集乙醇浓度为60%v/v的沉淀;水溶沉淀后,加入h2o2进行脱色,加入乙醇使醇浓度达到80%v/v,离心收集沉淀,沉淀加水复溶后,搅拌下加入季铵盐溶液至无沉淀生成,离心除出粗多糖中的中性多糖和其他不与季铵盐苄索氯铵溶液形成沉淀类的物质,沉淀水洗后经盐交换后,透析除盐后得到酸性多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所述荨麻叶粗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da~1000000da的组分的方法为醇沉再分级、凝胶排阻层析柱法、透析法和超滤法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荨麻属植物为喜马拉雅荨麻、荨麻、粗根荨麻、滇藏荨麻、膜叶荨麻、咬人荨麻、察隅荨麻、狭叶荨麻、麻叶荨麻、异株荨麻、高原荨麻、宽叶荨麻、西藏荨麻、三角叶荨麻、小果荨麻、欧荨麻、裂叶荨麻和台湾荨麻中的一种或多种。7.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有效量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以及药用赋型剂或矫味剂或赋型剂或凝胶剂所组成。8.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制备增强免疫的药物和/或
化妆品中的应用。9.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在制备增强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剂中的应用。10.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增强免疫的药物和/或化妆品中的应用,在制备增强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剂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所述荨麻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具有如下通式表示的结构,其以[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一 王重娟 杨倩 何舒婷 伍根瑞 罗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市延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3/9/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