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15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植物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斑兰叶,学名香露兜(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又称香兰叶、板兰香,为露兜树科露兜树属,属多年生热带或亚热带草本香料植物。原产地印尼马古鲁群岛,主要分布于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我国主要引种栽培于海南,云南,近年来广东、福建等地也有栽培。
3.斑兰叶中含有特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2-ap),具有典型的“粽香”香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誉为“东方人的香草”。同时,斑兰叶中还富含叶绿醇、角鲨烯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4.目前,斑兰叶的应用多以南洋传统文化为载体,结合民间特色综合利用的模式,广泛用于制作特色餐饮、糕点、饮料等。斑兰叶天然的翠绿色和独特的天然芳香味赋予了斑兰产品特殊的美感,其中海南的斑兰清补凉、斑兰糕、斑兰椰子冻、斑兰柠檬茶等美食产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随着斑兰特色产品的传播流行,斑兰美食逐渐成为人们追捧的消费新潮产品和休闲旅游特色,许多的餐厅、饮品店对斑兰叶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方便储运与使用,商家或消费者通常会将斑兰叶制成干燥斑兰粉,然而斑兰叶中的天然绿色素(叶绿素)容易受加工环境、加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变色变黄。烘箱热风干燥具有操作简单、加热均匀、传热速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因其良好的适应性与经济性在农产品干燥加工中应用广泛。但烘箱热风干燥的干燥时间长,易造成色泽改变、营养成分流失、香气品质损耗等问题。
5.常用的护绿方法有醋酸铜、硫酸锌溶液浸泡取代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保色;碱处理使叶绿素生成叶绿酸盐、叶绿醇等,使颜色保持鲜绿色;添加抗氧化剂保护产品天然色泽。现有期刊论文,公开发表过斑兰叶的氯化钙保色方法,烘箱热风干燥的干燥易造成色泽改变,针对斑兰粉干燥过程中的复合保色剂及保色处理方法亟待开发探究。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对斑兰叶进行针对性保色处理,采用优化后的复合保色溶液和高粘度保色液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斑兰叶片中叶绿素的快速分解,保护了斑兰叶的天然绿色;并且本发明使用的保色液均安全无毒。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包括:
9.(1)对斑兰叶进行第一次保色处理,得到中间产物;
10.(2)对中间产物进行第二次保色处理;
11.(3)将第二次保色处理后的中间产物烘干、制粉,得到斑兰粉;
12.所述第一次保色处理包括:将斑兰叶与第一保色液混合;
13.所述第二次保色处理包括:将中间产物与第二保色液混合;
14.所述第一保色液包括氯化钙、抗坏血酸钠、植酸钠和柠檬酸;
15.所述第二保色液的粘度>200mpa
·
s。
16.在本发明中,对中间产物进行第二次保色处理后,直接进行烘干处理。第二次保色处理后,不作停留,立刻进行烘干,保证第二保色液仍在中间产物表面;第二保色液的粘度较高,有利于附着在斑兰叶片表面,有效避免烘干过程中,斑兰叶片中叶绿素的快速分解。
17.本发明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低耗能,低成本,便于生产加工。
18.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次保色处理优选为:将斑兰叶浸泡在第一保色液中;斑兰叶与第一保色液混合的时间为30-60min;所述斑兰叶与第一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50),优选为1:(10-20),再优选为1:10。
19.在本发明的第一保色液中,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0.5%-2.0%,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1.0%,植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1.0%,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1%-1.0%;优选的,所述第一保色液中,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0.6%-1.0%,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0.20%,植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3%,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1%-0.3%;优选的,第一保色液的溶剂为水。
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色液中的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0.6%,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植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1%。
2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色液中的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0.8%,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5%,植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2%,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2%。
2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色液中的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1.0%,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20%,植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3%,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3%。
23.本发明的抗坏血酸钠优选为d-异抗坏血酸钠。
24.在本发明中,在进行第二次保色处理前,将中间产物晾置5-10min。晾置5-10min使中间产物表面残留的水蒸发,避免与第二步保色处理使用的保色液相互干扰。
25.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保色液为壳聚糖溶液;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1%-3%,优选为1.5%-2.5%;第二保色液的溶剂为水。
2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2.0%或2.5%。
27.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次保色处理具体为:将第二保色液涂抹在中间产物表面。
28.在本发明中,所述将中间产物与第二保色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0.1-50),更优选为1:(10-50),再优选为1:10。
29.在本发明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5-6h。
30.本发明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次保色处理前,对斑兰叶进行预处理;
31.所述预处理包括:将斑兰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的样品;所述预处理优选包括:清洗、晾干斑兰叶,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1.5cm的样品。
32.本发明优选采用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新鲜斑兰叶片进行采集,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晾干表面水分。
33.本发明优选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
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
34.针对斑兰叶及初加工产品中的天然绿色素(叶绿素)受加工环境、加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变色变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干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对斑兰叶进行针对性保色处理,采用优化后的复合保色溶液和高粘度保色液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斑兰叶片中叶绿素的快速分解,保护了斑兰叶的天然绿色;并且本发明使用的保色液均安全无毒。经过实施例证实,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斑兰粉样品中,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6.11mg/g、6.17mg/g、5.86mg/g,其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比例,保色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烘干斑兰粉的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商品。本发明实施例中,1.5%-2.5%(w/v)壳聚糖保色液的粘度>200mpa
·
s,1.0%(w/v)抗坏血酸保色液的粘度约为2.98mpa
·
s。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包括:
40.(1)预处理:
41.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42.保色处理:制备质量浓度为0.6%(w/v)氯化钙+0.10%(w/v)d-异抗坏血酸钠+0.1%(w/v)植酸钠+0.1%(w/v)柠檬酸的保色液,将剪碎斑兰叶样品放置于所述复合保色液中,浸泡30min;剪碎的斑兰叶样品与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43.(2)将步骤(1)得到的叶片置于室温(25
±
1)℃条件下晾干表面水分,在其表面均匀涂抹质量浓度为1.5%(w/v)壳聚糖保色液;晾干后的叶片与壳聚糖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44.(3)将步骤(2)得到的叶片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如图1所示。
45.实施例2
46.本实施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包括:
47.(1)预处理: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
度为0.5~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48.保色处理:制备质量浓度为0.80%(w/v)氯化钙+0.15%(w/v)d-异抗坏血酸钠+0.20%(w/v)植酸钠+0.2%(w/v)柠檬酸的保色液,将剪碎斑兰叶样品放置于所述复合保色液中,浸泡30min;剪碎的斑兰叶样品与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49.(2)将步骤(1)得到的叶片置于室温(25
±
1)℃条件下晾干表面水分,在其表面均匀涂抹质量浓度为2.0%(w/v)壳聚糖保色液;晾干后的叶片与壳聚糖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50.(3)将步骤(2)得到的叶片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如图1所示。
51.实施例3
52.本实施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包括:
53.(1)预处理: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54.保色处理:称取一定量的氯化钙、植酸钠和d-异抗坏血酸钠等保色剂,制备质量浓度为1.00%(w/v)氯化钙+0.20%(w/v)d-异抗坏血酸钠+0.30%(w/v)植酸钠+0.3%(w/v)柠檬酸的保色液,将剪碎斑兰叶样品放置于所述复合保色液中,浸泡30min;剪碎的斑兰叶样品与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55.(2)将步骤(1)得到的叶片置于室温(25
±
1)℃条件下晾干表面水分,在其表面均匀涂抹质量浓度为2.5%(w/v)壳聚糖保色液;晾干后的叶片与壳聚糖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56.(3)将步骤(2)得到的叶片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如图1所示。
57.对比例1
58.本对比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1中的步骤,相较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省去了两步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9.(1)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60.(2)将样品平铺于样品盘中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如图1所示。
61.对比例2
62.本对比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1中的步骤,相较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省去了第一步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3.(1)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
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64.(2)在叶片样品表面均匀涂抹质量浓度为1.5%(w/v)壳聚糖溶液,叶片与壳聚糖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将保色处理后的样品平铺于样品盘中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
65.对比例3
66.本对比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相较于实施例1,省去了第二步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7.(1)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68.(2)保色处理:制备质量浓度为0.6%(w/v)氯化钙+0.10%(w/v)d-异抗坏血酸钠+0.1%(w/v)植酸钠+0.1%(w/v)柠檬酸的保色液,将剪碎斑兰叶样品放置于所述复合保色液中,浸泡30min;剪碎的斑兰叶样品与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69.将保色处理后的样品平铺于样品盘中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
70.对比例4
71.本对比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1中的步骤,相较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氯化钙”护色剂替换为“氯化镁”护色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2.(1)预处理:
73.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74.保色处理:制备质量浓度为0.6%(w/v)氯化镁+0.10%(w/v)d-异抗坏血酸钠+0.1%(w/v)植酸钠+0.1%(w/v)柠檬酸的保色液,将剪碎斑兰叶样品放置于所述复合保色液中,浸泡30min;剪碎的斑兰叶样品与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75.(2)将步骤(1)得到的叶片置于室温(25
±
1)℃条件下晾干表面水分,在其表面均匀涂抹质量浓度为1.5%(w/v)壳聚糖保色液;晾干后的叶片与壳聚糖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76.(3)将步骤(2)得到的叶片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如图1所示。
77.对比例5
78.本对比例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参考实施1中的步骤,相较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1.5%(w/v)壳聚糖”保色液替换为“1.0%(w/v)抗坏血酸”保色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9.(1)预处理:
80.采集翠绿色或墨绿色,健康无病虫害、无斑点和无机械损伤的倒5、倒6、倒7、倒8叶位的新鲜斑兰叶片,采摘后用水清洗叶面杂质、尘土,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后于室内温度为
(22
±
3)℃条件下静置5min,晾干表面水分,将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长度为0.5~1.5cm的丝状叶片,获得剪碎的叶片样品。
81.保色处理:制备质量浓度为0.6%(w/v)氯化钙+0.10%(w/v)d-异抗坏血酸钠+0.1%(w/v)植酸钠+0.1%(w/v)柠檬酸的保色液,将剪碎斑兰叶样品放置于所述复合保色液中,浸泡30min;剪碎的斑兰叶样品与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82.(2)将步骤(1)得到的叶片置于室温(25
±
1)℃条件下晾干表面水分,在其表面均匀涂抹质量浓度为1.0%(w/v)抗坏血酸保色液;晾干后的叶片与壳聚糖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
83.(3)将步骤(2)得到的叶片置于(50
±
1)℃烘箱中干燥5-6h,直至水分含量低于8.0%,粉碎,过筛,得烘干斑兰粉。
84.试验例
85.分别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对斑兰叶片进行保色处理后,制备烘干斑兰粉,对其叶绿素含量进行检测。
86.本发明的烘干斑兰粉的叶绿素含量检测方法如下:
87.斑兰粉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参考(张辉,张凤良,李小琴,等.琴叶风吹楠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j].热带农业科技,2017,40(03):24-29+46.doi:10.16005/j.cnki.tast.2017.03.008.)的方法,准确称取烘干斑兰粉样品0.1000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及5ml 95%乙醇,研磨至组织变白,避光静置5min后,滤纸过滤至50ml容量瓶中,95%乙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在波长为665nm、649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公式如下,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0088][0089][0090]
总叶绿素含量(mg/g)=叶绿素a+叶绿素b
[0091]
式中v为提取液体积(ml),w为样品重量(g),n为稀释倍数。
[0092]
表1实施例处理的烘干斑兰粉叶绿素含量对比。
[0093][0094]
表2对比例处理的烘干斑兰粉叶绿素含量对比。
[0095][0096]
[0097]
由表1、2和图1可知,本发明的保色处理方法不会对斑兰叶叶片本身的叶绿素含量造成破坏,能很好的保持了斑兰叶的原有绿色色泽,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保色处理的斑兰粉样品中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6.11mg/g、6.17mg/g、5.86mg/g,其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比例1,保色效果明显。如表2所示,实施例1的总叶绿素含量为6.11mg/g,均高于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色方法对斑兰叶的保色效果明显。
[0098]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对斑兰叶进行第一次保色处理,得到中间产物;(2)对中间产物进行第二次保色处理;(3)将第二次保色处理后的中间产物烘干、制粉,得到斑兰粉;所述第一次保色处理包括:将斑兰叶与第一保色液混合;所述第二次保色处理包括:将中间产物与第二保色液混合;所述第一保色液包括氯化钙、抗坏血酸钠、植酸钠和柠檬酸;所述第二保色液的粘度>200mpa
·
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第二次保色处理前,将中间产物晾置5-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色液为壳聚糖溶液;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1.5%-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色液中,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0.5%-2.0%,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1.0%,植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1.0%,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1%-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色液中,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0.6%-1.0%,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0.20%,植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3%,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为0.1%-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斑兰叶与第一保色液混合的时间为30-60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斑兰叶与第一保色液的质量比为1:(10-50);所述将中间产物与第二保色液混合的质量比为1:(0.1-5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5-6h。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一次保色处理前,对斑兰叶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将斑兰叶剪切成宽度为0.5~1.5cm的样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植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斑兰粉保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斑兰叶进行第一次保色处理,得到中间产物;(2)对中间产物进行第二次保色处理;(3)将第二次保色处理后的中间产物烘干、制粉,得到斑兰粉;所述第一次保色处理包括:将斑兰叶与第一保色液混合;所述第二次保色处理包括:将中间产物与第二保色液混合;所述第一保色液包括氯化钙、抗坏血酸钠、植酸钠和柠檬酸;所述第二保色液的粘度>200mPa


技术研发人员:贺书珍 张映萍 秦晓威 吉训志 鱼欢 宗迎 张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