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

未命名 09-20 阅读:9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


背景技术:

2.在外科手术缝合过程中,常会遇到因为组织质地脆弱或缝合张力过大而导致缝线切割组织的情况。既往手术缝线往往为单层缝合线,在缝合组织过程中常会遇到因为组织质地脆弱或缝合张力过大而导致缝线切割组织的情况,造成组织损伤和缝合失败。因此,亟需一种防切割的手术缝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得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包括着力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绕于所述着力层外表面,所述着力层和所述弹性层之间设有过渡融合层,所述手术缝线的横截面为圆形。
4.优选地,所述着力层和所述弹性层的横截面的圆心重合。
5.优选地,所述的手术缝线为实心缝线;
6.和/或,所述着力层和弹性层的材料选自可吸收材料和不可吸收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和/或,所述弹性层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8.优选地,所述着力层的厚度d1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d2比为2:1-4:1;
9.优选地,所述着力层的厚度d1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d2比为3:1-4:1。
10.优选地,所述手术缝线设有两个自由端,使用时,所述一个自由端与缝针相连,所述另一个自由端远离缝针。
11.优选地,所述手术缝线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靠近所述缝针,所述第二区段远离所述缝针。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区段沿着靠近所述缝针的方向弹性层的厚度逐渐减小。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缝针相连的部分没有弹性层。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区段远离所述第一区段的一端设有固定结或垫片。
15.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结为圆环形或椭圆形。
16.优选地,所述垫片为圆形。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8.1)现有技术中的手术缝线往往为单层缝合线,若成份太硬则容易切割组织,若成份弹性太大则容易在张力过大时扯断,或因张力过大导致缝线变细,不能完全填充针眼。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同时兼具韧性和弹性,可有效地防止患者组织的撕脱。
19.2)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在评测中显示其缝合质量良好,社会经济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的使用状态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第一区段a的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的横截面图。
23.附图标记:
[0024]1ꢀꢀꢀꢀꢀꢀꢀꢀꢀꢀꢀꢀꢀꢀꢀꢀꢀꢀꢀꢀꢀꢀꢀ
着力层
[0025]2ꢀꢀꢀꢀꢀꢀꢀꢀꢀꢀꢀꢀꢀꢀꢀꢀꢀꢀꢀꢀꢀꢀꢀ
弹性层
[0026]3ꢀꢀꢀꢀꢀꢀꢀꢀꢀꢀꢀꢀꢀꢀꢀꢀꢀꢀꢀꢀꢀꢀꢀ
过渡融合层
[0027]4ꢀꢀꢀꢀꢀꢀꢀꢀꢀꢀꢀꢀꢀꢀꢀꢀꢀꢀꢀꢀꢀꢀꢀ
缝针
[0028]5ꢀꢀꢀꢀꢀꢀꢀꢀꢀꢀꢀꢀꢀꢀꢀꢀꢀꢀꢀꢀꢀꢀꢀ
第一区段
[0029]6ꢀꢀꢀꢀꢀꢀꢀꢀꢀꢀꢀꢀꢀꢀꢀꢀꢀꢀꢀꢀꢀꢀꢀ
第二区段
[0030]7ꢀꢀꢀꢀꢀꢀꢀꢀꢀꢀꢀꢀꢀꢀꢀꢀꢀꢀꢀꢀꢀꢀꢀ
固定结
[0031]
d1
ꢀꢀꢀꢀꢀꢀꢀꢀꢀꢀꢀꢀꢀꢀꢀꢀꢀꢀꢀꢀꢀꢀ
着力层的厚度
[0032]
d2
ꢀꢀꢀꢀꢀꢀꢀꢀꢀꢀꢀꢀꢀꢀꢀꢀꢀꢀꢀꢀꢀꢀ
弹性层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4]
须知,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
[0035]
如图1-2所示,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包括着力层1和弹性层2,所述弹性层2包绕于所述着力层1外表面,所述着力层1和所述弹性层2之间设有过渡融合层3,所述手术缝线的横截面为圆形。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切割手术缝线中的着力层1和弹性层2通过所述过渡融合层3,不存在空间间隙,使得防切割手术缝线兼具韧性和弹性,既保证了防切割手术缝线能承载一定的拉扯力,又能起到防切割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切割手术缝线用于缝合较脆组织。
[0036]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着力层1和所述弹性层2的横截面的圆心重合,所述着力层1和所述弹性层2利用高温等技术使之融合而没有空隙。
[0037]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术缝线为实心缝线;
[0038]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着力层1的材料可以为可吸收线或不可吸收线,所述不可吸收线有丝线和普里林(prolene)等。其中丝线又称蚕丝线或真丝线,是由蚕丝蛋白做成,由于其降解速度慢所以被归入不可吸收线,普里林的材料是聚丙烯,这是一种无毒耐热的材料,可以长期维持张力。可吸收线有快薇乔(vicryl)、薇乔(vicryl)、单乔(monocryl)、德胜(dexon)、普迪丝(pds ii)等。德胜是羟基乙酸的聚合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中释放出的羟基乙酸,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薇乔和快薇乔都是羟基乙酸和乳酸的聚合物,由于快薇乔的分子链较短,所以降解更快,快薇乔是常见可吸收线中降解最快的。用快薇乔给小朋友缝合皮肤省去了拆线的麻烦,泌尿外科用它缝合包皮也是极好的。做普迪丝是1,4-二氧杂
环-2-己酮的开环聚合物,是常见可吸收线中降解最慢的。单乔是乙交酯和己内酯的聚合物。
[0039]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2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具有很好的弹性,以实现在组织水肿的时候不易对组织产生切割,而水肿消退后也不松脱,伤口不易裂开,所述的弹性材料例如可以为novafiltm聚丁烯酯,并不局限于此种材料,现有技术中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弹性材料都可应用。
[0040]
如图3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着力层的厚度d1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d2比为2:1-4:1,更优选地,所述着力层的厚度d1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d2比为3:1-4:1。
[0041]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术缝线设有两个自由端,使用时,所述一个自由端与缝针4相连,所述另一个自由端远离缝针4。
[0042]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术缝线包括第一区段5和第二区段6,所述第一区段5靠近所述缝针4,所述第二区段6远离所述缝针4,所述第一区段5为所述缝针4的弹性层2变化的部分,所述第二区段6为所述缝针4的弹性层2不变化的部分。
[0043]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5沿着靠近所述缝针4的方向弹性层2的厚度逐渐减小。
[0044]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5与所述缝针4相连的部分没有弹性层2。
[0045]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段6远离所述第一区段5的一端设有固定结7或垫片,所述的固定结7和垫片都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0046]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结7为圆环形或椭圆形。所述垫片为圆形,由于现有垫片一般多为正方形,有角,容易损伤组织,本实用新型中的垫片设计成圆形,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0047]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着力层(1)和弹性层(2),所述弹性层(2)包绕于所述着力层(1)外表面,所述着力层(1)和所述弹性层(2)之间设有过渡融合层(3),所述手术缝线的横截面为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力层(1)和所述弹性层(2)的横截面的圆心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术缝线为实心缝线;和/或,所述着力层(1)和/或弹性层(2)的材料选自可吸收材料或不可吸收材料;和/或,所述弹性层(2)的材料为弹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力层的厚度d1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d2比为2:1-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力层的厚度d1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d2比为3:1-4:1。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缝线设有两个自由端,使用时,所述一个自由端与缝针(4)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缝线包括第一区段(5)和第二区段(6),所述第一区段(5)靠近所述缝针(4),所述第二区段(6)远离所述缝针(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5)沿着靠近所述缝针(4)的方向弹性层(2)的厚度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5)与所述缝针(4)连接端没有弹性层(2)。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6)远离所述第一区段(5)的一端设有固定结(7)或垫片。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7)为圆环形或椭圆形;和/或,所述垫片为圆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一种防切割手术缝线,包括着力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绕于所述着力层外表面,所述着力层和所述弹性层之间设有过渡融合层,所述手术缝线的横截面为圆形。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切割手术缝线同时兼具韧性和弹性,可有效地防止患者组织的撕脱。可有效地防止患者组织的撕脱。可有效地防止患者组织的撕脱。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远 王杭 姜帅 郭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