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12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领域,尤指一种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2.自行车为配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自行车的座管结构通常可以调整高度,让使用者可以轻松地骑乘自行车;通常,现有自行车座管升降装置通常包含有一内管及一外管,内管套设于外管内,且内管可相对于外管而上下地位移,内管的顶端连结自行车的一座垫且内管通常还与一气压棒连结,外管则与自行车的一车架连接,让使用者可通过该气压棒所设一控制阀门,使气压棒推动内管以调整自行车座管的高度,如此,使自行车能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3.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m562805号「自行车的座管升降装置」所揭示,主要以控制拉绳连动二连杆,最后再以其中一连杆的突部来驱动该气压棒的阀门,进而使气压棒推动内管以调整自行车座管的高度,然而,前述该控制拉绳并未位于该座管中心的下方,而位于该座管下方的侧边,将升高自行车整车组装的困难度;另外,以连杆的突部来驱动该气压棒的阀门会形成有侧向分力,此会让使用者施以较大的力量来操作该控制拉绳,故现有座管升降装置存在有前述问题点,实有需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鉴于上述现有座管升降装置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穷极心思开发出本实用新型座管升降控制结构,故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自行车整车组装难度的一种座管升降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减轻控制拉绳力量的一种座管升降控制结构。
5.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运用如下技术手段:
6.一种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包含有一底座,提供接设于座管的底部,且从该底座外侧径向贯穿形成有一内部空间,而该底座上方处设有一上结合部,且该上结合部连通该内部空间以提供气压棒的阀门端作结合,而该底座下方处设有一下结合部,又该下结合部连通该内部空间,另从该底座外侧垂直贯穿该内部空间形成有一穿孔;一连杆组,安装于该底座的内部空间,且由一顶抵连杆的底端枢接于一曲形连杆的一端而形成一关节处,且该顶抵连杆的顶端则顶抵于气压棒的阀门端,并在该曲形连杆的弯折处则设有一枢转孔,而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结合部且恰位于该座管下方的中心,据以提供接设从该下结合部穿伸而来的控制拉绳,据以提供接设从该下结合部穿伸而来的控制拉绳;及一枢转轴,贯穿结合于该底座的穿孔及该曲形连杆的枢转孔。
7.其中该顶抵连杆设为h型杆体,而该曲形连杆设为具有突部的u型杆体。
8.其中从该底座外侧垂直贯穿该内部空间形成有一导孔,而在该连杆组顶抵连杆的顶端增设枢接有一滚轮,且从该滚轮的中心向外延伸有一导杆至该导孔内。
9.其中从该曲形连杆受控制拉绳拉动连动后,该曲形连杆会以该枢转轴为旋转中心
而进行顺时针摆动,进而连动该关节处朝右上摆动并连动该顶抵连杆推动该滚轮的导杆沿着该导孔进行线性垂向提升,而该滚轮则会推抵气压棒的阀门端来开启其内部阀门。
10.其中将该顶抵连杆、该滚轮、该曲形连杆先预组装后,在从该底座外部置入该内部空间。
11.其中从该底座外侧径向贯穿该上结合部而形成一容置槽,而该容置槽则提供一方型螺帽以提供气压棒的阀门端作结合。
12.本实用新型凭借上述技术手段,可以达成如下功效:
13.本实用新型凭借将位于底座内部空间的连杆组作精心空间的配置,致其曲形连杆结合部恰位于座管下方的中心位置,即其与控制拉绳作结合时,两者的结合处也在座管下方的中心位置,如此有利于自行车的整车装。
14.本实用新型凭借连杆组增设该滚轮并配合该导孔,让该滚轮以其垂直力来直接顶抵气压棒的阀门端,又加上该滚轮与该阀门端的接触摩擦仅存在较小滚动摩擦力,致骑士可以以较轻施力地来操控控制拉绳。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大部分解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分解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静止状态下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作动状态下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a-座管升降控制结构;1-底座;10-外螺纹;11-内部空间;12-上结合部;13-下结合部;14-穿孔;15-导孔;16-容置槽;17-方型螺帽;2-连杆组;21-顶抵连杆;22-曲形连杆;221-弯折处;222-枢转孔;23-关节处;24-结合部;25-滚轮;251-导杆;3-枢转轴;4-座管;41-内螺纹;42-c型扣环;5-气压棒;51-阀门端;6-控制拉绳;61-头端;62-操控端。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安装于自行车座管的下方处,据以提升自行车整车组装的容易度,同时可让骑士较轻施力地操控控制拉绳的功能,其中该座管升降控制结构a包含有:一底座1、一连杆组2及一枢转轴3等构件,兹将上述构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22.所述该底座1,配合如图2所示,在其外部对应该座管4底部所设一内螺纹41设有一外螺纹10,以提供将该底座1螺锁接设于座管4的底部,再凭借一c型扣环42可将该底座1牢固地扣合固定于该座管4底部。
23.配合如图3及图4所示,另从该底座1外侧径向贯穿形成有一内部空间11,而该底座1上方处设有一上结合部12,且该上结合部12连通该内部空间11以提供气压棒5的阀门端51作结合,而该底座1下方处设有一下结合部13,又该下结合部13连通该内部空间11以提供该控制拉绳穿伸定位;再从该底座1外侧垂直贯穿该内部空间11形成有一穿孔14、一导孔15及一容置槽16,其中该容置槽16则提供一方型螺帽17以提供气压棒5的阀门端51可设有外螺
纹来作结合,以便将该气压棒5的阀门端51固定结合于该底座1。
24.所述该连杆组2,安装于该底座1的内部空间11,且由一顶抵连杆21的底端枢接于一曲形连杆22的一端而形成一关节处23,且该顶抵连杆21的顶端则顶抵于气压棒5的阀门端51,并在该曲形连杆22的弯折处221则设有一枢转孔222,而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结合部24且恰位于该座管4下方的中心,据以提供接设从该下结合部13穿伸而来的控制拉绳6。
25.特别一提,该顶抵连杆21设为h型杆体,而该曲形连杆22设为具有突部的u型杆体,且在该顶抵连杆21的顶端增设枢接有一滚轮25,且从该滚轮25的中心向外延伸有一导杆25至该导孔15内。
26.所述该枢转轴3,贯穿结合于该底座1的穿孔14及该曲形连杆22的枢转孔222,该枢转轴3可提供该连杆组2的曲形连杆22进行旋转摆动。
27.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座管升降控制结构的较佳解决方案,配合图4及图5所示,其主要将该连杆组2的顶抵连杆21、该滚轮25、该曲形连杆22先预组装后,在从该底座1外部置入该内部空间11,再置入该方型螺帽17、导杆251、枢转轴3后,再将该座管升降控制结构a安装于该座管4的底部,然后凭借该控制拉绳6的头端61穿伸于该底座1的下结合部13后结设于该连杆组2曲形连杆22的结合部24,而该控制拉绳6的操控端62则结设于自行车转向机构的把手处。
28.骑士若欲调整座管4的升降高度,则须持续按压该控制拉绳6的操控端62,则其内部绳体会连动另一端的头端61往下移动,而该头端61再连动该曲形连杆22进行顺时针摆动,进而连动该关节处23朝右上摆动并连动该顶抵连杆21推动该滚轮25的导杆251沿着该导孔15进行线性垂向提升,而该滚轮25则会推抵气压棒5的阀门端51,进而可保持打开气压棒5内的阀门,让气压棒5具有可伸缩性并同时连动座管4也具有可伸缩性,此时便可调整座管4的升降高度。
29.待骑士调好座管4的满意高度后,便可松开该控制拉绳6的操控端62,则气压棒5内部所设置的回复弹簧会将阀门端51下降并回复至起始位置,且同时连动该滚轮25、该顶抵连杆21、该关节处23、该曲形连杆22、该头端61及该操控端62则一起连动并回复至启始位置。
30.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底座,提供接设于座管的底部,且从该底座外侧径向贯穿形成有一内部空间,而该底座上方处设有一上结合部,且该上结合部连通该内部空间以提供气压棒的阀门端作结合,而该底座下方处设有一下结合部,该下结合部连通该内部空间,从该底座外侧垂直贯穿于该空间形成有一穿孔;一连杆组,安装于该底座的内部空间,且由一顶抵连杆的底端枢接于一曲形连杆的一端而形成一关节处,且该顶抵连杆的顶端顶抵于气压棒的阀门端,在该曲形连杆的弯折处设有一枢转孔,而该曲形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结合部,且该结合部位于该座管下方的中心,据以提供接设从该下结合部穿伸而来的控制拉绳;及一枢转轴,贯穿结合于该底座的穿孔及该曲形连杆的枢转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抵连杆为h型杆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曲形连杆为具有突部的u型杆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从该底座外侧垂直贯穿于该空间形成有一导孔,而在该连杆组顶抵连杆的顶端增设枢接有一滚轮,且从该滚轮的中心向外延伸有一导杆伸至该导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从该曲形连杆受控制拉绳拉动,能够以该枢转轴为旋转中心而进行顺时针摆动,进而连动该关节处朝右上摆动并连动该顶抵连杆推动该滚轮的导杆沿着该导孔进行线性垂向提升,而该滚轮能够推抵气压棒的阀门端来开启其内部阀门。6.如权利要求4所述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将该顶抵连杆、该滚轮、该曲形连杆预组装后从该底座外部置入该内部空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从该底座外侧径向贯穿该上结合部而形成一容置槽,而该容置槽容纳一方型螺帽以提供气压棒的阀门端作结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座管升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外部对应该座管底部所设一内螺纹设有一外螺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管升降控制结构,主要安装于自行车座管的下方处,据以提升自行车整车组装的容易度,同时可让骑士较轻施力地操控控制拉绳的功能,其包含有:一底座,在该底座设有一内部空间并其上方处连通有一上结合部以提供气压棒的阀门端作结合,其下方处连通有一下结合部以提供连接一控制拉绳;一连杆组,安装于该内部空间,且该连杆组的顶端则顶抵于气压棒的阀门端,并在其所设一曲形连杆的弯折处则设有一枢转孔及一结合部以提供接设从该下结合部穿伸而来的控制拉绳;及一枢转轴,贯穿结合于该底座的穿孔及该曲形连杆的枢转孔。穿结合于该底座的穿孔及该曲形连杆的枢转孔。穿结合于该底座的穿孔及该曲形连杆的枢转孔。
技术研发人员:卓子见 郑志成 杨尧钦 梁钧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盟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汽车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水松纸无压痕烫金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