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99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
背景技术:
2.我国每年有6万多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两轮车骑车人占比超过41%,高居首位。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正确使用头盔可以大大减轻事故对骑车人的直接伤害,有效降低死亡率。“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是公安部在全国开展的一项安全守护行动。现在全国的电动车骑行人员都要求骑行者佩戴头盔。而有的骑行人员并没有进行主动配戴。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智能头盔,该设备由智能头盔和电动车联动控制器组成;头盔可以检测到骑行者是否佩戴了头盔;只要佩戴了头盔,安装在电动车上的联动控制器才能开启,此时电动车才允许被启动;否则电动车只能启动通电,但是转油门并不会前进,解决了人们忘记或者不愿意戴头盔的问题,保证了骑行人员的安全;为了解决头盔上电子元器件的用电问题,头盔上安装有柔性太阳能光伏板和电池组,但是太阳能光伏板工作时只有21%左右的光电转换效率,剩下的80%左右的光能则转换成热能,因此头盔上光伏板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为了保护光伏板,光伏板的表面需要安装镜片,因此光伏板工作过程中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导致头盔温度较高,特别是夏日,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佩戴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本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可以将外部空气引入到头盔内部,一部分空气用于光伏板的散热,另一部分空气用于用户头部的散热,可以有效提高智能联动控制头盔的佩戴舒适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包括头盔壳体,头盔壳体上设有固定带,头盔壳体的外侧面前端设有摄像头组件,头盔壳体的外侧面下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喇叭,头盔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池组;所述头盔壳体的内部设有头盔骨架,头盔骨架的内侧面设有柔性内衬,柔性内衬的外侧面上端设有充电舱,充电舱的内部悬空安装有太阳能充电装置,充电舱的内侧面上端卡接有pvc透明外罩。
6.所述头盔壳体的外侧面左端设有主进气格栅,充电舱的内侧面右端下侧设有散热口,主进气格栅与充电舱相通,头盔骨架的外侧面靠近主进气格栅处设有分流口,分流口与主进气格栅均为长条型孔,分流口与主进气格栅的内部均设有进气闭合装置。
7.进一步的,所述头盔骨架的上端采用全封闭设计,头盔骨架下端敞口设置,头盔骨架的外侧面上端贴附有隔热膜。
8.进一步的,柔性内衬包括贴合头盔骨架的内侧面设置的泡沫内衬,泡沫内衬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导流槽,环形导流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不少于两个的环形导流槽从上往下均匀分布,多个环形导流槽之间通过弧形槽相连。
9.进一步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外侧面上端间隔均布有柔性光伏板和散热通槽。
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口与主进气格栅上均设有防尘网。
11.进一步的,所述头盔骨架的内侧面右端下侧设有出气口。
12.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闭合装置包括强阻尼转轴,强阻尼转轴与头盔壳体的内侧面转动连接,头盔壳体的外侧面设有盖板,强阻尼转轴的一端设有手动拨片,手动拨片设置在头盔壳体的外侧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在用户骑行佩戴时,可以将外部空气引入到头盔内部,一部分空气用于光伏板的散热,另一部分空气用于用户头部的散热,可以有效提高智能联动控制头盔的佩戴舒适性;
15.2、pvc透明外罩用于保护太阳能充电装置,电池组用于储存电能,连接手机蓝牙后,喇叭可以用以道路信息播报,柔性内衬的设置增加了佩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面图;
18.图3为进气闭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太阳能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柔性内衬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pvc透明外罩、2外挂电池舱、3头盔壳体、4喇叭、5固定带、6手动拨片、7摄像头组件、8主进气格栅、9进气闭合装置、91强阻尼转轴、92盖板、10分流口、11头盔骨架、12柔性内衬、121环形导流槽、122泡沫内衬、13出气口、14散热口、15控制器、16内置电池组、17充电舱、18太阳能充电装置、181柔性光伏板、182散热通槽、18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24.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包括头盔壳体3,头盔壳体3上设有固定带5,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前端设有摄像头组件7,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下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喇叭4,头盔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15和电池组16;所述头盔壳
体3的内部设有头盔骨架11,头盔骨架11的内侧面设有柔性内衬12,柔性内衬12的外侧面上端设有充电舱17,充电舱17的内部悬空安装有太阳能充电装置18,充电舱17的内侧面上端卡接有pvc透明外罩1。
25.具体的,pvc透明外罩1用于保护太阳能充电装置18,电池组16用于储存电能,连接手机蓝牙后,喇叭4可以用以道路信息播报,柔性内衬12的设置增加了佩戴舒适性。
26.所述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左端设有主进气格栅8,充电舱17的内侧面右端下侧设有散热口14,主进气格栅8与充电舱17相通,头盔骨架11的外侧面靠近主进气格栅8处设有分流口10,分流口10与主进气格栅8均为长条型孔,分流口10与主进气格栅8的内部均设有进气闭合装置9。
27.具体的,主进气格栅8用于将空气导流到头盔壳体3的内部,关闭进气闭合装置9可以防止雨水通过主进气格栅8进入到头盔壳体3的内部。
28.优选的,所述头盔骨架11的上端采用全封闭设计,头盔骨架11下端敞口设置,头盔骨架11的外侧面上端贴附有隔热膜。
29.具体的,隔热膜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弱太阳能电池板工作过程中生产的热量对佩戴者的影响。
30.优选的,柔性内衬12包括贴合头盔骨架11的内侧面设置的泡沫内衬122,泡沫内衬122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导流槽121,环形导流槽121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不少于两个的环形导流槽121从上往下均匀分布,多个环形导流槽之间通过弧形槽相连。
31.具体的,泡沫内衬122上设有环形导流槽121和弧形槽有利于用户头部的散热。
32.优选的,太阳能充电装置18包括支撑件183,支撑件183的外侧面上端间隔均布有柔性光伏板181和散热通槽182。
33.具体的,散热通槽182的设置方便了柔性光伏板181的散热。
34.优选的,所述散热口14与主进气格栅8上均设有防尘网。
35.具体的,防尘网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太阳能充电装置18的内部。
36.优选的,所述头盔骨架11的内侧面右端下侧设有出气口13。
37.具体的,用户骑行时,出气口13处于负压状态,可以加速头盔壳体3内部的空气流通。
38.优选的,所述进气闭合装置9包括强阻尼转轴91,强阻尼转轴91与头盔壳体3的内侧面转动连接,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设有盖板92,强阻尼转轴91的一端设有手动拨片6,手动拨片6设置在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
39.具体的,通过手动拨片6可以控制盖板92的开闭。
40.优选的,所述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右端下侧设有外挂电池舱2。
41.具体的,需要摄像头组件7工作作为骑行记录仪时,将充满电的外置电池放置到外挂电池舱2的内部可以为摄像头组件7供电。
42.在使用时:骑行佩戴时,空气经由主进气格栅8进入到分流口10和充电舱17的内部,进入到充电舱17内部的空气用于太阳能充电装置18的散热,充电舱17处的热量最后经由散热口14排出,经由分流口10进入到柔性内衬12内的空气经由出气口13排出,下雨时,用户通过拨动手动拨片6可以带动盖板92旋转将主进气格栅8封闭,可以避免雨水进入到头盔壳体3的内部,冬天用户可以通过拨动另一个手动拨片6可以带动盖板92旋转将分流口10封
闭,从而保障用户头部的保暖。
43.进一步的,本头盔与设置在车辆内部的控制模块无线连接,使得本头盔具备超速提醒功能,通过车辆gps模块定位测速;超速语音提示;默认超过国家规定25km/h即提示。
44.本头盔内部安装跌倒报警传感器,骑行者佩戴头盔的情况下,检测到头盔剧烈震动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没有起来,那么就判定为骑行者出现了事故,会自动的通过短信电话微信向预定号码报警。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包括头盔壳体(3),头盔壳体(3)上设有固定带(5),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前端设有摄像头组件(7),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下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喇叭(4),头盔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15)和电池组(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壳体(3)的内部设有头盔骨架(11),头盔骨架(11)的内侧面设有柔性内衬(12),柔性内衬(12)的外侧面上端设有充电舱(17),充电舱(17)的内部悬空安装有太阳能充电装置(18),充电舱(17)的内侧面上端卡接有pvc透明外罩(1);所述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左端设有主进气格栅(8),充电舱(17)的内侧面右端下侧设有散热口(14),主进气格栅(8)与充电舱(17)相通,头盔骨架(11)的外侧面靠近主进气格栅(8)处设有分流口(10),分流口(10)与主进气格栅(8)均为长条型孔,分流口(10)与主进气格栅(8)的内部均设有进气闭合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骨架(11)的上端采用全封闭设计,头盔骨架(11)下端敞口设置,头盔骨架(11)的外侧面上端贴附有隔热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其特征在于:柔性内衬(12)包括贴合头盔骨架(11)的内侧面设置的泡沫内衬(122),泡沫内衬(122)的外侧面设有环形导流槽(121),环形导流槽(121)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不少于两个的环形导流槽(121)从上往下均匀分布,多个环形导流槽之间通过弧形槽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充电装置(18)包括支撑件(183),支撑件(183)的外侧面上端间隔均布有柔性光伏板(181)和散热通槽(18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14)与主进气格栅(8)上均设有防尘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骨架(11)的内侧面右端下侧设有出气口(13)。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闭合装置(9)包括强阻尼转轴(91),强阻尼转轴(91)与头盔壳体(3)的内侧面转动连接,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设有盖板(92),强阻尼转轴(91)的一端设有手动拨片(6),手动拨片(6)设置在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壳体(3)的外侧面右端下侧设有外挂电池舱(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包括头盔壳体,头盔壳体上设有固定带,头盔壳体的外侧面前端设有摄像头组件,头盔壳体的外侧面下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喇叭,头盔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池组;所述头盔壳体的内部设有头盔骨架,头盔骨架的内侧面设有柔性内衬,柔性内衬的外侧面上端设有充电舱,本智能联动控制头盔,在用户骑行佩戴时,可以将外部空气引入到头盔内部,一部分空气用于光伏板的散热,另一部分空气用于用户头部的散热,可以有效提高智能联动控制头盔的佩戴舒适性;PVC透明外罩用于保护太阳能充电装置,电池组用于储存电能,连接手机蓝牙后,喇叭可以用以道路信息播报,柔性内衬的设置增加了佩戴舒适性。柔性内衬的设置增加了佩戴舒适性。柔性内衬的设置增加了佩戴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绎琦 王智和 谢庆雨 徐江 俞晓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水平支承桁架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清洁装置及玻璃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