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毂节点结构和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6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毂节点结构和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2.太阳能发电技术具有如: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灵活,无需额外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优点。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光伏板组件来实现太阳能发电,光伏板组件主要以硅材料半导体物料制成,通过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从而便于清洁能源的收集和利用。
3.如今,国内外现有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通常采用板件或支杆,以螺栓或者焊接等连接方式连接成型,安装效率较低,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加工安装效率,光伏支架的板件或支杆的连接节点通过带有多个限位槽口的毂节点结构进行杆件间的连接,但是,由于光伏支架的设置环境为露天环境,板件或支杆连带连接节点容易被腐蚀,影响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光伏支架的设置环境为露天环境,板件或支杆连带连接节点容易被腐蚀,影响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毂节点结构和光伏支架。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毂节点结构,包括:毂节点主体,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若干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沿所述毂节点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插槽结构包括槽口结构和限位腔,所述槽口结构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外壁上,所述限位腔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内部,并与所述槽口结构对应连通,所述限位腔沿毂节点主体周向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口结构的周向内径,所述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外部杆件;第一保护层,包覆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外表面,适于防止毂节点主体的锈蚀。
6.第一保护层为锌制防腐层,适于镀设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外侧。
7.插槽结构延伸至所述毂节点主体的轴向两端。
8.毂节点主体还包括侧壳,所述侧壳可拆卸地连接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的两端,适于限位外部杆件。
9.毂节点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与所述毂节点主体外壁上远离所述插槽结构的一侧连接,适于与外部承载杆件连接设置。
10.连接组件包括:承载垫片,与外部承载杆件的外壁对应贴合设置,其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垫片和所述外部承载杆件;若干连接脚,设置在所述承载垫片上,与所述毂节点主体外壁上远离所述插槽结构的一侧连接设置。
11.毂节点主体呈铝合金材质设置。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包括:若干支杆结构,所述支杆结
构的端部设有过腔颈和限位端;若干上述的毂节点结构,所述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所述限位端,所述槽口结构沿毂节点主体周向的内径小于所述限位端的周向外径,并大于所述过腔颈的周向内径,若干所述毂节点结构与若干所述支杆结构成型有网架结构,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13.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包覆在所述支杆结构外侧,适于防止支杆结构的锈蚀。
14.支杆结构呈抽空设置。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毂节点结构,包括:毂节点主体,至少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若干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沿所述毂节点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插槽结构包括槽口结构和限位腔,所述槽口结构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外壁上,所述限位腔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内部,并与所述槽口结构对应连通,所述限位腔沿毂节点主体周向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口结构的周向内径,所述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外部杆件;第一保护层,包覆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外表面,适于防止毂节点主体的锈蚀。
17.通过设置带有多个插槽结构的毂节点主体,可以容纳并限位外部杆件,使得毂节点可以连接多个外部杆件,便于外部杆件成型为架体结构,这样设置的架体结构,无需焊接,减少了辅助加强杆件的设置,施工方便,工期较少,同时,在毂节点外表面上包覆有第一保护层,避免毂节点主体因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下而受到的腐蚀,进而发生对外部杆件的限位失效等问题,提高毂节点主体及其与外部杆件构成的架体结构的使用寿命,这样设置,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光伏支架的设置环境为露天环境,板件或支杆连带连接节点容易被腐蚀,影响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毂节点结构,所述毂节点主体还包括侧壳,所述侧壳可拆卸地连接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的两端,适于限位外部杆件。
19.通过设置侧壳,一方面可以在毂节点主体的两端,对外部杆件进行限位,避免外部杆件的脱出,另一方面,侧壳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封闭插槽结构,避免外部环境中腐蚀介质,如雨水等进入插槽结构,进一步避免腐蚀的发生,提高毂节点主体及其与外部杆件构成的架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毂节点结构,所述毂节点主体呈铝合金材质设置。
21.铝合金材质的毂节点主体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结构质量更轻,且进一步加强了防腐性能。
2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包覆在所述支杆结构外侧,适于防止支杆结构的锈蚀。
23.通过设置第二保护层,结合第一保护层的设置,使得支杆结构和毂节点结构均被包覆隔离,有效加强了光伏支架的防腐性能。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毂节点结构与支杆结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毂节点结构与支杆结构连接时的侧视示意图;
27.图3为图1所示毂节点结构与支杆结构连接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毂节点结构与支杆结构构成的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毂节点主体;2、插槽结构;21、槽口结构;3、第一保护层;4、侧壳;51、承载垫片;52、连接孔;53、连接件;54、连接脚;6、支杆结构;61、过腔颈;7、第二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5.如图1-图4,本实施例中一种毂节点结构,包括:毂节点主体1和第一保护层3。
36.毂节点主体1的形状不做过多限制,满足设置插槽结构2并与外部杆件限位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毂节点主体1呈长柱状设置,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若干插槽结构2,插槽结构2呈槽状设置,具体数量可以为单个、两个或多个,插槽结构2沿毂节点主体1的径向开口,并沿毂节点主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优选地,毂节点主体1通过热拉拔成型。
37.插槽结构2包括槽口结构21和限位腔,槽口结构21具体为插槽结构2的开口,设置在毂节点主体1的外壁上,限位腔设置在毂节点主体1内部,并与槽口结构21对应连通,限位腔沿毂节点主体1周向的内径大于槽口结构21的周向内径,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外部杆件
38.第一保护层3包覆在毂节点主体1外表面,适于防止毂节点主体1的锈蚀。
39.通过设置带有多个插槽结构2的毂节点主体1,可以容纳并限位外部杆件,使得毂
节点可以连接多个外部杆件,便于外部杆件成型为架体结构,这样设置的架体结构,无需焊接,减少了辅助加强杆件的设置,施工方便,工期较少,同时,在毂节点外表面上包覆有第一保护层3,避免毂节点主体1因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下而受到的腐蚀,进而发生对外部杆件的限位失效等问题,提高毂节点主体1及其与外部杆件构成的架体结构的使用寿命,这样设置,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光伏支架的设置环境为露天环境,板件或支杆连带连接节点容易被腐蚀,影响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3为锌制防腐层,镀设在毂节点主体1外侧,也可以通过喷砂工艺设置在毂节点主体1外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保护层3也可以为陶瓷复合防腐涂层、环氧树脂涂层等。
41.进一步地,插槽结构2延伸至毂节点主体1的轴向两端,这样设置,在毂节点主体1的轴向两端均可以插设外部杆件,提高安装效率,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插槽结构2仅延伸至毂节点主体1的轴向一端。
42.毂节点主体1还包括侧壳4,侧壳4呈端盖状设置,对应扣合至毂节点主体1的轴向端部,两个侧壳4可拆卸地连接设置在毂节点主体1的两端,优选地呈螺纹连接,适于限位外部杆件脱出毂节点主体1。
43.通过设置侧壳4,一方面可以在毂节点主体1的两端,对外部杆件进行限位,避免外部杆件的脱出,另一方面,侧壳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封闭插槽结构2,避免外部环境中腐蚀介质,如雨水等进入插槽结构2,进一步避免腐蚀的发生,提高毂节点主体1及其与外部杆件构成的架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44.毂节点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与毂节点主体1外壁上远离插槽结构2的一侧连接,还适于与外部承载杆件连接设置,具体地,连接组件与外部承载杆件的周向侧面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组件,毂节点主体1可以借助外部承载杆件作为安设基础,再连接其他杆件,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连接组件可以不设置,毂节点主体1仅通过插槽结构2连接不同的杆件。
45.连接组件包括:承载垫片51、连接件53和若干连接脚54。
46.承载垫片51与外部承载杆件的外壁对应贴合设置,承载垫片51上设置有连接孔52,优选地,连接孔52呈螺孔设置,连接件53呈螺钉设置,穿过连接孔52分别连接承载垫片51和外部承载杆件。若干连接脚54设置在承载垫片51上,与毂节点主体1外壁上远离插槽结构2的一侧连接设置。这样设置连接脚54,合理利用毂节点主体1外壁的空间,同时平衡受力,避免应急集中,提高毂节点结构的使用寿命。
47.在本实施例中,毂节点主体1呈铝合金材质设置。铝合金材质的毂节点主体1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结构质量更轻,且进一步加强了防腐性能。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毂节点主体1也可以为钢制、铁制、碳纤维材质等。
4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光伏支架包括:若干支杆结构6和若干毂节点结构。
49.支杆结构6呈柱状和方杆状设置,其中方杆状设置的支杆结构6可以作为外部承载杆件,与毂节点结构的连接组件相连接。具体地,支杆结构6的端部设有过腔颈61和限位端,具体地,支杆结构6的端部呈扁头状,支杆结构6的末端膨大呈凸榫状,即为限位端,与支杆结构6的末端相邻的位置呈扁状,即为过腔颈61。
50.若干上述的毂节点结构,其上的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支杆结构6的限位端,槽口结构21沿毂节点主体1周向的内径小于限位端的周向外径,并大于过腔颈61的周向内径,若干毂节点结构与若干支杆结构6成型有网架结构,适于承载光伏板件。这样设置可以对支杆结构6进行有效限位,提高网架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承载光伏板件。在本实施例中,网架结构包括顶部承架和底部承架,优选地,顶部承架呈弧形设置或倾斜斜面设置,便于承载光伏板件。
51.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二保护层7,第二保护层7包覆在支杆结构6外侧,适于防止支杆结构6的锈蚀。具体地,第二保护层7同样为锌制防腐层,镀设在支杆结构6外侧,也可以通过喷砂工艺设置在支杆结构6外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保护层7也可以为陶瓷复合防腐涂层、环氧树脂涂层等。
52.优选地,支杆结构6呈抽空设置,其内部空心,有效降低结构自重,便于光伏支架的安设。
5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毂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毂节点主体(1),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若干插槽结构(2),所述插槽结构(2)沿所述毂节点主体(1)的轴向设置,所述插槽结构(2)包括槽口结构(21)和限位腔,所述槽口结构(21)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1)外壁上,所述限位腔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1)内部,并与所述槽口结构(21)对应连通,所述限位腔沿毂节点主体(1)周向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口结构(21)的周向内径,所述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外部杆件;第一保护层(3),包覆在所述毂节点主体(1)外表面,适于防止毂节点主体(1)的锈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毂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3)为锌制防腐层,适于镀设在所述毂节点主体(1)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毂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结构(2)延伸至所述毂节点主体(1)的轴向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毂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毂节点主体(1)还包括侧壳(4),所述侧壳(4)可拆卸地连接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1)的两端,适于限位外部杆件。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毂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与所述毂节点主体(1)外壁上远离所述插槽结构(2)的一侧连接,适于与外部承载杆件连接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毂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承载垫片(51),与外部承载杆件的外壁对应贴合设置,其上设置有连接孔(52);连接件(53),穿过所述连接孔(52),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垫片(51)和所述外部承载杆件;若干连接脚(54),设置在所述承载垫片(51)上,与所述毂节点主体(1)外壁上远离所述插槽结构(2)的一侧连接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毂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毂节点主体(1)呈铝合金材质设置。8.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若干支杆结构(6),所述支杆结构(6)的端部设有过腔颈(61)和限位端;若干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毂节点结构,所述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所述限位端,所述槽口结构(21)沿毂节点主体(1)周向的内径小于所述限位端的周向外径,并大于所述过腔颈(61)的周向内径,若干所述毂节点结构与若干所述支杆结构(6)成型有网架结构,适于承载光伏板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护层(7),所述第二保护层(7)包覆在所述支杆结构(6)外侧,适于防止支杆结构(6)的锈蚀。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结构(6)呈抽空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毂节点结构和光伏支架,包括:毂节点主体,至少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若干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沿所述毂节点主体的轴向设置,所述插槽结构包括槽口结构和限位腔,所述槽口结构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外壁上,所述限位腔设置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内部,并与所述槽口结构对应连通,所述限位腔沿毂节点主体周向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口结构的周向内径,所述限位腔适于容纳并限位外部杆件;第一保护层,包覆在所述毂节点主体外表面,适于防止毂节点主体的锈蚀。设置第一保护层,避免毂节点主体因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下而受到的腐蚀,进而发生对外部杆件的限位失效等问题,提高毂节点主体及其与外部杆件构成的架体结构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 刘学武 侯亚委 张华松 苏海丽 史丙成 陈有志 马凯彬 崔禹婷 张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