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及自闭阀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99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燃气行业自闭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及自闭阀。
背景技术:
2.管道燃气自闭阀是一款安装低压燃气系统管道上的特殊的阀门,其功用是当管道供气压力出现欠压、过流或超压时,不用电或其他外部动力,能自动关闭并需要手动开启的安全装置。现有燃气自闭阀主要结构有上壳体、下壳体及其内部其他零件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铆接或螺钉连接。下壳体主要通过压铸或红冲先将外观轮廓成型,而后进行深加工。压铸成型的下壳体,由于压铸生产工艺的特性,导致下壳体内部有砂眼、缩松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红冲成型的下壳体,虽然机械强度有所改善,但生产效率及成本显著上升,且复杂下壳体无法成型。且压铸或红冲成型的下壳体,后期深加工时工作量很大,难度很大,导致效率低,成本较高。
3.因此,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
4.1.对于压铸成型的下壳体,由于压铸工艺本身的特点,接头部分机械强度较差,易出现砂眼、缩孔等压铸缺陷,严重影响密封性。由于结构的复杂,造成加工量大,生产效率低下。
5.2.对于红冲成型的下壳体,复杂结构的部位难以成型,且红冲成型的仅仅是零件外形,后期加工量大,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及自闭阀,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解决压铸成型机械强度差,易出现砂眼、缩孔等压铸缺陷。2.解决压铸及红冲导致后期机加工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包括:
8.制备底壳,获取管道坯料并冷镦成型,在成型后的管道上加工进出螺纹口,得到底壳粗品;
9.在所述底壳粗品上开设推杆孔、螺纹孔,制得底壳;所述推杆孔的孔径与所述推杆适配,所述推杆可在所述推杆孔内滑动;将一体阀芯安装在底壳内;
10.利用依次冲压成型的方式制得中壳,第二螺钉穿过中壳并螺旋固定在所述底壳粗品的螺纹孔内,以用于将所述中壳固定在所述底壳上;将推杆安装在中壳内,推杆的斜面与一体阀芯配合,推杆上下移动可带动所述一体阀芯连通或闭合底壳的燃气通道,在推杆的顶端设置永磁铁;
11.获取上壳,将上壳铆接在中壳上,且将皮膜压接在上壳与中壳之间;在上壳内安装提拉组件,提拉组件的连杆贯穿皮膜,且连杆位于皮膜下方的端部与永磁铁磁吸;
12.装配好后的底壳、中壳、上壳形成的组件即为自闭阀。
13.可选的,在所述底壳粗品上开设旋钮座孔;所述旋钮座孔用于安装旋钮座,在所述旋钮座上装配旋塞阀;所述旋塞阀用于控制所述底壳的燃气通道的连通或关闭。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闭阀,包括:底壳、中壳、上壳;
15.所述底壳与所述中壳固定连接,所述中壳与所述上壳连接;所述底壳用于与燃气管道连通,用于形成自闭阀通道;
16.在所述底壳内设置有一体阀芯;在所述中壳上设置有执行部件,所述上壳内设置有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与所述执行部件磁吸;所述提拉组件的侧壁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中壳分隔为调压腔和阀腔;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随所述阀腔与所述调压腔之间的作用力的差值而移动,进而改变所述提拉组件与所述执行部件之间的间距而改变二者之间的磁吸作用力;
17.当所述磁吸作用力小于所述执行部件的重力时,所述执行部件移动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
18.当所述磁吸作用力大于所述执行部件的重力时,所述执行部件与所述提拉组件吸合,在二者的自重下同时移动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
19.可选的,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提钮、连杆;所述提钮与所述连杆通过卡扣式连接;所述连杆为铁磁性材料;所述连杆与所述执行部件磁吸;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连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20.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皮膜、固定件;所述皮膜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中壳分隔为调压腔和阀腔,所述连杆贯穿所述皮膜且与所述皮膜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套设在所述连杆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皮膜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皮膜的上方。
21.可选的,所述执行部件包括:永磁铁、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底壳的侧壁且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推杆与所述底壳滑动连接;
22.所述永磁铁与所述推杆通过第一螺钉相连,所述永磁铁的底部设有隔磁垫片,所述推杆的侧壁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一体阀芯接触,用于控制一体阀芯开启或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
23.可选的,上壳与中壳为铆接结构,中壳与底壳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24.可选的,在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旋塞阀,在所述旋塞阀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可带动所述旋塞阀转动,以用于驱动所述旋塞阀控制所述底壳的燃气通道的连通或关闭;
25.所述旋塞阀通过旋钮座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旋钮座与所述底壳密封固定连接。
26.可选的,所述底壳与所述旋钮座过盈连接。
27.可选的,在所述底壳与所述中壳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密封所述底壳与所述中壳之间的间隙。
28.本技术通过将现有自闭阀下壳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包括:中壳、底壳两部分,中壳采用薄壁金属冲压成型,底壳采用厚壁管冷镦、机加、扩孔等方式成型。中壳和底壳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连接。为达到密封性,中壳和底壳之间用橡胶或其他密封件密封。简化了自闭阀的生产工艺,同品质下成本更低,装配方便。避免了压铸、红冲等生产工艺造成的砂眼,接头强度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状态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中壳、旋钮座和底壳安装过程示意图
31.图3是中壳、旋钮座和底壳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32.图中,1.底壳、2.密封垫、3.中壳、4.衔铁、5.第二螺钉、6.旋钮座、7.旋钮座密封圈、8.隔磁垫片、9.永磁铁、10.连杆、11.提钮、12.第一螺钉、13.上壳、14.推杆、15.一体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实施例1
3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及自闭阀,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解决压铸成型机械强度差,易出现砂眼、缩孔等压铸缺陷。2.解决压铸及红冲导致后期机加工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3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s110-步骤s150:
37.步骤s110.制备底壳1,获取管道坯料并冷镦成型,在成型后的管道上加工进出螺纹口,得到底壳1粗品。
38.本实施例中,上述管道坯料可以预先裁切成自闭阀底壳1所需长度的尺寸,本技术不对具体的裁切方式以及自闭阀底壳1的长度做限定,例如,自闭阀底壳1长度需要15cm,则可以将管道坯料裁切成16cm的尺寸,对裁切后管道的端部进行平整处理即可。另外,燃气管道的直径本技术不做限定,具体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直接选择具有对应直径的管道坯料即可。
39.本实施例中,在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口螺纹和出口螺纹,用来与外界的燃气管道连接,需要参考燃气使用标准以及燃气管道的相关标准来确定。本技术不做限定。
40.步骤s120.在所述底壳1粗品上开设推杆14孔、螺纹孔,制得底壳1;所述推杆14孔的孔径与所述推杆14适配,所述推杆14可在所述推杆14孔内滑动;将一体阀芯15安装在底壳1内。
41.本实施例中,在底壳1粗品上开设推杆14孔、螺纹孔;可以理解的是,推杆14孔是用来装配推杆14的,推杆14需要在推杆14孔内滑动,参见图1所示,推杆14的侧壁上开设斜槽,斜槽与一体阀芯15配合,当一体阀芯15与斜槽的地面接触时,推杆14不对一体阀芯15造成推动作用力,此时,一体阀芯15关闭前述燃气通道,当推杆14斜槽的端部与一体阀芯15的右端接触时,推杆14推动一体阀芯15朝向图1所示的左侧移动,此时,一体阀芯15将燃气通道打开。
42.本实施例中,上述螺纹孔的作用是用来与第二螺钉5配合,第二螺钉5将中壳3固定在底壳1上,在固定过程中,为了减少永磁铁9与衔铁4的吸力,保证永磁铁9与衔铁4的吸力小于永磁铁9与连杆10之间的吸力,需要在永磁铁9的底部设置隔磁垫片8;为了提高底壳1与中壳3之间的密封性能,需要在中壳3与底壳1之间设置密封垫2;具体的安装顺序如下:将螺钉依次穿过衔铁4、中壳3、密封垫2,最后固定在底壳1的螺纹孔内。
43.步骤s130.利用依次冲压成型的方式制得中壳3,第二螺钉5穿过中壳3并螺旋固定在所述底壳1粗品的螺纹孔内,以用于将所述中壳3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将推杆14安装在中壳3内,推杆14的斜面与一体阀芯15配合,推杆14上下移动可带动所述一体阀芯15连通或闭合底壳1的燃气通道,在推杆14的顶端设置永磁铁9。
44.步骤s140.获取上壳13,将上壳13铆接在中壳3上,且将皮膜压接在上壳13与中壳3之间;在上壳13内安装提拉组件,提拉组件的连杆10贯穿皮膜,且连杆10位于皮膜下方的端部与永磁铁9磁吸。
45.步骤s150.装配好后的底壳1、中壳3、上壳13形成的组件即为自闭阀。
46.本实施例中,底壳1为厚壁管冷镦成型,而后加工进出口螺纹,由于是直管型零件,相比较传统自闭阀下壳体,加工工艺更加简单。而后加工底壳1上旋钮座6孔、推杆14孔等,最后加工与中壳3连接的螺纹孔。中壳3为一次冲压成型,无二次加工程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壳3与底壳1连接时,将螺钉依次穿过衔铁4、中壳3、密封垫2,最后固定在底壳1上,如图2所示。
4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底壳1粗品上开设旋钮座6孔;所述旋钮座6孔用于安装旋钮座6,在所述旋钮座6上装配旋塞阀;所述旋塞阀用于控制所述底壳1的燃气通道的连通或关闭。
48.本实施例中,底壳1与旋塞阀球阀中旋钮座6的连接固定时,首先将旋钮座6底部如图2所示椭圆部分安装上旋钮座密封圈7,再将旋钮座6椭圆部分装入底壳1中,通过外力使旋钮座6椭圆部分底部外翻衬边,从而使旋钮座6固定在底壳1上,同时,椭圆结构可防止旋钮座6相对底壳1旋转。
4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自闭阀壳体的制备工艺方法,将现有自闭阀下壳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包括:中壳3、底壳1两部分,中壳3采用薄壁金属冲压成型,底壳1采用厚壁管冷镦、机加、扩孔等方式成型。中壳3和底壳1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连接。为达到密封性,中壳3和底壳1之间用橡胶或其他密封件密封。
50.本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将现有自闭阀出口端旋塞阀球阀的旋钮座6一体化成型,设计为分体结构,包括:旋钮座6、底壳1两部分,旋钮座6与底壳1之间用密封圈密封,为防止旋钮座6转动,旋钮座6与底壳1连接部位设计为椭圆,为防止旋钮座6与底壳1分离,旋钮座6底部扩孔,使旋钮座6与底壳1之间过盈配合。
51.本技术提供的自闭阀加工工艺,生产工艺简单,同品质下成本更低,装配方便。避免了压铸、红冲等生产工艺造成的砂眼,接头强度低等问题。
52.实施例2
5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闭阀,包括:底壳1、中壳3、上壳13;所述底壳1与所述中壳3固定连接,所述中壳3与所述上壳13连接;所述底壳1用于与燃气管道连通,用于形成自闭阀通道;在所述底壳1内设置有一体阀芯15;在所述中壳3上设置有执行部件,所述上壳13内设置有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与所述执行部件磁吸;所述提拉组件的侧壁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将所述上壳13与所述中壳3分隔为调压腔和阀腔;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随所述阀腔与所述调压腔之间的作用力的差值而移动,进而改变所述提拉组件与所述执行部件之间的间距而改变二者之间的磁吸作用力;当所述磁吸作用力小于所述执行部件的重力时,所述执行部件移动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关闭所述自闭阀通
道;当所述磁吸作用力大于所述执行部件的重力时,所述执行部件与所述提拉组件吸合,在二者的自重下同时移动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
54.本实施例中,上述底壳1、与中壳3可采用不锈钢、普通碳钢、铝材、铜材等均可,本专利不对具体材料做规定。
55.本实施例中,上述底壳1与所述中壳3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栓固定,也可以是螺钉固定等,本技术不对二者的固定方式做限定。上述中壳3与上壳1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也可以是铆接,或者是螺栓连接,本技术不做限定。
56.本实施例中,燃气管道与本实施例中的底壳1端部连接,具体的,可以在底壳1的端部开设内螺纹或外螺纹,底壳1通过内螺纹或外螺纹与外界的燃气管道连接,当然,为了符合连接标准,需要在螺纹处设置密封胶条。
57.本实施例中,上述提拉组件包括:提钮11、连杆10;所述提钮11与所述连杆10通过卡扣式连接;所述连杆10为铁磁性材料;所述连杆10与所述执行部件磁吸;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连杆10的侧壁固定连接。
58.提拉组件的作用是带动连杆10移动,可以实现复位以及调节等功能,具体而言,参见图1所示,提钮11与连杆10卡接连接,提钮11可以带动连杆10上下移动。
5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节组件包括:皮膜、固定件;所述皮膜将所述上壳13与所述中壳3分隔为调压腔和阀腔,所述连杆10贯穿所述皮膜且与所述皮膜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套设在所述连杆10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皮膜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皮膜的上方。
60.本实施例中,所述执行部件包括:永磁铁9、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底端穿过所述底壳1的侧壁且位于所述底壳1内;所述推杆14与所述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永磁铁9与所述推杆14通过第一螺钉12相连,所述永磁铁9的底部设有隔磁垫片8,所述推杆14的侧壁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一体阀芯15接触,用于控制一体阀芯15开启或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
61.本实施例中,上壳13与中壳3为铆接结构,中壳3与底壳1通过第二螺钉5连接。在所述底壳1内设置有旋塞阀,在所述旋塞阀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可带动所述旋塞阀转动,以用于驱动所述旋塞阀控制所述底壳1的燃气通道的连通或关闭;所述旋塞阀通过旋钮座6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所述旋钮座6与所述底壳1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底壳1与所述旋钮座6过盈连接。在所述底壳1与所述中壳3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密封垫2,所述密封垫2用于密封所述底壳1与所述中壳3之间的间隙。
62.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旋钮座6在底壳1上旋转,可以采用椭圆结构,其他可替代结构,如卡槽式结构、过盈连接结构、焊接结构等
63.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闭阀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自闭阀是带有旋塞阀的自闭阀,其中,提钮11与连杆10通过卡扣式连接,连杆10为铁磁性材料,连杆10与永磁铁9通过磁力连接或断开,永磁铁9与推杆14通过螺钉相连,永磁铁9底部有隔磁垫片8,作用是减少永磁铁9与衔铁4的吸力,保证永磁铁9与衔铁4的吸力小于永磁铁9与连杆10之间的吸力。推杆14斜面与一体阀芯15接触,控制一体阀芯15的开闭。上壳13与中壳3为铆接结构,中壳3与底壳1通过螺钉连接,底壳1与旋钮座6过盈连接。
64.在使用过程中,当自闭阀处于闭合状态时,向下按压提钮11,使连杆10的底端与推
杆14顶端的永磁铁9磁吸吸合,之后,向上拉动提钮11,提钮11带动连杆10以及与连杆10磁吸的推杆14向上移动,此时,推杆14侧壁的顶端与一体阀芯15接触并推动一体阀芯15的右端朝向图1所示的左方移动,一体阀芯15逐步将燃气通道开启,燃气进入至阀腔内,阀腔为皮膜下方的空间,调压腔为皮膜与上壳13组成的空间,皮膜将燃气密封在阀腔内,燃气对皮膜产生向上的推动压力,此时,皮膜随着阀腔内燃气的压力的变化而上下浮动,此时,与皮膜固定的连杆10同步浮动,在连杆10浮动的过程中,当阀腔内的燃气压力超压时,阀腔内的燃气压力推动皮膜向上移动,此时连杆10与永磁铁9之间的距离增加,磁吸作用力减小,直至二者之间的磁吸作用力小于推杆14以及磁铁的重力时,连杆10的底端与永磁铁9之间的作用力失去平衡,推杆14与永磁铁9组成的组件在自重的作用力下向下移动,此时,推杆14的斜面底部与一体阀芯15接触,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一体阀芯15将燃气通道关闭。如此可以实现超压自动关闭自闭阀的功能。
65.当阀腔欠压时,阀腔内的燃气压力减小,此时,阀腔内的燃气压力推动皮膜向上移动的作用力减小,此时连杆10与永磁铁9之间的距离减小,磁吸作用力增大,直至二者之间的磁吸作用力大于推杆14以及磁铁的重力时,连杆10的底端与永磁铁9磁吸吸合,此时,连杆10、提钮11、推杆14与永磁铁9组成的组件随着燃气压力的减小逐步向下移动,当燃气压力小于预定阈值后,推杆14的斜面底部与一体阀芯15接触,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一体阀芯15将燃气通道关闭。如此可以实现超压自动关闭自闭阀的功能。如此,便可以实现欠压关闭的功能。其中,预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确定,影响因素包括斜面的开设方式、斜面的角度、连杆10的自重等等,用户可以根据燃气使用安全标准中燃气的安全使用压力范围来设置上述各参数,本技术不做限定。
66.例如,燃气安全使用压力范围为:a-b,当燃气压力减小到a时,此时阀腔内的燃气对皮膜的作用力减小,且此时,连杆10、提钮11、推杆14与永磁铁9组成的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一体阀芯15的右端与推杆14斜面的底部接触,当燃气压力增加到大与b的值时,此时阀腔内的燃气给予皮膜的压力带动连杆10向上移动,且此时连杆10底端与永磁铁9之间的间距达到临界值并失去磁吸力,此时,推杆14与磁铁组成的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一体阀芯15的右端与推杆14斜面的底部接触而关闭燃气通道。
6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申请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底壳(1),获取管道坯料并冷镦成型,在成型后的管道上加工进出螺纹口,得到底壳(1)粗品;在所述底壳(1)粗品上开设推杆(14)孔、螺纹孔,制得底壳(1);所述推杆(14)孔的孔径与所述推杆(14)适配,所述推杆(14)可在所述推杆(14)孔内滑动;将一体阀芯(15)安装在底壳(1)内;利用依次冲压成型的方式制得中壳(3),第二螺钉(5)穿过中壳(3)并螺旋固定在所述底壳(1)粗品的螺纹孔内,以用于将所述中壳(3)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将推杆(14)安装在中壳(3)内,推杆(14)的斜面与一体阀芯(15)配合,推杆(14)上下移动可带动所述一体阀芯(15)连通或闭合底壳(1)的燃气通道,在推杆(14)的顶端设置永磁铁(9);获取上壳(13),将上壳(13)铆接在中壳(3)上,且将皮膜压接在上壳(13)与中壳(3)之间;在上壳(13)内安装提拉组件,提拉组件的连杆(10)贯穿皮膜,且连杆(10)位于皮膜下方的端部与永磁铁(9)磁吸;装配好后的底壳(1)、中壳(3)、上壳(13)形成的组件即为自闭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粗品上开设旋钮座(6)孔;所述旋钮座(6)孔用于安装旋钮座(6),在所述旋钮座(6)上装配旋塞阀;所述旋塞阀用于控制所述底壳(1)的燃气通道的连通或关闭。3.一种自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中壳(3)、上壳(13);所述底壳(1)与所述中壳(3)固定连接,所述中壳(3)与所述上壳(13)连接;所述底壳(1)用于与燃气管道连通,用于形成自闭阀通道;在所述底壳(1)内设置有一体阀芯(15);在所述中壳(3)上设置有执行部件,所述上壳(13)内设置有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与所述执行部件磁吸;所述提拉组件的侧壁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将所述上壳(13)与所述中壳(3)分隔为调压腔和阀腔;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随所述阀腔与所述调压腔之间的作用力的差值而移动,进而改变所述提拉组件与所述执行部件之间的间距而改变二者之间的磁吸作用力;当所述磁吸作用力小于所述执行部件的重力时,所述执行部件移动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当所述磁吸作用力大于所述执行部件的重力时,所述执行部件与所述提拉组件吸合,在二者的自重下同时移动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一体阀芯(15)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提钮(11)、连杆(10);所述提钮(11)与所述连杆(10)通过卡扣式连接;所述连杆(10)为铁磁性材料;所述连杆(10)与所述执行部件磁吸;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连杆(10)的侧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皮膜、固定件;所述皮膜将所述上壳(13)与所述中壳(3)分隔为调压腔和阀腔,所述连杆(10)贯穿所述皮膜且与所述皮膜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套设在所述连杆(10)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皮膜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皮膜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部件包括:永磁铁(9)、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底端穿过所述底壳(1)的侧壁且位于所述底壳(1)内;所述推杆(14)
与所述底壳(1)滑动连接;所述永磁铁(9)与所述推杆(14)通过第一螺钉(12)相连,所述永磁铁(9)的底部设有隔磁垫片(8),所述推杆(14)的侧壁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一体阀芯(15)接触,用于控制一体阀芯(15)开启或关闭所述自闭阀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阀,其特征在于,上壳(13)与中壳(3)为铆接结构,中壳(3)与底壳(1)通过第二螺钉(5)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内设置有旋塞阀,在所述旋塞阀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可带动所述旋塞阀转动,以用于驱动所述旋塞阀控制所述底壳(1)的燃气通道的连通或关闭;所述旋塞阀通过旋钮座(6)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所述旋钮座(6)与所述底壳(1)密封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与所述旋钮座(6)过盈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与所述中壳(3)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密封垫(2),所述密封垫(2)用于密封所述底壳(1)与所述中壳(3)之间的间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闭阀的加工工艺及自闭阀,工艺包括:制备底壳,获取管道坯料并冷镦成型,在成型后的管道上加工进出螺纹口,得到底壳粗品;在底壳粗品上开设推杆孔、螺纹孔,制得底壳;推杆孔的孔径与推杆适配,推杆可在推杆孔内滑动;将一体阀芯安装在底壳内;利用依次冲压成型的方式制得中壳,将中壳固定在底壳上;将上壳铆接在中壳上,装配好后的底壳、中壳、上壳形成的组件即为自闭阀。通过将自闭阀下壳体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中壳、底壳,中壳采用薄壁金属冲压成型,底壳采用厚壁管冷镦、机加、扩孔等方式成型。中壳和底壳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连接。简化了生产工艺,同品质下成本更低,装配方便。避免了压铸、红冲等生产工艺造成的砂眼等问题。眼等问题。眼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大唐燃气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3/9/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