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组件、电子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86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芯组件、电子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器用于加热气溶胶制品形成气溶胶,其中的气溶胶制品可为烟油等,从而通过电子雾化器供人吸食。
3.目前电子雾化器的气溶胶生成的结构中,流入发热丝中的气流容易受到进气量的大小、气流长度、弯道、气流滞留区域等影响,使得部分气流出现严重损耗分散,从而造成气流的顺畅度、气流的饱满度衰减,难以达到应有的状态。会导致电子雾化器抽吸的口感较差,不稳定,并且由于发热丝糊芯较快,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组件、电子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可解决抽吸口感差,发热丝寿命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管道、安装管道、发热丝组件、聚气绝缘件。
6.雾化管道,设有第一进油口;
7.安装管道,设有第二进油口,所述安装管道一端置于所述雾化管道内,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相对间隔设置;
8.发热丝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道内,并覆盖于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发热丝组件具有通气道;
9.聚气绝缘件,一端设有通孔,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喇叭口,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喇叭口,所述喇叭口显露出所述安装管道,所述聚气绝缘件设有通孔的一端置于所述安装管道内,并与所述发热丝组件的端部正对设置,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通气道的直径。
10.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气绝缘件远离所述发热丝组件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管道的端部,所述聚气绝缘件与所述安装管道的内壁为弹性过盈配合。
11.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气绝缘件为硅胶、塑胶、或陶瓷材质。
12.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深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3mm,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3mm。
13.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丝组件包括:
14.发热丝,设于所述安装管道内;
15.第一导油棉,包裹于所述发热丝外侧,并抵接于所述雾化管道的内壁,所述发热丝和所述第一导油棉围成所述通气道。
16.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雾化芯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油棉,包裹于所述
安装管道位于所述雾化管道内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导油棉覆盖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
17.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雾化芯组件还包括导线和电极接头,所述电极接头设于所述安装管道远离所述发热丝的一端,所述导线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丝,另外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喇叭口连接所述电极接头。
18.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雾化芯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安装孔和围设于所述安装孔外侧的卡合部,所述安装管道位于所述雾化管道外侧的端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所述电极接头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19.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储油部、吸嘴、及雾化芯组件,所述吸嘴设于所述储油部,所述雾化芯组件贯穿所述储油部,并连通所述吸嘴,所述雾化芯组件为上述所述的雾化芯组件。
20.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供电组件和电子雾化器,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电子雾化器供电,所述电子雾化器为上述所述的电子雾化器。
21.本技术的雾化芯组件通过雾化管道、安装管道、发热丝组件、聚气绝缘件。雾化管道,设有第一进油口;安装管道,设有第二进油口,所述安装管道一端置于所述雾化管道内,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相对间隔设置;发热丝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道内,并覆盖于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发热丝组件具有通气道;聚气绝缘件,一端设有通孔,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喇叭口,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喇叭口,所述喇叭口显露出所述安装管道,所述聚气绝缘件设有通孔的一端置于所述安装管道内,并与所述发热丝组件的端部正对设置,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通气道的直径。以此可通过聚气绝缘件进行聚气,使通入发热丝组件的气流更均匀,提升雾化口感,并且聚气绝缘件组装更加方便,发热丝组件不易糊芯,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芯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雾化芯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1的雾化芯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雾化管道10、第一进油口11、安装管道20、第二进油口21、卡接部22、发热丝组件30、通气道31、发热丝32、第一导油棉33、聚气绝缘件40、通孔41、喇叭口42、抵接部43、第二导油棉50、导线60、电极接头70、固定座80、安装孔81、卡合部82、储油部90、吸嘴100、雾化芯组件110、电子雾化器120。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32.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出一种雾化芯组件110,包括:雾化管道10、安装管道20、发热丝组件30、聚气绝缘件40。
33.雾化管道10,设有第一进油口11;
34.安装管道20,设有第二进油口21,安装管道20一端置于雾化管道10内,第一进油口11和第二进油口21相对间隔设置;
35.发热丝组件30,设于安装管道20内,并覆盖于第二进油口21,发热丝组件30具有通气道31;
36.聚气绝缘件40,一端设有通孔4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喇叭口42,通孔41连通喇叭口42,喇叭口42显露出安装管道20,聚气绝缘件40设有通孔41的一端置于安装管道20内,并与发热丝组件30的端部正对设置,通孔4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通气道31的直径。
37.其中的雾化管道10可为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质,其中的第一进油口11可为多个,间隔围设于雾化管道10,第一进油口11,用于渗进气溶胶制品,如烟油等,其中的安装管道20可为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质,第二进油口21可与第一进油口11正对设置,其中的第二进油口21可为缺口,以便于发热丝组件30进行安装在安装管道20内,组装更加方便。
38.其中的发热丝组件30用于加热通过第一进油口11和第二进油口21进入的气溶胶制品,使其形成气溶胶通过通气道31流入外部供人吸取。其中的聚气绝缘件40可为硅胶、塑胶、或陶瓷材质,聚气绝缘件40与安装管道20内壁紧密抵接。通孔41的深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3mm,通孔4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3mm。
39.以此可通过聚气绝缘件40进行聚气,使通入发热丝组件30的气流更均匀,提升雾
化口感,并且聚气绝缘件40组装更加方便,发热丝组件30不易糊芯,使用寿命更长。
40.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聚气绝缘件40远离发热丝组件30的一端设有抵接部43,抵接部43抵接于安装管道20的端部,聚气绝缘件40与安装管道20的内壁为弹性过盈配合。其中的抵接部43可为环形翻边,通过抵接部43可进行定位安装聚气绝缘件40,并增加聚气绝缘件40与安装管道20的抵接面积,增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41.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发热丝组件30包括:
42.发热丝32,设于安装管道20内;
43.第一导油棉33,包裹于发热丝32外侧,并抵接于雾化管道10的内壁,发热丝32和第一导油棉33围成通气道31。
44.其中的发热丝32可为螺旋弹簧式发热丝32或钢片网状的发热丝32,其中的第一导油棉33采用吸油材质制成,通过第一导油棉33包裹于发热丝32外侧,使发热丝32外侧能充分吸收气溶胶制品,从而对气溶胶制品进行加热形成气溶胶。
45.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雾化芯组件110还包括:第二导油棉50,包裹于安装管道20位于雾化管道10内的外侧壁,第二导油棉50覆盖于第一进油口11和第二进油口21。其中的第二导油棉50采用吸油材质制成,通过第二导油棉50使气溶胶制品通过第一进油口11在进入第二进油口21,从而渗入到第一导油棉33上,可降低漏油。
46.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雾化芯组件110还包括导线60和电极接头70,电极接头70设于安装管道20远离发热丝32的一端,导线60一端连接发热丝32,另外一端穿过通孔41和喇叭口42连接电极接头70。其中的导线60包括正极线和负极线,其中的电极接头70包括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正极先电性连接正极接头,负极线电性连接负极接头,通将导线60穿过通孔41和喇叭口42,可避免导线60与雾化管道10接触,防止漏电,从而保证发热丝32发热的稳定性。
47.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雾化芯组件110还包括固定座80,固定座80设有安装孔81和围设于安装孔81外侧的卡合部82,安装管道20位于雾化管道10外侧的端部设有卡接部22,卡接部22与卡合部82相适配,电极接头70设于安装孔81内。其中的固定座80可为塑胶材质,通过固定座80可使电极接头70安装更方便,并且通过卡接部22与卡合部82相适配,使固定座80与雾化管道10连接也更加方便。
48.请参阅图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器120,包括储油部90、吸嘴100、及雾化芯组件110,吸嘴100设于储油部90,雾化芯组件110贯穿储油部90,并连通吸嘴100,雾化芯组件110为上述的雾化芯组件110。其中的储油部90用于存储气溶胶制品,如烟油等,其中的吸嘴100可进行吸入雾化芯组件110加热气溶胶制品产生的气溶胶。电子雾化器120可为烟弹,由于该电子雾化装置采用了上述的雾化芯组件110,因此还具有上述的雾化芯组件110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9.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供电组件和电子雾化器120,供电组件用于为电子雾化器120供电,电子雾化器120为上述的电子雾化器120。其中的供电组件可为电池,由于该电子雾化装置采用了上述的电子雾化器120,因此还具有上述的电子雾化器120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0.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
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5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芯组件、电子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管道,设有第一进油口;安装管道,设有第二进油口,所述安装管道一端置于所述雾化管道内,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相对间隔设置;发热丝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道内,并覆盖于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发热丝组件具有通气道;聚气绝缘件,一端设有通孔,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喇叭口,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喇叭口,所述喇叭口显露出所述安装管道,所述聚气绝缘件设有通孔的一端置于所述安装管道内,并与所述发热丝组件的端部正对设置,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通气道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气绝缘件远离所述发热丝组件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管道的端部,所述聚气绝缘件与所述安装管道的内壁为弹性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气绝缘件为硅胶、塑胶、或陶瓷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深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3mm,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3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组件包括:发热丝,设于所述安装管道内;第一导油棉,包裹于所述发热丝外侧,并抵接于所述雾化管道的内壁,所述发热丝和所述第一导油棉围成所述通气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雾化芯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油棉,包裹于所述安装管道位于所述雾化管道内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导油棉覆盖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雾化芯组件还包括导线和电极接头,所述电极接头设于所述安装管道远离所述发热丝的一端,所述导线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丝,另外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喇叭口连接所述电极接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雾化芯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安装孔和围设于所述安装孔外侧的卡合部,所述安装管道位于所述雾化管道外侧的端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所述电极接头设于所述安装孔内。9.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部、吸嘴、及雾化芯组件,所述吸嘴设于所述储油部,所述雾化芯组件贯穿所述储油部,并连通所述吸嘴,所述雾化芯组件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组件。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组件和电子雾化器,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电子雾化器供电,所述电子雾化器为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芯组件、电子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管道、安装管道、发热丝组件、聚气绝缘件。雾化管道设有第一进油口;安装管道设有第二进油口,安装管道一端置于雾化管道内,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相对间隔设置;发热丝组件设于安装管道内,并覆盖于第二进油口,发热丝组件具有通气道;聚气绝缘件一端设有通孔,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喇叭口,通孔连通喇叭口,喇叭口显露出安装管道,聚气绝缘件设有通孔的一端置于安装管道内,并与发热丝组件的端部正对设置,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通气道的直径。以此使通入发热丝组件的气流更均匀,提升雾化口感,并且发热丝组件不易糊芯,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致远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