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5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口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
背景技术:
2.马口铁为表面镀锡的铁皮,具有不容易生锈的优点,又叫镀锡铁,马口铁包装有着良好的密封性、保藏性、避光性、坚固性和特有的金属装饰魅力,是国际上通用的包装品种,进而马口铁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马口铁皮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切铁装置进行切割,在对马口铁切铁传送过程中,需要对马口铁皮进行整平处理,现有的切铁装置虽然能够对马口铁皮进行整平,但是在对不同板厚的马口铁皮进行传送整平时,需要人工对上压辊进行高度调节,这样的操作既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力,还降低了马口铁皮切片的效率,且当马口铁皮切片后,现有技术通常是运用传动带将切片后的马口铁皮进行传送,然后再通过人工码垛堆叠,该操作方式效率较低,且还容易划伤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对马口铁皮切片后,需要人工手动对其堆叠码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方右侧通过板件连接有卷料结构,且所述基座上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对侧之间通过杆件连接有下压辊,且所述安装板上方设置有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上方对侧之间通过杆件安装有上压辊,且所述基座上方左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侧上方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下方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下方安装有能够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进行自动引导叠放码垛的导料机构。
5.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方左侧开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基座下方滑动连接有储料框,所述基座上方左侧安装有引导条。
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套杆外侧卡设有弹簧柱。
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内侧顶部连接有切割结构。
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内侧开设有滑槽。
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轴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下方的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对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左右外侧均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连接杆外侧设置有引导板,且所述引导板上方左侧安装有倾斜状的引导杆。
1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与所述限位板配合着滑槽构成升降滑动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安装板、下压辊、伸缩套杆、弹簧柱和上压辊,通过两组下压辊和上压辊不仅能够对马口铁皮进行传送,还能够对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通过安装板上方的伸缩套杆和弹簧柱,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能够有效的使得上压辊对不同厚度的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
13.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导料机构,通过螺纹杆旋转带动升降板、连接杆、扭力弹簧、引导板和引导杆同时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切片好的马口铁向下移动,引导杆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引导条发生抵触,此时引导条会带动引导板配合着连接杆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翻转,从而能够将引导板和升降板上切片好的马口铁皮通过出料口引导滑落,且叠放在储料框内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引导叠放在储料框内侧进行码垛,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实现了马口铁皮自动切片和自动叠放码垛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所示螺纹杆与升降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所示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基座;101、出料口;102、储料框;103、引导条;2、卷料结构;3、安装板;4、下压辊;5、伸缩套杆;501、弹簧柱;6、上压辊;7、支撑架;701、切割结构;8、连接板;9、限位板;901、滑槽;10、导料机构;1001、螺纹杆;1002、升降板;1003、连接杆;1004、扭力弹簧;1005、引导板;1006、引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包括基座1、出料口101、储料框102、引导条103、卷料结构2、安装板3、下压辊4、伸缩套杆5、弹簧柱501、上压辊6、支撑架7、切割结构701、连接板8、限位板9、滑槽901、导料机构10、螺纹杆1001、升降板1002、连接杆1003、扭力弹簧1004、引导板1005和引导杆1006,基座1上方右侧通过板件连接有卷料结构2,且基座1上方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对侧之间通过杆件连接有下压辊4,且安装板3上方设置有伸缩套杆5,伸缩套杆5上方对侧之间通过杆件安装有上压辊6,且基座1上方左侧设置有支撑架7,支撑架7左侧上方连接有连接板8,且连接板8下方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9,连接板8下方安装有能够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进行自动引导叠放码垛的导料机构10。
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4,基座1上方左侧开设有出料口101,且基座1下方滑动连接有储料框102,基座1上方左侧安装有引导条103,伸缩套杆5外侧卡设有弹簧柱501,支撑架7内侧顶部连接有切割结构701,限位板9内侧开设有滑槽901,导料机构10包括轴承连接在连接板8下方的螺纹杆1001,且螺纹杆1001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002,升降板1002对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03,且连接杆1003左右外侧均安装有扭力弹簧1004,连接杆1003外侧设置有引导板1005,且引导板1005上方左侧安装有倾斜状的引导杆1006,升降板1002与限位板9配合着滑槽901构成升降滑动结构,先通过基座1上方右侧的卷料结构2将马口铁皮进行放料,与此同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启动安装板3前侧的伺服电机驱动杆件配合着链轮机构带动两个下压辊4同时旋转,卷料结构2在放料过程中,将马口铁皮末端插进下压辊4和上压辊6之间,此处的下压辊4和上压辊6不仅能够对马口铁皮进行传送,还能够对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由于马口铁皮有着不同的厚度,为了能够对不同厚度的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在安装板3的上方安装有伸缩套杆5,且伸缩套杆5外侧卡设有弹簧柱501,而伸缩套杆5上方内侧通过轴杆与上压辊6连接,通过伸缩套杆5与弹簧柱501的伸缩配合,能够使得上压辊6对不同厚度的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放料到指定尺寸后,停止卷料结构2的工作,此时通过控制按钮启动切割结构701向下移动,来对下方的马口铁皮进行切片;马口铁皮在切片后,会掉落在升降板1002和引导板1005上方,此时便可通过控制系统,启动连接板8上方的伺服电机并驱动螺纹杆1001旋转,通过螺纹杆1001旋转带动升降板1002、连接杆1003、扭力弹簧1004、引导板1005和引导杆1006同时向下移动,当引导杆1006向下移动到一定距离时,能够与引导条103发生抵触,此时引导条103会带动引导板1005配合着连接杆1003在扭力弹簧1004的作用下向上翻转,从而能够将引导板1005和升降板1002上切片好的马口铁皮通过出料口101引导滑落,且叠放在储料框102内侧,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引导叠放在储料框102内侧进行码垛,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从而增加了整体的便捷性。
22.工作原理:如图1-4所示,先通过基座1上方右侧的卷料结构2将马口铁皮进行放料,与此同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启动安装板3前侧的伺服电机驱动杆件配合着链轮机构带动两个下压辊4同时旋转,卷料结构2在放料过程中,将马口铁皮末端插进下压辊4和上压辊6之间,此处的下压辊4和上压辊6不仅能够对马口铁皮进行传送,还能够对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由于马口铁皮有着不同的厚度,为了能够对不同厚度的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在安装板3的上方安装有伸缩套杆5,且伸缩套杆5外侧卡设有弹簧柱501,而伸缩套杆5上方内侧通过轴杆与上压辊6连接,通过伸缩套杆5与弹簧柱501的伸缩配合,能够使得上压辊6对不同厚度的马口铁皮进行辊压整平,放料到指定尺寸后,停止卷料结构2的工作,此时通过控制按钮启动切割结构701向下移动,来对下方的马口铁皮进行切片;
23.马口铁皮在切片后,会掉落在升降板1002和引导板1005上方,此时便可通过控制系统,启动连接板8上方的伺服电机并驱动螺纹杆1001旋转,通过螺纹杆1001旋转带动升降板1002、连接杆1003、扭力弹簧1004、引导板1005和引导杆1006同时向下移动,当引导杆1006向下移动到一定距离时,能够与引导条103发生抵触,此时引导条103会带动引导板1005配合着连接杆1003在扭力弹簧1004的作用下向上翻转,从而能够将引导板1005和升降板1002上切片好的马口铁皮通过出料口101引导滑落,且叠放在储料框102内侧,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引导叠放在储料框102内侧进行码垛,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从
而增加了整体的便捷性。
2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方右侧通过板件连接有卷料结构(2),且所述基座(1)上方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对侧之间通过杆件连接有下压辊(4),且所述安装板(3)上方设置有伸缩套杆(5),所述伸缩套杆(5)上方对侧之间通过杆件安装有上压辊(6),且所述基座(1)上方左侧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左侧上方连接有连接板(8),且所述连接板(8)下方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连接板(8)下方安装有能够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进行自动引导叠放码垛的导料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方左侧开设有出料口(101),且所述基座(1)下方滑动连接有储料框(102),所述基座(1)上方左侧安装有引导条(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杆(5)外侧卡设有弹簧柱(5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内侧顶部连接有切割结构(7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内侧开设有滑槽(9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10)包括轴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8)下方的螺纹杆(1001),且所述螺纹杆(1001)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002),所述升降板(1002)对侧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03),且所述连接杆(1003)左右外侧均安装有扭力弹簧(1004),所述连接杆(1003)外侧设置有引导板(1005),且所述引导板(1005)上方左侧安装有倾斜状的引导杆(100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002)与所述限位板(9)配合着滑槽(901)构成升降滑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马口铁皮并料用切铁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方右侧通过板件连接有卷料结构,且所述基座上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对侧之间通过杆件连接有下压辊,且所述安装板上方设置有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上方对侧之间通过杆件安装有上压辊,且所述基座上方左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侧上方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下方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下方安装有能够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进行自动引导叠放码垛的导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料机构,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对切片好的马口铁皮引导叠放在储料框内侧进行码垛,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实现了马口铁皮自动切片和自动叠放码垛的作用。现了马口铁皮自动切片和自动叠放码垛的作用。现了马口铁皮自动切片和自动叠放码垛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明 陈菲菲 陈芳菲 刘永花 曹恒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恒威制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油水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化妆品的原料中间体、其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