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7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


背景技术:

2.在石油炼制、化工生产,煤深加工行业中,各类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有废气产生,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烃类、微量h2s、hcn、s等有毒有害成分,为了避免这些有毒有害成分进入大气中污染环境,有必要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焚烧处理,通过高温氧化反应分解为co2、h2o、so2、n2等后净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3.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废气焚烧炉将废气高温焚烧后将有毒有害成分高温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焚烧炉结构存在不足,特别是现用废气入炉的喷射方向和结构形式存在缺陷。现用的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废气入口垂直炉膛,中心延长线与炉子轴线相交,废气在炉内形成一道风幕,燃烧器燃烧的高温烟气在废气炉内形成的风幕作用下,易出现炉内压力周期性波动,进而出现炉子振动,给炉子长周期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另一种为废气入口向炉膛后部倾斜一定角度,中心延长线与炉子轴线相交,废气在炉内偏流严重,与空气、高温烟气混合不均,反应停留时间远低于理论反应停留时间,焚烧不彻底,炉出口烟气含有未燃尽的有毒有害成分,co大量出现。不仅造成焚烧装置燃料消耗量增加,而且严重影响整个装置的稳定运行,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
4.为了解决当前废气焚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废气焚烧炉。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焚烧炉中废气与空气、高温烟气混合均匀程度偏低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和燃烧器,燃烧器设在焚烧炉本体的前端,所述焚烧炉本体包括具有炉膛的炉外壳,所述燃烧器包括壳体、燃烧火道、混气燃料喷枪,所述壳体设置二级助燃空气入口,所述壳体与燃烧火道的外壁之间形成二级助燃空气腔,所述二级助燃空气腔的入口与二级助燃空气入口连通,二级助燃空气腔的出口与炉膛连通;所述燃烧火道的燃烧区与炉膛连通,所述炉外壳在靠近燃烧器的一侧设置废气输入结构,所述废气输入结构包括多个废气喷管,所述废气喷管以与炉外壳进行斜切的方式贯穿炉外壳,所述废气喷管的中心轴线与炉外壳的内径之间的夹角记为a,a为15
°
~25
°

8.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喷管以沿着炉外壳进行圆周阵列的方式贯穿炉外壳,在沿着焚烧炉本体中心轴线方向的投影上,任意一个废气喷管的中心轴线朝向炉膛内的延长线均与燃烧火道相切。
9.进一步的,所述废气输入结构包括废气聚气腔,所述废气聚气腔环绕设置在炉外壳的外壁,所述废气聚气腔的入口设置废气入口,废气聚气腔的出口与废气喷管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炉外壳的内壁设置折流环,将炉膛分隔为前焚烧区、后焚烧区,所述折流环具有烟气通道,所述前焚烧区通过烟气通道与后焚烧区连通,所述废气输入结构设置与前焚烧区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后焚烧区远离前焚烧区的一端设置花墙。
12.进一步的,所述混气燃料喷枪设置蒸汽入口、燃料气入口,所述混气燃料喷枪内部设置第一旋流器,所述第一旋流器的一侧设置蒸汽入口,另一侧设置燃料气入口。
13.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入口设置单向阀。
14.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包括开工燃气喷枪,所述开工燃气喷枪被设置在混气燃料喷枪内部,并与混气燃料喷枪同轴布置,所述第一旋流器位于开工燃气喷枪的外壁与混气燃料喷枪内壁之间。
15.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助燃空气腔的出口设置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二级助燃空气经过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喷入炉膛。
16.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内部设置空气分配器,所述壳体设置一级助燃空气入口,所述壳体、空气分配器之间形成一级助燃空气腔,所述一级助燃空气腔的入口与一级助燃空气入口连通,一级助燃空气腔的出口依次与空气分配器、设置在空气分配器内部的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连通;所述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和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旋流方向一致。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具有以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在靠近燃烧器的一侧设置废气喷管,废气喷管通过多管斜切式的结构,使得通过废气喷管喷入炉膛的废气,能够在炉内形成一个径向旋流的流场,流场中心形成空心气幕;此外,废气与燃烧火道喷向炉膛的高温烟气(燃料燃烧所形成的)、二级助燃空气腔喷向炉膛的二级助燃空气同时进行垂直交叉式的旋流混合;这种形式不仅不会造成燃烧火道出口高温烟气的压力波动,而且提高废气与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混合的均匀程度,避免了因偏流、混合不匀等因素所造成的燃烧不完全,也使得反应中间产物co得到大幅降低。
19.此外,本技术的燃烧器设置二级助燃空气的供给,可以灵活调节助燃空气总量,避免常规供给方式下的一级助燃空气供给量过大,造成燃烧器火焰不稳定甚至熄火的情况出现。同时,二级助燃空气环绕在燃烧火道外围,可以降低火道外表面温度,提高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二级助燃空气也得到预热,减少因空气温度过低对火焰的冲击。对于焚烧含氨尾气而言,二级助燃空气还可以降低燃烧火焰产生的高温烟气的温度,减少尾气中nh3的氧化反应,在控制燃烧时热力型nox生成的同时,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有利于实现nox超低排放,满足含氨尾气焚烧环保需要。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的废气入口旋流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开工燃气喷枪;101、开工燃气入口;2、混气燃料喷枪;201、蒸汽入口;202、燃料气入口;203、第一旋流器;3、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301、一级助燃空气入口;302、二级助燃空气入口;4、壳体;5、空气分配器;6、锥形入口;7、一级助燃空气腔;8、二级助燃空气腔;9、燃烧火道;10、燃烧区;11、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2、废气喷管;13、废气聚气腔;1301、废气入口;14、前焚烧区;15、折流环;16、耐火层;17、炉外壳;18、后焚烧区;19、花墙。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概念。然而,这些实用新型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焚烧炉中废气与空气、高温烟气混合均匀程度偏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如附图1-2所示,所述废气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和燃烧器,燃烧器设在焚烧炉本体的前端(入口端)。
29.所述焚烧炉本体包括具有炉膛的炉外壳17,所述燃烧器包括壳体4、燃烧火道9、混气燃料喷枪2,蒸汽与燃料气在混气燃料喷枪2内混合,所述壳体4设置二级助燃空气入口302,所述壳体4与燃烧火道9的外壁之间形成二级助燃空气腔8,所述二级助燃空气腔8的入口与二级助燃空气入口302连通,二级助燃空气腔8的出口与焚烧炉本体的炉膛连通;所述燃烧火道9的燃烧区10与焚烧炉本体的炉膛连通,所述炉外壳17在靠近燃烧器的一侧设置废气输入结构,所述废气输入结构包括多个废气喷管12,所述废气喷管12以与炉外壳17进行斜切的方式贯穿炉外壳17,以废气喷管12的位置为基准,所述废气喷管12的中心轴线与炉外壳17的内径之间的夹角记为a,a为15
°
~25
°
。即对于任意一个废气喷管12而言,以15
°
~25
°
的夹角与炉外壳17进行斜切;相应的,为了避免引起歧义,参考附图2,“内径”可以理解为与废气喷管12位置相对应的炉外壳17内径所在的直线。
30.从而本技术在靠近燃烧器的一侧设置废气喷管12,废气喷管12通过多管斜切式的结构,使得通过废气喷管12喷入炉膛的废气,能够在炉内形成一个径向旋流的流场,流场中心形成空心气幕;此外,废气与燃烧火道9喷向炉膛的高温烟气(燃料燃烧所形成的)、二级助燃空气腔8喷向炉膛的二级助燃空气同时进行垂直交叉式的旋流混合;这种形式不仅不会造成燃烧火道出口高温烟气的压力波动,而且提高废气与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混合的均匀程度,避免了因偏流、混合不匀等因素所造成的燃烧不完全,也使得反应中间产物co得到大幅降低。
31.此外,本技术的燃烧器设置二级助燃空气的供给,可以灵活调节助燃空气总量,避免常规供给方式下的一级助燃空气供给量过大,造成燃烧器火焰不稳定甚至熄火的情况出现。同时,二级助燃空气环绕在燃烧火道外围,可以降低火道外表面温度,提高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二级助燃空气也得到预热,减少因空气温度过低对火焰的冲击。对于焚烧含氨尾气而言,二级助燃空气还可以降低燃烧火焰产生的高温烟气的温度,减少尾气中nh3的氧化反
应,在控制燃烧时热力型nox生成的同时,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有利于实现nox超低排放,满足含氨尾气焚烧环保需要。
32.所述废气喷管12以沿着炉外壳17进行圆周阵列的方式贯穿炉外壳17;此外,参考附图2的视图视角,在沿着焚烧炉本体中心轴线方向的投影上,任意一个废气喷管12的中心轴线朝向炉膛内的延长线均与燃烧火道9(投影)相切,由于燃烧火道9中心处的燃烧区10喷出高温烟气,燃烧火道9的外围处喷出二级助燃空气,从而在圆周阵列的基础上,将废气喷管12的中心轴线与燃烧火道9(投影)相切,使得废气与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同时形成旋流作用,使得废气与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进行更为均匀的垂直交叉式旋流混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废气、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之间的混合均匀程度。优选的,所述废气喷管12的出口流速为20m/s~40m/s(即废气进入炉膛的流速);废气喷管12的中心轴线在图2中,以废气喷管12中的虚线(中心线)示意。
33.所述废气输入结构包括废气聚气腔13,所述废气聚气腔13环绕设置在炉外壳17的外壁,所述废气聚气腔13的入口设置废气入口1301,废气聚气腔13的出口与废气喷管12连通,使得外部的废气能够进入炉膛内。在本技术中,对于废气聚气腔13的环绕长度、设置个数不做过多限制,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环形腔体,以360
°
环绕炉外壳17一周;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可以与废气喷管12一一对应设置并连通,也可以是一个腔室与两个或多个废气喷管12连通,每个腔室可以是任意形状,如近似于矩形、方形、环形、球形、异形等。本技术优选为环形腔,且其弧长为炉外壳17圆周0
°‑
360
°
任意角度对应的弧长。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在炉外壳17外壁上焊接相应折弯形状的钢板并密封形成废气聚气腔13,也可直接采用管材制作,利用管腔作为相应的废气聚气腔13。
34.在炉外壳17的圆周壁上,所述废气聚气腔13可以多排布置,也可以单排布置。相应的,所述废气喷管12也可以多排或单排布置,甚至在同一个废气聚气腔13内,多个废气喷管12也可以多排或单排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多排”也可以理解为在不同的横截面进行的“多层”设置。
35.对于炉膛而言,所述炉外壳17的内壁设置折流环15,将炉膛分隔为前焚烧区14、后焚烧区18,所述折流环15具有烟气通道,所述前焚烧区14通过烟气通道与后焚烧区18连通,所述废气输入结构设置与前焚烧区14连通,使得废气喷管12能够直接向前焚烧区14喷入废气。从而通过设置折流环15,使得废气、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在前焚烧区14旋流混合后,经过炉膛内的折流环15之后再流向后焚烧区18,在折流环15的扰流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混合强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废气、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之间的混合均匀程度。
36.所述折流环15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矩形或其他形状,本技术中,所述折流环15的截面形状为“一端宽一端窄”的楔形,所述楔形的窄端为靠近焚烧炉本体中心轴线的一端。折流环15处的烟气通道截面积小于前焚烧区14的截面积,使得前焚烧区内的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废气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停留、充分燃烧。
37.所述后焚烧区18远离前焚烧区14的一端设置花墙19,以便于烟气均匀排出,使得烟气通过花墙19可以更均匀地进入后续工序设备中。花墙19为圆筒定型耐火性材料堆砌结构或者为矩形定型耐火材料砌筑结构。
38.此外,炉外壳17的长度,折流环15、废气输入结构的具体设置位置,以炉内反应停留时间满足理论设计中“大于1秒”的设计要求为宜,以便于满足废气充分反应的要求,确保
尾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能够完全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可降低燃烧温度,对于含氮物质的焚烧而言,有利于控制热力nox的生成量。
39.所述炉外壳17的内壁为耐火层16,由常规的耐火材料制得,以满足焚烧炉的耐火、耐高温的需求。相应的,燃烧火道9的内腔体也由耐火材料制得。
40.对于燃烧器而言,所述混气燃料喷枪2设置蒸汽入口201、燃料气入口202,所述混气燃料喷枪2内部设置第一旋流器203,所述第一旋流器203的一侧设置蒸汽入口201,另一侧设置燃料气入口202;从而通过设置混气燃料喷枪2,将蒸汽和燃料气预先在混气燃料喷枪2的内部充分混合,使得混合气燃料的热值降低,绝热燃烧温度降低,燃烧火焰温度低,对于焚烧含氮物质而言,可以有效控制燃烧时热力型nox的生成。
41.对于蒸汽入口201、燃料气入口202、第一旋流器203的设置情况,在沿着混气燃料喷枪2中物料介质的整体流动方向上,可以是蒸汽入口201、第一旋流器203、燃料气入口202依次设置,也可以是燃料气入口202、第一旋流器203、蒸汽入口201依次设置。本技术对其不做过多限制。
4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考虑到燃料气的窜流,对混气燃料喷枪2而言,在沿着物料介质的整体流动方向上,蒸汽入口201、第一旋流器203、燃料气入口202依次设置,使得蒸汽在第一旋流器203的带动下主动去与燃料气混合。此外,所述蒸汽入口201设置单向阀,防止在蒸汽管路未通蒸汽时,燃料气通过蒸汽入口201进入蒸汽管网。
43.本技术中,蒸汽和燃料的混合物由混气燃料喷枪2喷出,与一级助燃空气在燃烧火道9内接触并开始燃烧。对于一级助燃空气的供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助燃空气供给结构,也可以采用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一级助燃空气相关结构。
44.具体的,所述燃烧器内部设置空气分配器5,所述壳体4设置一级助燃空气入口301,所述壳体4、空气分配器5之间形成一级助燃空气腔7,所述一级助燃空气腔7的入口与一级助燃空气入口301连通,一级助燃空气腔7的出口依次与空气分配器5、设置在空气分配器5内部的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3连通。对于空气分配器5的具体结构、在燃烧器中的具体设置,均可以直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多赘述。优选的,所述一级助燃空气腔7与二级助燃空气腔8相邻设置,一级助燃空气腔7与二级助燃空气腔8之间设置环形隔板,通过环形隔板进行空间分隔,有利于提高燃烧器结构的紧凑程度,降低燃烧器的整体占用空间。
45.所述二级助燃空气腔8的出口设置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1,二级助燃空气经过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1喷入炉膛;所述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3和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1旋流方向一致。
46.在正常的燃烧过程中,以含氨尾气的焚烧为例,二级助燃空气包裹在燃烧火道9喷出的高温烟气外侧,可提高燃料燃烧的充分程度。同时降低高温烟气的温度。使高温烟气温度降至1000℃以下,高温烟气在与焚烧炉炉体喷入的含氨尾气混合接触时,温度控制在1000℃以下,最佳控制温度为900℃。温度越低氨氧化反应的速率越低,转化成燃料型nox也越少。
47.考虑到燃烧器在开工阶段的运行需求,所述燃烧器包括开工燃气喷枪1,所述开工燃气喷枪1被设置在混气燃料喷枪2内部,并与混气燃料喷枪2同轴布置,所述第一旋流器203位于开工燃气喷枪1的外壁与混气燃料喷枪2内壁之间。开工燃气喷枪1只在装置开工升温烘炉阶段使用,通过开工燃气入口101向开工燃气喷枪1内补充开工燃料气,开工烘炉阶
段焚烧炉温度低,燃料消耗量较小,与正常工况差距较大,混气燃料喷枪2无法满足开工需要。从而,额外设置开工燃气喷枪1,兼顾装置开工升温烘炉,可以提高燃烧器操作弹性比,做到全工况覆盖。
48.所述燃烧火道9设置在设在壳体4内,燃烧火道9由耐火材料浇筑或砌筑而成,燃烧火道9的内部空腔为燃烧区10,为燃料燃烧提供空间,燃烧火道9的外部为一级助燃空气腔7和二级助燃空气腔8。燃烧火道9设置锥形入口6,所述锥形入口6呈锥形收口状,在沿着混气燃料喷枪2中物料介质的整体流动方向上,锥形入口6的截面积逐渐缩小。
49.开工燃气喷枪1的出料口、混气燃料喷枪2的出料口均位于锥形入口6中,用于通过锥形入口6向燃烧区10喷入相应的物质。
50.一级助燃空气由一级助燃空气入口301进入一级助燃空气腔7,经过空气分配器5进入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3、再由燃烧火道的锥形入口6进入燃烧火道9内的燃烧区10,与燃气混合燃烧。二级助燃空气由二级助燃空气入口302进入二级助燃空气腔8,经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1喷入炉膛。
51.此外,所述燃烧器还可以设置长明灯(未图示),对于混气燃料喷枪2、长明灯的固定而言,可以直接参考常规喷枪、长明灯的固定方式,将混气燃料喷枪2、长明灯固定设置在壳体4的封头处。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和燃烧器,燃烧器设在焚烧炉本体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本体包括具有炉膛的炉外壳(17),所述燃烧器包括壳体(4)、燃烧火道(9)、混气燃料喷枪(2),所述壳体(4)设置二级助燃空气入口(302),所述壳体(4)与燃烧火道(9)的外壁之间形成二级助燃空气腔(8),所述二级助燃空气腔(8)的入口与二级助燃空气入口(302)连通,二级助燃空气腔(8)的出口与炉膛连通;所述燃烧火道(9)的燃烧区(10)与炉膛连通,所述炉外壳(17)在靠近燃烧器的一侧设置废气输入结构,所述废气输入结构包括多个废气喷管(12),所述废气喷管(12)以与炉外壳(17)进行斜切的方式贯穿炉外壳(17),所述废气喷管(12)的中心轴线与炉外壳(17)的内径之间的夹角记为a,a为15
°
~2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喷管(12)以沿着炉外壳(17)进行圆周阵列的方式贯穿炉外壳(17),在沿着焚烧炉本体中心轴线方向的投影上,任意一个废气喷管(12)的中心轴线朝向炉膛内的延长线均与燃烧火道(9)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输入结构包括废气聚气腔(13),所述废气聚气腔(13)环绕设置在炉外壳(17)的外壁,所述废气聚气腔(13)的入口设置废气入口(1301),废气聚气腔(13)的出口与废气喷管(1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壳(17)的内壁设置折流环(15),将炉膛分隔为前焚烧区(14)、后焚烧区(18),所述折流环(15)具有烟气通道,所述前焚烧区(14)通过烟气通道与后焚烧区(18)连通,所述废气输入结构设置与前焚烧区(1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焚烧区(18)远离前焚烧区(14)的一端设置花墙(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燃料喷枪(2)设置蒸汽入口(201)、燃料气入口(202),所述混气燃料喷枪(2)内部设置第一旋流器(203),所述第一旋流器(203)的一侧设置蒸汽入口(201),另一侧设置燃料气入口(2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201)设置单向阀。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开工燃气喷枪(1),所述开工燃气喷枪(1)被设置在混气燃料喷枪(2)内部,并与混气燃料喷枪(2)同轴布置,所述第一旋流器(203)位于开工燃气喷枪(1)的外壁与混气燃料喷枪(2)内壁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助燃空气腔(8)的出口设置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1),二级助燃空气经过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1)喷入炉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内部设置空气分配器(5),所述壳体(4)设置一级助燃空气入口(301),所述壳体(4)、空气分配器(5)之间形成一级助燃空气腔(7),所述一级助燃空气腔(7)的入口与一级助燃空气入口(301)连通,一级助燃空气腔(7)的出口依次与空气分配器(5)、设置在空气分配器(5)内部的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3)连通;所述一级助燃空气旋流器(3)和二级助燃空气旋流器(11)旋流方向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流混合式废气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和燃烧器,焚烧炉本体包括具有炉膛的炉外壳,燃烧器包括壳体、燃烧火道、混气燃料喷枪,壳体设置二级助燃空气入口,壳体与燃烧火道的外壁之间形成二级助燃空气腔,二级助燃空气腔的入口与二级助燃空气入口连通,二级助燃空气腔的出口与炉膛连通;燃烧火道的燃烧区与炉膛连通,炉外壳在靠近燃烧器的一侧设置废气输入结构,废气输入结构包括多个废气喷管,废气喷管以与炉外壳进行斜切的方式贯穿炉外壳;本实用新型使得废气与高温烟气、二级助燃空气同时进行垂直交叉式的旋流混合,提高了混合均匀程度,避免因偏流、混合不匀等因素所造成的燃烧不完全,也使得反应中间产物CO得到大幅降低。物CO得到大幅降低。物CO得到大幅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阳 蒋松 刘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