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暖毯主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25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水暖毯主机。


背景技术:

2.水暖毯主机,包括水箱、电加热器、驱动泵等部分,驱动泵出水管与水暖毯本体内部布置导热水管连通,通过电加热水箱的水保证毯本体导热水管的温度,让毯子本体获得稳定的温度,安全、舒适,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水暖毯制热水箱是整体容器的储水,有两个明显的缺点:1、现有加热水箱必须不定期补水(一般半个月或一个月补水一次),为避免频繁补水,需适当增大水箱容量多容纳水,水箱体积大,占地空间区域也大;2、加热的水量是加热水箱的整体储水量,加热整体储水量,增加了加热器耗电量与热水加热时间,加热效率低;消费者使用成本高。本人的“一种循环加热水暖毯及加热水箱”(申请号2023202980687)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但存在以下不足:1、电加热器设置在进水管或出水管外壁或内壁上,设计、安装位置不合理,热效率低;2、加热水箱循环水区中部设置驱动泵,装配连接程序复杂,操作难;3、水箱外壳整体设计,电加热器、驱动泵、出水管、控制阀门安装都要在箱体内完成,给装配、维修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暖毯主机。让水箱多容纳水,延长补水时间,同时,减少制热水箱的的耗电量与制热时间,提高制热效率,水暖毯主机的制作工艺简单,装配容易、维修方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水暖毯主机,包括补水水箱、制热水箱、驱动泵,补水水箱设于制热水箱上方,补水水箱、制热水箱设置在水箱壳体内,驱动泵设于制热水箱下方,制热水箱上部设有循环进水口,制热水箱底部设有进、出水口,制热水箱出水口朝下连通驱动泵朝上的进水口,所述补水水箱与制热水箱通过j形补水管连通,j形补水管上端连通补水水箱底部出水口、 j形补水管下端连通制热水箱底部进水口,加热器设于制热水箱内,固定在制热水箱顶盖上,驱动泵出水口连通水暖毯进水口;水暖毯出水口连通制热水箱上部的循环进水口。
5.所述j形补水管下端出水口或中间位置设置了隔热嘴。
6.所述j形补水管下端出水口或中间位置设置了隔热球阀。
7.所述制热水箱上设有排压管。
8.所述制热水箱加热器上方设有温度检测器。
9.所述补水水箱的容量是制热水箱容量的1.5—5倍。
10.该水暖毯主机,由于所述驱动泵设于制热水箱下方,制热水箱出水口朝下连通驱动泵朝上的进水口,补水水箱与制热水箱通过j形补充水管连通,j形补充水管上端连通补水水箱底部出水口、 j形补充水管下端连通加热水箱底部进水口,制热水箱出水口朝下连通驱动泵朝上的进水口,加热器设于制热水箱内,固定在制热水箱顶盖上,驱动泵出水口连
通水暖毯进水口;水暖毯出水口连通制热水箱上部的循环进水口。驱动泵的安装只需将驱动泵出水口连通制热水箱进水口,驱动泵上盖固定在制热水箱底部就可以,装配连接程序简单,操作容易;制热水箱进水口处产生的压强计算公式p=pgh,其中p为压强,p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制热水箱进水口距离自由液面高度,远高于制热水箱内液面的高度。制热水箱水满时,制热水箱进水口内外压力平衡;随着制热水箱水量减少,制热水箱进水口内外产生压力差,补水水箱通过j形补充水管向制热水箱补水,实现了自动补水,原来一个月补水一次,现可一年补水一次,期间无需补水;制热水箱被隔热材料完全包裹,制热水箱容量小,维持最少的循环水量,加热器设于制热水箱内,固定在制热水箱顶盖上,直接加热水,减少了间接加热的热损耗,随着加热器持续加热,使得制热水箱水温迅速提高,开动驱动泵,制热水箱的热水通过进、出水管与毯本体内部的导热水管形成循环,加热毯本体,毯本体内部的出水还有一定温度,流进制热水箱循环进水口重复加热,节约了能源,减少制热水箱的的耗电量与制热时间,提高制热效率,水暖毯主机制作工艺简单,装配容易、维修方便,消费者使用成本降低,理论上如果补水水箱容量是制热水箱容量3倍;耗电量只需原有耗电量的三分之一、加热时间缩短到原有加热时间三分之一。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是水暖毯主机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水暖毯主机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j形补充水管的出水口及中间位置设有隔热嘴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j形补充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隔热球阀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j形补充水管中间位置设有隔热球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考图1——图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8.该水暖毯主机,包括补水水箱7、制热水箱14、驱动泵,补水水箱7设于制热水箱14上方、补水水箱7、制热水箱14设置在水箱壳体8内,驱动泵设于制热水箱14下方,制热水箱上部设有循环进水口15,制热水箱底部设有进、出水口23、24,制热水箱14出水口24朝下连通驱动泵朝上的进水口26,所述补水水箱7与制热水箱14通过j形补水管5连通,j形补水管5上端连通补水水箱底部出水口25,j形补水管5下端连通制热水箱底部进水口23,加热器13设于制热水箱14内,固定在制热水箱顶盖6上,驱动泵出水口2连通水暖毯进水口;水暖毯出水口连通制热水箱上部的循环进水口15,加热器接线端子12外接电源。
19.补水水箱7通过j形补水管5连接制热水箱14,j形补水管5内径为3-10

软管或特制其它材料管,呈j型、或其它波浪型、起伏型安放,能有效阻止制热水箱14的热量串热到补水水箱7。
20.所述j形补水管下端出水口或中间位置设置了隔热嘴19,隔热嘴19上隔热嘴开口20直径小,防止制热水箱14串热到补水水箱7,增强隔热效果。
21.所述j形补水管下端出水口或中间位置设置了隔热球阀4,内设隔热球21,制热水箱14水满时,制热水箱进水口23内外压力平衡,隔热球21下沉,堵住进水口23,进水口23与
球体面相贴合,防止制热水箱14串热到补水水箱7,增强隔热效果;随着制热水箱14水量减少,进水口23内外产生压力差,隔热球21上升,补水水箱7通过j形补充水管5向制热水箱14补水,阀栏杆22防止隔热球21溢出。供补水水箱7中的水能通过压力差补给制热水箱14,制热水箱14的水在隔热球21的作用下不会串热至供补水水箱7,隔热球阀4也可以串接在j形补充水管5中间位置。
22.所述制热水箱14上设有排压管10,制热水箱14内压力增大时,通过排压嘴18排出。
23.所述制热水箱加热器上方设有温度检测器11,水温低于或超出设定的温度,打开或关闭加热器13。
24.所述补水水箱的容量是制热水箱容量的1.5—5倍。
25.驱动泵电机16的安装在泵体1内,只需将驱动泵出水口26连通制热水箱进水口24,驱动泵上盖27固定在制热水箱14底部就可以,装配连接程序简单,操作容易;制热水箱进水口23处产生的压强计算公式p=pgh,其中p为压强,p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制热水箱进水口23距离自由液面高度,远高于制热水箱14内液面的高度。制热水箱14水满时,进水口23内外压力平衡;随着制热水箱水量减少,进水口23内外产生压力差,补水水箱7通过j形补充水管5向制热水箱14补水,实现了自动补水,原来一个月补水一次,现可一年补水一次,期间无需补水;
26.制热水箱14被隔热材料17完全包裹,隔热层也可采用空气隔热,制热水箱14容量小,维持最少的循环水量,加热器13设于制热水箱14内,固定在制热水箱顶盖6上,直接加热水,随着加热器13持续加热,使得制热水箱14水温迅速提高,开动驱动泵电机16,制热水箱14的热水通过进、出水管15、2与毯本体内部的导热水管形成循环,加热毯本体,毯本体内部的出水流进制热水箱循环进水口15重复加热,减少制热水箱14的耗电量与制热时间,提高制热效率;水暖毯主机制作工艺简单,装配容易、维修方便。理论上如果补水水箱7容量是制热水箱14容量3倍;耗电量只需原有耗电量的三分之一、加热时间缩短到原有加热时间三分之一。
27.使用时,打开加水盖9,往补水水箱7加水,补水水箱7通过j形补充水管5向制热水箱14补水,制热水箱14水满即可开机使用,加热器13持续加热,水温升高,达到设定的温度,开动驱动泵16,叶片3转动,制热水箱14的热水通过出水管2与毯本体内部的导热水管形成循环,毯本体内部的出水流进制热水箱循环进水口15重复加热。
28.以宽幅为1.8米加热水暖毯为例:
29.本实用新型水箱总容量如设计为1升水,其中制热水箱14容量约为0.2升;补水水箱7容量为0.6升(根据实际需要),开机工作时:加热水量为0.2升,所需功率:加热器为400w/小时,驱动泵为5w/小时,在室外温度为0度时,设定加热温度为38度, 加热0.2升水升温到38度时间约为2分钟,每晚工作10小时的情况下,每晚实际用电量为0.6-0.9度(加热器为间续加热)。
30.现有产品:加热水箱总容量大约为2-3升水。加热水量为整个水箱的整体储水量。开机工作时:加热水量为2升,所需功率:加热器为400w/小时,驱动泵为5w/小时,在室外温度为0度时,设定加热温度为38度,加热2升水升温到38度时间为10分钟,每晚工作10小时的情况下,每晚实际用电量为1,5-2度(加热器为间续加热)。
3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加热水箱节约了水箱耗电量、减少加热时间,增加了加热效
率,消费者使用成本大为降低。
32.实施例1:水箱壳体8用塑料制作,分为上、下两部分。驱动泵平放,驱动泵进水口26朝上,驱动泵上部分自带制热水箱14,即驱动泵盖板27与驱动泵出水口2、驱动泵进水口26、制热水箱出水口24、制热水箱14为一体,与泵体下部分用螺丝进行防水紧固。制热水箱14底部自带隔热嘴19与隔热嘴开口20,底部外接口与j型补充水管5连接好。把加热器13、温度检测器11按需安装在制热水箱盖板6上,再把带有加热器13、温度检测器11的制热水箱盖板6与加热水箱14进行防漏水安装组合后,置入到水箱壳体8的下部壳体中,j型补充水管5的上部接口与补充水箱7下的底部接口连接,排压管10的上部与补充水箱7的上部连接,水箱壳体8的上部与下部叠加组合,完成整个水暖主机组装。
33.实施例2:水箱壳体8用塑料制作,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驱动泵平放,驱动泵进水口26朝上,周围打上防水胶,把制热水箱14的口出水24朝下,与驱动泵进水口26朝上进行防漏套接,(也可以采用硅胶软管把制热水箱出水口24与驱动泵进水口26套接),再在制热水箱14的底板上的隔热球阀4中置入隔热球21,按上球栏杆22,使隔热球21局限在有效区间可上下滑动。把加热器13、温度检测器11按需安装在制热水箱盖板6上,再把带有加热器13、温度检测器11的制热水箱盖板6与加热水箱14进行防漏水安装组合后,j型补充水管5下部与制热水箱底部的隔热球阀4外下接口连接,排压管下部与制热水箱盖板6上的排压嘴连接,整体置入水箱壳体8的下部分之中,套上水箱壳体8的中部分,再把排压管10的上部与补充水箱7的上部连接,j型补充水管5的上部接口与补充水箱7下的底部接口连接,套上水箱壳体8的上部分,使水箱壳体8上、中、下三部分叠加组合,完成整个水暖主机组装。
34.该技术方案也能在水暖床垫、沙发垫、桌垫等家具及地暖上应用,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暖毯主机,包括补水水箱、制热水箱、驱动泵,补水水箱设于制热水箱上方,补水水箱、制热水箱设置在水箱壳体内,其特征是:驱动泵设于制热水箱下方,制热水箱上部的设有循环进水口,制热水箱底部设有进、出水口,制热水箱出水口朝下连通驱动泵朝上的进水口,所述补水水箱与制热水箱通过j形补水管连通,j形补水管上端连通补水水箱底部出水口、 j形补水管下端连通制热水箱底部进水口,加热器设于制热水箱内,固定在制热水箱顶盖上,驱动泵出水口连通水暖毯进水口;水暖毯出水口连通制热水箱上部的循环进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毯主机, 其特征是:所述j形补水管下端出水口或中间位置设置了隔热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毯主机, 其特征是:所述j形补水管下端出水口或中间位置设置了隔热球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毯主机,其特征是:所述制热水箱上设有排压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毯主机,其特征是:所述制热水箱加热器上方设有温度检测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毯主机, 其特征是:所述补水水箱的容量是制热水箱容量的1.5—5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暖毯主机,包括补水水箱、制热水箱、驱动泵,补水水箱设于制热水箱上方,补水水箱、制热水箱设置在水箱壳体内,驱动泵设于制热水箱下方,制热水箱出水口连通驱动泵进水口,补水水箱与制热水箱通过J形补水管连通,J形补水管上端连通补水水箱底部出水口、补水管下端连通加热水箱底部进水口,加热器设于制热水箱内,固定在制热水箱顶盖上,驱动泵出水口连通水暖毯进水口;水暖毯出水口连通制热水箱循环进水口。减少了制热水箱的的耗电量与制热时间,提高制热效率,主机制作工艺简单,装配容易、维修方便,如果补水水箱容量是制热水箱容量3倍,耗电量只有原耗电量的三分之一、加热时间缩短到原有加热时间三分之一。一。一。


技术研发人员:陈友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友初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