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65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食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粮食确实是人们生活生产中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而大众认知的粮油通常指的是通过加工大豆、谷物等粮食而生产的食用油,粮油的生产通常需要经过选料、压榨、精炼及包装的工序,从而将谷物加工为商品粮油。
3.粮油企业在生产、销售粮油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油罐对粮油进行储藏,在粮油储藏的期间,操作人员需定期对粮油进行取样并检测,从而判断粮油当前的化学、物理状态是否稳定,是否出现油液变质或局部沉淀等情况。
4.针对上述技术中,发明人发现,当油罐体积较大、且开口通常位于油罐顶部,在操作人员对粮油取样时通常需要人工进行通过勺舀取、或通过滴管吸取靠近油罐顶部的油液,在这个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反复攀爬多个油罐,而攀爬的过程将耗费较多人力、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油液取样时消耗的人力及时间,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
6.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包括油罐,还包括取样器及吸取组件,所述取样器包括安装板、液体泵及中转盒,所述中转盒内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油罐侧面,所述液体泵及所述中转盒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液体泵的通过所述吸取组件将油液吸取至所述容置腔,所述中转盒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排液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置有用于启闭自身一端开口的阻挡件;所述中转盒顶部开设有通气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泵通过吸取组件将油罐内部的油液进行吸取,油液通过液体泵后被输送至中转盒中进行储存,操作人员待液体泵完成油液的吸取后在通过排液管进行取样,此时操作人员仅需通过阻挡件开启排液管的开口,从而便于油液由排液管进行排出;气孔的设置起到平衡容置腔气压的作用,以使得容置腔内的油液不易因气压而难以排出;由油罐侧面进行取样,以使得操作人员取样时不必攀爬至油罐顶部,从而节约了人力及工作时间,进而有利于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体验及工作效率。
8.优选的,所述取样器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中转盒及所述液体泵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单向阀的设置起到限制中转盒中油液回流至油罐内部的作用,从而降低油罐内的油液被已取样油液污染的可能。
10.优选的,所述取样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转盒的液位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顶部指示灯,所述液体泵、所述指示灯及所述液位传感器均通信连接于外部控制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转盒内的油液到达液位传感器检测的范围,液位传感器向外部控制器发送信号,此时外部控制器控制液体泵停止工作、并控制指示灯点亮,从
而便于操作人员通过阻挡件开启排液管而进行取样;在这个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在一旁等待液体泵进行抽吸,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操作人员花费的时间。
12.优选的,所述吸取组件包括管体、密封件及固定件,所述管体通过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油罐的侧面,所述管体的一端位于所述油罐内部、另一端设置于管体外部,所述管体通过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密封件,所述管体位于所述油罐外侧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液体泵的输入端、液体泵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容置腔。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管体穿设于油罐的侧面,密封件的设置起到对管体及油罐拼接处的缝隙的密封作用,以使得管体安装后不易导致油罐内部油液的泄漏,油罐内部的油液通过管体及取样器进行抽取。
14.优选的,所述管体的材质选为食品级不锈钢。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管体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的设置使得自身化学、物理性质较稳定,从而有利于保证自身的使用寿命、且不易出现污染油液的情况。
1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具有弹性、且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固定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管体位于所述油罐内侧的一端、另一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管体位于所述油罐外侧的一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两固定件套设于管体的设置起到对管体的限位作用,以使得管体安装于油罐之后不易发生移动,从而有利于保证管体的安装稳定性。
18.优选的,所述吸取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各组所述吸取组件沿所述油罐竖直方向分布,所述取样器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并与所述吸取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多吸取组件及多组取样器沿油罐竖直方向安装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能对油罐中不同位置的油液进行取样,从而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升。
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1.1.液体泵通过管体进对油罐内的油液进行抽吸,以使得油液经过管体、液体泵及单向阀进入中转盒,操作人员不必进过攀爬至油罐顶部、而是由油罐侧面进行取样,从而减少了攀爬过程中消耗的人力及时间,进而有利于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体验及工作效率。
22.2.液位传感器、液体泵及指示灯通过外部控制器进行通信控制,油液在中转盒到达一定容量之后,液位传感器向外部控制器发出信号,外部控制器控制指示灯进行点亮,从而起到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取样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人力及时间的消耗。
附图说明
23.图1是实施例中液体样品取样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实施例中吸取组件及取样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吸取组件;11、管体;111、斜度段;112、平直段;12、密封件;13、固定件;2、取样器;21、安装板;22、液体泵;23、中转盒;231、容置腔;232、通气孔;233、排液管;234、阻挡件;24、单向阀;25、液位传感器;26、指示灯;3、油罐。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液体产品取样装置,参照图1及图2,包括吸取组件1、取样器2及油罐3,吸取组件1包括管体11、密封件12及固定件13,本实施例中,管体11包括倾斜度段111及平直段112,倾斜段一体成型于平直段112的一端,倾斜段倾斜设置并穿设于油罐3的侧壁,以使得管体11倾斜段的一端位于油罐3的内部、平直段112的一端位于油罐3的外部,本实施例中,倾斜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度;密封件12呈管状设置,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2的材料选为食品级硅橡胶,密封件12套设于管体11倾斜段的外周面、并安装于管体11及油罐3的侧壁之间,从而有利于保证管体11安装的密封性,以使得油液不易由管体11及油罐3间的缝隙向外泄漏。
29.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3的数量为两个、且材料选为食品级硅橡胶,以使得固定件13具有弹性,其中一个固定件13套设于管体11倾斜段、并抵紧于密封件12位于油罐3内侧的一端,另一个固定件13套设于管体11倾斜段、并抵紧于密封件12位于油罐3外侧的一端,从而起到对管体11的限位作用,以使得管体11不易沿密封件12的内周面进行滑移,进而有利于保证管体11安装的稳定性。
30.取样器2包括安装板21、液体泵22及中转盒23,安装板21水平固定安装于油罐3的外周面,液体泵22及中转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1的底部,液体泵22设置于管体11平直段112及中转盒23之间,中转盒23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油液的容置腔231,液体泵22的输入端连通于管体11的平直段112、输出端连通于中转盒23的容置腔231,当液体泵22通过管体11对油罐3内的油液进行抽吸,油液将先后经过管体11及液体泵22输送至中转盒23,中转盒23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于容置腔231的通气孔232,通气孔232起到平衡容置腔231内气压的作用,油液不断进入容置腔231的过程中,油液不易因气压过高而难以进入容置腔231。
31.取样器2还包括单向阀24、液位传感器25及指示灯26,单向阀24安装于中转盒23及液体泵22之间,当有液体泵22将油液抽吸输送至中转盒23之后,单向阀24起到对容置腔231内油液起到阻挡作用,以使得油液不易由容置腔231返回油罐3内部,从而降低油罐3内部油液收到污染的可能性。
32.液位传感器25固定安装于中转盒23一侧,指示灯26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1顶部,液体泵22、指示灯26及液位传感器25均通信连接于外部控制器,操作人员设置外部控制器,从而控制液体泵22定时对油罐3内的油液进行抽吸,当容置腔231内的油液的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液位传感器25感应到油液后向外部控制器发出信号,外部控制器控制液体泵22停止工作、并控制指示灯26进行点亮,从而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取样。
33.中转盒23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排液管233,排液管233连通于中转盒23的容置腔231,排液管233安装有阻挡件234,本实施例中,阻挡件234设置为螺栓,阻挡件234螺纹配合于排液管233,当阻挡件234旋紧时,容置腔231内的油液无法通过排液管233进行排出,当阻挡件234旋松后,油液从排液管233进行排出。
34.吸取组件1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且各组吸取组件1沿油罐3的竖直方向分布,取样器2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并与所述吸取组件1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便于吸取组件1及取样器2对不同液层的油液进行抽吸,进而有利于提升油液检测的准确性。
35.本技术实施例液体产品取样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设置好外部控制器后,液体泵22定时通过管体11对油罐3内的油液进行抽吸,油液通过管体11及液体泵22而进入中转盒23,此时阻挡件234阻挡油液,油液在容置腔231中积累至一定量后,液位传感器25感应到油液后想外部传感器发出信号,外部传感器控制液体泵22停止抽吸并点亮指示灯26,
从而提醒操作人员松开阻挡件234而进行取样。
36.吸取组件1及其取样器2设置于油罐3外周面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不必攀爬至油罐3顶部进行取样,从而减少了人力及时间的消耗,而液体泵22、指示灯26及液位传感器25均通信连接于外部控制器的设置提升了吸取组件1及其取样器2使用的便捷性,从而进一步节约人力及时间。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包括油罐(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样器(2)及吸取组件(1),所述取样器(2)包括安装板(21)、液体泵(22)及中转盒(23),所述中转盒(23)内部开设有容置腔(231),所述安装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油罐(3)侧面,所述液体泵(22)及所述中转盒(23)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1),所述液体泵(22)的通过所述吸取组件(1)将油液吸取至所述容置腔(231),所述中转盒(23)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排液的排液管(233),所述排液管(233)设置有用于启闭自身一端开口的阻挡件(234);所述中转盒(23)顶部开设有通气孔(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2)还包括单向阀(24),所述单向阀(24)设置于所述中转盒(23)及所述液体泵(2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转盒(23)的液位传感器(25)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1)顶部指示灯(26),所述液体泵(22)、所述指示灯(26)及所述液位传感器(25)均通信连接于外部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组件(1)包括管体(11)、密封件(12)及固定件(13),所述管体(11)通过所述密封件(12)安装于所述油罐(3)的侧面,所述管体(11)的一端位于所述油罐(3)内部、另一端设置于管体(11)外部,所述管体(11)通过所述固定件(13)安装于所述密封件(12),所述管体(11)位于所述油罐(3)外侧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液体泵(22)的输入端、液体泵(22)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容置腔(2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的材质选为食品级不锈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3)具有弹性、且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固定件(1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所述固定件(13)套设于所述管体(11)位于所述油罐(3)内侧的一端、另一所述固定件(13)套设于所述管体(11)位于所述油罐(3)外侧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组件(1)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各组所述吸取组件(1)沿所述油罐(3)竖直方向分布,所述取样器(2)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并与所述吸取组件(1)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体样品取样装置,包括油罐、取样器及吸取组件,所述取样器包括安装板、液体泵及中转盒,所述中转盒内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油罐侧面,所述液体泵及所述中转盒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液体泵的通过所述吸取组件将油液吸取至所述容置腔,所述中转盒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排液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设置有用于启闭自身一端开口的阻挡件;所述中转盒顶部开设有通气孔。本申请具有避免操作人员攀爬至油罐顶部,从而减少人力时间损耗的效果。少人力时间损耗的效果。少人力时间损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亮 黄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量检验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