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15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帐篷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
背景技术:
2.帐篷,是野外露营的必备物品,由于野外露营都是在室外进行,室外早晚温差较大,尤其在夜间的时候,环境温度较低,人们需要另外添加衣物来御寒,因此在野外使用的帐篷必须具备较强的防风、防水以及防寒性能,而现有的帐篷虽具备一定的防寒效果,但整体的防水效果与抗寒保暖效果略有不足,难以满足帐篷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因此需要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用以制备帐篷,满足帐篷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包括
5.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均为复合纤维纱,所述面料基层表面涂覆有第一涂层;
6.保暖层,所述保暖层设置于面料基层表面,所述保暖层采用聚酰胺纤维作为经线、棉纤维作为纬线编织而成,所述保暖层表面涂覆有第二涂层;
7.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保暖层表面,所述防水层采用涤纶纤维作为防水经线与防水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成,所述防水层表面涂覆有防水膜层。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增强了帐篷面料的防水性能与防寒性能,满足帐篷在室外环境下的使用。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纤维纱包括羊毛纤维与遮光纤维,所述羊毛纤维作为主线,所述遮光纤维作为辅线。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复合纤维纱作为经纱与纬纱,编织成面料基层,能够有效增强面料基层的结构强度,使面料基层的结构更为紧密,保暖性能更好。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纤维对所述羊毛纤维进行包覆,所述羊毛纤维的数量为一根,所述遮光纤维的数量为2-4根。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结构稳定的复合纤维纱,进行面料基层的编织。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纤维对所述羊毛纤维的包覆率为96%-99%。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此包覆率下,形成的复合纤维纱结构最稳定。
1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暖层的经线方向每隔3-8mm嵌入一条远红外纤维,所述保暖层的纬线方向每隔3-8mm嵌入一条远红外纤维。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远红外纤维由于添加了发射率较高的远红外辐射材料,能够
利用生物体的热辐射,吸收、储存外界向生物体辐射的能量,使生物体产生温室效应,阻止热量流失,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为pu涂层,所述第二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防水膜层为透明pet薄膜。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增强面料的防水性能,保障面料在室外环境下的使用。
1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膜层表面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大于气体分子直径且小于水分子直径。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面料防水性能的同时,提升面料的透气性。
2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料基层、保暖层以及防水层采用热粘合工艺粘合在一起。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面料基层、保暖层以及防水层粘合稳定,形成结构稳定的帐篷面料。
2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在面料基层、保暖层以及防水层的配合作用下,有效增强了帐篷面料的防水防寒性能,采用复合纤维纱作为经纱与纬纱,编织形成面料基层,能够有效增强面料基层的结构强度,使面料基层的结构更为紧密,保暖性能更好;
25.(2)远红外纤维的存在,能够利用生物体的热辐射,吸收、储存外界向生物体辐射的能量,使生物体产生温室效应,阻止热量流失,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面料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保暖层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复合纤维纱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0、面料基层;11、经纱;12、纬纱;20、保暖层;21、经线;22、纬线;30、防水层;40、第一涂层;50、第二涂层;60、防水膜层;61、透气孔;70、复合纤维纱;71、羊毛纤维;72、遮光纤维;80、远红外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3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
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有效增强了帐篷面料的防水防寒性能,保证帐篷在室外环境下的使用,该帐篷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0、保暖层20以及防水层30。
35.参见图1、图2以及图4,面料基层10由经纱11与纬纱12交织而成,经纱11与纬纱12均为复合纤维纱70,面料基层10表面涂覆有第一涂层40,本实施例中第一涂层40为pu涂层,使面料基层10的结构更为紧密,增强面料的防寒性能。
36.具体地,复合纤维纱70包括羊毛纤维71与遮光纤维72,羊毛纤维71作为主线,遮光纤维72作为辅线,遮光纤维72对羊毛纤维71进行包覆,羊毛纤维71的数量为一根,遮光纤维72的数量为2-4根,而本实施例中遮光纤维72对羊毛纤维71的包覆率为96%-99%,由复合纤维纱70作为经纱11与纬纱12,编织成面料基层10,能够有效增强面料基层10的结构强度,使面料基层10的结构更为紧密,保暖性能更好,
37.参见图1与图3,保暖层20设置于面料基层10表面,保暖层20采用聚酰胺纤维作为经线21、棉纤维作为纬线22编织而成,保暖层20表面涂覆有第二涂层50,防水层30位于保暖层20表面,防水层30采用涤纶纤维作为防水经线与防水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成,防水层30表面涂覆有防水膜层60,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二涂层50为聚四氟乙烯涂层,防水膜层60为透明pet薄膜。
38.具体地,保暖层20的经线21方向每隔3-8mm嵌入一条远红外纤维80,保暖层20的纬线22方向每隔3-8mm嵌入一条远红外纤维80,远红外纤维80由于添加了发射率较高的远红外辐射材料,能够利用生物体的热辐射,吸收、储存外界向生物体辐射的能量,使生物体产生温室效应,阻止热量流失,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39.进一步地,防水膜层60表面设有透气孔61,透气孔61的直径大于气体分子直径且小于水分子直径,保证面料防水性能的同时,提升面料的透气性。
40.在本实施例中,面料基层10、保暖层20以及防水层30采用热粘合工艺粘合在一起,使面料基层10、保暖层20以及防水层30粘合稳定,形成结构稳定的帐篷面料。
41.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由羊毛纤维71作为主线、遮光纤维72作为辅线形成的复合纤维纱70,再由复合纤维纱70作为经纱11与纬纱12编织形成面料基层10,保证面料基层10保暖性能的同时使面料基层10的结构更为紧密,增强了面料基层10的结构强度,而采用聚酰胺纤维作为经线21、棉纤维作为纬线22编织而成的保暖层20,有效增强了面料的保暖性,采用涤纶纤维作为防水经线与防水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成的防水层30,进一步增强了面料的防水性能。
42.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或设备等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阶段。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元素仅是示例而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43.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44.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10),所述面料基层(10)由经纱(11)与纬纱(12)交织而成,所述经纱(11)与所述纬纱(12)均为复合纤维纱(70),所述面料基层(10)表面涂覆有第一涂层(40);保暖层(20),所述保暖层(20)设置于面料基层(10)表面,所述保暖层(20)采用聚酰胺纤维作为经线(21)、棉纤维作为纬线(22)编织而成,所述保暖层(20)表面涂覆有第二涂层(50);防水层(30),所述防水层(30)位于所述保暖层(20)表面,所述防水层(30)采用涤纶纤维作为防水经线与防水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成,所述防水层(30)表面涂覆有防水膜层(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纱(70)包括羊毛纤维(71)与遮光纤维(72),所述羊毛纤维(71)作为主线,所述遮光纤维(72)作为辅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纤维(72)对所述羊毛纤维(71)进行包覆,所述羊毛纤维(71)的数量为一根,所述遮光纤维(72)的数量为2-4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纤维(72)对所述羊毛纤维(71)的包覆率为96%-9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20)的经线(21)方向每隔3-8mm嵌入一条远红外纤维(80),所述保暖层(20)的纬线(22)方向每隔3-8mm嵌入一条远红外纤维(8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40)为pu涂层,所述第二涂层(50)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防水膜层(60)为透明pet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层(60)表面设有透气孔(61),所述透气孔(61)的直径大于气体分子直径且小于水分子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0)、保暖层(20)以及防水层(30)采用热粘合工艺粘合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防水防寒帐篷面料,属于帐篷面料技术领域,包括面料基层、保暖层以及防水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均为复合纤维纱,所述面料基层表面涂覆有第一涂层;所述保暖层设置于面料基层表面,所述保暖层采用聚酰胺纤维作为经线、棉纤维作为纬线编织而成,所述保暖层表面涂覆有第二涂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保暖层表面,所述防水层采用涤纶纤维作为防水经线与防水纬线进行平纹编织而成,所述防水层表面涂覆有防水膜层。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强了帐篷面料的防水防寒性能,采用复合纤维纱作为经纱与纬纱,编织形成面料基层,能够有效增强面料基层的结构强度,使面料基层的结构更为紧密,保暖性能更好。保暖性能更好。保暖性能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东 沈莹 韩雪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章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仿真丝缎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具用改进型红外线燃烧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