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2
阅读:9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属于半精纺混纺纱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羊毛是天然蛋白质纤维,由鳞片层、皮质层及髓质层组成,由于表面鳞片定向摩擦效应的存在,会使得羊毛纤维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向根端定向移动,导致织物逐渐收缩紧密,交织毡化;定向摩擦效应也会使得纤维末端一直有向外滑移的倾向,滑移出来的纤维末端造成毛纤维织物的起毛,并逐渐相互纠缠成球。羊毛纤维或其织物的缩绒性和起毛起球严重影响了服装的美观和服用舒适性。
3.羊绒纤维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日照时间减少(秋分)时长出,抵御风寒,日照时间增加(春分)后脱落,根据光照时间的长短,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由于羊绒纤维的稀有程度,并且由于其纤维较短,纺制的难度较大,并且纯纺羊绒纱线的成本较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较为昂贵。
4.气凝胶纤维是指将气凝胶材料加入至熔体直纺中的熔体中所制备的气凝胶改性化纤,其具有气凝胶的保暖的性质,其所制备的较薄的服装面料就可以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5.如何将气凝胶纤维代替部分羊绒制备保暖性的纱线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通过对羊毛的预处理可以减少其起毛起球,并且对羊绒的预处理使得纺纱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所制备的混纺纱线的均匀性好。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8.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9.s1、原料的选择:选择气凝胶改性纤维、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所选取的羊绒纤维细度在14微米~15微米,长度在36-38毫米;所选择的气凝胶改性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10~300的气凝胶和基体纤维;所选取的羊毛纤维为70s羊毛;
10.s2、原料的预处理:对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分别进行和毛处理;
11.其中,对羊毛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指按照10-15%的重量比例的和毛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毛纤维上,并堆放20-24小时;对羊绒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按照10-15%的重量比例的和绒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绒纤维上,并堆放20-24小时;
12.所述和毛处理剂由去离子水、和毛油、有机磷化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酵素、双氧水和醋酸按照质量份数100:10:3-5:5-10:0.5-2:40-50:5-10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13.所述和绒处理剂由弱碱电解水、和毛油、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氧乙烯酯、
α-烯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按照100:10:3-5:0.2-0.5:0.2-0.5:1-2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14.s3、开清棉:按照混纺比例将经过预处理的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进行清花并打包,制成混合纤维包;再将混合纤维包与气凝胶改性纤维按照混合比例进行第二次清花;将第二次清花后的混合纤维经过凝棉器喂入给棉机,并经过v形帘将混合纤维均匀输送至单打手成卷机中,形成混合纤维棉卷;
15.s4、梳理:采用梳理机对混合纤维棉卷进行梳理,制成混合纤维条,生条定量为18.5-19.0g/5m;
16.所述梳理工序中梳理机的主要隔距如下:给棉板~给罗拉0.14mm,给棉板~刺辊0.30mm,除尘刀~刺辊0.32mm,刺辊~锡林0.14mm,后固定盖板~锡林0.36mm,前固定盖板~锡林0.32mm,锡林~盖板间为0.26、0.24、0.22、0.26、0.24mm,锡林~道夫0.14mm;各主要运转部件速度:锡林240r/min、刺辊640r/min、锡林~刺辊线速比2.32,盖板线速度91mm/min,道夫速度20r/min;
17.s5、并条: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
18.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62;喇叭口直径为3.0mm;
19.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4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36;喇叭口直径为2.6mm;
20.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2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24;喇叭口直径为2.4mm;
21.s6、粗纱工序:采用hy491型粗纱机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48倍,粗纱捻度4.6捻/10cm;
22.s7、细纱工序: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工艺,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转速为240r/min,捻系数为430,双喇叭口间距为15mm,总牵伸倍数为56.8,后区牵伸倍数为1.36,罗拉表面隔距为24
×
36mm,前罗拉加压为180n/双锭,中罗拉加压为240n/双锭,后罗拉加压为160n/双锭;隔距块为2.6mm,锭速为7500r/min;所制备的细纱的细度在35-40nm;
23.s8、络筒工序:络筒张力不大于单纱强力的10%,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
24.s9、定型:定型工序采用真空调湿定型机。
2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和毛油包括季戊四醇油酸酯、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蓖麻酸硫酸酯钾盐、太古油、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大豆油脂肪酸甲酯、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去离子水。
2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和毛油包括3-5质量份的季戊四醇油酸酯、6-8质量份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6-8质量份的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5-8质量份的蓖麻酸硫酸酯钾盐、8-10质量份的太古油、3-5质量份的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6-8质量份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3-5质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
2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体纤维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任一种,所述气凝胶为二氧化硅气凝胶。
2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比表面积为600m2/g~1000m2/g,孔隙率为95%~99%。
2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有机磷化合物包括三(3-羟丙基)膦;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25~35wt%。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通过对羊毛的预处理可以减少其起毛起球,并且对羊绒的预处理使得纺纱过程可以顺利进行,并通过合适工艺的选择,使制备的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条干均匀性。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2.实施例一
3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4.s1、原料的选择:选择气凝胶改性纤维、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所选取的羊绒纤维细度在14微米~15微米,长度在36-38毫米;所选择的气凝胶改性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10~300的气凝胶和基体纤维;所选取的羊毛纤维为70s羊毛。
35.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纤维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任一种。所述气凝胶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比表面积为600m2/g~1000m2/g,孔隙率为95%~99%。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基体纤维为聚酯纤维,气凝胶中具有类似于活性炭的蜂窝状孔隙结构,但孔隙率更高,在气凝胶内部形成异常丰富的纳米静止空气团,使得气凝胶的热导率达到甚至是低于静止空气的热导率,从而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效果。在基体纤维中加入气凝胶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气凝胶改性纤维保持了气凝胶的超低热导率、高比表面积、轻量化的特性,同时使得气凝胶改性纤维具有很好的原生纱线的特性,可纺性高;将气凝胶改性纤维按照10%~90%的重量百分比与余量的羊绒纤维或者羊毛纤维或者棉纤维混纺织造,制得具有超轻薄、高保暖性的面料,从而可以替代羊绒、羊毛纤维以降低羊绒、羊毛纤维的用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6.比表面积在600m2/g~1000m2/g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可以使得制得的气凝胶改性纤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从而使气凝胶改性纤维具有超高的透湿量、芯吸高度和蒸发速率,极大地提升了气凝胶改性纤维的快干性能。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高孔隙率特性使得改性后的纤维以及纤维制成的纱线具有较强的过滤、异味吸附性能,使得用气凝胶改性纤维制成的面料卫生性以及综合服用性能更优。
37.s2、原料的预处理:对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分别进行和毛处理。
38.其中,对羊毛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指按照15%的重量比例的和毛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毛纤维上,并堆放20小时。对羊绒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按照15%的重量比例的和绒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绒纤维上,并堆放20小时。
39.所述和毛处理剂由去离子水、和毛油、有机磷化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酵素、双氧水和醋酸按照质量份数100:10:3:10:2:40:10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40.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磷化合物包括三(3-羟丙基)膦;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5wt%。
41.所述和绒处理剂由弱碱电解水、和毛油、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氧乙烯酯、
α-烯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按照100:10:3:0.5:0.2:1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42.进一步的,所述和毛油包括季戊四醇油酸酯、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蓖麻酸硫酸酯钾盐、太古油、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大豆油脂肪酸甲酯、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去离子水。所述和毛油包括5质量份的季戊四醇油酸酯、8质量份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8质量份的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8质量份的蓖麻酸硫酸酯钾盐、10质量份的太古油、5质量份的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8质量份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3质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
43.s3、开清棉:按照混纺比例将经过预处理的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进行清花并打包,制成混合纤维包;再将混合纤维包与气凝胶改性纤维按照混合比例进行第二次清花;将第二次清花后的混合纤维经过凝棉器喂入给棉机,并经过v形帘将混合纤维均匀输送至单打手成卷机中,形成混合纤维棉卷。其中混合时,气凝胶改性纤维占45%、羊毛纤维45%和羊绒纤维10%,均为质量分数。
44.s4、梳理:采用梳理机对混合纤维棉卷进行梳理,制成混合纤维条,生条定量为18.5-19.0g/5m。
45.所述梳理工序中梳理机的主要隔距如下:给棉板~给罗拉0.14mm,给棉板~刺辊0.30mm,除尘刀~刺辊0.32mm,刺辊~锡林0.14mm,后固定盖板~锡林0.36mm,前固定盖板~锡林0.32mm,锡林~盖板间为0.26、0.24、0.22、0.26、0.24mm,锡林~道夫0.14mm;各主要运转部件速度:锡林240r/min、刺辊640r/min、锡林~刺辊线速比2.32,盖板线速度91mm/min,道夫速度20r/min。
46.s5、并条: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
47.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62;喇叭口直径为3.0mm。
48.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4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36;喇叭口直径为2.6mm。
49.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2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24;喇叭口直径为2.4mm。
50.s6、粗纱工序:采用hy491型粗纱机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48倍,粗纱捻度4.6捻/10cm。
51.s7、细纱工序: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工艺,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转速为240r/min,捻系数为430,双喇叭口间距为15mm,总牵伸倍数为56.8,后区牵伸倍数为1.36,罗拉表面隔距为24
×
36mm,前罗拉加压为180n/双锭,中罗拉加压为240n/双锭,后罗拉加压为160n/双锭;隔距块为2.6mm,锭速为7500r/min;所制备的细纱的细度在60nm。
52.s8、络筒工序:络筒张力不大于单纱强力的10%,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
53.s9、定型:定型工序采用真空调湿定型机。
54.实施例二
55.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56.s1、原料的选择:选择气凝胶改性纤维、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所选取的羊绒纤维细度在14微米~15微米,长度在36-38毫米;所选择的气凝胶改性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10~300的气凝胶和基体纤维;所选取的羊毛纤维为70s羊毛。
57.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纤维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任一种。所述气凝胶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比表面积为600m2/g~1000m2/g,孔隙率为95%~99%。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择的基体纤维为聚丙烯腈纤维。
58.s2、原料的预处理:对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分别进行和毛处理。
59.其中,对羊毛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指按照10%的重量比例的和毛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毛纤维上,并堆放24小时。对羊绒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按照10%的重量比例的和绒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绒纤维上,并堆放24小时。
60.所述和毛处理剂由去离子水、和毛油、有机磷化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酵素、双氧水和醋酸按照质量份数100:10:5:5:0.5:50:5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61.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磷化合物包括三(3-羟丙基)膦;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25wt%。
62.所述和绒处理剂由弱碱电解水、和毛油、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氧乙烯酯、α-烯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按照100:10:5:0.2:0.5:2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63.进一步的,所述和毛油包括季戊四醇油酸酯、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蓖麻酸硫酸酯钾盐、太古油、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大豆油脂肪酸甲酯、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去离子水。所述和毛油包括3质量份的季戊四醇油酸酯、6质量份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6质量份的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5质量份的蓖麻酸硫酸酯钾盐、8质量份的太古油、3质量份的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6质量份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5质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
64.s3、开清棉:按照混纺比例将经过预处理的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进行清花并打包,制成混合纤维包;再将混合纤维包与气凝胶改性纤维按照混合比例进行第二次清花;将第二次清花后的混合纤维经过凝棉器喂入给棉机,并经过v形帘将混合纤维均匀输送至单打手成卷机中,形成混合纤维棉卷。其中混合时,气凝胶改性纤维占40%、羊毛纤维40%和羊绒纤维20%,均为质量分数。
65.s4、梳理:采用梳理机对混合纤维棉卷进行梳理,制成混合纤维条,生条定量为18.5-19.0g/5m。
66.所述梳理工序中梳理机的主要隔距如下:给棉板~给罗拉0.14mm,给棉板~刺辊0.30mm,除尘刀~刺辊0.32mm,刺辊~锡林0.14mm,后固定盖板~锡林0.36mm,前固定盖板~锡林0.32mm,锡林~盖板间为0.26、0.24、0.22、0.26、0.24mm,锡林~道夫0.14mm;各主要运转部件速度:锡林240r/min、刺辊640r/min、锡林~刺辊线速比2.32,盖板线速度91mm/min,道夫速度20r/min。
67.s5、并条: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
68.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62;喇叭口直径为3.0mm。
69.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4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36;喇叭口直径为2.6mm。
70.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2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24;喇叭口直径为2.4mm。
71.s6、粗纱工序:采用hy491型粗纱机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48倍,粗纱捻度4.6捻/10cm;
72.s7、细纱工序: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工艺,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转速为240r/min,捻系数为430,双喇叭口间距为15mm,总牵伸倍数为56.8,后区牵伸倍数为1.36,罗拉表面隔距为24
×
36mm,前罗拉加压为180n/双锭,中罗拉加压为240n/双锭,后罗拉加压为160n/双锭;隔距块为2.6mm,锭速为7500r/min;所制备的细纱的细度在70nm。
73.s8、络筒工序:络筒张力不大于单纱强力的10%,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
74.s9、定型:定型工序采用真空调湿定型机。
75.对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制备的混纺纱进行成纱品质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0076][0077]
由上表可知具有良好的成纱效果。
[0078]
将实施例一所制备的混纺纱与60nm的纯羊绒纱线均按照同样的编织工艺制备160克每平方米的针织面料,对其进行导热系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分别为0.065w/(m
·
k)和0.083w/(m
·
k)相比,实施例一所制备的面料具有为优异的保温性。
[0079]
将实施例二所制备的混纺纱与70nm的纯羊绒纱线均按照同样的编织工艺制备160克每平方米的针织面料,对其进行导热系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分别为0.074w/(m
·
k)和0.094w/(m
·
k)相比,实施例一所制备的面料具有为优异的保温性。
[008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的选择:选择气凝胶改性纤维、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所选取的羊绒纤维细度在14微米~15微米,长度在36-38毫米;所选择的气凝胶改性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10~300的气凝胶和基体纤维;所选取的羊毛纤维为70s羊毛;s2、原料的预处理:对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分别进行和毛处理;其中,对羊毛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指按照10-15%的重量比例的和毛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毛纤维上,并堆放20-24小时;对羊绒纤维进行和毛处理是按照10-15%的重量比例的和绒处理剂均匀喷洒在羊绒纤维上,并堆放20-24小时;所述和毛处理剂由去离子水、和毛油、有机磷化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酵素、双氧水和醋酸按照质量份数100:10:3-5:5-10:0.5-2:40-50:5-10比例均匀混合而成;所述和绒处理剂由弱碱电解水、和毛油、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氧乙烯酯、α-烯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按照100:10:3-5:0.2-0.5:0.2-0.5:1-2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s3、开清棉:按照混纺比例将经过预处理的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进行清花并打包,制成混合纤维包;再将混合纤维包与气凝胶改性纤维按照混合比例进行第二次清花;将第二次清花后的混合纤维经过凝棉器喂入给棉机,并经过v形帘将混合纤维均匀输送至单打手成卷机中,形成混合纤维棉卷;s4、梳理:采用梳理机对混合纤维棉卷进行梳理,制成混合纤维条,生条定量为18.5-19.0g/5m;所述梳理工序中梳理机的主要隔距如下:给棉板~给罗拉0.14mm,给棉板~刺辊0.30mm,除尘刀~刺辊0.32mm,刺辊~锡林0.14mm,后固定盖板~锡林0.36mm,前固定盖板~锡林0.32mm,锡林~盖板间为0.26、0.24、0.22、0.26、0.24mm,锡林~道夫0.14mm;各主要运转部件速度:锡林240r/min、刺辊640r/min、锡林~刺辊线速比2.32,盖板线速度91mm/min,道夫速度20r/min;s5、并条:包括头道并条、二道并条和末道并条;头道并条中,定量为18.6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62;喇叭口直径为3.0mm;二道并条中,定量为18.4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36;喇叭口直径为2.6mm;末道并条中,定量为18.2g/5m,采用8根并和,后区牵伸倍数1.24;喇叭口直径为2.4mm;s6、粗纱工序:采用hy491型粗纱机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48倍,粗纱捻度4.6捻/10cm;s7、细纱工序: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工艺,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转速为240r/min,捻系数为430,双喇叭口间距为15mm,总牵伸倍数为56.8,后区牵伸倍数为1.36,罗拉表面隔距为24
×
36mm,前罗拉加压为180n/双锭,中罗拉加压为240n/双锭,后罗拉加压为160n/双锭;隔距块为2.6mm,锭速为7500r/min;所制备的细纱的细度在35-40nm;s8、络筒工序:络筒张力不大于单纱强力的10%,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s9、定型:定型工序采用真空调湿定型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和毛油包括季戊四醇油酸酯、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蓖麻酸硫酸酯钾盐、太古油、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大豆油脂肪酸甲酯、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和毛油包括3-5质量份的季戊四醇油酸酯、6-8质量份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6-8质量份的交联型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5-8质量份的蓖麻酸硫酸酯钾盐、8-10质量份的太古油、3-5质量份的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6-8质量份的大豆油脂肪酸甲酯、3-5质量份的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纤维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任一种,所述气凝胶为二氧化硅气凝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比表面积为600m2/g~1000m2/g,孔隙率为95%~9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磷化合物包括三(3-羟丙基)膦;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25~35wt%。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羊毛羊绒气凝胶纤维混纺纱半精纺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原料预处理、开清棉、梳理、并条、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定型;对羊毛纤维和羊绒纤维分别进行和毛处理。和毛处理剂包括去离子水、和毛油、有机磷化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酵素、双氧水和醋酸;和绒处理剂包括弱碱电解水、和毛油、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氧乙烯酯、α-烯基磺酸盐和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通过对羊毛的预处理可以减少其起毛起球,并且对羊绒的预处理使得纺纱过程可以顺利进行,并通过合适工艺的选择,使制备的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条干均匀性。的条干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乡市华家那羊绒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