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4 阅读:99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三维建模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三维实景建模就是运用数码相机或激光扫描仪对现有场景进行多角度拍摄,并利用三维实景建模软件进行处理生成的一种三维虚拟展示技术。三维实景建模在浏览中可以对模型进行放大、缩小、移动、多角度观看等操作,还可以查看三维实景模型中物体的相关参数。三维实景建模可用于场地规划、面积测量、土方量计算,还能与实景模型进度分析软件对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分析、实景模型虚拟空间运维管理等,该技术通过新增多个不同角度的镜头,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五个不同的角度同时采集影像数据,获取到丰富的建筑物顶面及侧视的高分辨率纹理数据,可以同时获得同一位置多个不同角度的、具有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
3.在施工过程前的准备过程中,为了进行更好的设计和评估,建筑工程师往往需要先对待施工的建筑物运用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图纸的绘制,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辅助设备参与三维建模图纸的绘制过程;例如,需要对大型展馆进行装修时,尤其时展馆内外侧均需要动工的这种较大规模的施工准备中,首先需要对展馆整体进行三维建模;在此过程中,高大的展馆建筑物仅仅通过绘制人员手持摄像机拍摄采集资料,不仅耗时长,还会因为视角有限,难以获得更加全面直观的绘制视角;这时,可以通过无人机作为平台,搭载三维摄像头从半空中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直观的拍摄视角;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更换拍摄位置时可以直接通过遥控器操作无人机改变位置,不再需要测绘人员频繁跑动,大大减少了测绘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因为拍摄过程中无人机自身飞行过程中的振动,因为当无人机在半空中时,难以作为一个稳定的拍摄平台,从而稳定输出质量较好的拍摄图片,因此需要滞留半空更长的时间,但是当今无人机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电力供应时间不足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在拍摄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充电或者更换电池的操作;尽管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无人机停留在展馆建筑的外侧位置,获得稳定拍摄平台,并且能够节省电力;但是同样的,展馆外侧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体验,同时也为了建筑美观性,为了美观大面积采用玻璃或者大理石这样表面光滑的材质,并且展馆建筑表面多呈现较为复杂的艺术外形,普通无人机停留在其上,可能会导致无人机整体的角度与降落地表面一样呈现倾斜状态,无人机上搭载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受到限制;另外,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很多时候在较为合适的拍摄视角位置,无法得到更加稳定的拍摄平台,这样就影响了为展馆建筑三维建模的效率,进而影响了整个展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包括无人机体平台,所述无人机体平台包括机体、智能控制终端、机翼和支撑架,所述机翼安装在机体侧壁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位置,所述智能控制终端位于机体内部,通过配套的遥控端的调节控制无人机体平台运转;且用于进行拍摄的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机体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无人机体还包括稳定模块,所述稳定模块用以在复杂地形下维持所述无人机体平台的稳定;所述稳定模块包括调节支架和吸附件,所述调节支架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底部,且转动角度通过智能控制终端控制;所述吸附件安装在所述调节支架上,所述吸附件上安装有吸盘,用以吸附固定平滑接触面。
6.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转动块和平衡杆,所述转动块转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支架上,并且在转动块的转动连接部位设有一号驱动件,所述一号驱动件用以控制平衡杆的转动角度;所述平衡杆底部表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用以增大所述调节支架触地后的相对摩擦阻力。
7.优选的,所述吸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在所述平衡杆端部上设置安装孔中;吸附板,所述吸附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端部上,并且吸盘均匀安装在所述吸附板上。
8.优选的,所述吸附板一侧安装有抽风设备,所述吸附板内部设有抽气空腔,所述抽气空腔与所述抽风设备相通;所述吸盘中间部位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与所述抽气空腔相通,并且在所述抽气孔靠近所述吸盘的一侧端部设有滤网。
9.优选的,所述滤网为弹性材质,并且在所述滤网中间部位固连有橡胶盘,所述橡胶盘内部中空,并且在所述橡胶盘内部设有金属球。
10.优选的,所述橡胶盘正对所述抽气空腔的一面向内凹陷,并且所述橡胶盘凹陷一侧表面上沿着所述橡胶盘中心圆周分布有导流槽。
11.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平衡杆端部侧壁上,并且所述转盘外圆端部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嵌入有定位杆,所述吸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杆端部上。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电磁铁,且所述定位杆伸入安装槽内部的部位为铁质;所述吸盘上涂抹有固定胶液。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通过预先在支撑架上安装稳定模块,这样使得支撑架带动机体趋向于水平,能够稳定降落停靠在表面复杂的降落面上;使
得机体在单次飞行过程中能够拍摄更多的素材;这样使得摄像头拍摄位置选择更加灵活,适用的使用环境进一步扩大,并且增加了单次飞行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收获,提高了施工准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14.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通过在位于支撑架上安装的吸盘能够有效的吸附玻璃等光滑表面,进一步保持机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机体滑动甚至滑落,影响拍摄过程的正常进行;这样能够在不移动机体的前提下,稳定输出更多清晰的图像资料作为三维建模的素材,提高施工准备过程中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侧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中吸附板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中橡胶盘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例五中本发明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例五中本发明中的转盘的局部剖视图;图中:机体1、机翼2、支撑架3、摄像头4、稳定模块5、调节支架51、转动块511、平衡杆512、防滑垫513、吸附件52、固定杆521、吸附板522、安装孔523、抽风设备524、抽气空腔525、抽气孔526、滤网527、吸盘53、橡胶盘54、金属球541、导流槽542、转盘55、安装槽551、定位杆552、电磁铁553。
具体实施方式
17.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18.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2所示,包括无人机体平台,无人机体平台包括机体1、智能控制终端、机翼2和支撑架3,机翼2安装在机体1侧壁上,支撑架3安装在机体1底部的两侧位置,智能控制终端位于机体1内部,通过配套的遥控端的调节控制无人机体平台运转;且用于进行拍摄的摄像头4安装在机体1底部中间位置;在施工过程前的准备过程中,为了进行更好的设计和评估,建筑工程师往往需要先对待施工的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图纸的绘制,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辅助设备参与三维建模图纸的绘制过程;例如,需要对大型展馆进行装修时,尤其是展馆内外侧均需要动工的这种较大规模的施工准备中,首先需要对展馆整体进行三维建模;在此过程中,高大的展馆建筑物仅仅通过绘制人员手持摄像机拍摄采集资料,不仅耗时长,还会因为视角有限,
难以获得更加全面直观的绘制视角;这时,可以通过无人机作为平台,搭载三维摄像头4从半空中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直观的拍摄视角;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更换拍摄位置时,可以直接通过遥控器操作无人机改变位置,不再需要测绘人员频繁跑动,大大减少了测绘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因为拍摄过程中无人机自身飞行过程中的振动,因为当无人机在半空中时,难以作为一个稳定的拍摄平台,从而稳定输出质量较好的拍摄图片,因此需要滞留半空更长的时间,但是当今无人机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电池电力供应时间不足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在拍摄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充电或者更换电池的操作;尽管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无人机停留在展馆建筑的外侧位置,获得稳定拍摄平台,减少启动工作时间,并且能够节省电力;但是同样的,展馆外侧为了获得更好的展示体验,同时也为了建筑美观性,大面积采用玻璃或者较为美观的材质,并且展馆建筑表面多呈现较为复杂的艺术外形,普通无人机停留在其上,可能会导致无人机整体的角度与降落地表面一样呈现倾斜状态,无人机上搭载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受到限制;进一步的,很多时候在较为合适的拍摄视角位置,无法得到更加稳定的拍摄平台,这样就影响了为展馆建筑三维建模的效率,进而影响了整个展馆施工的效率;为了得到更好的稳定拍摄平台,在拍摄无人机体1还包括稳定模块5,稳定模块5用以在复杂地形下维持无人机体平台的稳定;具体的,稳定模块5包括调节支架51和吸附件52,调节支架51转动安装在支撑架3底部,且转动角度通过智能控制终端控制;吸附件52安装在调节支架51上,吸附件52上安装有吸盘53,用以吸附固定平滑接触面;通过调节支架51和吸附件52的作用,辅助无人机体平台停留在各种复杂表面上,进行稳定的拍摄,提高了展馆三维建模收集数据的效率;具体工作流程:通过测绘人员手持遥控器控制无人机体平台上的机翼2部分转动,为整个机体1提供升力,随后无人机体平台在空中移动,其中搭载的用于拍摄三维建模用图片视频材料的摄像头4能够随着移动的无人机体平台,通过不同的角度拍摄目标建筑外的外观构造,从而更好的进行建筑预施工过程种的三维建模准备;在此过程中无人机体平台为摄像头4提供了一个灵活方便调整位置角度的拍摄平台,所采用的遥控控制和机翼2飞行等技术均属于现有的成熟无人机搭载技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提高拍摄稳定性并且节省无人机的电力,通过遥控控制无人机的机翼2,调整飞行方向和飞行高度,选择一个合适的拍摄角度和目标建筑上较为平坦的拍摄位置,使得机体1降落在拍摄位置上,支撑架3与拍摄位置所在的平坦表面接触,此时可以短暂的停止启动机翼2,节省电力;而位于机体1下侧安装的摄像头4可以在更加稳定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拍摄工作,并且摄像头4是可以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类型,在内部安装有马达电机类似的动力组件,为摄像头4镜头转动调整提供动力,此处同样属于现有市场成熟的产品,可以在遥控器作用下转动调整拍摄视角,在不移动机体1的前提下扩大拍摄范围,稳定输出更多清晰的图像资料作为三维建模的素材,提高施工准备过程中的效率;对于一些重要的拍摄位置,若目标建筑的预定降落接触面不平,甚至是如现有展馆建筑这种外侧建筑表面为玻璃等光滑表面作为降落面,需要预先在支撑架3上安装稳定模块5,在与倾斜不平的接触面上降落时,位于机体1上安装的水平传感器会警告接触面倾
角过大,此时机体1整体可能处于倾斜角度较大的状态,即使通过调整摄像头4镜头转动角度,也难以获取更多的拍摄视角;因此调节支架51上相对支撑架3之间发生转动,此时调节支架51倾斜于支撑架3,如此在调节支架51的支撑下,使得支撑架3带动机体1进行整体的角度调整,可以控制机体1带动搭载的摄像头4趋向于水平,或者向着反方向倾斜,从而获得更多更加灵活的拍摄视角,提高拍摄的效率;同时面对降落面为玻璃或者大理石光滑表面,可以调整使得位于支撑架3上安装的吸盘53与光滑表面接触,并有效的吸附在光滑表面上,在获得更多拍摄角度的同时进一步保持机体1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机体1滑动甚至滑落,影响拍摄过程的正常进行;在拍摄结束后,在此启动机翼2,提供升力克服吸盘53对着陆面的吸附作用,使得机体1起飞,继续拍摄作业,使得机体1在单次飞行过程中能够拍摄更多的素材;这样使得摄像头4拍摄位置选择更加灵活,适用的使用环境进一步扩大,并且增加了单次飞行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收获,提高了施工准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19.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4所示,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架3的具体结构存在多种实施方案,能够实现所描述的功能的结构方案均可用于本技术,此处提供其中一种可能实施的方案;具体的,调节支架51包括转动块511和平衡杆512,平衡杆512固定安装在转动块511上,转动块511转动安装在调节支架51上,并且在转动块511的转动连接部位设有一号驱动件,此处的一号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或者马达这样的动力设备,并且一号驱动件受到智能控制终端的控制,智能控制终端又受到操作者手中遥控器的控制,一号驱动件用以控制平衡杆512的转动角度;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一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当机体1降落时,位于调节支架51上的平衡杆512首先与降落地面接触,随后当机体1上搭载的水平感应器检测到机体1倾角过大,倾斜的视角限制影响摄像头4的拍摄,也会导致机体1不稳定时影响拍摄效果时;通过智能控制终端,控制转动块511上相连的一号驱动件启动,并使得转动块511转动,转动块511带动整个机体1相对于平衡杆512转动,从而使得机体1趋于水平或者与降落面倾斜角度相反的角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拍摄视角,这样进一步扩大了拍摄视野,提高了机体1作为拍摄平台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因为在平衡杆512底部表面设有防滑垫513,防滑垫513用以增大调节支架51触地后的相对摩擦阻力;此处的防滑垫513可以采用多种材质,例如当降落面为光滑表面时,可以采用橡胶材质的防滑垫513;当降落表面凹凸不平时,可以采用底部表面带有均匀凸起或者突刺这样的防滑垫513,这样根据不同降落地,预先安装不同的防滑垫513,均可以有效增大防滑垫513与降落面之间的相对摩擦,进而保证整个机体1作为拍摄平台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2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6所示,吸附件52包括:固定杆521,固定杆521安装在平衡杆512端部上设置安装孔523中;吸附板522,吸附板522固定安装在固定杆521端部上,并且吸盘53均匀安装在吸附
板522上;进一步的,吸附板522一侧安装有抽风设备524,此处的抽风设备52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微型气泵,同时具备吸气和抽气作用,吸附板522内部设有抽气空腔525,抽气空腔525与抽风设备524相通;吸盘53中间部位设有抽气孔526,抽气孔526与抽气空腔525相通,并且在抽气孔526靠近吸盘53的一侧端部设有滤网527;当吸盘53与降落表面接触时,直接启动抽风设备524使得吸盘53与接触面之间形成负压,从而保证吸附件52与降落面之间的紧密结合,进而保证整个机体1的稳定;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二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当降落面的倾角过大时,仅仅依靠平衡杆512难以维持稳定时,此时启动转动块511上的一号驱动件,使得吸附板522转动到下方,此时降落后,吸附板522上的吸盘53首先与降落地表面接触,并挤压地面;若降落面为光滑表面,吸盘53可以紧密吸附在降落面上,保证相连的吸附板522和支撑架3相对地面的稳定,进而保证机体1的稳定;进一步的,当吸盘53接触降落地表面时,智能控制终端控制抽风设备524启动,抽风设备524通过相通的抽气空腔525和抽气孔526,发挥抽气作用,使得位于吸盘53和接触面之间的空气被抽走,进一步促使位于吸盘53和接触面之间形成负压,使得吸盘53紧密吸附在接触面上,尤其对于建筑外侧经过光滑处理的大理石表面或者玻璃表面,吸盘53能够进一步吸附在上面,实现整个机体1的稳定;并且当吸附板522移动到下方与降落面接触时,使得机体1被进一步抬高,从而帮助摄像头4获得更好的拍摄视野;并且,当拍摄位置附近没有较为水平的降落面时,可以转动吸附板522,使得吸附板522上的吸盘53与拍摄位置附近垂直墙面或者玻璃面上接触,并发挥吸附作用,使得机体1相对固定;此时因为存在吸附板522吸附作用的辅助支撑作用,可以降低机翼2的功率,甚至对于机体1重量较小的型号,可以直接关闭机翼2,仅仅依靠吸附板522作用保证机体1的稳定;如此在实现稳定拍摄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当拍摄结束,需要机体1脱离时,此时可以启动抽风设备524,使得抽风作用转变为充气作用,气流通过抽风设备524沿着抽气孔526进入位于吸盘53和降落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解除间隙部位的负压作用,从而解除对机体1的相对固定,此时机体1可以顺利起飞脱离,转移到下一个拍摄位置;在抽气作用中,从间隙部位被抽走的气流中可能带有的接触面上附着的灰尘杂质,气流通过位于抽气孔526种的滤网527时,气流中的灰尘杂质会受阻于滤网527,因此被阻隔在抽气空腔525以外,避免进入的灰尘杂质造成抽气孔526的堵塞,甚至进入抽风设备524中造成抽风设备524的损坏;在机体1再次起飞时,抽风设备524的抽气作用改为出气,气流反向流动,被滤网527所阻隔的灰尘杂质在反向气流作用下受到冲击,脱离抽气孔526,保持抽气孔526的畅通。
实施例四
2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3-6所示,滤网527为弹性材质,并且在滤网527中间部位固连有橡胶盘54,橡胶盘54内部中空,并且在橡胶盘54内部设有金属球541;进一步的,橡胶盘54正对抽气空腔525的一面向内凹陷,并且橡胶盘54凹陷一侧表面上沿着橡胶盘54中心圆周分布有导流槽542;
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三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当气流通过滤网527时,因为滤网527采用弹性材质,因此在气流吹动作用下向着靠近抽气空腔525的方向变形;当气流停止吹动时,弹性变形恢复,滤网527剧烈振动,并且上的橡胶盘54受到风力使得滤网527在风力作用下变形加剧,并且在复位过程中振动也加剧;位于橡胶盘54内部中空部位的金属球541在随着橡胶盘54移动复位的过程中,在橡胶盘54内部往复撞击,进一步促进了橡胶盘54带动滤网527的振动作用;在此过程中,滤网527上可能附着的灰尘杂质在振动作用下加速脱落,保证了滤网527在气流通过时的畅通;进一步的,当气流反向吹动时,此时橡胶盘54集中受到风力作用,因此向着靠近吸盘53的方向变形;并且因为滤网527在抽气孔526中的位置靠近设置吸盘53一侧的开口,因此当滤网527变形后,此时橡胶盘54被吹动并且移动到抽气孔526外侧,此时气流冲击橡胶盘54正对气流一侧表面时,受到位于此处的导流槽542作用,受阻流向改变的气流在导流槽542的引导作用下向着周围流动,并且冲击吸盘53表面,对吸盘53表面上可能存在灰尘杂质进行清理,保证了吸盘53表面的清洁,进而减少了吸盘53表面杂质对吸盘53与降落表面之间吸附作用的不良影响。
实施例五
22.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说明书附图中图7-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吸附件52的可能实施方案,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吸附件52包括转盘55,转盘55转动安装在平衡杆512端部侧壁上,并且在转盘55的转动结合部设置有二号驱动件,此处的二号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或者马达等动力组件,受到智能控制终端的控制;转盘55外圆端部上设有多个安装槽551,安装槽551中嵌入有定位杆552,吸盘53固定安装在定位杆552端部上;进一步的,安装槽551内部设有电磁铁553,且定位杆552伸入安装槽551内部的部位为铁质,此处的电磁铁553和定位杆552伸入安装槽551内的端部相互吸附,且电磁铁553通电受到智能控制终端的控制;吸盘53上涂抹有固定胶液;具体工作流程:在实施例二中具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在降落过程中,调节支架51上的平衡杆512与降落表面接触前,可以启动二号驱动件,使得转盘55转动,转盘55上安装的任一个定位杆552上的吸盘53随着转盘55转动移动到正下方,并且随着平衡杆512与降落表面同步接触,通过吸盘53吸附固定作用提高机体1稳定性;对于可能停靠在表面凹凸不平地面的情况,难以发挥吸附作用时,可以预先在吸盘53上涂抹有胶液,使得吸盘53直接粘附在降落地面上,保证机体1稳定性;并且在胶液的粘附作用下,即便是降落面倾角过大,也能保证机体1的稳定性;而机体1在此起飞时,直接通过智能控制终端控制粘附吸盘53对应的安装槽551内部电磁铁553断电,使得对应的定位杆552直接脱离安装槽551;随后转盘55转动,使得另一个定位杆552转动到下方,为下一个拍摄位置的降落做准备;而落在拍摄位置的定位杆552可以为拍摄位置做标记,确定已经完成的拍摄位置,甚至可以为定位杆552标号,区分不同的拍摄位置,避免出现同一相近位置重复作业,而定位杆552在墙体外部施工过程中可以由工人进行回收;在此过程中节省了抽气设备的使用,进而节省的电力;并且脱落的定位杆552也能减少重量,减少机体1的负载,减少电量的消耗,提高滞空时间,进一步提高拍摄素材的效率。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包括无人机体平台,所述无人机体平台包括机体(1)、智能控制终端、机翼(2)和支撑架(3),所述机翼(2)安装在机体(1)侧壁上,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所述机体(1)底部的两侧位置,所述智能控制终端位于机体(1)内部,通过配套的遥控端的调节控制无人机体平台运转;且用于进行拍摄的摄像头(4)安装在所述机体(1)底部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还包括稳定模块(5),所述稳定模块(5)用以在复杂地形下维持所述无人机体平台的稳定;所述稳定模块(5)包括调节支架(51)和吸附件(52),所述调节支架(51)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底部,且转动角度通过智能控制终端控制;所述吸附件(52)安装在所述调节支架(51)上,所述吸附件(52)上安装有吸盘(53),用以吸附固定平滑接触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51)包括转动块(511)和平衡杆(512),所述平衡杆(512)固定安装在转动块(511)上,所述转动块(511)转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支架(51)上,并且在转动块(511)的转动连接部位设有一号驱动件,所述一号驱动件用以控制平衡杆(512)的转动角度;所述平衡杆(512)底部表面设有防滑垫(513),所述防滑垫(513)用以增大所述调节支架(51)触地后的相对摩擦阻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52)包括:固定杆(521),所述固定杆(521)安装在所述平衡杆(512)端部上设置安装孔(523)中;吸附板(522),所述吸附板(52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521)端部上,并且吸盘(53)均匀安装在所述吸附板(5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522)一侧安装有抽风设备(524),所述吸附板(522)内部设有抽气空腔(525),所述抽气空腔(525)与所述抽风设备(524)相通;所述吸盘(53)中间部位设有抽气孔(526),所述抽气孔(526)与所述抽气空腔(525)相通,并且在所述抽气孔(526)靠近所述吸盘(53)的一侧端部设有滤网(52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27)为弹性材质,并且在所述滤网(527)中间部位固连有橡胶盘(54),所述橡胶盘(54)内部中空,并且在所述橡胶盘(54)内部设有金属球(5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盘(54)正对所述抽气空腔(525)的一面向内凹陷,并且所述橡胶盘(54)凹陷一侧表面上沿着所述橡胶盘(54)中心圆周分布有导流槽(54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52)包括转盘(55),所述转盘(55)转动安装在所述平衡杆(512)端部侧壁上,并且在所述转盘(55)的转动结合部设置有二号驱动件,所述二号驱动件受到智能控制终端控制,并且用于驱动转盘(55)转动;所述转盘(55)外圆端部上设有多个安装槽(551),所述安装槽(551)中嵌入有定位杆(552),所述吸盘(53)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杆(552)端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
(551)内部设有电磁铁(553),且所述定位杆(552)伸入安装槽(551)内部的部位为铁质;所述吸盘(53)上涂抹有固定胶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三维建模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展馆施工三维建模辅助设备,包括无人机体平台,所述无人机体平台包括机体、智能控制终端、机翼和支撑架,所述机翼安装在机体侧壁上,所述稳定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位置,所述智能控制终端位于机体内部,控制无人机体平台运转;本发明通过预先在支撑架上安装稳定模块,这样使得支撑架带动机体趋向于水平,能够稳定降落停靠在表面复杂的降落面上;使得机体在单次飞行过程中能够拍摄更多的素材;这样使得摄像头拍摄位置选择更加灵活,适用的使用环境进一步扩大,并且增加了单次飞行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收获,提高了施工准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 苗小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头纪(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3/4/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