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04 阅读:6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车房驾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很迅速,房车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眼,房车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眼,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车房属于更大更豪华的房车。汽车空间小、功能单一、设备简单,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目前车房能够大量适用于旅游人群。但是车房在驾驶过程中,车房较大,人眼观看到的画面视角有限,不能及时获取车房行驶道路上或者车房周边的信息,车房没有辅助驾驶装置不便于车房的驾驶人员操作,旅游道路大多路况较差,不能及时为驾驶员预警,同时长时间驾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具有飞行功能和拍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把无人机应用到车房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车房在驾驶过程中,旅游道路条件较差,驾驶员不能及时获取车房周边的信息,不能及时被预警,长时间驾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车房,车房上设有无人机,车房顶部设有充电平台,充电平台上设有缓冲的缓冲平台,缓冲平台上设有多个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一侧设有用于夹持无人机的固定器。
6.优选的方案中,充电平台与缓冲平台之间设有多个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滑块,滑块一端设有第一弹簧,充电平台上设有滑槽,滑块抵靠在滑槽上。
7.优选的方案中,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转轴上设有铰接杆,铰接杆与滑块铰接;
8.第一转轴和第一转轴均与缓冲平台转动连接。
9.优选的方案中,第二齿轮上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上设有齿条,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滑动件抵靠在缓冲平台上滑动。
10.优选的方案中,滑动件顶部设有立柱,立柱一侧设有充电插头,充电插头上设有多个伸缩杆,伸缩杆顶部设有滑轮,无人机两侧的底部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外的接口结构为圆锥型;
11.滑轮抵靠在充电接口圆锥型接口结构内壁滑动;
12.无人机上设有辅助摄像头,无人机顶部设有配送框。
13.优选的方案中,固定器包括夹爪和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多个扭簧,第三转轴上缠绕有拉绳,拉绳一端与滑动件连接,拉绳另一端与夹爪连接;
14.第三转轴与缓冲平台转动连接。
15.优选的方案中,无人机底部的支架两端设有支杆,固定器夹紧时,夹爪夹持在支杆上。
16.优选的方案中,充电平台两端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导向座,固定座与第一弹簧连接,固定座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抵靠在固定座内滑动,导向座与缓冲平台连接,夹爪一端与导向座铰接,夹爪与导向座的铰接端设有多个扭簧。
17.优选的方案中,充电平台上设有定位柱,缓冲平台底部设有导向孔,定位柱抵靠在导向孔上,导向孔外侧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充电平台和缓冲平台连接。
18.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方法是:s1、建立系统坐标系:a1:建立基站坐标系:以基站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
19.a2:建立车房坐标系,以无人机停靠在车房上时,无人机质心为原点,x轴与y轴在着陆信标平面内,z轴为高度坐标;
20.a3:建立无人机坐标系,以无人机上辅助摄像头为原点建立坐标系,z轴为高度坐标;
21.s2、计算无人机相对位置:b1:可得到无人机坐标系与基站坐标系的相对位置:
[0022][0023]
(u,v)为辅助摄像头图像经过处理后图像的像素点坐标;为无人机坐标系坐标;基站坐标系坐标;k为摄像头参数;λ=zc为该点的摄像头坐标系的z轴坐标
[0024]
b2:无人机与辅助摄像头坐标系近似相等;
[0025]
通过辅助摄像头拍摄,确定辅助摄像头拍摄物体与无人机的相对位置,同时确定辅助摄像头拍摄物体在基站坐标系中的位置;
[0026]
s3、辅助摄像头图像处理:c1: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
[0027]
对rgb三分量进行加权平均能得到较合理的灰度图像:
[0028]
f(i,j)=0.30r(i,j)+0.s9g(i,j)+0.1lb(i,j)
[0029]
c2:采用cannv算法对灰化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对图像进行平滑滤波,去除假的边缘和连接真的边缘。
[0030]
s4、无人机充电:无人机上设有超声波探测器:无人机利用超声波探测器测量与车房距离,并发送指令给主服务器,远程驾驶仓控制无人机缓缓下降,无人机回到车房坐标系原点附近,超声波探测器距车房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无人机电机停止转动,无人机与缓冲平台对接;
[0031]
s5、无人机辅助拍摄:远程驾驶仓控制无人机飞行,无人机上的超声波探测器距拍摄物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无人机停止飞行;辅助摄像头拍摄物体的无人机坐标转化为
基站坐标系的坐标传递给主服务器,辅助摄像头拍摄物体的基站坐标系显示在远程驾驶仓内辅助驾驶。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缓冲平台和充电平台能够上下伸缩位移,缓冲装置能够伸缩,以使无人机在降落时不会对充电平台有较大的冲击力,避免自身与充电平台之间的冲撞与磨损,利于无人机与充电平台的长久保存,实用性更强。
[0033]
缓冲平台下移时,传动装置和固定器使缓冲装置收缩的同时,整体装置利用无人机自身的重力运转,以使固定器夹持,同时使立柱上的充电插头伸入充电接口;无人机离开时,固定器打开,同时立柱上的充电插头移出充电接口,局部结构简单,没有利用外部能量,节约用能,无人机抵靠和充电过程中夹紧固定,使充电平台体与无人机进行准确对接,从而保证充电更加准确快捷的进行,有效保证了充电质量和速度。同时固定器保证无人机停在车房上时处于稳定状态。
[0034]
无人机向上飞行离开时,滑动件反向移动,以使充电插头离开无人机的充电接口接口,夹爪在夹爪两端的扭簧作用下复位,使无人机顺利离开。
[0035]
充电接口外的接口结构为圆锥型,充电插头上设有多个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滑轮,充电插头在插入充电接口时,滑轮抵靠在充电接口圆锥型接口结构内壁滑动,多个滑轮对无人机位置进行微调,以使解决无人机充电时的定位问题,使充电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0036]
利用无人机为车房辅助驾驶,无人机具有速度快、载重大、航程长的特点,同时无人机机动灵活、准确性和可靠性高,拍摄的物体清晰,以使驾驶员能及时获取车房周边的信息,能及时被预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无人机上的配送框能够使车房具有配送功能,方便人们对车房的使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8]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侧视图;
[0039]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0040]
图3是本发明无人机的轴侧视图;
[0041]
图4是本发明无人机的示意图图;
[0042]
图5是本发明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43]
图6是本发明图5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44]
图7是本发明传动装置和固定器的轴侧视图;
[0045]
图8是本发明传动装置和固定器的轴侧视图;
[0046]
图9是本发明传动装置和固定器的轴侧视图;
[0047]
图中:车房1;无人机2;支杆201;充电接口202;配送框203;充电平台3;滑槽301;定位柱302;缓冲平台4;导向孔401;缓冲装置5;第一弹簧501;滑块502;传动装置6;铰接杆601;第一转轴602;第一齿轮603;第一转轴604;第二齿轮605;滑动件606;齿条607;固定器7;第三转轴701;扭簧702;拉绳703;夹爪704;导向装置8;固定座801;导向柱802;导向座803;转轴804;第二弹簧9;立柱10;充电插头11;伸缩杆12;滑轮13;辅助摄像头14;远程驾驶仓15;主服务器16;基站17。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实施例1:
[0049]
如图1-9中,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车房1,车房1上设有无人机2,车房1顶部设有充电平台3,充电平台3上设有缓冲的缓冲平台4,缓冲平台4上设有多个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一侧设有用于夹持无人机2的固定器7。由此结构,当无人机2降落在缓冲平台4上时,第二弹簧9压缩,导向柱802在导向座803中滑动,缓冲平台4相对于充电平台3下降,铰接杆601在无人机2的重力下推动缓冲装置5收缩的同时,铰接杆601带动第一转轴602转动,以使第二齿轮605转动,以使滑动件606移动,以使拉绳703拉动夹爪704转动,以使夹爪704夹持在无人机2的支杆201上,同时滑动件606移动带动立柱10移动,以使立柱10上的充电插头11插入无人机2的充电接口202接口上。
[0050]
无人机2离开缓冲平台4时,缓冲装置5和第二弹簧9伸长,以使滑动件606反向移动,以使充电插头11离开无人机2的充电接口202接口,扭簧702带动第三转轴701转动,拉绳703伸长,夹爪704在夹爪704两端的扭簧作用下复位。
[0051]
缓冲平台4和充电平台3能够上下伸缩位移,缓冲装置5能够伸缩,以使无人机2在降落时不会对充电平台3有较大的冲击力,避免自身与充电平台3之间的冲撞与磨损,利于无人机2与充电平台3的长久保存,实用性更强。
[0052]
缓冲平台4下移时,传动装置6和固定器7使缓冲装置5收缩的同时,整体装置利用无人机2自身的重力运转,以使固定器7夹持,同时使立柱10上的充电插头11伸入充电接口202;无人机2离开时,固定器7打开,同时立柱10上的充电插头11移出充电接口202,局部结构简单,没有利用外部能量,节约用能,无人机2抵靠和充电过程中夹紧固定,使充电平台3体与无人机2进行准确对接,从而保证充电更加准确快捷的进行,有效保证了充电质量和速度。同时固定器7保证无人机2停在车房1上时处于稳定状态。
[0053]
无人机2向上飞行离开时,滑动件606反向移动,以使充电插头11离开无人机2的充电接口202接口,夹爪704在夹爪704两端的扭簧作用下复位,使无人机2顺利离开。
[0054]
充电接口202外的接口结构为圆锥型,充电插头11上设有多个伸缩杆12,伸缩杆12上设有滑轮13,充电插头11在插入充电接口202时,滑轮13抵靠在充电接口202圆锥型接口结构内壁滑动,多个滑轮13对无人机2位置进行微调,以使解决无人机2充电时的定位问题,使充电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0055]
利用无人机2为车房1辅助驾驶,无人机2具有速度快、载重大、航程长的特点,同时无人机2机动灵活、准确性和可靠性高,拍摄的物体清晰,以使驾驶员能及时获取车房周边的信息,能及时被预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无人机2上的配送框203能够使车房1具有配送功能,方便人们对车房1的使用。
[0056]
优选的方案中,充电平台3与缓冲平台4之间设有多个缓冲装置5,缓冲装置5包括滑块502,滑块502一端设有第一弹簧501,充电平台3上设有滑槽301,滑块502抵靠在滑槽301上。由此结构,
[0057]
优选的方案中,传动装置6包括第一转轴602和第一转轴604,第一转轴602上设有第一齿轮603,第一转轴604上设有第二齿轮605,第二齿轮605与第一齿轮603啮合,第一转轴602上设有铰接杆601,铰接杆601与滑块502铰接;
[0058]
第一转轴602和第一转轴604均与缓冲平台4转动连接。由此结构,当无人机2降落
在缓冲平台4上时,铰接杆601相对于滑块502转动,铰接杆601带动第一转轴602转动,以使第一齿轮603转动,以使第二齿轮605转动,以使滑动件606相对于缓冲平台4滑动,以使滑动件606带动一端的拉绳703移动,以使固定器7保持夹持状态。
[0059]
优选的方案中,第二齿轮605上设有滑动件606,滑动件606上设有齿条607,齿条607与第二齿轮605啮合,滑动件606抵靠在缓冲平台4上滑动。
[0060]
优选的方案中,滑动件606顶部设有立柱10,立柱10一侧设有充电插头11,充电插头11上设有多个伸缩杆12,伸缩杆12顶部设有滑轮13,无人机2两侧的底部设有充电接口202,充电接口202外的接口结构为圆锥型;
[0061]
滑轮13抵靠在充电接口202圆锥型接口结构内壁滑动;
[0062]
无人机2上设有辅助摄像头14,无人机2顶部设有配送框203。由此结构,充电接口202外的接口结构为圆锥型,充电插头11上设有多个伸缩杆12,伸缩杆12上设有滑轮13,充电插头11在插入充电接口202时,滑轮13抵靠在充电接口202圆锥型接口结构内壁滑动,多个滑轮13对无人机2位置进行微调,以使解决无人机2充电时的定位问题,使充电过程更加快捷方便。伸缩杆12的结构为:伸缩杆12外壁为圆柱体,内部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滑轮13连接,弹簧底部与圆柱体的底部连接。
[0063]
配送框203能够使车房1具有配送功能,方便人们对车房1的使用。便于车房1对小型物体的运输。
[0064]
优选的方案中,固定器7包括夹爪704和第三转轴701,第三转轴701上设有多个扭簧702,第三转轴701上缠绕有拉绳703,拉绳703一端与滑动件606连接,拉绳703另一端与夹爪704连接;
[0065]
第三转轴701与缓冲平台4转动连接。由此结构,当无人机2降落在缓冲平台4上时,无人机2由于重力使铰接杆601转动,以使滑动件606滑动,以使拉绳703带动第三转轴701转动,以使拉绳703拉动夹爪704,以使夹爪704夹持在无人机2的支杆201上。
[0066]
优选的方案中,无人机2底部的支架两端设有支杆201,固定器7夹紧时,夹爪704夹持在支杆201上。由此结构,局部结构简单,没有利用外部能量,节约用能,无人机2抵靠和充电过程中夹紧固定,使充电平台3体与无人机2进行准确对接,从而保证充电更加准确快捷的进行,有效保证了充电质量和速度。同时固定器7保证无人机2停在车房1上时处于稳定状态。
[0067]
优选的方案中,充电平台3两端设有导向装置8,导向装置8包括固定座801和导向座803,固定座801与第一弹簧501连接,固定座801上设有导向柱802,导向柱802抵靠在固定座801内滑动,导向座803与缓冲平台4连接,夹爪704一端与导向座803铰接,夹爪704与导向座803的铰接端设有多个扭簧。由此结构,无人机2降落在缓冲平台4上时,缓冲平台4带动导向座803下滑,同时使拉绳703拉动夹爪704,以使无人机2在降落时不会对充电平台3有较大的冲击力,避免自身与充电平台3之间的冲撞与磨损。
[0068]
优选的方案中,充电平台3上设有定位柱302,缓冲平台4底部设有导向孔401,定位柱302抵靠在导向孔401上,导向孔401外侧设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两端分别与充电平台3和缓冲平台4连接。由此结构,无人机2降落时,无人机2利用自身重力使缓冲平台4下移,无人机2起飞时,第二弹簧9使缓冲平台4上移。
[0069]
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方法是:s1、建立系统坐标系:a1:建
立基站17坐标系:以基站17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
[0070]
a2:建立车房1坐标系,以无人机2停靠在车房1上时,无人机2质心为原点,x轴与y轴在着陆信标平面内,z轴为高度坐标;
[0071]
a3:建立无人机2坐标系,以无人机2上辅助摄像头14为原点建立坐标系,z轴为高度坐标;
[0072]
s2、计算无人机2相对位置:b1:可得到无人机2坐标系与基站17坐标系的相对位置:
[0073]
(u,v)为辅助摄像头14图像经过处理后图像的像素点坐标;为无人机2坐标系坐标;基站17坐标系坐标;k为摄像头参数;λ=zc为该点的摄像头14坐标系的z轴坐标
[0074]
b2:无人机2与辅助摄像头14坐标系近似相等;
[0075]
通过辅助摄像头14拍摄,确定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与无人机2的相对位置,同时确定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在基站17坐标系中的位置;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在基站17坐标系中的位置为拍摄物体的实际位置,能够为驾驶员预警。
[0076]
s3、辅助摄像头14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包括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图像边缘检测从而检测到着陆信标的特征,以及对无人机与着陆信标相对位置的估计与解算。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一般都为彩色图像,在对图像做进
[0077]
一步处理时需要对彩色图片进行灰度化处理。本方案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加权平均法根据重要性及其它指标,将三个分量以不同的权值进行加权平均。由于人眼对绿色的敏感最高,对蓝色敏感最低。
[0078]
c1: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
[0079]
对rgb三分量进行加权平均能得到较合理的灰度图像:
[0080]
fi,j=0.30ri,j+0.s9gi,j+0.1lbi,j
[0081]
c2:采用cannv算法对灰化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对图像进行平滑滤波,去除假的边缘和连接真的边缘。
[0082]
s4、无人机2充电:无人机2上设有超声波探测器:无人机2利用超声波探测器测量与车房1距离,并发送指令给主服务器16,远程驾驶仓15控制无人机2缓缓下降,无人机2回到车房1坐标系原点附近,超声波探测器距车房1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无人机2电机停止转动,无人机2与缓冲平台4对接;
[0083]
s5、无人机2辅助拍摄:远程驾驶仓15控制无人机2飞行,无人机2上的超声波探测器距拍摄物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无人机2停止飞行;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的无人机2坐标转化为基站17坐标系的坐标传递给主服务器16,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的基站17坐标系显示在远程驾驶仓15内辅助驾驶。
[0084]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车房(1),车房(1)上设有无人机(2),车房(1)顶部设有充电平台(3),充电平台(3)上设有缓冲的缓冲平台(4),缓冲平台(4)上设有多个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一侧设有用于夹持无人机(2)的固定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充电平台(3)与缓冲平台(4)之间设有多个缓冲装置(5),缓冲装置(5)包括滑块(502),滑块(502)一端设有第一弹簧(501),充电平台(3)上设有滑槽(301),滑块(502)抵靠在滑槽(30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传动装置(6)包括第一转轴(602)和第一转轴(604),第一转轴(602)上设有第一齿轮(603),第一转轴(604)上设有第二齿轮(605),第二齿轮(605)与第一齿轮(603)啮合,第一转轴(602)上设有铰接杆(601),铰接杆(601)与滑块(502)铰接;第一转轴(602)和第一转轴(604)均与缓冲平台(4)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第二齿轮(605)上设有滑动件(606),滑动件(606)上设有齿条(607),齿条(607)与第二齿轮(605)啮合,滑动件(606)抵靠在缓冲平台(4)上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滑动件(606)顶部设有立柱(10),立柱(10)一侧设有充电插头(11),充电插头(11)上设有多个伸缩杆(12),伸缩杆(12)顶部设有滑轮(13),无人机(2)两侧的底部设有充电接口(202),充电接口(202)外的接口结构为圆锥型;滑轮(13)抵靠在充电接口(202)圆锥型接口结构内壁滑动;无人机(2)上设有辅助摄像头(14),无人机(2)顶部设有配送框(2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固定器(7)包括夹爪(704)和第三转轴(701),第三转轴(701)上设有多个扭簧(702),第三转轴(701)上缠绕有拉绳(703),拉绳(703)一端与滑动件(606)连接,拉绳(703)另一端与夹爪(704)连接;第三转轴(701)与缓冲平台(4)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无人机(2)底部的支架两端设有支杆(201),固定器(7)夹紧时,夹爪(704)夹持在支杆(201)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充电平台(3)两端设有导向装置(8),导向装置(8)包括固定座(801)和导向座(803),固定座(801)与第一弹簧(501)连接,固定座(801)上设有导向柱(802),导向柱(802)抵靠在固定座(801)内滑动,导向座(803)与缓冲平台(4)连接,夹爪(704)一端与导向座(803)铰接,夹爪(704)与导向座(803)的铰接端设有多个扭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是:充电平台(3)上设有定位柱(302),缓冲平台(4)底部设有导向孔(401),定位柱(302)抵靠在导向孔(401)上,导向孔(401)外侧设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两端分别与充电平台(3)和缓冲平台(4)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方法是:s1、建立系统坐标系:a1:建立基站(17)坐标系:以基站(17)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a2:建立车房(1)坐标系,以无人机(2)停靠在车房(1)上时,无人机(2)质心为原点,x轴
与y轴在着陆信标平面内,z轴为高度坐标;a3:建立无人机(2)坐标系,以无人机(2)上辅助摄像头(14)为原点建立坐标系,z轴为高度坐标;s2、计算无人机(2)相对位置:b1:可得到无人机(2)坐标系与基站(17)坐标系的相对位置:(u,v)为辅助摄像头(14)图像经过处理后图像的像素点坐标;为无人机(2)坐标系坐标;基站(17)坐标系坐标;k为摄像头参数;λ=z
c
为该点的摄像头(14)坐标系的z轴坐标b2:无人机(2)与辅助摄像头(14)坐标系近似相等;通过辅助摄像头(14)拍摄,确定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与无人机(2)的相对位置,同时确定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在基站(17)坐标系中的位置;s3、辅助摄像头(14)图像处理:c1: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对rgb三分量进行加权平均能得到较合理的灰度图像:f(i,j)=0.30r(i,j)+0.s9g(i,j)+0.1lb(i,j)c2:采用cannv算法对灰化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对图像进行平滑滤波,去除假的边缘和连接真的边缘。s4、无人机(2)充电:无人机(2)上设有超声波探测器:无人机(2)利用超声波探测器测量与车房(1)距离,并发送指令给主服务器(16),远程驾驶仓(15)控制无人机(2)缓缓下降,无人机(2)回到车房(1)坐标系原点附近,超声波探测器距车房(1)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无人机(2)电机停止转动,无人机(2)与缓冲平台(4)对接;s5、无人机(2)辅助拍摄:远程驾驶仓(15)控制无人机(2)飞行,无人机(2)上的超声波探测器距拍摄物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无人机(2)停止飞行;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的无人机(2)坐标转化为基站(17)坐标系的坐标传递给主服务器(16),辅助摄像头(14)拍摄物体的基站(17)坐标系显示在远程驾驶仓(15)内辅助驾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房无人机辅助驾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车房,车房上设有无人机,车房顶部设有充电平台,充电平台上设有缓冲的缓冲平台,缓冲平台上设有多个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一侧设有用于夹持无人机的固定器。利用无人机为车房辅助驾驶,无人机具有速度快、载重大、航程长的特点,同时无人机机动灵活、准确性和可靠性高,拍摄的物体清晰,以使驾驶员能及时获取车房周边的信息,能及时被预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无人机上的配送框能够使车房具有配送功能,方便人们对车房的使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的推广价值。的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魔里卡智能车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3/4/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